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合集下载

技术资产评估案例解析(doc 7页

技术资产评估案例解析(doc 7页

技术资产评估案例解析(doc 7页)无形资产评估案例3.6技术资产评估案例案例一、评估对象高品质铜金粉属于国家高新技术超微功能粉体材料领域,S公司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多领域前沿技术的交叉综合,于1998年12月成功研制了高品质铜金粉的生产技术。

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表明,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产品具有分散性好、附着力强、稳定性好、色泽逼真,酷似黄金,且光亮持久等特点,产品各项性能远优于国内低品质产品,可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已成为高档金色包装印刷廉价代金最理想的材料。

二、评估目的S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品质铜金粉生产技术,为加快公司的高品质铜金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拟以该技术成果与D上市公司合资,以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

为合理确定双方所占的股份,委托评估机构对该技术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三、评估报告用户该报告委托方为S公司,是报告的主要用户。

D公司是拟合资对象,对无形资产评估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十分重视。

因此,本评估报告直接为委托方(技术转让方)提供参考意见,间接为技术受让方投资决策(确定合资方式和认同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四、评估依据技术无形资产评估的依据包括法律依据、技术依据。

法律依据主要有评估委托合同、国务院第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评估技术依据是国资办发(1996)36号文件《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委托方提供的《高品质仿金复合金属粉体材料(铜金粉)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委托单位1998~1999年的会计报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出具的《铜金粉产品检测报告》、由H省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铜金粉产品分析测试报告》、用户意见和产品试用报告、产品购销合同等;评估方收集的资料,包括同行专家对技术水平的评价、市场调查情况等。

销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6、测算净利润。

专利及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专利及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年增长 率
38.70% 24.63% 21.26%
27.98%
2
年利润 总额
315.72
421.35 568.44 642.62 1945.16 486.29
3
年净利 润
209.54
282.31 380.86 430.55 1303.26
325.82
年增加 额
72.77 98.55 49.69 221.01 73.67
在同行业和全国国有工业在平均和整体的意义上均处于亏损的情况 下,A公司保持着高水平的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净利润率而且呈逐年增 长的趋势。与以银行存款利率作为社会平均收益水平相比,高出77%。 上述一切说明A公司存在高额的超额收益,因此评估人员判定该公司存 在无形资产。
(二)A公司无形资产的存在形态和资产清查 对A公司所获得的高额收益来自何种无形资产这一问题,评估人员 在公司做了大量调研工作。调查了各车间各职能部门和研究所,召开了 各种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从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到产品的生产工 艺和检测,从现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到公司的人才投资,从技 术到管理都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技术资产是A公司无形资产的主体。 这可以从下述事实给予证明。 1.“七五”计划以来该公司承担并完成了部、省、市科技计划项 目3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28项。 2.1991年以来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6项。
式中:P——被评资产的评估值(万元); Ft——未来第t年的预期超额收益(万元); t——未来年序; n——被评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年); r——折现率(%)。
(三)评估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1.未来各年的预期超额收益(Ft) 以产品销售所取得的净利润即所得税后利润作为收益。 计算公式为: 年超额收益=企业每年收益一企业有形资产评估值×社会平均资产 收益率 (1)企业年收益的预测 从表1可知该公司在1994-199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销售收入603.60万 元。评估人员分析,这一势头将延续到未来第3年,在第4年至第5年持 平,第6年至第7年销售收入将有所下降。从表1可知该公司前四年销售 净利润率平均为12.70%。将上述数据代入下式 未来企业年收益=未来企业年销售收入×平均销售净利润率 未来第1年企业年收益=(3462.88+603.53)×12.70%= 4066.41×12.70%=516.43(万元) 未来第2年企业年收益=(4066.41+603.53)×12.70%= 4669.94×12.70%=593.08(万元) 未来3、4、5年企业年收益=(4669.94+603.53)×12.70%= 5273.47×12.70%=669.73(万元) 未来第6年企业年收益=(5273.47-603.53)×12.70%= 4669.94×12.70%=593.08(万元) 未来第7年企业年收益=(4669.94-603.53)×12.70%= 4066.41×12.70%=516.43(万元) (2)企业有形资产评估值 有形资产在本次评估中系指流动资产、建筑物、在建工程和机器设 备。本次有形资产的评估值为5670.48万元。 (3)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 社会平均收益率取1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一年定期 存款利率为4.77%。 所有未来各年的年超额收益: F1=516.43-5670.48×4.77%=245.95(万元) F2=593.08-5670.48×4.77%=322.60(万元)

