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创意博览城概念设计说明书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建设之初探——以温州文化创意产业

・1 9・
1 . 2基 础 标 准缺 失
国 内至 今没有 关于 文化创 意产业 分类 的统一
准 ,各 省市根 据 自己的理解 对文化 创意 产业进 行
闲娱 乐、广告会 展、教育等不 同种类的文创产业。 通过 调研 分析得 出 ,园区整体 标准化 水平 较
低 ,真正实 现标准 化管 理的 园区或入驻 企业 不足
2 0 1 7年第 1期 ( 总第 4 9期)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研 究
Q u a l i t y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S u p e r v i s i o n R e s e a r c h
N O.1 . 2O1 7
G e ne r a l N 0. 4 9
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 体系。
管理 ” “ 服务 ”这两方 面 ,因此 ,本 次标准 体 系 在构 建过程 中更注 重 “ 运 营管理 ” “ 服务 ”标准 的建设 ,以 “ 规划建设 ” “ 招商 ” “ 评价 与改进 ” 标准为辅 ,做到重点突出,主辅结合。 “ 服务 ” 方面 , 在给 出的企业管理 、 人才培训、 人 力资源 、中介 资源 、政策 咨询 、金 融、物 业、
成 园 区和 入驻 企业对标 准化 不甚 了解 。但 随着 产
业 各方对 标准 的需求逐 渐增 大, 园区和企业 都希
望 获得相 关标 准化服 务,尤其 是 园区标 准体 系搭 建、标准化 培训和 标准化 管理 咨询等 。 在标准 体系 的构建 方面 ,调研 结果 显示 ,在 给 出的 “ 规划 建设 、招商 、运 营 管理 、服 务、评
近 年来 , 文化创 意产业在扩 大内需、 拉动就业 、
以北京 为主 的环 渤海 文化创 意产 业集群 、 以上海 为主辐 射南 京、杭州 、苏州等 地 的长 三角 文化创 意产业集 群、 以广州和 深圳为 中心 的珠三 角文化 创 意产 业集群 。L I J 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在标准化方 面面临 的问题主要有 :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施工方案(设施设计与功能布局)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建设一座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展览、文化活动、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场所,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选址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该中心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高度[X]米。
建筑设计采用现代风格,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外观独特,富有艺术感。
二、设施设计1. 展览空间- 展厅布局: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和需求,设计多个大小不一的展厅。
展厅之间采用灵活的隔断方式,可以根据展览内容进行组合和调整。
- 照明设计:采用专业的展览照明系统,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
照明灯具应具有可调节亮度和角度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展品的照明需求。
- 展柜设计: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尺寸,定制专业的展柜。
展柜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展示效果,同时便于展品的更换和维护。
2. 公共空间- 大堂:作为展览中心的主要入口,大堂设计应简洁大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堂内应设置咨询台、休息区、导览设施等,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 休息区:在展览中心的各个区域设置休息区,为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休息区应配备座椅、饮水机、垃圾桶等设施。
- 卫生间: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卫生间,保证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清洁卫生。
卫生间内应配备洗手台、烘干机、卫生纸等设施。
3. 配套设施- 会议室:设置多个大小不一的会议室,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和活动需求。
会议室应配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等设施。
- 多功能厅:设计一个多功能厅,可用于举办讲座、演出、电影放映等活动。
多功能厅应配备专业的音响、灯光、舞台设备等。
- 商店:在展览中心内设置商店,出售与展览相关的书籍、纪念品、艺术品等。
商店的设计应与展览中心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三、功能布局1. 一层- 大堂:主要入口,设置咨询台、休息区、导览设施等。
展览馆设计说明文档

展览馆设计说明文档一、设计背景现代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展览馆作为文化与艺术展示的重要场所之一,其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展览馆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艺术展示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展览馆形式,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品欣赏、思考和交流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创造全新的展览体验:设计一个与传统展览馆不同的展览空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提供舒适的观展环境: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人性化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观展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品并融入其中。
3.实现多元化的展示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的展示手段,实现多元化的展示方式,使观众能够以多样的角度和方式去理解和感受艺术品。
4.加强观众的交流与互动:设计一个鼓励观众交流与互动的展览馆,以促进观众之间以及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三、设计理念1.灵感源于自然:以自然的形态和原理为设计灵感,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展览馆。
2.开放性与流动性:打破传统展览馆的封闭和固定性,创造一个开放和流动的空间,使观众能够自由地流动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内容。
