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题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时训练35世界地理概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四周陆地跨经度最广

【答案】 1.B 2.D

【解析】第1题,由图中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表示的是陆地、乙表示的是海洋;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海洋面积随纬度都有变化,但并非呈正相关。第2题,90°S四周是南极洲,所跨经度为360°,是最广的。

(2021·北京联考)读“沿30°纬线圈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纬线穿过的板块有()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4.图示地区地理事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A.①处四周有有名渔场

B.②处为热带草原带

C.③处四周有寒流流经

D.④处为板块生长边界

【答案】 3.C 4.A

【解析】第3题,依据地形剖面形态及其分布可知,图示为沿30°N纬线绕地球一周的地形剖面,30°N纬线穿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共5个板块。第4题,①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其四周有舟山渔场;

②位于北非地区,这里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而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③位于北美东部沿海,四周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④位于北美西部,这里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属于消亡边界。

(2021·吉林模拟)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

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

6.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答案】 5.A 6.D

【解析】第5题,由定义上来看,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最大,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北半球,降水变率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所以由此可以推断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第6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区,降水差异最大的缘由是季风风向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8.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印度洋、④—波罗的海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依据①②③④四地的经纬度即可推知四地所在的大洲。第8题,①④两地在0°经线两侧,分别位于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和波罗的海;②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濒临太平洋;③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濒临印度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下图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地与法国波尔多同位于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久负盛名。甲地与波尔多气候相像之处表现在()

A.气候类型相同

B.距海近,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C.夏季气候酷热,日照充分

D.冬季温存多雨,有利于葡萄生长

1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较少,且自南向北递减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达2 000 mm

C.西部地区降水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少

D.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大

【答案】9.C10.A

【解析】第9题,法国波尔多距海较近,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酷热,阳光充分,冬季温存多雨;河西走廊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两地相像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气候酷热,日照充分。第10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区降水较少,降水自南向北递减;图中39°N线经过地区西部比东部降水多。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读图,完成11~12题。

11.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

C.美国D.印度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人口压力比日本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比印度大

C.美国的人口压力比日本大

D.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压力都很小

【答案】11.D12.B

【解析】第11题,计算人口算术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的比值便可得出结论。第12题,中国的人口生理密度比印度大,因此中国的人口压力比印度大。

下图是某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B.亚欧大陆

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14.④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存少雨

B.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

C.终年温存潮湿

D.终年酷热干燥

【答案】13.C14.B

【解析】第13题,结合所学可知,20°S纬线穿过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而依据图示可以看出①自然带仅仅分布在沿海的狭窄地带,且在①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的是高山植物,据此可推断,该大陆为南美大陆。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自然带位于南美洲的西海岸,20°S纬线从该地穿过,可推断①自然带对应

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④自然带对应的则是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

二、综合题(共44分)

15.(2021·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________。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

(2)据图推断甲国面积比乙国________,并说出推断的理由。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太平洋。

(4)材料三中的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的哪个城市?简述该地气候的成因。

【答案】(1)韩国画图略(画图留意河流的流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

(2)小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且乙国所处的纬度较低。

(3)印度洋

(4)A城市。成因: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水汽较多;②A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沿岸有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解析】(1)依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知甲是韩国。山脉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在图中中东部分水岭处可画出贯穿南北的山脉。(2)在经纬网图中推断面积大小,可依据所跨经纬度大小来推断;同时要留意跨度相同的状况下,低纬度地区的面积大。(3)甲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乙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应接受海运,且经过东南亚海疆。(4)材料三气温、降水图表示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乙国东部符合。分析其成因时要从风向、地形、洋流等方面来考虑。

16.(2021·盐城模拟)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地中海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把握

(2)地形的阻挡

(3)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面积狭小;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宽敞。

【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课时训练1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方B.西方 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A.20 000千米B.15 000千米 C.10 000千米D.5 000千米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由于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定是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第2题,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3~4题。 3.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4.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答案】 3.D 4.C 【解析】第3题,乙和甲地互为对跖点,故乙地的坐标是(30°N,135°W),对应于图中④地。第4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110°E,在东半球;②地位于40°S,在中纬度;③地的坐标为(0°,45°W),位于大西洋;④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 读图,回答5~6题。

