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们的节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们的节日》一、教学目标•知道几个主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了解每个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听懂故事并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祝福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们了解每个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并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祝福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采取下面的教学策略:•开始时可以给学生说一个有关节日的趣事或猜谜:这是一个每年春节前都会发生的事情,它与年味、乡愁、家庭团聚紧密相关,是大家期待和喜欢的活动,你们猜猜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过的节日:谈谈你参加过哪些节日,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个小小记者,你打算写一篇文章介绍节日,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第二步:课堂讲解•分别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辅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第三步:教学活动•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吃汤圆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汤圆喜好——喜欢甜的还是咸的,喜欢馅料是什么等等。
•让学生自由发挥,小组讨论和展示各自喜爱的节日,让其他学生也能了解他们心目中重要的节日和原因。
•要求学生中文表达,老师给予语言的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总结反思•让学生回忆一下教师在上述教学中所着重提到的关键词和句型,从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教学的看法,比如觉得哪些内容有趣、值得学习,哪些需要加强或改进等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语言公开课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为主线,以故事、Bilderbuch和讨论为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手段。
整个课程设计在主题明确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作为教师,我可以看到学生从讲故事的听众进化成为拥有积极意见和交流的学习者。
我们的节日教案

我们的节日教案我们的节日教案我们的节日教案1一、活动背景: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
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
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
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20xx—3—30四:活动地点:六年级(2)班五、活动准备: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
3、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
4、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六、活动过程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一年级美术下册《我们的节日》教案、教学设计

5.融入情感教育,培养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节日背后的家庭、社会和自然,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人文素养。
6.评价多元化,关注全面发展: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一节日展开讨论,探讨节日的习俗、意义等。
2.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
3.小组分享:各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共同丰富节日知识。
4.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节日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2.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节日主题作品;
(2)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如何引导学生从节日中汲取情感,表达对家庭、社会和自然的关爱。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布置与节日相关的美术创作任务,如绘画、手工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节日的理解。
2.教学方法: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过程中注重技能培养和情感表达。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节日主题作品。
4.教(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的节日》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的节日》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节日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节日名称,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知道这些节日的时间、相关习俗和传统活动。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技能目标:通过节日的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实践目标: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装饰品、参与节日游戏等,亲身体验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1.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不同的节日,包括节日的由来、意义及庆祝方式。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的祖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些节日,了解它们的由来、意义以及庆祝方式。
我们会向孩子们介绍春节。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我们会讲述关于年兽的故事,让孩子们理解春节的由来,知道人们通过放鞭炮、贴春联来驱赶年兽,寓意着迎接平安、吉祥的新年。
我们还会告诉孩子们,春节也是我们团圆、祭祖、拜年、赏花灯的重要时刻。
我们会引导孩子们认识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我们会向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端午节的意义在于纪念忠诚和爱国精神。
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寓意着驱邪避疫,祈求健康平安。
我们还会向孩子们介绍中秋节、重阳节等其他传统节日。
我们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每个节日的特色和庆祝方式。
中秋节我们会赏月、吃月饼,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阳节我们会登高、插茱萸,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2. 培养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
本节课以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主题围绕《我们的节日》展开。
除了教授关于节日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
创编诗歌《我们的节日》幼儿园语言教案范文

创编诗歌《我们的节日》幼儿园语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学会创编诗歌。
2. 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
3.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结构:韵律、节奏、押韵。
2. 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学会创编诗歌。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诗歌模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提供一首简单的诗歌模板。
2. 图片素材: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图片素材。
3. 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节日的歌曲,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结构和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
3. 观察:教师展示节日图片素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经历,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5. 创编:教师发放诗歌模板,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的内容,尝试填空创编诗歌。
6. 绘画:教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用画笔描绘出节日的场景。
7.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绘画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喜悦。
8.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9.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编诗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诗歌结构和节日习俗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力以及对于节日场景的描述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节日习俗的调查和分享情况。
中班诗歌《我们的节日》教案

中班诗歌《我们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四个重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认识和朗读诗歌《我们的节日》。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四个节日的风俗和传统。
•提高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诗歌《我们的节日》。
•相关节日的图片和小道具。
•教师准备与节日相关的玩具或游戏。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引入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玩具或游戏,如小灶糖果和踩气球等。
让孩子们轮流去参与,引导他们通过游戏的形式认知各个节日。
2. 歌曲演唱教师播放或唱一首与节日相关的歌曲,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
3. 诗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朗诵诗歌《我们的节日》,同时可以用小道具、图片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读诗歌的目的:教师要先向幼儿们说明读诗歌的目的,以免他们对这种听说活动感到困惑。
•熟悉诗歌内容:老师要让孩子们听多几遍诗歌,然后让他们试着朗读,简单的画出诗句的图画或表情符号,让孩子们更加熟悉诗歌的内容。
•分析诗歌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结构,例如押韵和节奏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
4. 传统文化学习教师介绍四个重要节日的传统规矩和习俗。
例如,在春节吃饺子、挂灯笼、放烟花;在清明节扫墓、烧纸钱;在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等。
5. 教师互动教师可利用相关的图片和小道具,让幼儿亲身体验各个节日的传统,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6. 总结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所学内容。
让幼儿们感受到掌握知识的喜悦,促进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幼儿们对诗歌朗读内容的掌握情况和阅读表现。
•观察幼儿对节日风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幼儿反映或表达的方式,例如画画或记忆内容。
五、教学扩展•可以根据幼儿的爱好和兴趣,让幼儿设计节日相关的手工或游戏。
•组织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园中班《我们的节日》教案

