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技术资产评估案例解析(doc 7页

技术资产评估案例解析(doc 7页)无形资产评估案例3.6技术资产评估案例案例一、评估对象高品质铜金粉属于国家高新技术超微功能粉体材料领域,S公司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多领域前沿技术的交叉综合,于1998年12月成功研制了高品质铜金粉的生产技术。
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表明,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产品具有分散性好、附着力强、稳定性好、色泽逼真,酷似黄金,且光亮持久等特点,产品各项性能远优于国内低品质产品,可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已成为高档金色包装印刷廉价代金最理想的材料。
二、评估目的S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品质铜金粉生产技术,为加快公司的高品质铜金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拟以该技术成果与D上市公司合资,以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
为合理确定双方所占的股份,委托评估机构对该技术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三、评估报告用户该报告委托方为S公司,是报告的主要用户。
D公司是拟合资对象,对无形资产评估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十分重视。
因此,本评估报告直接为委托方(技术转让方)提供参考意见,间接为技术受让方投资决策(确定合资方式和认同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四、评估依据技术无形资产评估的依据包括法律依据、技术依据。
法律依据主要有评估委托合同、国务院第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评估技术依据是国资办发(1996)36号文件《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委托方提供的《高品质仿金复合金属粉体材料(铜金粉)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委托单位1998~1999年的会计报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出具的《铜金粉产品检测报告》、由H省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铜金粉产品分析测试报告》、用户意见和产品试用报告、产品购销合同等;评估方收集的资料,包括同行专家对技术水平的评价、市场调查情况等。
销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6、测算净利润。
专利权评估案例

专利权评估案例话说有这么个发明家,老王,他捣鼓出了一个特别的小玩意儿——一种新型的可折叠便携式雨伞架。
这雨伞架可不得了,平时能折叠得像个小平板似的,往包里一塞就走,要用的时候,“啪”一下就能展开,稳稳当当能放好几把伞呢。
老王寻思着,这东西肯定有市场,不过在推向市场之前呢,他想知道这个专利权到底值多少钱。
于是他就找了一家专业的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的人那可都是火眼金睛。
他们首先看这个专利的创新性。
老王的雨伞架跟市场上那些老土的、又大又笨的雨伞架可不一样,这种折叠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像在一群黑乌鸦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彩色的凤凰,这创新性的加分可不少。
就凭这一点,就像给这个专利的价值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黄金。
然后呢,他们又看这个专利的实用性。
你想啊,下雨天,大家都拿着湿漉漉的伞走进商场啊、办公室啊。
有了这个可折叠的雨伞架,不占地方还美观,到处都能用得上。
从街边的小商店到豪华的写字楼,需求量感觉都能爆棚。
这实用性就像给这个专利价值的火箭加了燃料,蹭蹭往上涨。
再瞧瞧市场前景。
评估人员做了不少调查,发现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种方便又实用的小物件那是相当欢迎。
而且这雨伞架成本不高,如果大规模生产,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这就好比看到了一片满是宝藏的新大陆,这个市场前景就给专利价值又添了好几桶金。
还有个法律因素。
老王的专利那可是申请得妥妥当当的,法律手续完备,没有什么纠纷隐患。
这就像给这个专利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保证它在市场上能够安安稳稳地发挥价值。
综合这些因素之后,评估机构给出了一个让老王乐得合不拢嘴的评估价值。
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折叠便携式雨伞架的专利权,价值居然高达好几十万元呢!这就告诉咱啊,有时候那些不起眼的小发明,只要有独特的专利,那价值可能超乎想象。
还有一个案例呢,是关于一个科技公司的。
这个公司发明了一种超级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专利。
这个系统啊,能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像什么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啥的,准确判断家里是不是进了坏人,还能及时通知主人和报警。
案例分析一--专利技术评估

一、案例内容
(一) 案例背景
1、 被评估企业简介 SY 公司隶属于某大型国有企业下属的上市公司,是我国冶金行业领域装备制造的大 型骨干企业,年机械加工产能达 31,000 吨,年销售额在 100,000 万元以上。其经营范围 包括:冶金装备、冶金、矿山、电力、石油、化工、煤炭、环保设备及配件制造电气工 程控制设备设计、制造;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制造;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开发、咨询服 务。 2、 经济行为 SY 公司对未来国内 GMB 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准备利用 GMB 产品制造技术中的部 分专利作为出资与 YSGF 设立新公司,生产和销售 GMB 产品。因此,SY 公司委托评 估公司对其拟出资的 GMB 专利进行评估为其出资提供价值参考意见。 3、 GMB 产品制造技术发展沿革 GMB 制造技术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早在 1958 年就由国外学者提出,并申请了专利。 我国 GMB 的国产化研制于在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研制遇到的难关是核心技术的成熟 性,尤其是控制技术与材料技术。SY 公司在初期制订 GMB 产品的研制方案时,对 国内引进 GMB 的工业运行状况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调研与分析,从设计理论及设计方 法的研究入手,对其核心技术进行技术攻关,然后通过实验室的试验来验证其正确 性,并进行修正,再配合样机的设计制造、厂内请水试验、工业运行考核,形成了 自己专有技术。而国内其余两家专业生产厂家则只是进行了简单仿制,而未进行核 心技术攻关,结果工业运行均遭失败。SY 公司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产品系列逐渐丰富,客户认同度不断提高,在国内中高端 GMB 生产领域确立了领先 优势。 4、 委估 GMB 专利概况 委估 GMB 专利技术为 GMB 专利生产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 GMB 的外型 设计、机械加工、电子系统设计以及故障检测等多个方面,但尚不能涵盖 GMB 生产技 术的全貌。