5.四幅经纬网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6.下列对四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③岛位于②岛的西南方 B.①岛的实际面积最大 C.③岛西北向邻国的甘蔗产量较大 D.④岛气候全年温存多雨 【答案】 5.A 6.C 【解析】第5题,取图上1°的经度和纬度,比较它们的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大的比例尺大,图上距离小的比例尺小。通过比较发觉,①图的图上距离最大,故①图的比例尺最大。第6题,依据②③岛的经纬度推断,③岛位于②岛的东南方;图中③岛跨的经纬度最多,实际面积最大;③岛处于热带,其西北向邻国为古巴,盛产甘蔗;从④岛的经纬度推断其气候类型不行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S、T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位于山谷中 B.T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S点的海拔比T点高 D.在S点肯定能看到T点 8.下图中箭头指示海拔增大的方向,则经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的绘制,都正确的是() 【答案】7.B8.A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讲义)解析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 历年考情: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 1.受热均匀 假设地表均一且受热均匀,则大气得到同等的热量,气温、气压相等,形成与地面平行的等温线和等压面。 但地面是受热不均的。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热胀冷缩]——(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引发)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热力环流 3.等压面的判断运用: (1)海拔与气压结合的等压线(面)图判读: 第一类:高程剖面图 由于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等压线不再保持水平状态,产生弯曲。 规律: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区,凸向近地面为低压区。 简记:凸低为高,凸高为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等值线,注意第一个高低指的是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第二个高低指才是其自身的相对高低。 因此A、D(凸高)为低压区;B、C(凸低)为高压区。 第二类:等压面高程图 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 在第二类图中,没有剖面图直观,但根据数值也可以知道海拔的相对高低,中心海拔数值高的说明等值线向高空凸(凸低压),说明其为高气压区;中心海拔数值低的说明等值线向近地面凸(凸高压),说明其为低气压区。 因此图中N为(高空,因为海拔高)高压区,M为(高空)低压区。近地面则相反。

注意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的区别: 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1000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 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把握原则:温高(气压低)凸高(气压变高的方向);温低(气压高)凸低(气压变高的方向)。 a. 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b. 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 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1. 海陆风: a.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b. 风向: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c.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 山谷风: a.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题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时训练35世界地理概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四周陆地跨经度最广 【答案】 1.B 2.D 【解析】第1题,由图中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表示的是陆地、乙表示的是海洋;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海洋面积随纬度都有变化,但并非呈正相关。第2题,90°S四周是南极洲,所跨经度为360°,是最广的。 (2021·北京联考)读“沿30°纬线圈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纬线穿过的板块有()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4.图示地区地理事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A.①处四周有有名渔场 B.②处为热带草原带 C.③处四周有寒流流经 D.④处为板块生长边界 【答案】 3.C 4.A 【解析】第3题,依据地形剖面形态及其分布可知,图示为沿30°N纬线绕地球一周的地形剖面,30°N纬线穿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共5个板块。第4题,①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其四周有舟山渔场; ②位于北非地区,这里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而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③位于北美东部沿海,四周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④位于北美西部,这里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属于消亡边界。 (2021·吉林模拟)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5~6题。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二)考点7-11(含解析)

阶段检测(二) 考点7~1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9·江西南昌调研)下图所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地质作用]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 A.圆锥 B.洼地 C.蘑菇状 D.柱状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10 000年前,该地貌随着海拔的升高,等高线圈变小,说明其形态类似馒头状;现在该地貌1 002米等高线圈明显变小,1 004米、1 006米等高线圈也略有缩小,说明该地貌中部明显变细,类似于“蘑菇状”,故C项正确。 2.[考向地质作用]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 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故D项正确。 (2018·江苏扬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考向洋流的分布]航行至③海域时,帆船( )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该海域位于东北信风带控制区,帆船航行至此时顺风顺

