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2. 加深对浮力、重力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其公式可表示为:F浮 = G排液× g × V排液其中,F浮为物体所受浮力,G排液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为重力加速度,V排液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1. 弹簧测力计2. 溢水杯3. 被测重物4. 小桶5. 水四、实验步骤1. 将溢水杯装满水,确保水表面与溢水口相平。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被测重物的重力,记录为F1。
3. 将被测重物缓慢放入溢水杯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4. 使用小桶收集被测重物排开的水,将小桶连同收集的水一起称重,记录为F3。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桶的重力,记录为F4。
6. 计算被测重物所受浮力:F浮 = F1 - F2。
7. 计算被测重物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 = F3 - F4。
8. 比较F浮与G排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实验数据:| 被测重物重力F1/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 排开水的重力F3/N | 小桶重力F4/N | 浮力F浮/N | 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N ||-------------------|---------------------|------------------|---------------|------------|----------------------|| 10 | 5 | 8 | 2 | 5 | 6 |实验结果:通过比较F浮与G排液,发现F浮 = G排液,即被测重物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而排开水的重力则间接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不受物体本身重量的影响。
这个原理是由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他的《浮力》一书中提出的。
为了验证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容器2. 水3. 物体,如橡皮球、金属球等4. 一个天平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并将其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
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 将容器装满水,确保水平面接近容器的边缘。
4. 缓慢地将物体放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观察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当物体浸入水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2. 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密度。
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物体会下沉,反之则会浮起。
3. 物体浮在水中的一部分会露出水面,而其余部分则在水中。
4. 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似乎减轻了,这是因为浮力抵消了物体本身重力的部分。
实验原理解析:根据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密度(ρ)可以用公式ρ= m/V 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可以用公式F = ρ* V * g 来计算,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 = ρ_液体* V * g,其中ρ_液体是液体的密度。
由于浮力是向上的,所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方向也是向上的。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
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那么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小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下沉;反之,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大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浮起。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康威data网 2020-10-30
阿基米德原理说的是物体的运动受到它的外力的总和的影响,即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变力总和为零才能保持运动,而且这个变力总和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运动方向的。
因此,阿基米德关于物体运动的准则就是:直线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其受外力的总和与运动方向垂直,且总力为零;而当物体受到某一力作用,其运动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力及其方向均不可忽视。
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最常用的实验就是使用超声波。
超声波的发射器是一个标准的“声
电发射源”,而接收器,则是一个由磁场和铁芯组成的“接收器”。
当发射器发射超声波时,其频率和路径受发射器里磁场不同方向的影响,所以发射器会受到它周围磁场产生的推力,而接收器也会受到周围磁场作用产生的拉力,周围磁场的方向同发射器和接收器
产生的推力和拉力刚好相反。
超声波在周围磁场作用下,发射器和接收器会受到磁场的双重影响:一是发射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前的推力,接收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后的拉力;二是因磁场的影响,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会受到磁场产生的力,这个力把它们拉得更近,超声波发出和接收的更加严密。
这样,就能观察到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论知识。
由此可见,阿基米德力学的实验,是观测磁力在物体受到激励后所具有的作用,也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受到推力后的运动轨迹,其结果一定是符合阿基米德理论的,这也证实了物体运动的变量和它所受的受力的变力总和有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物体真实重量
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数值为m1。
2. 确保天平的准确性,进行零位调节。
3. 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
4. 通过吊钩将物体固定在容器中,并保持悬浮状态。
5. 在空气中再次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2。
实验二: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净重
步骤:
1. 将已测得的m2值填入计算公式F = m2 * g中,得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
2. 用容器接收物体排除的液体,称量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记录为m3。
3. 将液体质量m3代入计算公式F = m3 * g中,得到液体的重力。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应等于排除的液体重力,即F(浮力) = F(液体重力)。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
果,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重力值,并进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过程无误,物体所受浮力应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2、学习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的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_{浮} = G_{排}$浮力的计算方法:$F_{浮} = F_{示重差} = G F_{拉}$,其中$G$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_{拉}$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拉力。
排开液体重力的计算方法:$G_{排} = m_{排}g =ρ_{液}V_{排}g$,其中$m_{排}$为排开液体的质量,$ρ_{液}$为液体的密度,$V_{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弹簧测力计2、铁块、铝块、铜块(体积相同)3、溢水杯4、小桶5、水6、细线四、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_{1}$,并记录下来。
2、将溢水杯装满水,使水面与溢水口相平。
3、用细线将铁块拴住,慢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直至完全浸没,同时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