3.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环保为设计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材和能源,减少碳排放,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4.综合利用空间:通过巧妙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将展览馆的每个角落都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展示艺术品和提供观众服务。
四、设计方案1.外部设计:展览馆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主要以玻璃和钢结构为主,营造出透明、开放的感觉。
立面采用动态的曲线形式,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富有流动感和艺术气息。
2.室内设计:室内空间利用模块化设计,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展览。
每个展馆都配备玻璃幕墙,以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光线,同时展品展示区采用可调节的灯光和声音系统,以提供最佳的展品欣赏体验。
3.互动区域:在展馆的不同区域设置互动区域,观众可以在这些区域内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思考,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温州展馆策划方案

温州展馆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温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温州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吸引着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展示温州的发展成果和吸引更多项目和投资,温州市计划在本地举办一个大型展览会,展示温州当地的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温州展馆的策划方案,包括展馆的布局和设计,展览内容和活动安排,以及市场推广和宣传计划。
二、展馆布局和设计1. 展馆选址温州展馆将选址在温州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选择一个靠近公共交通站点的地点,并确保有足够的停车位,以方便参观者的到来。
2. 展馆设计温州展馆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显现本土特色:展馆外观设计应突出温州的地方文化和建筑特色。
•功能合理分区:展馆内部应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包括展览展示区、商务洽谈区、娱乐区等。
•展览展示区:呈现温州的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通过图片、文字、模型等方式展示温州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商务洽谈区:提供给参展企业和投资者的专用区域,可以设置小型会议室和休息区,方便洽谈和交流。
•娱乐区:设置为参观者休闲娱乐的区域,可以安排特色表演、文化展示等活动,增加参观者的体验感。
3. 展馆装饰为了突出温州的特色和展示主题,展馆的装饰应注意以下几点:•主题色彩:选择温州代表性颜色进行主题装饰,例如红色和蓝色,以提高展馆的整体美观度和辨识度。
•文化元素:使用温州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装饰,例如温州民间艺术作品、传统服饰等。
•环保材料:尽量选择环保材料进行展馆的装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展览内容和活动安排1. 展览内容温州展馆的展览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商业:展示温州的产业发展情况、企业创新成果和经济发展规划。
•文化:展示温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包括特色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等。
•旅游:介绍温州的旅游资源和景点,通过图片和模型等方式展示温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
2. 活动安排为了增加展馆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可以安排以下活动:•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温州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讲解和交流。
文博城初设说明朱主任做

第二章东方文博城结构初步设计2.1 工程概况:设计:2.1.1 本工程为曲阜营销部经营业务用房,位于济宁市高新区和任城经济开发区,诗仙路以南,海川路以西,廖沟河以东。
该建筑物整体地下1层,地上2~8层(E区无上部结构)。
河东区地下室层高5.5米,地上一层高6.0米,二三层高5.1米,四层及四层以上层高4.5米。
框架柱的主要间距8.4x8.4m。
无人防设计。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8.80m。
2.2 设计依据:2.2.1 本工程主要设计规范和规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20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建筑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其它国家及山东省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或规定2.2.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2.2.3建筑物所在地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场区周边的构造断裂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根据现场踏勘及勘探亦不存在对抗震不利的高陡临空面和地基土压缩层内的地下空洞。
场区内的饱和砂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场地标准冻深为0.50m。
4)基本风压为0.4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5)基本雪压为0.35KN/m2。
概念展厅方案策划书3篇

概念展厅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概念展厅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展示和体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概念展厅作为一种新型的展示形式,通过多媒体、互动等手段,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展示内容,成为了企业、机构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的重要场所。
二、项目目标本次概念展厅方案策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创新性、互动性和吸引力的展厅,展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品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三、项目内容1. 展厅布局:根据展厅的面积和形状,合理规划展厅的布局,包括展示区、互动区、休息区等。
