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
温州文化习俗

温州文化习俗永嘉四灵:代表人物(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现存最早的描写江心屿的诗。
《登江中孤屿》东晋谢灵运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1、①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世称“谢康乐”。
②温州百姓本着对生活的热爱,逢年过节都有要制作当令的小吃来供神祭祖、招待客人、犒劳一家老少。
元宵节炒槐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冬至吃汤圆,过年时更要捣年糕、炊松糕、炒炒米,日子过得滋润红火。
③温州传统宴席上要上什么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讲究。
一般要有八个盘头或十个盘头;分岁酒必须要有年糕,取其“年年高”之意;生日宴、寿宴一定要有长面,俗名“长寿面”;宴席的最后一道大菜一定要是整条鱼,寓意“年年有余”、“有头有尾”2、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投向历史。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分)(1)温州山清水秀,景观多姿,名山秀水遍布全境。
请仿照示例,介绍一处家乡景观的特点。
示例:洞头岛美,美在滩佳,美在壁峭,美在鱼儿丰。
仿句:雁荡山美,美在洞悠,美在峰奇,美在溪水秀(2)总有一些习俗,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
瓯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温州民间就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风俗。
你从诗句中读出了什么信息?(2分)答:温州妇女从小就学瓯绣这门手艺。
(或:温州民间重视瓯绣这种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3)民俗温州中谈到,每逢四季八节,温州的岁时风俗丰富多彩。
像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情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
有人认为这种习俗不好,你的看法呢?请说说理由。
(2分)答:很可惜,这些民俗包含着浓农的人情味道,有一定的文化和道德内涵,要尽力保存。
或这很正常,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风尚。
(正反面,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规划设计,温州新火车站的广场上将立一个名人塑像。
温州文化景点

温州文化景点
温州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景点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包括:
1. 三峡古镇: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参观古老的庙宇和体验当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
2. 南麂列岛:这是温州最美丽的一片海岛群,拥有清澈见底的海水和绝美的海岛风光。
岛上还保存着古老的渔村建筑,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海岛度假的乐趣。
3. 瑞安南塘古村: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古代建筑风格,如石桥、井台和巷道,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魅力。
4. 龙湾梯田:这是温州著名的农耕文化景点,是一座大片错落有致的梯田景观,拥有丰富的农田文化和农耕技艺。
游客可以欣赏到绵延的梯田景色,还可以了解到农民们的艰辛劳作和智慧。
5. 茶山风景区:这个景区以茶文化为主题,是一个集茶园、茶文化博物馆和茶艺表演为一体的景点。
游客可以了解到温州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温州茶。
温州特色文化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特地整理一些具有温州传统文化的活动及特色拦街福汉族祭祀旧俗。
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
气氛热烈。
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
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
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人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
芥莱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
《瑞安县志》则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
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吃巧食每逢七夕,温州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陈列各种瓜果、糕饼,面对天穹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曰“乞巧”。
此俗已废。
民间还有七夕吃“巧食”习俗。
“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
人们是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八角珠灯永嘉珠岸有一大型八角珠灯,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制,高3.5米,周长10米,是五颜六色的彩珠串成。
分三层,每层悬八盏莲花灯,四面八方串有各式各样图案,灯脚绣有十二生肖,灯上还有三副楹联。
从前,每逢元宵灯节、拦街福或艺术品展览,悬挂这盏珠灯,观众如潮。
五月忌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
旧时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泰顺元宵百家宴泰顺元宵百家宴有着浓郁民俗特色的泰顺元宵节如今名列浙江省确立的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名单,还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是东瓯名镇。
有着十分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
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各级的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就占有336个。
而本文小编就列举了温州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项目,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灯盏糕:温州小吃首推灯盏糕。
市区解放街(解放北路)和鼓楼街的交叉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扁头灯盏糕了。
据说,清光绪年间温州有姓陈的兄弟二人,在市区东门陡门头路亭制卖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一时名声大振,便被称为“灯盏糕”。
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外皮酥松脆甜,肉馅则煞是爽口。
瓯塑: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是温州市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细合成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如梳妆盒以及家具漆器等。
源于汉代,由中国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化而成,色彩丰富,技法繁多,题材广泛,规格不限,广泛应用于建筑浮雕、壁画、装饰图案及艺术挂件等。
“瓯塑”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瓯绣: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
它与湘绣、苏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
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
瓯绣是从装饰生活用品逐渐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是中国刺绣工艺中独具特色的精品。
2001年浙江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瓯绣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品有《白石老人》、《鹤鹿同春》、《锦羽迎春》等。
细纹刻纸:细纹刻纸是浙江省乐清市流传的一项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垟镇等地。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要:一、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概述二、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三、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四、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五、结语正文: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温州市独特文化遗产的认可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
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多个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本文将介绍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保护与传承措施,以及其价值与意义。
一、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1.民间文学:如泰顺叙事诗、平阳木偶戏等。
2.传统音乐:如永嘉昆曲、瑞安鼓词等。
3.传统舞蹈:如瑞安滚灯、苍南米塑舞等。
4.传统戏剧:如泰顺傀儡戏、文成布袋戏等。
5.曲艺:如温州鼓词、乐清翁卷等。
6.传统体育:如瑞安武术、泰顺摔跤等。
7.传统美术:如乐清细纹刻纸、平阳木雕等。
8.传统技艺:如瑞安漆器、苍南针织等。
9.传统医药:如永嘉寿仙谷中医药、文成中医外科等。
10.民俗:如瑞安端午龙舟赛、泰顺七夕等。
二、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建立名录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工作。
3.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5.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推广。
三、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1.传承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丰富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温州市独特的民间风俗、技艺和智慧,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
3.促进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有助于增进各地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激发民间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激发民间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温州的非遗文化