专利及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年增长 率
38.70% 24.63% 21.26%
27.98%
2
年利润 总额
315.72
421.35 568.44 642.62 1945.16 486.29
3
年净利 润
209.54
282.31 380.86 430.55 1303.26
325.82
年增加 额
72.77 98.55 49.69 221.01 73.67
在同行业和全国国有工业在平均和整体的意义上均处于亏损的情况 下,A公司保持着高水平的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净利润率而且呈逐年增 长的趋势。与以银行存款利率作为社会平均收益水平相比,高出77%。 上述一切说明A公司存在高额的超额收益,因此评估人员判定该公司存 在无形资产。
(二)A公司无形资产的存在形态和资产清查 对A公司所获得的高额收益来自何种无形资产这一问题,评估人员 在公司做了大量调研工作。调查了各车间各职能部门和研究所,召开了 各种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从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到产品的生产工 艺和检测,从现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到公司的人才投资,从技 术到管理都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技术资产是A公司无形资产的主体。 这可以从下述事实给予证明。 1.“七五”计划以来该公司承担并完成了部、省、市科技计划项 目3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28项。 2.1991年以来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6项。
式中:P——被评资产的评估值(万元); Ft——未来第t年的预期超额收益(万元); t——未来年序; n——被评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年); r——折现率(%)。
(三)评估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1.未来各年的预期超额收益(Ft) 以产品销售所取得的净利润即所得税后利润作为收益。 计算公式为: 年超额收益=企业每年收益一企业有形资产评估值×社会平均资产 收益率 (1)企业年收益的预测 从表1可知该公司在1994-199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销售收入603.60万 元。评估人员分析,这一势头将延续到未来第3年,在第4年至第5年持 平,第6年至第7年销售收入将有所下降。从表1可知该公司前四年销售 净利润率平均为12.70%。将上述数据代入下式 未来企业年收益=未来企业年销售收入×平均销售净利润率 未来第1年企业年收益=(3462.88+603.53)×12.70%= 4066.41×12.70%=516.43(万元) 未来第2年企业年收益=(4066.41+603.53)×12.70%= 4669.94×12.70%=593.08(万元) 未来3、4、5年企业年收益=(4669.94+603.53)×12.70%= 5273.47×12.70%=669.73(万元) 未来第6年企业年收益=(5273.47-603.53)×12.70%= 4669.94×12.70%=593.08(万元) 未来第7年企业年收益=(4669.94-603.53)×12.70%= 4066.41×12.70%=516.43(万元) (2)企业有形资产评估值 有形资产在本次评估中系指流动资产、建筑物、在建工程和机器设 备。本次有形资产的评估值为5670.48万元。 (3)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 社会平均收益率取1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一年定期 存款利率为4.77%。 所有未来各年的年超额收益: F1=516.43-5670.48×4.77%=245.95(万元) F2=593.08-5670.48×4.77%=322.60(万元)
案例8-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某研究所拟以专有技术对外出资项目评估案例一、案例要点这是一个创新案例,因委托方拟以其所拥有的专有技术对外出资,需对所涉及的专有技术进行评估。
而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分成比例,属于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的难点,如专有技术的无形资产分成率,采用三分法、四分法,过于粗略,差异也很大,难以令人信服。
本次评估中,评估师在收益法评估理论基础上运用新的方法来计算确定无形资产分成率,对传统评估的“三分法”“四分法”是个突破和创新,只是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好,因而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二、案例背景根据中国科学院文件《关于同意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以无形资产出资设立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批复》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将其拥有的“一种XX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有技术作价出资成立A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此,需对该经济行为所涉及的“一种XX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有技术(简称: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价值进行评估,提供该资产截止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为该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目前,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以专有技术出资设立A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经济行为已经顺利完成。
三、案例内容以下内容根据相关评估报告和工作底稿进行了编辑、处理。
(一)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评估目的: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价值进行评估,为该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2、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价值。
委托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一致。
3、价值类型:市场价值。
4、评估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5、评估依据(略)6、评估方法:收益法。
7、评估结论:经评定测算,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在上述评估目的下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账面值为0.00万元,评估值为人民币420.00万元(大写:人民币肆佰贰拾万元)。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以生物技术专利为例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以生物技术专利为例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技术带动生产,带动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特点。
