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说课稿6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中的《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一课。
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对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一定的认知,但认知程度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知道青春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张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详细讲解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认识和体会。
5.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同龄人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女性青春期性生理教育

青春期教育1女性青春期性生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是一个妇女由幼女长成成年妇女的过度期,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很多是由性生理的成熟引起的,及时地、科学地对我们进行性教育,对于帮助我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是十分重要的。
一、首先了解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女性从新生儿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为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内,休格显著生长,生殖器官发育退速,小阴唇变大且色素沉着,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有卵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
第二性征发育明显,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增大,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年龄多在13-15岁,初潮的早晚受气候、体质、营养的影响。
两次月经第1天间隔的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推迟3天左右属正常情况,周期长短因人而异,每个妇女的月经周期有自己的规律,正常月经持续2-7天,少数为3-5日,每次是约30-50ml,一般不超过80ml,月经血是暗红色,粘稠,不凝固的,偶尔有小凝块。
月经期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妇女可有下腹及腹骶部下坠感、头痛、失眠、精神抑郁,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一般不影响工作与学习,需要注意经期卫生和休息,如不食辛辣、冷、刺激性食物,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不洗盆浴,不去游泳池,不做剧烈运动等。
二、为什么少女不宜早恋2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是否早恋要以下面两个特点来划定。
其一是生活上的自立程度。
一些少年,稚气十足,生活和经济尚在父母督促和庇荫下,还处在学习文化技能的紧张阶段,对社会了解的还甚少,就迫不及待地谈恋爱,可谓为时过早。
似乎十八、九岁的工人谈恋爱,人们容易接受,如果十八、九岁的学生谈恋爱就不同了。
这就是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职业方面来考虑的。
青少年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青少年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青少年生理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 体格生长发育: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身体外形会经历明显的变化,同时内脏功能也逐渐完善健全。
其中,身高和体重的突然变化是这个阶段比较突出的特点。
此外,青少年时期脑的重量虽然增长有限,但大脑皮质内部结构和功能却发育得更加复杂和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基本完成。
2. 性生理发育:在青少年时期,男女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这被称为第一性征或主性征。
随着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男女之间外表产生明显差异。
男生可能出现喉结突起、声音变粗、上唇出现胡须。
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精液。
在生殖器官受到内外刺激后,男生可能发生遗精。
女生可能出现声音变细、变高,乳房隆起,骨盆宽大,臀部变大,皮肤细腻,胸部、肩部及臀部的皮下脂肪更加丰富。
随着机体不断生长发育,女生还可能出现月经来潮的情况。
以上特点和规律需要家长和老师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青春期教育 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青春期教育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性征是男女性别特点的表达。
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
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
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第二性征却要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
第二性征在男性表现为:体格高大,肌肉发达,体表常有多而密的汗毛,长胡须,喉头突出,嗓音低沉等等。
在女性则表现为:骨盆宽大,乳腺发达,由于皮下脂肪多而显得体态丰满,嗓音细润等等。
这些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是具有生理意义的:妇女宽大的骨盆对分娩有益,发达的乳腺为哺乳所需。
第二性征的发生和维持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第二性征是和第一性征相对而言的,是人体内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女性体内性激素是以雌激素为主,它在青春期刺激女性阴部及腋窝,可以促使阴毛和腋毛生长。
雌激素使皮肤细腻、使乳房发育。
男性体内以雄激素占优势,主要由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使人体各个
系统向雄性化的方向发展,如可以促进骨骼发育,表现出男性骨骼粗壮,雄激素还促进肌蛋白合成,表现出男子的肌肉发达有力。
雄激素作使男子头发稠密,眉毛、腋毛、腹毛、阴毛生长发育旺盛。
雄激素使男子皮肤发育增生而富有色素,汗腺和皮脂腺发育旺盛,分泌物增多,另外青春期男子由于雄激素水平较高,因而出现面部痤疮和粉刺。
雄激素作用于唇周围和颜部,促进胡须生长发育,表面出稠密的胡须,是男子特有的象征之一。
雄激素作用于喉结,可使喉结明显,声音变粗钝等。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说课稿7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这一章节是针对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设计的,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基本概念,以及男女生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上的差异。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抽象而又敏感的话题。