案例8-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案例8-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某研究所拟以专有技术对外出资项目评估案例一、案例要点这是一个创新案例,因委托方拟以其所拥有的专有技术对外出资,需对所涉及的专有技术进行评估。

而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分成比例,属于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的难点,如专有技术的无形资产分成率,采用三分法、四分法,过于粗略,差异也很大,难以令人信服。

本次评估中,评估师在收益法评估理论基础上运用新的方法来计算确定无形资产分成率,对传统评估的“三分法”“四分法”是个突破和创新,只是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好,因而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二、案例背景根据中国科学院文件《关于同意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以无形资产出资设立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批复》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将其拥有的“一种XX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有技术作价出资成立A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此,需对该经济行为所涉及的“一种XX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有技术(简称: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价值进行评估,提供该资产截止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为该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目前,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以专有技术出资设立A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经济行为已经顺利完成。

三、案例内容以下内容根据相关评估报告和工作底稿进行了编辑、处理。

(一)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评估目的: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价值进行评估,为该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2、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价值。

委托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涉及的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一致。

3、价值类型:市场价值。

4、评估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5、评估依据(略)6、评估方法:收益法。

7、评估结论:经评定测算,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在上述评估目的下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拟以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出资成立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B发泡材料专有技术所有权账面值为0.00万元,评估值为人民币420.00万元(大写:人民币肆佰贰拾万元)。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以生物技术专利为例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以生物技术专利为例

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案例分析--以生物技术专利为例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技术带动生产,带动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特点。

专利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可以实行专利质押,抵押,转让等各种金融活动。

对专利技术价值进行评估,无论选择收益法、市场法还是成本法,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怎样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生物专利技术进行价值评估,成为生物领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论文对我国生物行业创新发展的状况进行探究,从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生物专利的发明人情况,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市场发展前景,所面临的困境等多方面分析专利技术价值的影响。

最后,就收集的相关数据对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究出生物技术当前的发展势态,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风险,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专利价值评估理论体系。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利;价值评估;YingwenbiaotiAbstractIn.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current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rives production,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intangible asset, patents can be pledged, mortgaged, transferred and other financial activities.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atented technology whether to choose benefit method, market method or cost method. How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biological patent technology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biological fiel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atu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logical industry,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legal value,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value of the pat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ventor of the biological pat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the marke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dilemma. Finally, the case is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shortcomings and risks of bio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atent value evaluation is established.Key words: Biotechnology; patents; value assessment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二)研究方法、思路 (1)1、研究方法 (1)2、研究思路 (2)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 (2)三、生物技术发展概述 (3)(一)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二)国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3)(三)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四)推进生物专利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4)四、专利技术价值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 (4)(一)影响因素 (4)1、法律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2、技术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3、经济因素对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4)4、风险因素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 (4)(二)评估方法 (4)1、成本法 (5)2、市场法 (5)3、收益法 (5)五、案例分析--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无形资产评估 (5)(一)、案例选择依据及评估背景 (5)(二)、公司简介 (5)(三)、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股份公司股权结构 (5)(四)、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股份公司近年收支情况 (6)(五)、评估对象 (7)(六)、评估计算 (7)1、评估模型 (7)2、技术的寿命判断 (8)3、未来预期收益 (8)4.分成率的计算 (15)5. 序列年期 (17)6. 折现率 (17)7、分析计算 (18)(七)、对案例评估的分析和评价 (19)1、评估方法分析 (19)2、评估过程及经济参数分析 (19)3、评价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成绩显赫,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在我国近三年排在前十。

案例专利技术估案例

案例专利技术估案例

专利技术评估案例一、案例要点1.该评估报告是以专利质押为评估目的,但底稿中没有专利登记簿副本,也未对被评估专利资产是否具备单独质押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底稿中没有与专利资产相关的研发和生产财务信息资料。

3.对专利资产的经济寿命年限也即收益年限的分析和确定缺乏合理性。

4.对销售量等的预测依据不够充分,存在超能力预测销量的问题。

5.部分直接影响净利润和评估结果的预测数据不够合理恰当。

二、案例背景B公司拟以“一种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质押贷款,因此本次评估目的即为专利权质押贷款这一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评估基准日为2009年9月30日。