4、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1}$,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F_{浮 1} = G_{1} F_{1}$。
5、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G_{总 1}$,计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G_{排 1} = G_{总 1} G_{桶}$($G_{桶}$为小桶的重力)。
6、重复步骤 1 至 5,分别测量铝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
7、改变液体的种类(如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量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体|空气中重力$G$(N)|液体中拉力$F_{拉}$(N)|浮力$F_{浮}$(N)|小桶重力$G_{桶}$(N)|小桶和溢出水总重力$G_{总}$(N)|排开液体重力$G_{排}$(N)||||||||||铁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铝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铜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并进行比较。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研究报告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了解该原理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实验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现象的物理定律,即在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排斥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具体可以表示为:浮力F = ρVg,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V为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实验装置与材料:
1.水槽
2.浮子
3.浮力计
4.天秤
5.标尺
6.水桶
7.水
8.容器
实验步骤:
1.将水槽放在平稳的台面上,用标尺量取水平面高度h。
2.测量浮子的体积V,并记录下来。
3.将浮子放入水槽中,测量浮子浸没水的深度,并记录下来。
4.用浮力计测量浮子所受的浮力F,并记录下来。
5.用天秤称出浮子的质量m,记录下来。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浮子排斥的水的质量,并与称出的质量进行对比。
7.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子排斥的水的重量,并与实际测量的浮力进行对比。
8.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值,分析实验误差和可能的原因。
实验结果和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浮子排斥的水的质量与实际测量的质量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通过对比实际测量的浮力和理论计算的浮力,发现两者相差较小,说明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实验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是一种描述浮力现象的重要定律,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该原理的准确性和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说明实验结果可信度较高。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实验过程:
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如一个玻璃杯或瓶子。
2. 倒满水,使容器大约充满2/3。
3. 准备一个较小的物体,如一个小塑料球。
4. 将物体小心地放入容器中的水中,确保它浮在水面上。
5.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且物体在水中会漂浮,而不会沉到容器的底部。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实际上展示了阿基米德定律,即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放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浮在液体表面时,它所受到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使其能够浮在液体中。
这是因为物体浸入液体时,液体会对物体上部产生向上的压力,从而产生浮力。
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该浮力等于物体排放液体的重量。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比水密度小的物体可以浮在水中的原因。
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二、实验目的:1.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2. 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金属块3. 细线4. 量筒5. 适量的水四、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 = G排液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液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
五、实验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并记下金属块的重力G。
2.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
3.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V2。
4.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则F浮 = G - F示。
5. 计算量筒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 - V1),即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6. 计算排开水的重力G排水 = V排 g水。
7. 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得出结论。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 金属块重力G:10N- 量筒水面示数V1:50ml- 量筒水面示数V2:60ml- 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8N- 水的密度g水:1g/cm³2. 计算结果:-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 V2 - V1 = 60ml - 50ml = 10ml- 排开水的重力G排水 = V排 g水= 10ml 1g/cm³ = 10g- 浮力F浮 = G - F示 = 10N - 8N = 2N3. 结果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F浮应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水。
- 实验结果显示,F浮 = 2N,G排水 = 10g = 0.01N。
- 由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导致F浮与G排水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等实验器材,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在初中,学习了浮力后,许多学生会有崩溃的感觉。
问题是什么?密度,压力和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这使得开始一个主题非常困难。
自然,有一些因素使该部分的内容更全面,而一些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但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仅限于浮力公式,但他们不了解该公式的起源。
在这里,图解的物理学将带您重新了解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并加深您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浮力的原因:
浮力是否像液体压力一样与深度相关?
让我们看看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
步骤1:了解设备
步骤2: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步骤3:测量空桶重量并记录下来
步骤4:将物体浸入水中,收集溢流水,将物体浸入水中后读出弹簧
测功机的指示并记录下来
步骤5:测量并记录收集的溢水和小桶的总重量
总结结论
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四个数据:
1,物体在空中的重量4n;
2.水中物体的“重量”为2.5 N;
3.空桶重量为0.5N;
4.空桶和洒水的总重量为2N。
通过比较以上数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刚好等于它所置换的水的重量。
太神奇了吗?
根据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借助计算水的重量的方法,可以间接获得浮力公式:
F float = G行= m行
G =ρ液体v行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