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探索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探索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余热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重要课题。
汽车尾气中的余热资源主要来自于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气系统的运转过程。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尾气中的余热资源占整个发动机燃料能量的3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如何将这些余热资源有效地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了汽车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热电联合发电系统、废热利用空调系统、废热利用发动机预热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原理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利用汽车尾气中的余热资源来提高汽车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产生的。
下面将对这几种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热电联合发电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技术方案。
该系统通过在汽车排气管道中设置热能转换器来回收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余热能量,然后利用该余热能量给汽车动力系统供电,实现燃料的综合利用。
热电联合发电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汽车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节约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友好。
该系统的设备成本较高,且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在商用车辆中的应用较为有限。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不同的系统方案各有优缺点,目前在商用车辆中的应用也均较为有限。
随着汽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一定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为汽车工程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探索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探索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峻。
尾气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类健康,还会浪费其中大量的能量。
因此,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一种能够从汽车排气管中回收热量的设备。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热交换原理的装置,另一种是基于排气增压原理的装置。
基于热交换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常采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回收尾气中的余热。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排气管中安装一个热交换器,并将其与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循环相连。
当汽车行驶时,排出的尾气经过热交换器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其中的热量转移到制冷剂中,然后由制冷系统进行冷却和回收。
这种方法可以将余热有效回收,减少尾气排放,同时提高汽车的燃油利用率。
基于排气增压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或机械增压器,在排气管中增加一定的阻力,并利用排气中的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或机械增压器,从而使进气量增加,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加。
同时,在进气管中加装一个热交换器,将进气过程中的空气与排气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进气温度下降,提高进气效率。
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回收尾气中的余热,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利用率。
目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国内市场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该装置在使用中不仅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利用率,缩短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时间。
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挑战。
例如,装置结构复杂,维护难度大,价格较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需要加强对该装置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其成本和维护难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装置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其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施研究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施研究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同时,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热能,如果能将其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对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汽车尾气余热指的是汽车发动机排气过程中产生的热能。
据统计,汽车尾气中约有30% - 40% 的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这些废热的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尾气余热回收技术尾气余热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热交换器、烟风机、废热发电系统等。
热交换器通过将汽车尾气中的热能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能量的转移。
烟风机则利用汽车尾气产生的排气压力,通过涡轮增压等方式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废热发电系统则将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2.2 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能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废热回收系统,尾气排放的温度也会下降,减少对大气环境的热污染。
2.3 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性分析尾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在经济性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首先,通过降低燃料消耗,汽车的运行成本可以得到降低。
其次,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实现长期的节能效益,具备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3.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措施研究基于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措施来实现汽车尾气余热的有效回收利用:3.1 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尾气余热回收设备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调节,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3.2 废热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废热发电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回收利用方式,应该在汽车尾气余热回收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

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的利用方式有多种。
首先,可以将废气余热通过热交换器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气轮机工作,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种方式利用了废气的余热,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转化。
其次,还可以将废气余热通过温差发电的方式进行利用。
这种方式利用了温差发电的原理,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不过,这种方式的使用率较低,且能量转换效率也较低。
另外,还可以通过回收钢铁、水泥、石化等企业排放的废气和烟气中的中低温废蒸汽、烟气,将这些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发动机废气余热进行回收,通过换热设备将废气的余热转换成其他介质所需的热量,例如获取蒸汽、热水等,以供日常生活需求或采暖等用途。
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将废气余热转化为有用热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资料

2014.9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 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背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 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抢 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2.余热发电技术
半导体温差发电:利用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将
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2.余热发电技术
斯特林循环发电:工质从高温热源(汽车废气)吸收 热量,膨胀做功,向低温热源放热并收缩,再次从 热源吸收热量,循环上述过程。在每次循环过程中,
工质吸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工质做功过程中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 吸收式制冷采用液态工质,COP值较大。缺点是结构 复杂、造价高,不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
吸附式制冷采用固态工质制冷,结构简单、造价低,
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缺点是COP值较低。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1.余热制冷技术
表1 发动机热平衡表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 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余热利用技术
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 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 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 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 吸收式制冷采用液态工质,COP值较大。缺陷是构造 复杂、造价高,不合用于颠簸、运动状态旳汽车。 吸附式制冷采用固态工质制冷,构造简朴、造价低, 合用于颠簸、运动状态旳汽车。缺陷是COP值较低。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背景简介
调查研究表白,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功率只占燃 油燃烧总热量旳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 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旳能量占燃烧总能量旳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
表1 发动机热平衡表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汇报提纲
1. 背景简介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余热利用技术
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旳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 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 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 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旳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 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旳发动机动力,增长油耗, 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性。 为处理舒适性与制冷功耗之间旳矛盾,回收和利用发 动机排气余热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理想旳节能方案。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3.余热制氢技术
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旳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氢燃料难以直接随车储存是主要制约原因。以甲醇 替代氢气随车携带,并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将甲醇 裂解为氢,将裂解旳氢直接燃烧或者与汽油混合作 为发动机燃料,很好地处理了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 上旳储存、携带,使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旳推广 应用成为可能。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是一种能源回收技术,通过收集和利用发动机产生的余热来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目前,汽车行业正积极研究和推广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余热。
在汽车工作过程中,约有60%至70%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剩余的30%至40%被转化为机械能。
这其中,约有一半以上的热能以废热形式排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因此,发动机余热利用的潜力巨大。
目前,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热回收利用和热电耦合技术两种形式。
废热回收利用是通过收集发动机废气和冷却水来利用废热。
例如,采用废热回收装置,将废气和冷却水送往换热器,将废气中的热能转移到冷却水中,然后再利用冷却水中的热能来加热发动机的进气和冷却系统。
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发动机的热负荷,又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
热电耦合技术则是将废热转化为电能。
通过热电耦合装置,将废热转换为电能,然后供应给汽车的电子设备或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
这种技术可有效利用废热,同时减少对发动机的负荷。
然而,目前的热电耦合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那么,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的可行性如何呢?从技术角度来看,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不少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在一些高端车型中使用废热回收装置,以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而热电耦合技术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提高其效率和可行性。
除了技术层面,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还面临一些其他的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
目前,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的成本较高,包括废热回收装置的成本、维护费用和热电耦合装置的成本等。
这也是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商在推广这项技术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是系统集成问题。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需要与汽车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协调,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汽车尾气余热再利用技术探讨及应用