流。 4.[考向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关图中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洋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B.②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 C.③海域洋流有利于渔场形成 D.④海域洋流为上升补偿流 答案 B 解析①海域洋流为厄加勒斯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②海域洋流为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对渔场形成影响不大;④海域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推动下,海水随风漂流。 (2018·浙江杭州高三模拟)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图回答5~7题。 5.[考向河流堆积地貌]从6 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 A.陆进海退河流泥沙堆积 B.陆进海退海潮、海浪堆积 C.陆退海进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海潮、海浪冲刷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从6 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其成因主要是河流泥沙堆积。 6.[考向外力作用]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冲刷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 答案 C 解析据题干信息“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可知,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浪的堆积作用。 7.[考向地质作用]从2 500年前至今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 ( )

【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训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22·大纲卷)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逝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争辩,百年之内该岛上的自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 1.K岛自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快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分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植被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故选A项。第2题,该岛屿由于火山爆发,火山灰深厚,因此该岛屿与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深厚肥沃的火山灰是其植被快速恢复的独特条件。故选C项。 (2021·潍坊模拟)读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北部B.非洲南部 C.南美洲东部D.我国西部 4.关于该山地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比北坡海拔低 B.北坡是向阳坡,垂直自然带谱更完整 C.南坡是迎风坡,雪线较低 D.南坡比较干燥,森林带缺失 【答案】 3.D 4.D 【解析】第3题,该山地基带为温带荒漠,可能位于我国西部;欧洲北部、非洲南部无此自然带,南美洲东部的温带荒漠应位于山地的东坡。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山南坡为阳坡,北坡有森林带的分布说明降水多,为迎风坡。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左图)和岩石圈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主要形成缘由和上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b② C.c③D.d④ 6.左图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D.协调性特征 【答案】 5.B 6.B 【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等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力量和对学问的应用力量。读图可知,左图人民币版面图案为桂林山水,岩石类型属于沉积岩,右图中d为岩浆,c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a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第6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水的溶蚀作用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形成的,它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21·南京月考)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淌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信息反映了()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8.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挨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③②① 【答案】7.A8.A 【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量。“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土壤”间的物质循环运动,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第8题,该图反映的是生物循环过程,低纬度地区的生物量最大,对应序号③;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低,枯枝落叶不易被分解,物质养分流最细,对应序号①。 (2022·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9~10题。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世界地理 一、选择题 (2016·山东烟台栖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热量D.水源 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2016·课标区高考信息卷)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4~6题。

4.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B.梯田C.盐沼D.沙漠 5.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月B.4月C.7月D.10月 6.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A.沙特阿拉伯B.澳大利亚 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 (2016·广东广州高三1月模拟)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8.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2016·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完成9~11题。 9.图示a国的气候特征是() 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 B.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17.3世界地理分区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乙国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国内市场广大 B.岛国,多良港 C.内河航运发达 D.以海洋运输为主 2.关于乙国,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口石油绝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 B.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C.不断有工业向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集中 D.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解析】1选B,2选C。第1题,乙国为日本,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外市场;日本多山地,河流航运价值低,以公路运输为主。第2题,日本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呈饱和状态,故C项错误。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海域沿岸冬、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洋流 D.海陆位置 4.下列对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速快,水能丰富 B.流量季节变化小 C.河流短,流速慢 D.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解析】3选A,4选A。第3题,读图可知,甲海域南、北两侧均有山脉分布,位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第4题,日本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海洋性强,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日本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国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 xx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材料,完成5、6题。

5.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和天然气 C.石油和水能 D.水能和海洋能 6.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 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解析】5选A,6选D。俄罗斯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 [课程内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和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体系架构] 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 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 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区 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 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措施。 课时86北方地区 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 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 2.填出下列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是其支流;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