本次评估对象是B公司“一种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根据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主要内容如下: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专利号:ZL200820103336.0;授权公告日:2009年9月6日;授权公告号:CN203109871Y;申请日:2008年8月5日;专利权人:B公司;共有专利权人:C大学。

三、案例内容以下内容根据相关评估报告和评估说明进行了编辑、处理。

(一)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委托方、资产占有方和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略)2.评估目的专利质押贷款。

3.评估对象和范围本次评估对象和范围是B公司“一种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4.价值类型市场价值。

5. 评估方法收益法(利润分成法)。

6. 评估结论经评估,在持续经营与公开市场前提下,在本报告有关假设条件下,在本报告特别事项说明和使用限制下,并基于市场价值的价值类型,经本报告程序和方法,截止于评估基准日2009年9月30日,纳入本次评估范围的B公司的”一种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评估价值为人民币壹仟柒佰玖拾贰万元(RMB¥17,920,000)。

(二)评估技术说明主要内容1.评估方法本次评估所选择并使用的评估方法是:收益法,选择上述评估方法的原因是:能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期望收益的单项或整体资产、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的。

科技成果评价案例

科技成果评价案例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3.7科技成果评估案例案例一、评估对象评估对象是SE大学所有的W电子封装材料生产技术.该成果的技术关键在于生产工艺,评估对象包括生产W电子圭寸装材料的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资料以及必要的技术培训.SE大学新材料研究开发中央的科研攻关小组,在国防科工委、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和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多年来对电子封装材料的跟踪了解,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条件,在研究国外生产工艺的同时,结合十多年对纯WM制品的生产经验,探索了一套新工艺,已将这种国家急需的电子封装材料研制成功,并局部投入使用,解决了国家工程的急需.二、评估目的评估目的是为W电子封装材料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尽快使W电子封装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为我国电子工业提供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发挥该技术成果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防平安效益,拟以该技术成果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在多家投资者中选择适宜的合作对象,实现技术优势与资金优势的结合,缩短产业化的进程,尽快替代进口,满足市场需要,形成品牌优势,并进军国际市场.三、评估依据1、法规依据包括国务院第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治理方法?、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9号?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假设干规定?、原国家国有资产治理局1992年第36号文件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治理方法实施细那么?、原国家国有资产治理局国资办发〔1996〕36号文件?资产评估操作标准意见〔试行〕?、SE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假设干政策?.2、产权依据W电子圭寸装材料科技成果鉴定证书.3、行为依据公司股东会议关于W电子封装材料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决议书及公司章程等文件.4、取价依据XX大学科技园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XX工程保证条件工程建议书;查新报告;检验报告、13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4份产品使用情况报告或试用报告;2份产品应用证实;4份工程需求表;评估机构收集的其他资料〔期刊资料、专家咨询资料〕;?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第二版〕.5、评估工作依据委托方与评估方签订的评估合同书.四、评估技术路线与方法W电子封装材料科技成果已进入中试前期阶段,进行了屡次小批量生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超额收益"和"垄断收益:价值评估应该采用收益现值标准,应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五、评估过程接受评估委托后,评估机构组织人员对委托方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就该技术的权属、厂房设备及动力需求、原材料供给、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咨询了有关专家.在此基础上,根据资产评估的原那么和技术路线进行评估.1.根底数据⑴产销规模.根据产品性能、销售价格和市场分析,W电子封装材料可以占领国内市场绝大局部和国际市场约5%勺市场份额,年销售量可达数百万片,产销规模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不是市场,而是生产水平.W电子封装材料小试完成时,年生产水平到达20万片.由于中试关键工序的限制,成品率只能到达85%由此推算,中试生产线的产能是100万片质量合格的W电子封装材料.由于中试没有完成,故只考虑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⑵生产方式.考虑到治理水平、节约投资、生产的经济性等因素,简易工序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⑶销售价格.W电子封装材料实际销售价格约15元/片〔含税价〕,不到进口产品的1/3o由于已有销售价格是用户非常愿意接受的价格,同时考虑到增加产品生产规模将降低产品本钱,增强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等因素,销售价格定为14元/片〔含税价〕.产品有两种典型规格,但销售价格相同.⑷外购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产品典型规格有两种,根据委托方会计资料等推算各规格产品外购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⑸生产定员及工资福利标准.生产定员从岗位、生产工艺及其他情况〔如企业性质〕考虑,可按治理人员〔含研究开发人员〕、生产工人和销售人员估算求和.职工年〔或月〕工资福利标准按略高于当地类似企业一般标准估算.⑹建设期.8个月.2.评估参数确定根据评估技术标准和方法,确定收益年限、折现率、利润分成率等评估技术参数3.评估结论.