展示区采用开放式设计,让观众能够自由参观;互动区设置多个互动装置,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休息区提供舒适的环境,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2. 展示内容:展示内容包括企业的历史、文化、产品、技术等方面,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手段,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
展示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3. 互动体验:互动体验是本次概念展厅的重点之一,通过设置多个互动装置,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技术。
互动装置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穿戴等,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的产品和技术。
4.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是本次概念展厅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大屏幕、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展示企业的宣传视频、产品演示等内容。
多媒体展示要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项目实施1. 项目进度:本次概念展厅方案策划的项目进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
策划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调研、方案策划等工作;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展厅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工作;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展厅装修、互动装置安装等工作。
2. 项目团队:本次概念展厅方案策划的项目团队由策划师、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展厅设计和实施经验,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报告

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报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既具有一般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特征,又因其特殊的产业性质而对地理空间和外部关联条件提出了特殊要求,以实现文化资源、创意要素和一般产业规律有效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雏形,具有吸引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因此,应该按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成长要求和客观规律,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功能进行培育。
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这是当前全国各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
国家对此也给予了政策上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
……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规范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最近这两三年以来,温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速度飞快,目前已建成一批并投入运营。
2013年又有多个园区建设即将竣工,很快就会进行招商引资并投入试运营。
已经获批的“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加快了建设的进度。
这种快速发展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招来了一些质疑。
因此,开展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工作,探寻快速发展背后是何种内生驱动力、其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提出推进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建议,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一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况1.发展速度较快,规模效应初现从2008年到2012年,温州先后建成温州大学学子创意园、东方古玩城、智慧谷、浙江创意园、源大创意园、红连文创园、蓝江软件园、东瓯智库等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到2013年末,正在建设的红太阳创意园、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工业设计城、浙江创意园三期、温州蓝江软件园二期工程按照预期都将完成并投入运营,园区数量将达到12个。
根据统计,已纳入规划并将在2015年年底前投入运营的园区有18个,届时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数将达到30个。
影视文化创意园策划报告

【文化大省的需求】 文化大省的需求】
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
浙江是我国的文化大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 不仅以其独树一帜的智慧和创造,为我们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温州经 验”,而且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也同样以其创造性建树而独领风骚, 从“横店”、“宋城”到“阿里巴巴”,形成了独特的以民间的力量推 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浙江现象”。这在全国恐怕也是不多见的。人民群 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活力,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不竭的动力。 当前,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理顺,文化产业 成为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更加合理,文化产 业综合实力、文化竞争力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浙江 文化产业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的历史的发展时期。 温州正栩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种背景下,应势而生,为推进建设 浙江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心】 三中心】
3.会展、演艺、培训中心
