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
第六讲 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六讲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学习目标:了解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第二节新概念武器第三节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主要表现为军事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优势,谁就更容易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重视发展军事高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
一、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高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尖端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力量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
从总体上讲,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航天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强调军事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是因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整个高技术群主要是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没有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也就没有整个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军事高技术的分类参照我国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主编的《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手册》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高技术名词浅释》等工具书,从军事高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特点出发,可将军事高技术划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并且与学科专业领域划分相对应的通用性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与先进动力技术、军用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军用仿真技术、军用生物技术等。
第二类,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或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与武器装备类型相对应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信息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主战平台技术、指挥信息系统技术等。
第十四讲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_799907020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当今世界,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推动下,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深刻变革。
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场变革已进人到一个新的质变阶段,并将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涉及所有军事领域的深刻革命,势必对世界军事形势、国际战略格局乃至战争形态的演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于高技术的有关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系统进行了学习,下面我们主要就新军事变革的有关问题交流介绍。
一、新军事变革产生形成“新军事变革”,是从英文RMA (Revolution in the military affairs)翻译而来。
新军事变革,又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
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一)新军事变革的提出早在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伊尼亚克”号,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生活面貌将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拉开了数字计算机和数字化新时代的帷幕。
正如任何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一样,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其技术同样首先使用于军事领域。
美军从1947年开始,不断将电子数字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队指挥、控制及情报系统,逐步研制出第一套C3I系统。
20世纪70年代,美、苏等军事强国基于战略需求,基本都实现了军队指挥自动化。
1972年爆发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率先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并产生出巨大的作战威力。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曾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企图截断被称为“胡志明小道”的交通运输线,位于河内附近的清化大桥,是重点轰炸目标,美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却一直未能得逞。
新军事革命

网络中心战、太空攻防战等新作战样式。
正文 . 第一节
2 新军事革命的基本内容
(五)转变战争形态
(1)战场空间日益扩展。 (2)战争节奏日益加快。 (3)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 (4)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 (5)军队作战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6)前方与后方的界线日趋模糊。
正文 . 第一节
2 新军事革命的基本内容
6.武器电子化 在军事变革当中,各种武器装备向电子化方向发展,不仅战斗力大大提高, 而且生存能力也更强了。
7.指挥控制智能化 现代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精度都几乎达到 了各自的极限,交战双方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作战力量的指挥 控制水平上。
行动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装备优势,采取“远程精确打击+小规模地面快速突击”的 新战法,尽快达成战略目的。 ➢ 除此之外,还有震慑战理论、计算机空间战理论、第六代战争理论、特种作战理论、 空天一体战理论等。
正文 . 第一节
2 新军事革命的基本内容(Fra bibliotek)创新作战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新武器的应用,必须创新作战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军事变革 的需要,确保战争的主动权。 ➢ 新的作战方式主要体现在由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接触式、线式等正规的作战方式,转变
高校大学生军事课
正文 . 第一节
1 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动因
(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新军事变革产生的强大动因
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诸多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 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军事变革。但这次军事变革的驱动力不是个别的传统领域的单 一技术进步,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批高技术群的进步发展推动了这场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中的控制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在新军事变革中的定位与角色摘要: 控制科学的两大方向是自动控制和模式识别,前者在新时期战争中实施精确打击起着决定性作用;后者在信息获取预处理方面则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说,控制科学作为信息技术的主干技术,在新军事变革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关键字: 新军事变革 自动化 控制科学概述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被称为“新军事变革”。
这场新军事变革兴起的主要背景,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仍时起时伏;二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思想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调整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场新军事变革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1]。
控制科学作为信息技术的主干技术之一,这场新军事变革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应当起到什么作用呢?1新军事变革概述[2]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新军事变革,往往与技术社会形态或兵器时代的演变密切相连。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即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在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两次技术社会形态转型中,也出现了两次全面军事变革,即冷兵器军事变革和热兵器或机械化军事变革。
现在,人类技术社会形态正在发生第三次大变革,世界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时期。
相伴着这次技术社会形态大变革的,便是第三次全面的军事变革,我们称之为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即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这就是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军事形态,一般指战争过程、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军事组织、军事人员、军事训练、军事制度、战争动员等所有军事表现形式的总和。
军事形态是技术社会形态的一部分。
新军事变革,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核心,以信息化军队建设为重点,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不断改革和建设的过程。
高新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以木石兵器发展到金属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以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以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lst次tlp目前进行的由机械化兵器向信息化兵器发展的军事变革。
其中第三、第四次军事变革之间穿插着以热核武器诞生与发展为标志的重大军事变革。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是以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开始,以由此而引发的观念、战略、战法、军备、军制等革命性变化而终结。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正式出现的,是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核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军事变革。
这次变革的核心是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换。
一、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方式。
,冶炼技术的产生导致了冷兵器的出现,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则开创了热兵器时代。
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一系列发明成功带来的机械化时代,又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几乎同步导致机械化战争登上人类战争舞台。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也空前扩大,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成为新的制胜要素。
但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空间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再次出现重大转变,战争方式也随之出现重大转变。
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用机械化战争的标准来衡量,伊拉克军队与美国军队的装备差距并不是很大,在大口径火炮和装甲师数量方面甚至还占有优势,但“一边倒”的战争结局,让全世界看到了隐含在现有装备背后的信息优势所产生的全新的战争能量。
当时美国的一系列军事科技创新与突破,为未来军事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
高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此次新军事变革的逻辑起点,由此而带来的武器装备、组织编制和作战理论等要素的变化,构成了军事变革的主要和基本内容。
浅析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