〔略〕案例分析一、案例特点本案例是典型的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的评估案例,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在科技成果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委托方特点委托方SE大学是我国“21T工程重点大学,材料学科是该校的重点学科,拥有三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并有电子封装材料学科方向,根底研究和技术开发实力强,拥有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已实现产业化.由于W电子圭寸装材料的主要研制人员均系高校教师,对经营治理比拟陌生,学校只占有技术成果无形资产的一定比例,不再投入现金和实物,而教师个人资金实力较弱,故希望有合作方参与,到达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的结合,尽快实现W电子封装材料的产业化.该评估报告的用户是委托方和合作方.鉴于该大学在我国材料学科的地位、W电子圭寸装材料研制难度大、技术和产品垄断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等原因,委托方对该项技术成果价值的期望值比拟高.合作方为自然人,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治理经验,投资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生产的意愿明确,由于不懂技术,希望全面了解W电子封装材料有关情况,对投资面临的风险比拟关注.2、评估对象特点⑴W电子封装材料是我国诸多高技术领域所必需的关键性配套材料,是我国高端电子产品开发与生产的根底材料,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重点工程“XXX程〞等的关键性配套材料.现代的光通信光源、微波通信发射装置、激光器、电力电子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多芯片组件〔M.计算机CP幽络通信器件等电子或光电子产品,都需要性能优良的W电子封装材料.W电子封装材料作为军用雷达微波管封装材料,是我国XX工程等急需的关键性材料之一.⑵W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过去我国依赖进口.W电子封装材料不同于一般的W电工合金,其热膨胀系数必须与半导体芯片相匹配〔a<7.0ppm/K〕,其W含量要高达80临U90岫于电子器件对气密性的要求很苛刻〔He检的漏速w5X10-8Pa.m3/s〕,材料必须有很高致密度〔?97%为了保证材料良好的散热性能,必须严格限制材料中的杂质含量.所以,高性能W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加之零件小而形状复杂,生产难度很大.要获得如此高致密的W复合材料对一般的粉末冶金方法是难以做到的.由于W电子圭寸装材料生产技术难度大,当今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我国BST大学、GCMW究院、SAMff究所等单位对W电子封装材料进行过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实用化尚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不仅价格昂贵,附带不得军用并可以对其用途进行调查的条款,供货周期长甚至受到禁运,而且容易泄露我国的军用电子技术的秘密.二、评估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评估方法是最关键的因素.评估方法选择,取决于科技成果提供产品〔或效劳〕能否产生“超额收益〞.由于W电子封装材料技术投入生产能产生“超额收益〞和“垄断收益〞,因此,评估采用收益现值法为宜.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科技成果的价值,涉及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市场前景、技术参数确定等一系列过程,均对评估结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技术先进性该W电子封装材料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W骨架高压成型工艺属国际创新技术.SE大学新材料研究中央的科研开发小组,在研究国外生产工艺的同时,结合十多年对纯WM制品的生产经验,经两年的努力探索了一套新工艺〔工艺介绍及工艺流程图从略〕,采用粉末预处理、高压成型、真空熔渗和定向缓冷等一系列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材料既要高W含量85-90双要高致密化的制备难题,获得W材料相对密度达99%;上.提出和采用的W骨架高压成型工艺属国际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解决了军用产品对W材料高性能、高稳定的要求,而且简化了产品的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的二分之一以上.2、产品性能W电子封装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央检验,其性能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在维持低膨胀系数的同时,致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等指标已超过了进口产品的水平.抗弯强度、硬度略低于美国POLES公司产品,但足以支承和保护半导体芯片,并不影响使用.止匕外,产品的外表质量与国外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拟采用专用的先进加工设备和机械抛光等举措,提升其外表质量.在保持产品高性能的同时,产品销售价格不及进口产品的一半,性能价格比拟高.3、技术成熟度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完成小试,进入中试前期阶段.W电子封材料已小批量生产,供不应求.在小批量试制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以下工作,为今后进行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根底条件.①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标准的制定;②工艺参数的优化和产品最终综合性能的限制;③用户现场试验;④企业标准〔草案〕的拟订.4、与产业政策吻合度高性能W电子封装材料是高端电子产品的根底材料,是我国重要国防工程XX工程等的关键性配套材料.其研制成功,在改变我国该产品依赖进口、开展民族电子工业、维护国家平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储量丰富的W资源加工增值有一定的影响,并可出口创汇.5、市场分析W电子封装材料市场容量大,开展前景好.从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的应用范围、产品性能价格比、产品的垄断性、出口创汇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分析可知,W电子封装材料市场前景很好.而且,现代电子技术的开展使得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位面积的功率负荷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估计在未来的30年内,这种趋势还难以改变,对W电子封装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就市场容量而言,目前我国每年需求达数百万片.在西方电子工业兴旺的国家,对W封装材料的需求非常大.6、技术参数确定技术参数确实定直接决定了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主要技术参数是超额收益年限、折现率和利润分成率.超额收益年限是由技术的垄断性和替代性决定的,不同技术领域技术其超额收益期不同,如电子技术的超额收益期一般为2?3年,机械、化工类那么长一些,最长不超过专利保护期,评估实践中一般取3?10年.