举办国内外影视创意产业交易会,设立全天候、 举办国内外影视创意产业交易会,设立全天候、全主位网上 集成交易平台,为影视创意文化高端论坛、影视剧组的新闻 集成交易平台,为影视创意文化高端论坛、 发布会、小型看片会、明星媒体见面会等提供配套场所。同 发布会、 小型看片会、 明星媒体见面会等提供配套场所。 时将与中外一流的艺术院校合作,面向社会各界, 时将与中外一流的艺术院校合作,面向社会各界,为影视界 培训输送影视、演艺、动漫、特效制作、 培训输送影视、演艺、动漫、特效制作、管理与营销等多方 面的人才。 面的人才。
各功能区建筑及用地情况汇总
(占地仅指各功能区范围)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建设内容 影视主题乐园 影视创意硅谷区 影视拍摄外景区 影视制作中心 影视接待中心 会展、演艺、 会展、演艺、培训中心 合 计 建筑面积 ( m 2) 25000 30000 5000 10000 10000 20000 100000 占地面积 (亩) 180 100 400 50 30 40 8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文化创意博览城概念设计说明书1. 用地概况及现状分析1.1.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温州市在全球金融配置体系中,将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地位;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温州市能够通过积极发展创新产业和跨资源培育的高新产业突破传统工业瓶颈;而生态时代背景下,拥有良好山水格局的温州市将在发展过程中以低碳生态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指导,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温州市作为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之一,以及重点培育的四大创意城市之一,依托于多重叠加的政策优惠,至“十二五”末,会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温州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确立温州作为长三角、海西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文化创意之都的地位,成为以文化创新创意为主导的新型城市,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出现再次腾飞。
而处于温州中心城区的瓯海地区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概念设计用地位于瓯海区东南边界,北以金丽温高速为界,南侧至瓯海区行政边界,与瑞安相接;东靠大罗山,西邻吹台山,大致范围为40平方公里。
现状土地利用主要以村镇用地和农田为主。
1.2.区位分析:⑴浙江省层面《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中明确温州市为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之一,对其定位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国际贸易、文化娱乐、高等职业教育、海洋经济服务等职能。
温州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地区为:市区瓯江两岸、三样生态湿地公园、温州西郊山林地区、大罗山绿心;城市特色为“江、屿、山、城”山水景观和“斗城”风貌。
而未来浙江城镇格局确定的“三群四区七核五级”,“四区”中强调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个都市区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门户。
(2)温州市大都市区层面温州市域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00平方公里,2009年末市域总人口779万人。
中心城区位于市域的中部偏北,沿瓯江东西发展。
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为“一主二辅五组团”;而沿瓯江、建设中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为横轴,沿海交通走廊地带(规划铁路、高速公路、104国道、水路)为纵轴形成的“T”字型结构对温州都市区空间结构骨架有重要的连接作用。
规划区位于中心城市主城区的南侧边缘地带,东西两侧均临自然山体,有非常良好的生态资源,南部接瑞安副都市区,承担着重要的中心城区与副城区的连接作用。
(3)温州市中心城区层面《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定义温州市城市性质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浙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滨海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区位于四大都市片区的中心片区——瓯海片区东南部,所在片区城市定位为:以工业开发、对外交通、科研教育为主的城区。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中期成果)总体规划解析中强调规划区定位为“智慧中心”。
高教园区—仙岩—丽岙作为战略性节点进行管制,作为温州全市的科教研发基地,使之成为未来温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3.交通条件:⑴对外交通条件铁路:金温铁路贯穿西南地区,始自金华市,终至温州市是浙江内陆通往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高速:温丽高速是连接温州和丽水的主要城市对外交通,在瓯海区段与沈海高速连接。
沈海高速北起宁波,经台州,南抵温州的分水关,为温州主要过境高架高速路。
国道:104国道(新双南线)是由中国北京、经济南、南京、杭州、到达福州的国道交通客运点与轨道交通:规划区所在的地块,北部和南部为主要的火车客运中心,东部为航空客运站永强机场,南部为瑞安客运中心,规划区主要是南白象客运中心和规划轨道M3南北贯穿地块。
⑵内部交通条件主干道:温瑞大道是温州市城市快速路框架系统“两纵两横一连一绕”中南北向的“一纵”,直接沟通鹿城、瓯海、瑞安等地区。
瓯海大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为温州市区东西主干道,同时是市区唯一一条高架路。
瓯海大道东起温州永强机场,西至温州火车站。
村镇道路:下沈公路为现状丽岙镇的主要南北向通道隧道:吹台山隧道(规划)1.4现状生态格局分析基地内生态源、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共同筑起生态网络,形成“三片、两纵、八横、五点的”结构,其中“三片”为吹台山、凤凰山、大罗山;“两纵”为沈海高速绿化带,温瑞塘河廊道;“八横”为温瑞塘河支流与主要山谷线组成的山水通廊;“五点”为温瑞塘河主要支流与干流交汇点。
生态源:现状片区内外的生态源有大罗山、三垟湿地、吹台山、凤凰山等,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整体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斑块”的作用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包括现状水系网络及灾害通道。
现状片区内有贯穿南北的温瑞塘河所构成的现状水系网络。
而温州灾害主要是沟谷型的泥石流。
应保持山谷线(灾害通道)的畅通,防止建设对其侵害。
生态节点:河流交汇处为不同的生态交汇融合的地方,生物多样性较高,对维持水文、营养物质输送,保证生物群落和信息流等过程的连续具有重要作用。
1.5现状文化资源分析温州具有2200年城建史,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南戏的故乡,重商经济学派的诞生地,还是百工之乡和数学家的摇篮,也是歌舞之乡,书法大市。
