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笔算乘法

合集下载

数学四年级人教版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17张)

数学四年级人教版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17张)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 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估计一下,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①145×12≈ 1800


150×10+150×2=1800
②145×12≈ 1450


145×10=1450
145×12的积比1800小一些,比1450大一些。
145×12=1740(4805
2.(重点题)填一填。
香 蕉苹 果 梨 菠 萝
每箱质量/千克 32 25 28 32

数 151 423 456 269
总 质 量 4832 10575 12768 8608
3.(难点题)判断对错,错的改正。(对的在 括号里打 “√”,错的打“×” )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乘法
课前热热身
学习新知
分层训练
课前热热身
用竖式计算。
14×25 = 350
14 × 25
70 28 350
45×12 = 540
45 × 12
90 45 540
返回目录
学习新知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 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返回目录
分层训 练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夯实基础
返回目录
1.(基础题)算一算。(用竖式计算)
156×13= 2028
156 × 13
468 156 2028
234×35= 8190
234 × 35 1170 702 8190
438×32= 14016 315×47= 14805
438 × 32
876 1314 14016

2022年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022年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R·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课题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5×2= 70
109×5= 545
140×6= 840 230×4= 920
16×5= 80
107×5= 535
101×6= 606 280×3= 840
250×3= 750 140×7= 980 108×3= 324 350×2= 700
40640
2. 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需要购买308本《诗 经》。已知《诗经》的价格为42元/本。请你算一 算,采购老师带12000元钱够吗?【选自《状元作业本》】
308×42=12936(元)
12936>12000,不够 答:采购老师带12000元钱不够。
3. 有一种树叫紫金牛, 它最高也不过30厘米。世界 上最高的杏仁桉树约是最高紫金牛树的520倍。最 高的杏仁桉树大约高多少米?【选自《状元作业本》】
201 × 90
18090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
备选练习
1.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选自《状元作业本》】
(1) 2 7 0 × 60
1440
( ×)
改正:
270 × 60
16200
(2) 5 0 8
508 × 80
120×20 = 12×200 500×10 < 10×550
16×400 > 210×4
19×300 > 30×180
2. 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 90 分钟,
它绕地球运行 201 圈需要多少时间?
【课本P49 练习八 第4题】

P49_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P49_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80×2=160(千米)
225×10=2250(米)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120×15 =1800(米) 答:小强每天大约跑1800米。
60 ⑴从县城到王庄距离: 40×3=120(千米) ⑵返回时平均速度: 120÷2=60(千米/时)
⑴在平原行的路程: 50×2=100(千米)
20
780×20≈ 16000(千米) 16000<17000 答:燕鸥20不能飞到南极。
800
30×12= 360(个) 答:估计这篇文章约有360个字。
=51
=750
=380 =30 =720
=500 =84 =640
=92
=778
=48
=705
=17700 =11340
=7680 =9407
700
1400
720≈700 全年可卖:700×12= 8400(桶) 12≈10 720≈800 全年可卖:800×10= 8000(桶)
62×252 ≈15000(厘米)=150(米) 答:操场大约长150米。
60
250
612×19≈ 12000(人) 答:全乡大约有12000名小学生。
600
⑵在山区行的路程: 30×2=60(千米)
这段路程有:100+60=160(千米)
综合式:50×2+30×2=160(千米) 答:这段路程有160千米。
可能是乘积最大的三个算式: 540×32 =17280 530×42 =22260 520×43 =22360
乘积最大的算式:
520×43=22360 430×52=22360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 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 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 乘法计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竖式计算的原理,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师讲解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让学生明确乘法竖式的书写要求。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学习乘法计算的应用。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计算技能。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方法:1. 分解因数:将两个两位数分解成十位和个位,例如将34分解为30和4,将56分解为50和6。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的重要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其算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对乘法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实际计算中,遇到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计算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并能理解其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能自主探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相关课件。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工具:如白板、彩笔等,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买了一台电脑,每小时可以打字800字,如果他要在一天内完成16000字的打字任务,他需要多少小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耐心、合作等。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3.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总结计算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的计算方法,强调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3)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总结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书写规范。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解学生对乘法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 笔算乘法 (2)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 笔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第50-52页练习七的2、4、5、8-11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
134×16 246×34
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

让学生笔算过程。

2、口算:
14×7 25×3 160×5 23×100
60×70 21×300 18×50
(二)练习
1、投影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
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

114×59=6726(分钟)
114
×59
60×24×5=7200
7200>6726
问:59 114
×114和×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
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

59
×114
学生比较后得出:114
×59
笔算时比较简便。

1、练习:完成4、5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作业:练习七:8-11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共12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共12张PPT)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 十位对齐。 3.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材P47)
134 × 12
2 68 32 704 8 2 72
425 × 36
2 5 50 12 75 15300
237 × 82
4 74 18 9 6
19 4 34
322 × 24
答:一共要花429元。
拓展提升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6
×
19
1 1 34 126 2 3 94
提示:根据已经给 出的数字,可以采 用末位分析法,逐 一填写。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145×12=————
你能估一
145×12≈1500(千米) 估吗?
150 10
用笔算比较准确。
145×12= 1740(千米)
想1一4想5:用笔算怎么计算? 独立尝试,再和同桌交流。 × 12
290
表示什么?
145
第二部分积该怎样写?表示什么?
1 740
笔算对了吗?用 计算器验算一下。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 个位对齐。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12×34= 408 12
× 34 48
36 408
36×24= 864
36 × 24
144 72 864
探究新知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 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85×124=10540(吨)
答: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出10540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45
× 12 290
14 5 1 7 40
用笔算应 这样算!
5
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30小时各行 多少千米?
6
先口算出16×3 =48,再在积 的末尾添两个0
160×30=4800(千米)
160 × 30
4 800
我喜欢这 样笔算。
106×30= (千米) 自己试一试! 7
因数和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1)3盒的枝数:
24
× 13 72
(2)10盒的枝数:
24 × 10
240
(3)13盒的枝数:
72 + 240
312 2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 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 有多少千米?
145×12=
(千米)
3
150×10=1500 150×2=300 比1800千米少 一些
用笔算 比较准 确,得 1740
我用计算器 验算过了, 你算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