本评估对象技术关键是独特的生产工艺,未申请专利也不打算申请专利,综合考虑该技术的特点、电子材料领域技术进步速度等各种因素确定超额收益年限.折现率一般由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报酬率两局部组成.由于W电子封装材料处于中试前期,技术风险大,风险报酬率应适当增大.利润分成率确实定,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和成熟程度、法律状况、技术更新周期、市场前景、获利水平、技术交易方式等.具体操作运用层次分析法由专家评分,评估人员综合评定.三、评估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科技成果的价值,投资、本钱费用、收益和风险等是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评估报告中应明确揭示,同时避免出现某些问题.1、年生产水平〔产能〕、年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工程投资有其内在规律,从投资经济的角度,年生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个连续的增长过程,而是一个倍增或跳跃的过程.假设以生产线为根本的产出单位,在一定的技术状况下,其生产水平是一定的,如果增加生产线的数目,那么生产水平一般增加了相应的倍数.在生产水平内,产品年销售数量可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年销售数量超出了已有建设投资的生产水平,那么应扩建.此外,还应合理确定年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随着年销售数量的增加,要从该产品与已有同类产品的竞争、市场供给总量增长等方面考虑,如果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产品销售价格不应每年一样.2、投资估算指对投资工程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投资费用的计算过程.只有投资估算正确,才能根据估算的数据来筹集资金,评价工程的经济效益.如果投资估算不准、不全,就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作用,对评估的合理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投资估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建设投资估算过小、流动资金没有考虑.3、建设投资建设投资按工程可分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取消〕,要列明各工程所包含的内容.各项目又可归入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如果科技成果应用是在原单位的根底上进行的,利用原有的厂房〔或实验室〕、设备,进行局部改建或改造,再添置局部设备.如果估算建设投资时,只计算改建或改造费用、添置设备费用和安装费用,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由于单位原有的厂房设备虽然不要花钱去买,但它们属于单位的资产,是花了一定的代价取得的.现在它们如果不用于这个工程的实施,那么可用于其它工程盈利;如果实在闲置,还可以出租以至拍卖变成现金.出现这种情况,单位原有的厂房或设备可以采用帐面净值法计价,或对其价格进行评估.4、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科技成果建成投产后垫支于劳动对象和工资等方面的资金.为了保证工程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必须有一定量的定额流动资金维持周转.在周转过程中流动资金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实物形态,其价值也随着实物形态的变化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着销售的实现而回收.流动资金是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与年经营本钱有密切的联系.流动资金估算可以采用分项估算法或比例估算法.在评估实践中,流动资金不能被忽略,也不能由于对流动资金的概念、作用和估算方法不了解而随便估一个数.5、收益估算要搞清楚销售价格〔由此涉及到销售收入〕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并予指明,否那么可能引起评估报告使用者的迷惑,由于这涉及到税后利润核算的准确性.如果销售价格含税,那么利润总额中应扣除税金及附加.6、本钱费用估算年总本钱费用是指工程建成投产后,在正常经营期间一年消耗的生产费用的总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本钱〔也称制造本钱〕和期间费用.生产本钱是计入产品本钱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期间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形成一定期间的经营水平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制造费用治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总本钱费用核算中,出现以下情况是不妥当的:(1)建设投资估算过小,致使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费核算偏低;建设投资各工程,没有正确归并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以便合理确定年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2)生产本钱中忽略了制造费用和委托加工费(也可归入制造费用);外购原辅材料计算的是成品所含原辅材料消耗的数额,没有考虑外购原辅材料利用率和产品的成品率,更没有分析利用率和成品率是如何影响外购原辅材料和动力消耗的影响.(3)销售费用核算时,没有考虑是否垄断性产品、同类产品市场竞争状况、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建设、营销方式等,以及忽略了广告宣传费.(4)财务费用核算时,因没有进行投资估算,在实际投资数额很大的情况下,没有考虑借款,因而忽略了借款利息,也没有考虑其他财务费用.7、风险分析任何投资工程均存在风险,科技成果特别是成熟度较低的成果、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其风险更高.风险在评估报告中应作为独立的内容之一予以分析揭示,不应被忽略.四、运用特定评估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评估方法选择主要依据评估目的和评估资产特征.从评估目的来看,一是以转让或投资为目的时,通常采用收益法.二是以科技成果价值保全和价值补偿为目的时,通常采用本钱法.从技术资产所处的成熟性,实验室成果或者小试成果一般采用本钱法,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技术可采用收益法,中试技术成果,假设采用收益法,对风险应给予充分考虑.2、前提假设条件资产的价格是相对的, 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价格由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价值的大小与资产的运营力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利用收益现值法评估科技成果价值离不开经营或者使用情况预测.因此,建立在科学分析根底上的假设对评估科技成果价值非常重要.3、评估参数的匹配在科技成果无形资产评估中,需要选用适当的评估参数,主要参数有:科技成果技术资产的经济寿命期、预期收益额、折现率、分成率等.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时,其参数之间要具有一致性,尤其是收益额与折现率之间.。