与朝鲜两国的界河;湖泊I五大连池,从地质上看,属于休眠火山。 3.填出矿产地的名称 ①鞍山铁矿,②鹤岗煤矿,③大同煤矿,④招远金矿,⑦华北油田。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 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 5.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的名称 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g北极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h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最北点。6.黄河流域的丰富能源 上游河段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煤炭丰富;下游两大油田:⑤中原油田,⑥胜利油田。 1.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不足 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东北相对稀疏,华北最为密集 农业耕作类型旱地农业 耕作制度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作物类型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 重要产地 工业工业分布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西北地区

课时88西北地区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单元的名称 山脉:A大兴安岭,B阴山,C贺兰山,D天山。 平原:a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农业引用黄河水灌溉。 盆地:b塔里木盆地,c吐鲁番盆地,c盆地最低海拔仅-154.31 m,位于非季风区。 2.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 E额尔齐斯河,属于外(填“内”或“外”)流河;F塔里木河,属于内(填“内”或“外”)流河。 3.填出下列矿产地的名称(按所在省区、矿产类型、矿产地名称顺序填写) ①内蒙古、煤、伊敏河;②陕西—内蒙古边境、煤、神府—东胜;③新疆、石油、克拉玛依; ④甘肃、镍、金昌;⑤内蒙古、稀土、铁、白云鄂博。 4.填写下列铁路的名称 ⑥包兰线,⑦兰新线,⑧南疆线,⑨北疆线。 1.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区域 定位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干旱缺水,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多高大山地、宽广草原、沙漠 水文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往往断流)、内流湖(多咸水湖),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稀土、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人口、城市地广人稀,主要沿水源地分布,如黄河沿岸、沙漠绿洲等;城市主要沿黄河分布,分布在盆地周围、河西走廊等 农业①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②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产业工业:工业相对落后,以矿产资源的加工为主,如煤炭、石油开采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主要工业基地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交通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影响①冬长夏短,受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覆盖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3.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沙尘来源就地起沙(冬季时裸露的农田、河滩、湖滩;土质松散的裸地;施工工地等)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地表土质松散;④大风日数多且 集中;⑤大气层结不稳定 人为原因 ①滥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④违章施工;⑤矿区 过度开采 治理措施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放牧;④文明施工; ⑤植树种草 考向1通过“敦煌莫高窟”考查“区域认知” (2021·山东地理)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

2022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洋流和气候含答案

洋流和气候 【易错点分析】 判断洋流流向及性质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②洋流概念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性质法: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寒流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④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所在海区的气候特征等地理要素。 (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①暖高寒低: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②凸向即流向: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习题】 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 A.美国东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 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通过狭窄的水道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以海水为媒介进行的交换。同时,该区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读该区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关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水体交换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 B.表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 C.底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 D.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 4.暖水性食肉鱼类由马尔马拉海游到黑海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①)、鲁北沿岸流(②)、苏北沿岸流(③)、浙闽沿岸流(④)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系列(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基础系列(1) 李仕才 (试一试)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题。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B.西十区 C.东十区D.东二区 【答案】B (一)(2018·新课标Ⅰ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 【答案】B

【解析】 【点睛】第2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需要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最少需要2.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 (二)(2018·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3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 【答案】1.A 2.C 3.D

202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高清)

202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高清)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22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 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 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 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 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 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 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 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 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学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 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30°50'31°10'31°30'122°00'123°00' 10-5050-100上海100-500500-10001000-5000单位:103个/m3 图3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 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 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22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水的性质与海洋水体的运动含答案

海水的性质及海洋水体的运动 (2021·徐州三模)红海是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水深处水温也达21℃。图3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运动频繁 B. 信风带控制 C. 太阳辐射强烈 D. 海洋生物繁盛 2.红海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洋流性质 B. 河流注入 C. 海水交换 D. 降水量 (2021·河北高三二模)当涌浪在近岸碰到地势快速上升的海床,底部的海水运动受阻,上层海水仍持续运动,使得浪顶上涨,向下扣卷,这外近岸点我们称其为起浪点。冲浪就是从起浪点冲向岸边,从起浪点到岸边的区域也被称为浪的破碎带。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青岛最佳的冲浪时机是() A.1月B.5月C.8月 D.11月 4.管浪就是一个大浪卷成管形,冲浪者可以全身滑人其中。下列条件有利于形成管浪的是() A.陡峭的海床地形 B.能量小的海浪C.连续的两道海浪 D.微弱的离岸风 (2021·保定一模)2019年8月,一对澳大利亚夫妇在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瓦瓦乌岛(简称瓦岛)西侧洋面上遇到了一大片”漂浮的陆地,,地图上从未出现,远看像沙滩,近看才发现是由大量浮石密集而成。研究发现这种石头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类,内部含有很多封闭的孔隙,故能浮于水中。据此完成5~6题。