幼儿园中班《我们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几个主要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2. 能够说出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春节:放鞭炮、贴对联、吃团圆饭、拜年、收红包等。
2.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3.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挂艾叶等。
4.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5. 国庆节:升国旗、看阅兵、旅游等。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具:节日相关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如鞭炮、对联、粽子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我国的节日。
2. 讲解:逐个介绍每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互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其他幼儿倾听并提问。
4. 手工制作:根据节日的特点,让幼儿动手制作相关物品,如画对联、做粽子等。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节日的习俗和特点,下周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2. 母亲节: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制作礼物等。
3. 父亲节: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制作礼物等。
4. 教师节:感谢老师的教导,制作礼物等。
5. 万圣节:装扮、做南瓜灯、Trick or Treat 等。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具:节日相关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如花灯、贺卡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我国的节日。
2. 讲解:逐个介绍每个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互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其他幼儿倾听并提问。
4. 手工制作:根据节日的特点,让幼儿动手制作相关物品,如做花灯、制作教师节贺卡等。
九、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节日的习俗和特点,下周分享。
幼儿园中班《我们的节日》教案

幼儿园中班《我们的节日》教案第一章:认识节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习俗。
2. 介绍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习俗。
3. 介绍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习俗。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让幼儿辨认。
2. 故事讲解:讲述与节日相关的故事,如《春节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等。
3.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节日主题的游戏,如春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
第二章:节日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1. 制作春节手工:剪窗花、做灯笼等。
2. 制作端午节手工:编织艾叶、做粽子等。
3. 制作中秋节手工:做月饼、画月亮等。
教学活动:1. 演示环节:教师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2. 动手制作: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
3. 作品展示: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
第三章:节日美食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体验节日美食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1. 制作春节美食:包饺子、做年糕等。
2. 制作端午节美食:包粽子、做艾叶糕等。
3. 制作中秋节美食:做月饼、煮汤圆等。
教学活动:1. 食材认识: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制作美食所需的食材。
2. 制作过程:教师演示美食制作的过程,幼儿跟随操作。
3. 品尝美食: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分享喜悦。
第四章:节日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节日的氛围。
教学内容:1. 春节表演:舞蹈《恭喜恭喜》、歌曲《过大年》等。
2. 端午节表演:舞蹈《赛龙舟》、歌曲《五月五》等。
3. 中秋节表演:舞蹈《月亮代表我的心》、歌曲《团圆》等。
教学活动:1. 排练环节: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表演排练,讲解动作要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2.能仿照《北京的春节》的写法,写自己家乡的春节。
教学准备:
课件及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别下列节日哪些是传统节日?
春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
国庆节教师节重阳节元宵节
师:看来真难不倒咱们班的同学。
2.看图竞猜。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节日,下面我们来看图片猜一猜图上画的是哪个节日。
(出示图片学生猜)
师:这么多节日,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能用“我最喜欢,因为。
”说一句完整话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猜节日等教学手段,勾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让学生有话想说。
】
二、入情入境,指导说话。
(一)以范文指导。
师:说到传统节日,作家老舍先生最喜欢春节了。
他写的《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1.学生的回忆
根据学生的回忆板书:①按时间的顺序(腊八、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②选择隆重的节日详写
2.学习如何学具体
师:隆重的日子要详写。
老舍先生是怎样把隆重的节日写具体的。
(出示短文: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
阅读短文,说说老舍怎样写出除夕的热闹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吃的、穿的、布置、做什么、吃团圆饭、守岁)
(二)说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节日,练习说话。
师:老舍先生真是妙笔生花啊,他选择了热闹的除夕、初一、元宵来写。
1.如果让你也写我们的春节,你打算选择哪天来写?为什么?(出示:①腊月二十四②除夕(大年三十)③大年初一④大年初二⑤元宵节(正月十五)
2.回忆一下,那天人们都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我们可以学习老舍先生的构段方式来说:真。
在这一天里,(房子的整理、布置怎样?人们都做了些什么,心情怎样)。
三、动笔写话,修改提高。
(一)生独立写话,师巡视指导。
师:这些快乐的节日虽然都过去了,同学们还记忆犹新。
让我们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写下来。
(二)交流展示学生的作文
让学生读读自己的作文。
师在原文做出修改,对标点符号的格式写法、错别字进行改正。
师要求齐读学生习作。
展示两到三个学生作品。
四、布局谋篇
师:好的文章不仅要内容具体,还应一定的表达顺序和有好的开头和结尾。
1.按顺序、详略结合
①按时间的顺序②详略结合:选择印象最热闹的、最深刻的一天或两天详写。
2.开篇点题、前后照应
开头: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想到春节,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因为过大年是我们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光。
结尾:一转眼,元宵节到了,春节结束了。
但春节里的热闹和快乐却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
开头:照本地的传统规矩,春节从腊月下旬就开始了。
结尾: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繁忙的生活。
我们也带着春节的喜庆心情开学了。
开头:盼望着,盼望着!除夕终于到了!我们有的玩咯!
结尾:夜深了,炮竹声渐渐减少了,我们也带着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许多同学的习作都没有机会得到展示,下节课大家仿照《北京的春节》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具体,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