有关专利权评估的真实案例

有关专利权评估的真实案例

有关专利权评估的真实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超有趣的专利权评估案例。

话说有个小发明家,老王,他发明了一种超级特别的新型雨伞。

这个雨伞可不一般,它能根据天气自动变色,晴天是蓝色,阴天是灰色,下雨的时候伞面还会出现超级可爱的小水波纹图案。

老王觉得自己这个发明肯定能大卖,就想去申请专利,然后找投资扩大生产。

这时候就涉及到专利权评估了。

他找了一家评估公司。

评估公司的人就像侦探一样开始工作。

首先呢,他们看这个专利的创新性。

这把伞的变色和图案变化功能在市场上还真没见过,这一点就很加分。

就好像在一群黑白色的兔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彩色还会跳舞的兔子一样耀眼。

然后就是看这个专利的市场潜力。

评估人员开始做市场调查,他们跑到大街上、商场里去问大家对这种伞感不感兴趣。

发现好多年轻人,特别是那些时尚的小姑娘,一看到这个伞的概念就两眼放光,说要是真有这样的伞,肯定会买。

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城市,还有旅游景区,这种独特的伞也很有市场。

这就说明这个专利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再看看这个专利的技术稳定性。

老王得把他这个伞的技术原理、制造工艺啥的都和盘托出。

评估人员发现老王的技术挺成熟的,不是那种今天能用明天就坏的不稳定技术。

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得稳稳当当的。

综合这些因素,评估公司最后给出了一个评估价值。

这个价值让老王特别兴奋,因为这个价值意味着他的发明得到了认可,而且他拿着这个评估报告去找投资的时候,那些投资人看到这个详细又合理的评估,也对老王的项目更有信心了。

你看,这就是一个专利权评估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从一个小小的发明到最后走向市场,评估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呢。

资产评估案例

资产评估案例

成本法进口机器设备评估案例某公司欲以公司拥有的进口机器设备等资产对外联营投资,故委托某评估机构对该进口设备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11月30日。

