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备战高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17 洋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考点17 洋流考点热度★★☆☆☆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分类(按性质)(1)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洋流形成的因素(1)主要动力:盛行风。
(2)影响因素: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特别提示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3.主要洋流及分布(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海域洋流名称共有的洋流太平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A北赤道暖大西洋J墨西哥湾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K北大西洋暖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印度洋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2)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①环流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②洋流性质: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西风漂流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3)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XX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X围。
特别提示寒流经过的地区,因为海水温度较低,空气稳定,不易形成上升气流,故不易出现降水,往往形成荒漠景观,但此类地区经常会出现雾天。
[图文拓展]1.分式联想洋流分布规律中间分数线表示赤道,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洋流流向;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洋流流向。
高中地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地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洋流的概念及分类;会分析洋流的成因;能够说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用地理眼光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形成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难点】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故事导入法,讲述哥伦布两次前往美洲所花费时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
引出洋流帮了哥伦布的忙。
提问:“那么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有何分布规律?”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1.洋流的概念【问题】什么是洋流?【学生回答】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教师总结】理解洋流概念时,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常年比较稳定、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2.洋流的分类【问题】(1)按照洋流性质,洋流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有何不同?(2)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寒流,低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学生回答】(1)按性质,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暖流和寒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洋流相对于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师总结】一般情况下,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反之,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索马里洋流除外)3.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1)洋流的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及学生思考:【问题】①在物理中我们就学习过,任何物体要运动,就一定要受到外力的作用。
那么使得海水定向大规模运动的外力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洋流是在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砖偏向力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盛行风是洋流产生的主要动力。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案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和分类;(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归纳法、讲练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无【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开场白:同学们,请安静下来,我们开始上课了!二、引入新课(5分钟)在讲新课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很多年以前日本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很多带有颜色的漂流瓶投入日本以东的海域。
经过了五十多天后,这些漂流瓶竟然在美国的西海岸被发现了!那么,是什么力量帮助了这些没有长脚、不会游泳的漂流瓶,使它们能够跨越大洋,周游列国呢日本科学家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部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7页,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
阅读完可以举手回答。
三、讲授新课(30分钟)[板书]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师]好,小明同学你来回答,什么是洋流?[生]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请同学们在这几个字下面着重标记一下。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错误!错误!(3)影响因素: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2.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思考1.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答案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
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答案 不一定。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洋流是暖流。
如果洋流只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则不一定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1)寒暖流交汇: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英国北海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3.海洋航行(1)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3)北极地区洋流: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行。
4.海洋污染: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探究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思考以下问题。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两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和分类;〔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比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比照能力;〔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归纳法、讲练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无【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开场白:同学们,请安静下来,我们开始上课了!二、引入新课〔5分钟〕在讲新课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很多年以前日本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很多带有颜色的漂流瓶投入日本以东的海域。
经过了五十多天后,这些漂流瓶竟然在美国的西海岸被发现了!那么,是什么力量帮助了这些没有长脚、不会游泳的漂流瓶,使它们能够跨越大洋,周游列国呢?日本科学家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局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7页,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
阅读完可以举手答复。
三、讲授新课〔30分钟〕[板书]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师]好,小明同学你来答复,什么是洋流?[生]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拟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请同学们在这几个字下面着重标记一下。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标解读】从课标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对本节第一课时来说,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
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第三,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
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盛行风和洋流之间的关系,点拨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对洋流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地理的空间概念、读图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是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对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容易导致课堂沉闷现象。
本节课从“荷兰少年清洗海洋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已学过了水循环和大气的运动两种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形式,掌握如风向、地转偏向力、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的地理基本原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为学生在构建洋流运动的基本模式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1、综合认知: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分布模式,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洋流的知识、规律来解释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绘图等,提高实践的操作能力和读图、绘图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3、人地协调观:唤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探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教法选择】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教学以自主学习、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绘图归纳等方法,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高中地理中图版版必修一世界洋流分布(优质课件)

大西洋盐度 <3.6%
地 中 海盐度 3.8%
盛行风 对由 风海流 密度流
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的补偿
900
风 带
极地东风
600
分
盛 行 西风
布
300
与
东 北信 风
洋 00
流
东南 信 风
模
300
式
盛行西 风
图
600
极地东风
900
西风漂流
暖 流
寒 流
北赤道暖流
00
南赤道暖流
暖 流 西风漂流
寒 流
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东北季风
冬季季风环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西部
秘鲁太平洋沿岸
摩尔曼斯克——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 最大的商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
43°N
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11-3月份通航需要靠破 冰船破冰航行
___因___为___上__升___流___能__够___把___深__层___的___饵__料___带___到__洋___面___。___
问题1、下图洋流环流是 北 半球的,在 中低 纬的 大洋环流。 A是在 东北信风 影响下形成的 北赤道暖流 。
B是在 盛行西风 吹拂下形成的 北太平洋暖流 或
者 北大西洋暖流 。
B
30°
A
问题2、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则表示的是 南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度则是 北 半
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为 秘鲁寒 流, D为 东澳大利亚暖 流,E为 西风漂 流。
课件2:2.9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 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风)的影响,深 层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 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 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乙图)。
洋流图的判读 (1)洋流的判断 ①判定南、北半球。 a.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 海区); 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
3.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B.c>b>a
C.b>a>c
D.a>c>b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等盐度线凸向低值,
等值线弯曲处的盐度值比同纬度的两侧盐度偏高,说明此处
为暖流流经,而暖流流经也会使海水温度偏高。洋流流向与
等温线凸向一致,则暖流由c流向a,c处水温高于a,所以,
的俯视图;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0°~100°E的海
域,故该地位于南印度洋。
[答案] C
2.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 ①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属寒流;②是由较高 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也是寒流。
[答案] C
角度二:洋流的判读 (2015·浙江月考)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 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区递减。受洋 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 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回 答3~4题。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b.根据洋流性质判定。
②确定季节。 根据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的作业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课标分析
即让学生在运用地图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
三、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盛行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理论基础),为理解洋流的成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从动态的角度认识海洋水体,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空间感和读图能力,在前面的学习,例如在上一章《地球上的大气》——“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方法基础)。
作用:水是生命之源,陆地淡水对人类固然非常重要。
作为整个水圈中最主要的水体——
海洋水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水资源的开发源泉,海水的运动无论对人类现在还是未来都
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本节“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的运动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地理知识。
(二)知识结构分析:
内部结构: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定义、分类、动力和分布,核心知识点是分布,需要学生绘制理想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前三者是学习分布
的基础。
海水的运动
洋流
波浪
潮汐
常年稳定、大规模、沿一定方向
图像分析:
辅助正文,直观呈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用不同
颜色的箭头表示两种性质的洋流,并设置3道思
考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栏目分析:全球风带模式图与理想洋流模式图对照,
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对照画出理想洋流模式,并
提炼分布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抽象的思维过程。
外部结构:本节内容属于四大圈层之一—水圈,本章主要研究地球上的水,上一节对水体
有了基本的认识,海洋水是整个水圈中最主要的水体。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是学习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
(三)能力结构分析
通过对风带分布图与洋流分布图的比较、分析、对洋流分布规律归纳,培养学生对地
理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结构
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归纳,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四、重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
五、难点
世界洋流的模式图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