专利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可以实行专利质押,抵押,转让等各种金融活动。
对专利技术价值进行评估,无论选择收益法、市场法还是成本法,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怎样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生物专利技术进行价值评估,成为生物领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论文对我国生物行业创新发展的状况进行探究,从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生物专利的发明人情况,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市场发展前景,所面临的困境等多方面分析专利技术价值的影响。
最后,就收集的相关数据对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究出生物技术当前的发展势态,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风险,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专利价值评估理论体系。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利;价值评估;YingwenbiaotiAbstractIn.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current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rives production,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intangible asset, patents can be pledged, mortgaged, transferred and other financial activities.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atented technology whether to choose benefit method, market method or cost method. How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biological patent technology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biological fiel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atu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logical industry,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legal value,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value of the pat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ventor of the biological pat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the marke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dilemma. Finally, the case is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shortcomings and risks of bio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atent value evaluation is established.Key words: Biotechnology; patents; value assessment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二)研究方法、思路 (1)1、研究方法 (1)2、研究思路 (2)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 (2)三、生物技术发展概述 (3)(一)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二)国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3)(三)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四)推进生物专利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4)四、专利技术价值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 (4)(一)影响因素 (4)1、法律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2、技术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3、经济因素对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4)4、风险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二)评估方法 (4)1、成本法 (5)2、市场法 (5)3、收益法 (5)五、案例分析--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无形资产评估 (5)(一)、案例选择依据及评估背景 (5)(二)、公司简介 (5)(三)、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股份公司股权结构 (5)(四)、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股份公司近年收支情况 (6)(五)、评估对象 (7)(六)、评估计算 (7)1、评估模型 (7)2、技术的寿命判断 (8)3、未来预期收益 (8)4.分成率的计算 (15)5. 序列年期 (17)6. 折现率 (17)7、分析计算 (18)(七)、对案例评估的分析和评价 (19)1、评估方法分析 (19)2、评估过程及经济参数分析 (19)3、评价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成绩显赫,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在我国近三年排在前十。
有关专利权评估的真实案例

有关专利权评估的真实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超有趣的专利权评估案例。
话说有个小发明家,老王,他发明了一种超级特别的新型雨伞。
这个雨伞可不一般,它能根据天气自动变色,晴天是蓝色,阴天是灰色,下雨的时候伞面还会出现超级可爱的小水波纹图案。
老王觉得自己这个发明肯定能大卖,就想去申请专利,然后找投资扩大生产。
这时候就涉及到专利权评估了。
他找了一家评估公司。
评估公司的人就像侦探一样开始工作。
首先呢,他们看这个专利的创新性。
这把伞的变色和图案变化功能在市场上还真没见过,这一点就很加分。
就好像在一群黑白色的兔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彩色还会跳舞的兔子一样耀眼。
然后就是看这个专利的市场潜力。
评估人员开始做市场调查,他们跑到大街上、商场里去问大家对这种伞感不感兴趣。
发现好多年轻人,特别是那些时尚的小姑娘,一看到这个伞的概念就两眼放光,说要是真有这样的伞,肯定会买。
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城市,还有旅游景区,这种独特的伞也很有市场。
这就说明这个专利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再看看这个专利的技术稳定性。