评估人员根据掌握的资料,经调查分析后,决定采用成本法评估。

已知条件:(1)FOB价为EUR(欧元)560,000.00元。

按评估基准日汇率计算,折合USD(美元)571,000.00元,评估基准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2789;(2)国外运输费31405美元(3)国外运输保险费2284美元(4)银行财务费率0.4%,外贸手续费率1.5%,海关监管手续费率0.3%,商检费率0.3%没有进口关税税率与进口增值税税率国内运杂费与安装调试费 300369.54元人民币一、计算公式CIF价=FOB价+国外运输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其他费用=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海关监管手续费+商检费重置成本=CIF价+其他费用+国内运杂费+国内安装调试费评估价值=重置全价×综合成新率CIF价=571,000+31405+2284=604689美元=604689×8.2789=5006159.76元人民币其他费用=5006159.76×(0.4%+1.5%+0.3%+0.3%)=125153.98元人民币进口设备重置成本=5006159.76+125153.98+300369.54=5431682元人民币三、综合成新率的确定(一)确定实体性贬值率(1)该设备经济使用寿命为16年,已使用日历年限为2.5年(2)实体性贬值率=2.5÷16×100%=15.62%(二)确定功能性贬值率被评估资产功能性贬值=∑(被评估资产年净超额成本×折现系数)功能性贬值率=24.60%(三)确定综合成新率(1)经济性贬值率=0%(2)综合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功能性贬值率+经济性贬值率=15.62%+24.60%+0%=40%(取整)(3)综合成新率=1-综合贬值率=1-40% =60%四、评估价值的确定评估价值=重置成本×综合成新率=5431682×60%=3,259,009元(取整)房地产评估案例案例一某单位住宅楼评估一、评估对象基本情况某单位有一处住宅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一幢1990年建成的七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面积为4800平方米;一幢1992年建成的一层临街铺面、门卫房,也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一、委托单位概况
SA公司成立于1985年8月,它是为实现国家高技术主题项目最终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其宗旨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

SA公司自成立之始,任务就是立足于主题关键目标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技术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进行与关键目标产品有关的高技术基础研究与新产品预研,建立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培养高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

二、评估目的、范围和资产状况 1.评估目的
对拟投入合资经营的SA公司无形资产“AB”专有技术进行价值评估。

2.评估范围
所评估的“AB”专有技术包括系统样机、硬件设计图纸和资料、系统软件及相关技术文档资料。

3.资产状况“AB”专有技术是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智能技术系统,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它不但是一项科研成果,而且是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性能价格比高的高科技产品。

三、评估基准日期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1995年1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四、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2)“AB”科学技术鉴定证书及鉴定资料;
(3)SA公司提供的“AB”专有技术文件资料及有关各项申报资料。

五、评估方法
根据“AB”专有技术研制开发过程及自身特点,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

六、评估过程(一)重量成本法 1.设备费
SA公司从1990年3月至1993年10月22日,共购进计算机等研究开发设备142台,历史成本合计16 822 578.33元,见表6—1。

我们对这134台设备,特别是价值超过50万元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查阅了计算机的机时记录,并与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认为1990年所购设备应分摊用于“AB”专有技术研究开发时间约占其整个使用时间的45%,其他时间应由其他科研项目分摊。

1991年的分摊比例为50%,1992年和1993年的分摊比例为65%和80%。

另外,我们对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相近功能的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990年、1992年、1993
年所购设备的价格,仅相当于相近功能设备在基准日的40%、50%、65%、80%(表6—2)。

说明:1.折现系数为年底系数并乘以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折现率(1+15%×1/12)。

2.摊销期以购物时间及价值量为依据,采用“约当”法求出。

最后,我们根据计算机产品的有效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即利息的因素,将其折算至评估基准日。

2.软件费
SA公司自1989年12月17日至1993年10月5日购入计算机软件及板卡账面金额合计为4 104 633.22元人民币。

我们分别分析了各软件、板卡的价格及相近功能软件、板卡在基准日的价格,并参考了大量的软件报价单.认为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的软件价格上升幅度分别为5%、5%、15%、12%.对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价格上升幅度未予考虑。

我们了解到许多软件和板卡,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购进的软件、板卡是为研制开发“AB”专有技术而专门购进的。

虽然它们可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作用是不可准确预见的.我们根据各华度所购软件、板卡在“AB”专有技术中的作用,并与科研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性讨论,认为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购进的软件、板卡“AB”专有技术应承担的比例分别为45%、50%、65%、80%、10%(表6—3)。