温州的非遗文化温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们口头、行为或实践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温州的非遗文化形式多样,包括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民间传说、民俗节庆等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温州的非遗文化。
一、传统手工艺温州的传统手工艺非常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温州银饰”和“温州剪纸”。
温州银饰是指由纯银或银合金制作的首饰,其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被誉为“东方银艺之花”。
温州剪纸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折叠等方式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图案。
温州剪纸的特点是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被誉为“东方剪纸之乡”。
二、音乐舞蹈温州的音乐舞蹈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温州民歌”和“温州龙舟舞”。
温州民歌是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温州龙舟舞是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模拟龙舟比赛的场景,舞蹈动作热烈、生动,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
三、民间传说温州的民间传说也非常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温州鬼话”和“温州神话”。
温州鬼话是指温州地区的一些灵异传说和鬼怪故事,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温州神话则是指温州地区的一些神格化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
四、民俗节庆温州的民俗节庆也非常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温州龙舟节”和“温州葛仙米节”。
温州龙舟节是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端午节期间举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温州葛仙米节则是温州地区的一种民间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葛仙米这位历史名人,也是一种展示当地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场合。
温州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反映了温州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非遗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传承。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温州的非遗文化。
温州特色文化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特地整理一些具有温州传统文化的活动及特色拦街福汉族祭祀旧俗。
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
气氛热烈。
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
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
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人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
芥莱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
《瑞安县志》则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
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吃巧食每逢七夕,温州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陈列各种瓜果、糕饼,面对天穹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曰“乞巧”。
此俗已废。
民间还有七夕吃“巧食”习俗。
“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
人们是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八角珠灯永嘉珠岸有一大型八角珠灯,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制,高3.5米,周长10米,是五颜六色的彩珠串成。
分三层,每层悬八盏莲花灯,四面八方串有各式各样图案,灯脚绣有十二生肖,灯上还有三副楹联。
从前,每逢元宵灯节、拦街福或艺术品展览,悬挂这盏珠灯,观众如潮。
五月忌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
旧时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泰顺元宵百家宴泰顺元宵百家宴有着浓郁民俗特色的泰顺元宵节如今名列浙江省确立的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名单,还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温州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以手工艺和传统技艺闻名于世的地方,温州拥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并分享一些对这些遗产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绘画艺术一项在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备受赞誉的项目是绘画艺术。
温州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闻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温州画派。
温州画派的艺术家擅长以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表达自然景观、人物和物象。
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视角。
第二部分:雕刻技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雕刻技艺,这是另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项目。
温州的雕刻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雕刻师们使用传统的工具和材料,如木头和石头,创作出各种精美的雕刻作品。
这些作品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展示了温州雕刻艺术家的技巧和创造力。
第三部分: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也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温州的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而著称。
在农忙时节或传统节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演奏传统乐器,如二胡、唢呐和锣鼓。
这些音乐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四部分:传统工艺在温州,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刺绣、剪纸、木工艺等传统工艺。
这些传统工艺在温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工艺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同时也体现了温州人民富有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展示了温州人民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绘画艺术、雕刻技艺、民间音乐以及传统工艺都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值得关注的项目。
它们通过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使人们对温州文化保持了持久的兴趣和崇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文化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属于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
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
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
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
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
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
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
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市鸟是海鸥,市歌是《会飞的家乡》。
雁荡山和楠溪江都是国家级的旅游景点,风景秀丽撩人。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
人们为取吉利,将这座城市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这座山称为“郭公山”。
温州历史悠久,当然也会有相应的文化遗产。
比如说温州的方言,温州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甚大。
以市区口音的吴语瓯江片温州话为主,其次有150万居民使用闽南语,主要来自三、四百年前大量的闽南移民,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
另有甚少人使用吴语太湖片、闽北语、蛮话、金乡话、畲族话等。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
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
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
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
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除了温州话以外,温州最显著有名的就属温州的习俗了,比如温州的鼓词,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浙江省内起源最早、形式最完整、表现力也较强,而且至今仍在流传的一个民间曲艺曲种。
温州鼓词因以瑞安方言为标准音说唱,以瑞安最为“正宗”,最能反映温州鼓词作为民间艺术和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魅力,故也称瑞安鼓词。
戏曲方面还有道情,瓯剧,南戏还有昆曲,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果你想知道,就请到温州来做客。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温州的文化,经过历时的熏陶之后传承下来,如今在我们现代的温州人这里得到了升华和继承,温州人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起着文化支撑与道德教化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往往决定了生产力发展与文化的方向,所以说,对于温州来说,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兴国安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作为一名温州人,一定要将温州的文化继承下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将来建设更好的温州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