老王得把他这个伞的技术原理、制造工艺啥的都和盘托出。
评估人员发现老王的技术挺成熟的,不是那种今天能用明天就坏的不稳定技术。
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得稳稳当当的。
综合这些因素,评估公司最后给出了一个评估价值。
这个价值让老王特别兴奋,因为这个价值意味着他的发明得到了认可,而且他拿着这个评估报告去找投资的时候,那些投资人看到这个详细又合理的评估,也对老王的项目更有信心了。
你看,这就是一个专利权评估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从一个小小的发明到最后走向市场,评估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呢。
资产评估案例

成本法进口机器设备评估案例某公司欲以公司拥有的进口机器设备等资产对外联营投资,故委托某评估机构对该进口设备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11月30日。
评估人员根据掌握的资料,经调查分析后,决定采用成本法评估。
已知条件:(1)FOB价为EUR(欧元)560,000.00元。
按评估基准日汇率计算,折合USD(美元)571,000.00元,评估基准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2789;(2)国外运输费31405美元(3)国外运输保险费2284美元(4)银行财务费率0.4%,外贸手续费率1.5%,海关监管手续费率0.3%,商检费率0.3%没有进口关税税率与进口增值税税率国内运杂费与安装调试费 300369.54元人民币一、计算公式CIF价=FOB价+国外运输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其他费用=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海关监管手续费+商检费重置成本=CIF价+其他费用+国内运杂费+国内安装调试费评估价值=重置全价×综合成新率CIF价=571,000+31405+2284=604689美元=604689×8.2789=5006159.76元人民币其他费用=5006159.76×(0.4%+1.5%+0.3%+0.3%)=125153.98元人民币进口设备重置成本=5006159.76+125153.98+300369.54=5431682元人民币三、综合成新率的确定(一)确定实体性贬值率(1)该设备经济使用寿命为16年,已使用日历年限为2.5年(2)实体性贬值率=2.5÷16×100%=15.62%(二)确定功能性贬值率被评估资产功能性贬值=∑(被评估资产年净超额成本×折现系数)功能性贬值率=24.60%(三)确定综合成新率(1)经济性贬值率=0%(2)综合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功能性贬值率+经济性贬值率=15.62%+24.60%+0%=40%(取整)(3)综合成新率=1-综合贬值率=1-40% =60%四、评估价值的确定评估价值=重置成本×综合成新率=5431682×60%=3,259,009元(取整)房地产评估案例案例一某单位住宅楼评估一、评估对象基本情况某单位有一处住宅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一幢1990年建成的七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面积为4800平方米;一幢1992年建成的一层临街铺面、门卫房,也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一、委托单位概况
SA公司成立于1985年8月,它是为实现国家高技术主题项目最终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其宗旨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
SA公司自成立之始,任务就是立足于主题关键目标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技术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进行与关键目标产品有关的高技术基础研究与新产品预研,建立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培养高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
二、评估目的、范围和资产状况1.评估目的
对拟投入合资经营的SA公司无形资产“AB”专有技术进行价值评估。
2.评估范围
所评估的“AB”专有技术包括系统样机、硬件设计图纸和资料、系统软件及相关技术文档资料。
3.资产状况“AB”专有技术是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智能技术系统,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它不但是一项科研成果,而且是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性能价格比高的高科技产品。
三、评估基准日期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1995年1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四、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2)“AB”科学技术鉴定证书及鉴定资料;
(3)SA公司提供的“AB”专有技术文件资料及有关各项申报资料。
五、评估方法
根据“AB”专有技术研制开发过程及自身特点,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
六、评估过程(一)重量成本法1.设备费
SA公司从1990年3月至1993年10月22日,共购进计算机等研究开发设备142台,历史成本合计16 822 578.33元,见表6—1。
我们对这134台设备,特别是价值超过50万元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查阅了计算机的机时记录,并与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认为1990年所购设备应分摊用于“AB”专有技术研究开发时间约占其整个使用时间的45%,其他时间应由其他科研项目分摊。
1991年的分摊比例为50%,1992年和1993年的分摊比例为65%和80%。
另外,我们对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相近功能的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990年、1992年、1 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仅相当于相近功能设备在基准日的40%、50%、65%、80%(表6—2)。
说明:1.折现系数为年底系数并乘以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折现率(1+15%×1/12)。
2.摊销期以购物时间及价值量为依据,采用“约当”法求出。
最后,我们根据计算机产品的有效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即利息的因素,将其折算至评估基准日。
2.软件费
SA公司自1989年12月17日至1993年10月5日购入计算机软件及板卡账面金额合计为4 104 633.22元人民币。
我们分别分析了各软件、板卡的价格及相近功能软件、板卡在基准日的价格,并参考了大量的软件报价单.认为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的软件价格上升幅度分别为5%、5%、15%、12%.对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价格上升幅度未予考虑。
我们了解到许多软件和板卡,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购进的软件、板卡是为研制开发“AB”专有技术而专门购进的。