3.场地租金(表6--4)
SA公司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黄金地段。

我们根据中关村地区房屋租金的调查以及办公室、机房的装修水平确定办公用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4.5元;机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5.5元。

SA公司的办公用房面积为581.34平方米,机房面积为602.05平方米。

“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及折现系数的计算同设备费评估一样。

4.科研经费
SA公司1990年至1993年的科研经费支出共为643.39万元。

我们根据科研经费的用途用1990年至1994年底的物价上涨幅度分别确定了调整指数,并将调整后金额按“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进行了分摊,见表6-5。

另外,1992年3月由国家直接拨13.944万美元(以1995年1月31日汇率折合人民币117.55万元)用于“AB”专有技术在美国进行设施和生产,这部分拨款的现值为117.55×1.15×1.15×(1+15%×10/12)=174.89(万元)。

故科研经费合计应为:686.58+174.89=861.47(万元)。

5.人工成本
“AB”专有技术的开发研制成功不仅是SA公司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而且包括了许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的大力协作。

开发研制过程中共涉及128名科研人员。

我们根据他们为“AB”专有技术直接、间接所提供的劳动将他们分为三类,列表如6-6。

经过与有关工作人员的更为详细的交流,我们确定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100%~80%的平均取值为9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80%~50%的平均取值为6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50%以下的平均取值为30%。

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高级职称人员的人工成本(含工资及其福利等)为每年每人25 000元,中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为每年每人16 800元,初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每年每人10 000元。

据此,我们进行了人工成本估算,见表6—7、表6—8。

由于“AB”专有技术自1990年3月启动至1993年10月通过鉴定,所以1990年、1993年的人工成本分别应乘以10/12。

6.评估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经过对设备、软件、场地、科研经费及人工成本评估值汇总计算,最终确定“A B”专有技术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为2 297.12万元。

(二)超额收益法
超额收益法计算公式:
1.预测期的确定
“AB'’专有技术是一个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高智能技术系统,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当今技术产业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很短,因此,确定评估预测期为3年(1995—1997年)。

2.行业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公布的工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并考虑到实际情况,确定基准收益率为18%。

3.折现率的选取
经过对“AB”专有技术的技术鉴定,确认它的问世是我国在该产品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水平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功能价格比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但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占有绝对多数,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率取4%.安全收益率采用3年期国债利率即14%,最终确定综合折现率为1 8%。

缺表格 4.收益的预测
(1)销售收入预测。

“AB”专有技术于1992年1月1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自1994年开始产品投放市场.随着市场宣传及开拓的不断深入,产品销售量将在1994年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预计今后3年累计生产在1020台左右,考虑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以及用户购买产品有多向选择性,销售量按生产量的 95%测算.另外考虑到“AB”专有技术的升级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价格,因此,升级产品销售价格会随之有所下降(见表6—9)。

2)成本费用预测。

成本费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等,预测数据是依据各年生产情况,并考虑一定的物价上涨指数等因素推算而出的表6—10。

(3)流动资金。

参考1994年实际生产情况,测算出今后三年所需流动资金分别为1520万元、2980万元、4040万元。

(4)税后利润额预测。

合销售收入预测表和成本费用预测表,编制税后利润额预测表。

由于“AB”专有技术是属于高科技产品,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暂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

由此测算出所得税额表6-11。

(5)税后利润率预测。

在上述预测基础之上,再根据生产资金占用表(表 6—12),编制出税后利润率预测表(表6—13)。

5.评估值的确定
依据超额收益法公式并折现,计算得出“AB”专有技术在基准日的评估值为2358万元。

七、评估结果
根据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公式得出的评估结果分别为2297万元和2358万元,对用两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加权平均,分别取权数为0.8和0.2,计算得出SA公司所拥有的“AB”专有技术在基准日1995年1月31日的评估值为2309万元。

八、“AB”专有技术评估分析在专有技术的评估中,技术先进性的判断较为困难,在本案例中,专有技术的判断依据较为充分。

本案例的成本分析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虽然个别成本项目的计算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总体考虑因素比较细致。

收益法的计算则较为简单化,这可能有本产品尚未进入商品市场的原因,因此销售收入预测等方面缺乏足够依据,而且在折现率确定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依据。

所以,在本案例中选取成本法0.8与收益法0.2的权数是比较适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