当地拥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如瓯绣、瓯塑、石雕、黄杨木雕等1.6.现状产业分析:温州地区是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其山地多、平原少的自然条件导致农业基础薄弱;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少的工业结构导致工业附加值低,开发能力弱,工业基础较差,缺乏行业内部基础部件延伸。
长年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多以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加工工业产品为主,且初加工产品多。
规划区内主要发展鞋业、服饰、家具制造、摩配、五金、光学、电子、食品等等二类及三类工业。
1.7.现状建设情况:主要建成区是梧田南村、金竹片区、梧田新区、丽岙镇。
村镇建设用地内多为农村居民点,工业企业。
其余用地为农业用地。
(1)梧田南村:东至双南线,南至梧田与丽岙街道山脊交界线,北至教导路,西至吹台山,规划用地面积约282.44公顷。
地区内地势平坦,除河网外,以农居、农田及大量的沿山村镇小型工业为主。
工业用地约5.9公顷。
在西南部有规划已批的教育科研用地34.4公顷、报业企业用地面积约15公顷,片区内有若干历史文化资源。
(2)金竹片区:该地区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的南部,辖南白象街道金竹村、霞坊村、南湖村,梧田街道蟠凤村,总用地面积为177.2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83.10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94.12公顷。
规划范围内主要以农村居民点,工业企业为主,工业类型主要涵盖服饰、家具制造、摩配、五金等二类及三类工业,工业用地面积约为25.4公顷,企业规模主要以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3)梧田新区:梧田新区位于瓯海区梧埏片南部,区块内有瓯海大道、南塘大道两条城市快速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交通枢纽以及老104国道穿过。
片区内地势平坦,除河网外,以农居、瓯柑种植园、农田以及少量村镇小型工业为主,工业类型以鞋业、光学、电子、服饰、食品等为主,工业面积约为25公顷。
地块内有若干历史文化资源。
(4) 丽岙镇: 丽岙镇位于温州瓯海区南进城口,北接瓯海新区,南临仙岩镇,东朝大罗山,西偎吹台山脉,温瑞塘河从北至南纵穿本片区。
丽岙镇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20.74ha,仅占全镇总用地的 10.21%,现状工业用地为27.28公顷,分布零散,不成规模,占建设用地8.51%。
工业产业形成以汽摩配件、皮革、纺织、不锈钢、服装、标准件等支柱产业,以集团公司为龙头。
丽岙镇有两处瓯海区级文保点。
结论:四大村镇建设缺乏切实有效的规划引导,均缺乏必要的公共、市政配套设施及绿地,环境质量较差,且产业区域分工不清晰,特色不明显,造成建设区域内土地利用破碎化,难以形成未来发展急需的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资源;2.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总结:2.1 产业发展温州市现状产业特点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的区域化集聚,当前温州制造业发展呈现疲软和颓势,主要原因:产业低层次化;土地资源紧缺;资本供给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产业类型不足以支撑未来温州城市的持续发展。
2.2 城市建设温州当前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整体城市面貌呈现零散、不突出的特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速率,城市投资软环境较差;城市吸引力远低于长三角区域城市,区域内核心地位也不突出。
2.3 生态环境温州多山的原始地形地貌决定了相对分散的城市格局,加上特定的产业类型,从而形成高密度簇群状无序蔓延,对于周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干扰。
生态基础优越,但生态效应并未显现。
3.战略定位:3.1.总体定位及战略选择3.1.1 总体定位基于对温州市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梳理,提出以下三点区域发展总体定位:㈠造温州市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窗口㈡创建温州大都市区生产型创新的孵化平台㈢发展温州中心城区新都市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展示中心3.1.2 战略选择通过对于研究区域内对外交通状况和用地发展状况的梳理,明确未来发展沿新双南线展开,呈南北向三个发展分区:环凤凰山博览城发展先导区、新双南线-吹台山路博览城核心功能区、仙岩博览城协调发展区。
为了促进区域的有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确定先导区与核心功能区作为此次设计研究的重点区域,总面积26.63平方公里。
3.2.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区发展条件与总体定位功能特点,明确以下五个核心发展理念:㈠生态优先理念:针对区域敏感的生态环境和重要的生态地位,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环境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考虑给予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最有效的保护,从而促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维持在其承载力以内,另一方面,缓解现状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稳定性和健康性。
㈡合理利用理念:温州多山的城市格局决定了人多地少的用地条件和相对分散的用地格局,因此考虑在满足用地发展的现时需求与拓展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强化土地的合理化利用以及开发强度的合理化控制;此外重视对于周边低丘缓坡地的有效利用。
㈢创新推动理念:针对温州市当前整体产业提档升级需求和区域总体定位,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的重点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高低;从而为温州市未来产业提档升级做好助推剂和触媒的作用,同时成为未来温州城市新形象的示范窗口。
㈣特色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温州周边城市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温州市域内文化产业“遍地开花”的状态,区域功能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倡导差异化发展。
本地化无疑是较合理的选择,结合温州地方文化特质以及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符合温州及温州人精神文化特质和满足本地产业升级换代需求的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着重人才培养和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
㈤协调发展理念:针对周边地区发展较为迅速的现状,重视和临近大型城市开发项目的协调关系,既强化自身定位和优势,同时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做好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