浅析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但由于科学技术的泛化效应,随着科学技术一同变化的军事理论、战争实践、和社会发展形态等,都在不同程度、不同维度和不同状态下共同推动和影响着战争形态的变化。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战争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因军事领域对科技发展最为敏感,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
正如恩格斯曾所指出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自人类战争接受文明化改造开始,战争便由人的智力+物的冲击力所主导,科学技术则通过不断作用于“物”以增加其冲击力,从而成为促进战争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每一次出现科学技术的革新,几乎随后就出现战争形态的变化,千百年来从冷兵器战争一直到信息化战争莫不如是。
最近一次战争形态的演变是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网络通信和指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海湾战争展露信息化战争初态。
其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群使远程超视距精确打击、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了现实,一改以往仅靠兵力火力堆积制胜的战争模式,从而将二维的机械化战争形态推向立体的信息化战争形态演进。
、由近年看,随着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不断发展,一些重大颠覆性军事技术正在集中涌现,并且对军事发展的推动力空前强劲。
如物联网技术引发感知革命、云计算等引发计算革命、大数据引发预测革命、量子科技引发通信革命、人工智能技术引发行为革命等,信息化战争正在由“信息制胜”向“智能制胜”转变,战争中谁能在大数据处理、智能算法优化、集群自主控制等为代表的新军事技术上占据优势,谁就能轻易制胜对手。
可见,科学技术再一次强迫战争形态进入到由“信息”向“智能”迭代变化的过程中。
二、军事理论是牵引战争形态演变的重要引擎军事理论被称为军事发展的“引擎”,同样也是推动战争形态演进的强劲动力。
科学技术对军事的影响探索

科学技术对军事的影响探索作者:魏羽楠单位:渤海大学钱学森将第一次战争形态定义为徒手战争,这在理论学界是存在争议的,人类总是借助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工具来进行战争,或是石块,木棒,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徒手,人类与动物区别就是使用工具,这一点在初期的战场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历次军革俄国军事专家的这种军事革命很具有代表性,注重了科技对武器的影响,从武器的使用和种类的变化,看战争的影响。
钱学森同志的分类方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综合上述两种战争革命的划分,具体分析科学技术对军革的影响研究。
(一)第一次军革,公元前3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以原始的工艺生产为基础,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大多也是劳动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冷兵器。
冷兵器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使用的兵器多以石器为主,其次是陶器,后来炼铜技术的发展,才有了青铜武器。
埃及约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间,已经开始以黄铜制造刀、斧、匕首等武器。
在此之后,又用青铜制造剑、盔甲、盾。
③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7~18世纪才开始使用青铜器。
在春秋和战国之交,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铁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国在商代已有用陨铁锻制成的铁刃。
④东汉末年,距今两千年前,出现了钢制兵器。
钢制兵器把古代冷兵器已经推向一个极限。
此时战场上多见于白刃战,作战方式也以阵式战为主。
由于冷兵器自身的特点,武器杀伤力小,战场也只限于陆地,在战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参战人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第二次军革命是从9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中期。
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即文艺复兴运动。
这次工业革命以机器时代替工厂手工时代,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这是人类历史上使用铁器后第一次技术革命。
恩格斯指出:“自从整齐和新的工具把就得工厂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
军事高科技 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我根据自己对军事理论的认识,就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
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
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其次,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的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了太空中。
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而且武器的精确度也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效发展。
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
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
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
另外,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形化和小型化。
隐形轰炸机现在已经有了,我觉得将来还会出现隐形坦克、甚至隐形士兵。
而且攻击弹头、水陆两栖作战坦克等,都会越做越小。
下面这些战争实例就很好的向我们说明了高科技对战争的深远的影响。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用雷达吸波涂料涂覆在飞机机翼前缘和雷达的通气管升降装置上,并进行了试验,从此,拉开了隐身技术发展的序幕。
隐身技术发展至今,有了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