5.推断浮石的来源是() A. 由风自瓦岛吹落 B. 珊瑚虫遗骸堆积 C. 海底火山喷发物 D. 洋壳张裂岩石上浮 6.几个月后这片浮石群可能出现在() A. 菲律宾东部沿海 B.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C. 南极大陆沿海 D.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021·日照二模)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爆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黄海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的() A. 盐度 B. 密度 C. 温度 D. 营养盐 8.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2021·河南省二模)位于广东省南部的水东湾为半封闭海湾,出口狭窄,湾内水域宽阔,湾底地形复杂,深槽分布显著。其中湾口处深槽水深均大于10m,湾中部岛屿两侧深槽水深约达6m,湾顶多为浅滩。近十年来水东湾水质恶化,淤积严重。下图示意水东湾海流观测站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一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每个小题4分,满分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21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 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7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第十七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集训(六十五)第一讲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阅读图文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东经84.7°)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尼泊尔首都震感强烈。地震使尼泊尔建筑物、文化古迹等受到严重损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可能超过50亿美元。 (1)据震中位置分析此次地震易带来的主要次生灾害。 (2)分析尼泊尔地震导致重大灾情损失的原因。

2.下图为“我国海南岛过去62年内台风发生频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海南岛台风频次的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2)试评价台风对海南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月澳大利亚南澳洲发生30年来最严重森林火灾,南澳州这场林火主要发生在在阿德莱德地区,造成几万亩的森林被烧,几百栋民宅被毁。 (1)简析阿德莱德该季节森林火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2)指出森林火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降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达116亿元。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预警,其中北京市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2012年0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

2022新课标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2022新课标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格局( ) A.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人们外出交流 C.利于改善市区生态环境 D.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 2.反对“绿心”战略的原因可能是( ) ①“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导致城市间交通成本提高 ②“绿心”战略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 ③“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 ④“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兰斯塔德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加大“绿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市扩展空间

B.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C.“绿心”内建立商品谷物农业基地,提升“绿心”地区经济价值 D.设立“绿心”保护区,加强管理,严禁人类和其他动物进入 人工增雨潜力是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能力。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把上升气流作为影响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冷锋天气系统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季节主要的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类型,下图为某时刻该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和气温垂直分布剖面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四点中,最接近锋面的是( ) A.O点 B.P点 C.Q点 D.R点 5.随着锋面的移动,O区域增雨潜力将( ) A.一直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6.我国华北地区实施人工增雨多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棉花的机械化采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新疆棉区将a种植模式改为 b种植模式(见下图),提高了机械化采收率,但含杂率高,采收质量较低。长江流域棉区机械化采收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据此完成7~9题。

2022高考地理专题练习题:世界地理

4.1 世界地理 【2016·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2分) (2)图l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0分) 36. (1)青稞(小麦)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l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

第二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 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环节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 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2.我国的粮食安全 (1)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提示: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需要粮食总产量与粮食需求量大致持平。 (2)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途径我国现状 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前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 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 主要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 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潜力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1)请说出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提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2)说出我国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 提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提示: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②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③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④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2.耕地资源保护 必要性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要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政策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措施数 量 已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做到占补平衡 质 量 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确定了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提升任务 命题视角(一) 耕地资源及开发现状 演绎法学习 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我国耕地资源的总体特点 特点表现 数量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质量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 空间分布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后备资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