散发。 燃料燃烧的总热量大体由转变为有效功的热量
,
1 新 的汽车尾气余热再利用技术介绍
1 . 1 尾 气余 热再 利用原 理
它热 量损 失
废气带走的热量 Q T , 冷却介质带走 的热量 , 其 四部 分 组成 。在全 负荷 工 况下 , 发 动
表 1 汽 柴 油机 发 动 机 热 平 衡 表
价值 。
关键词 : 尾气余热 热 交 换器 节油 除霜 制 暖
Di s c us s i o n an d a p pl i c at i o n o f a ut o mo t i v e e xha us t g a s r e s i dua l he a t r e c y c l i n g t e c h no l og y
排放指 标偏 低 ,同时发 动机 各部 件出 , 汽 车燃 料转 化 为有效 功 只 占全 部热 量 的 3 0 %~ 4 0 %左右 ,而随着 尾气 排人
大气 中的也 占了 1 / 3 左右 , 汽车发动机尾气的温度最 高可达 6 0 0。 C ~ 7 0 0。 C ,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意味着巨
度很高 , 而冷却介质又可能具有轻微腐蚀性 , 同时又 要 求具 有较 强热 传 导性 能 。 故 要求 排气 管及 热交 换器
媾
熊
汽车尾气余热再利用技术探讨及应用
余 云
( 保 定长 安客 车制造 有 限公 司 )
摘要 : 发动机排气管路加装热交换器是利用发动机尾气 释放 的热量对冷却介质进行再加热 、 升温 , 实现节油 、 环保 的 目的。 同 时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 提升风 窗除霜及车厢取暖效果 , 间接取得 降噪功效 。 此项改进技术在我 国寒冷区域具有 良好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余热制氢技术
甲醇催化热解制氢原理:
上述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能使汽油燃烧更彻底,节省燃 料并改善了发动机废气排放。甲醇作为可再生能源,能 从植物秸杆等提取,可以缓解石油短缺危机。在原有的 燃气汽车上采用余热制氢技术,改制费用很少。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结论
背景介绍
余热利用技术
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 利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 途上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 涡轮增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 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的发动机动力,增加油耗, 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 性。 为解决舒适性与制冷功耗之间的矛盾,回收和利用 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理想的节能方 案。
2.余热发电技术
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常用方法有半导体温 差发电、斯特林循环发电。
2.余热发电技术
半导体温差发电:利用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将 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余热发电技术
斯特林循环发电:工质从高温热源(汽车废气)吸收 热量,膨胀做功,向低温热源放热并收缩,再次从 热源吸收热量,循环上述过程。在每次循环过程中, 工质吸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工质做功过程中 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直线发电机进一步将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3.余热制氢技术
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氢燃料难以直接随车储存是主要制约因素。以甲醇 代替氢气随车携带,并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将甲醇 裂解为氢,将裂解的氢直接燃烧或者与汽油混合作 为发动机燃料,较好地解决了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 上的储存、携带,使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的推广 应用成为可能。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 吸收式制冷采用液态工质,COP值较大。缺点是结构 复杂、造价高,不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 吸附式制冷采用固态工质制冷,结构简单、造价低, 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缺点是COP值较低。
1.余热制冷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排气阀门处的温度大约为400-500℃。 对于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70kW(228马力)的汽车来说, 其能量分布为:全部燃烧热600kW;轴功输出170kW;辐 射、冷却换热230kW;废气余热200kW。余热制冷潜力 巨大。
背景介绍
调查研究表明,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功率只占燃 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 机)。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 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
表1 发动机热平衡表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结论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潜力巨大,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一是汽车余热的品位较低,能量回收较困难; 二是余热利用装置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效率高;三是废热利用装置要抗震动、抗冲击,适 应汽车运行环境;四是要保证汽车使用中的安全; 五是要不影响发动机工作特性,避免降低发动机动 力性和经济性。
谢谢
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 术
2014.9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 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 抢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 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 大,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 越高,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