虽然它们可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作用是不可准确预见的.我们根据各华度所购软件、板卡在“AB”专有技术中的作用,并与科研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性讨论,认为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购进的软件、板卡“AB”专有技术应承担的比例分别为45%、50%、65%、80%、10%(表6—3)。
3.场地租金(表6--4)
SA公司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黄金地段。
我们根据中关村地区房屋租金的调查以及办公室、机房的装修水平确定办公用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4.5元;机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5.5元。
SA公司的办公用房面积为581.34平方米,机房面积为602.05平方米。
“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及折现系数的计算同设备费评估一样。
4.科研经费
SA公司1990年至1993年的科研经费支出共为643.39万元。
我们根据科研经费的用途用1990年至1994年底的物价上涨幅度分别确定了调整指数,并将调整后金额按“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进行了分摊,见表6-5。
另外,1992年3月由国家直接拨13.944万美元(以1995年1月31日汇率折合人民币117.55万元)用于“AB”专有技术在美国进行设施和生产,这部分拨款的现值为117.55×1.15×1.15×(1+15%×10/12)=174.89(万元)。
故科研经费合计应为:686.58+174.89=861.47(万元)。
5.人工成本
“AB”专有技术的开发研制成功不仅是SA公司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而且包括了许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的大力协作。
开发研制过程中共涉及128名科研人员。
我们根据他们为“AB”专有技术直接、间接所提供的劳动将他们分为三类,列表如6-6。
经过与有关工作人员的更为详细的交流,我们确定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100%~80%的平均取值为9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80%~50%的平均取值为6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50%以下的平均取值为30%。
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高级职称人员的人工成本(含工资及其福利等)为每年每人25 000元,中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为每年每人16 800元,初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每年每人10 000元。
据此,我们进行了人工成本估算,见表6—7、表6—8。
由于“AB”专有技术自1990年3月启动至1993年10月通过鉴定,所以1990年、1993
年的人工成本分别应乘以10/12。
6.评估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经过对设备、软件、场地、科研经费及人工成本评估值汇总计算,最终确定“A B”专有技术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为2 297.12万元。
(二)超额收益法
超额收益法计算公式:
1.预测期的确定
“AB'’专有技术是一个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高智能技术系统,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当今技术产业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很短,因此,确定评估预测期为3年(1995—1997年)。
2.行业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公布的工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并考虑到实际情况,确定基准收益率为18%。
3.折现率的选取
经过对“AB”专有技术的技术鉴定,确认它的问世是我国在该产品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水平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功能价格比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但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占有绝对多数,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率取4%.安全收益率采用3年期国债利率即14%,最终确定综合折现率为18%。
缺表格4.收益的预测
(1)销售收入预测。
“AB”专有技术于1992年1月1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自19 94年开始产品投放市场.随着市场宣传及开拓的不断深入,产品销售量将在1994年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预计今后3年累计生产在1020台左右,考虑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以及
用户购买产品有多向选择性,销售量按生产量的95%测算.另外考虑到“AB”专有技术的升级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价格,因此,升级产品销售价格会随之有所下降(见表6—9)。
2)成本费用预测。
成本费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等,预测数据是依据各年生产情况,并考虑一定的物价上涨指数等因素推算而出的表6—10。
(3)流动资金。
参考1994年实际生产情况,测算出今后三年所需流动资金分别为1520万元、2980万元、4040万元。
(4)税后利润额预测。
合销售收入预测表和成本费用预测表,编制税后利润额预测表。
由于“AB”专有技术是属于高科技产品,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暂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
由此测算出所得税额表6-11。
(5)税后利润率预测。
在上述预测基础之上,再根据生产资金占用表(表6—12),编制出税后利润率预测表(表6—13)。
5.评估值的确定
依据超额收益法公式并折现,计算得出“AB”专有技术在基准日的评估值为2358万元。
七、评估结果
根据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公式得出的评估结果分别为2297万元和2358万元,对用两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加权平均,分别取权数为0.8和0.2,计算得出SA公司所拥有的“AB”专有技术在基准日1995年1月31日的评估值为2309万元。
八、“AB”专有技术评估分析
在专有技术的评估中,技术先进性的判断较为困难,在本案例中,专有技术的判断依据较为
充分。
本案例的成本分析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虽然个别成本项目的计算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总体考虑因素比较细致。
收益法的计算则较为简单化,这可能有本产品尚未进入商品市场的原因,因此销售收入预测等方面缺乏足够依据,而且在折现率确定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依据。
所以,在本案例中选取成本法0.8与收益法0.2的权数是比较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