二. 学情分析针对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自身生理的变化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对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学习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然而,由于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害羞、畏惧等心理负担。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基本概念,掌握男女生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上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态度,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基本概念,男女生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上的差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消除心理负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实例等为教学手段,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表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基本概念,以及男女生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上的差异。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生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强调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 第二性征在男性方面表现为,身体肌肉发 达、骨骼变硬、身体迅速增长、肩部变宽、 睾丸和阴茎变大、长出阴毛和腋毛、精液 的分泌(射精、遗精)、胡须变黑、喉结 突出、声音变粗而浑厚、并出现所谓的男 子气; • 在女性方面表现为:整个身体皮下脂肪增 厚、皮肤光泽、体态丰满、臀部变圆、髋 部变宽、子宫及卵巢逐步发育、月经开始 (初潮)、长出阴毛和腋毛、乳房隆起变 大,出现女性特有的体态和征象。
( 二 ) 青 春 期 性 发 育
• 1、性器官发育 • 进入青春期后在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 雌激素及雄激素的作用下,性器官迅速发育。 • 2、第二性征出现:从青春期开始生殖器官发育加 快,体积重量增加,功能逐渐完善。在“下丘脑- 垂体-性腺”调节轴的作用下,男子的睾丸体积增 大,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并出现遗精现 象。女子的卵巢重量增加,能够产生卵子和分泌雌 性激素,并出现月经现象。性腺所分泌的性激素, 促进了生殖器官的进一步发育并促使第二性征出现。
(一)生长发育特点
• 1、内分泌变化引起机体骤变 • 青少年期人体机能和形体上的巨大变化,是在体内 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青少年期间,下丘脑和垂体 分泌的激素在体内不断增多,最终与成人接近;生 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 等的分泌也达到了新的水平。生长素直接作用于全 身的组织细胞,促进机体生长;促甲状腺素促进甲 状腺生长;促性腺素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促 肾上腺皮质素刺激肾上腺皮质活动,肾上腺皮质主 生糖皮质类固醇和性激素。这些激素是人体发育的 催化剂,加速了青少年生理上的突变。
(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 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 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 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教学设计7

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的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定义、特点及其发育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身体的变化充满好奇,对于第二性征的发育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程度不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定义、特点及其发育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掌握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定义、特点及其发育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定义、特点及其发育过程。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变化。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教材。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准备一些关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短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4.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镜子、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第二性征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定义、特点及其发育过程,让学生对青春期第二性征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变化,如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高、体重、声音等方面的变化。
2.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青春期的男女发展差异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一般是女学生比男学生提前两年 左右,所以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中女孩子比男孩子 个子高,这是因为女学生发育提前的缘故,一般是 到了初中,男孩子的发育速度就加快了。
(二)体重增长加速:在身高增长的同时,体重也迅速增加,每 年可增加5~6公斤多则可增加8~10公斤。
(三)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特征:男:胡须-声音-喉结-肌肉; 女:声音-喉结-乳房-骨盆-皮肤脂肪。
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为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后,男女除 在性别以外的其它外部差异,叫做第二性征。如男性表现为喉 结突出、声音变粗、长胡须,阴毛、腋毛先后出现。而女性则 为声音高亢、乳房发达、骨盆变宽、臀部变大,阴毛、腋毛先 后出现。
2、青春期有什么特征呢?
师:青春期有两大特征:一是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 迅猛,二是男女第二性别特征开始出现。 青春期 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身体形态的发育;二是身体功能的增强;三是 性器官、性功能的发育和成熟。
身体形态的发育
(一)身高增长加速: 在进入青春初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一般 持续2-3年。这期间身高每年以6~8厘米、多则以10~12厘米的速搏输出量为60~70毫升,
血压12~18 7/8-12(Kpa)(90-140/60-90〈毫米汞柱〉)已近成人。
(三)肺脏:10岁时肺活量还只有1400毫升左右,到十四五岁时 增至2000~2500毫升。
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性器官发育是青春期 最重要的变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