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知识

合集下载

石油开采常识

石油开采常识

一、地质基础知识:1、什么叫地静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流动压力?答:地静压力:由于上覆地层重量造成的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层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地层中部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流动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2、什么叫生产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注水压差、总压差?答: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流压的差值。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3、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采油强度?答: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4、什么叫采油指数、比采油指数?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5、什么叫水驱指数、平面突进系数?答: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方/吨。

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

6、什么叫注采比?答:注采比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7、什么叫累积亏空体积?答: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8、什么叫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答: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叫层间矛盾。

石油理论中的知识点总结

石油理论中的知识点总结

石油理论中的知识点总结1. 石油的形成石油是地球内部有机物的高温高压热解产物,主要由碳、氢等元素组成。

石油的形成与生物化学作用有关,通常形成于古生物质在地壳内部经过深部埋藏、高温高压和长期作用而形成。

石油主要形成于含湿润盐镜流通的海相泥、淤积沉积岩或海相碎屑岩中。

2.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石油勘探的基础,主要包括石油地质条件、构造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古地理学等内容。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质圈的环境、石油地质异常、沉积盆地等地质形态和构造地质构造等综合地质地质构造理论。

3.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石油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地球物理、化学、地球地质工程技术手段对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技术、地质探测技术、岩心采取技术、密度测定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石油资源的勘探效率大大提高,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4. 石油地质储层特征石油地质储层特征研究了石油及其储层岩按构造、岩相、物性、工程性质、油井垂直和深方等诸多方面分类研究。

石油地质储层特征是地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石油的形成、储层和运移等过程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5. 石油地质油藏特征石油地质油藏特征研究了不同油藏类型和不同油藏类型差异,在地质学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观测、岩心分析、试井、地球物理检测等手段对不同油箱和油藏类型进行特征研究。

6.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记录地面上和井下地震波传播的振幅、时间以及相位来确定地下岩石的构造、岩性和地层等特征。

地震勘探技术是目前石油地质勘探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7.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包括了地震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测井技术、地质勘探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8. 石油地质渗流力学石油地质渗流力学是石油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下岩石中流体(比如油、气、水等)的渗流规律及其对油气储量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石油石化(知识点)

石油石化(知识点)

石油石化(知识点)石油和石化是现代工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能源供给和化工产品生产等方面。

本文将从石油的形成、开采和加工以及石化工业的发展等方面介绍相关知识点。

一、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经过数百万年形成的有机物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定植生物和浮游生物。

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下,这些生物残体经过压实、热解等过程逐渐转化为石油。

石油开采是指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发出来的过程。

常见的石油开采方式包括陆上开采和海上开采,其中陆上开采主要通过井口提取,而海上开采则需要使用钻井平台等设备。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非常规石油开采技术,如页岩气开采和油砂开采等。

二、石油加工与利用石油加工是指将原油分离成各种不同成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炼油厂进行精炼。

在炼油过程中,原油将被加热、蒸发、冷凝等处理,得到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不同等级的石油产品。

石油除了作为能源供给之外,还可以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

石化行业是指将石油及其衍生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和加工制造出各种化学产品的产业。

常见的石化产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橡胶和化肥等。

石油和石化产品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三、石油资源与环境保护石油是一种有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石油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石油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加强原油储存和运输安全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以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

总结:石油石化是现代工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能源供给和化工产品生产等方面。

石油的形成是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而石油开采和加工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课题。

石油勘探基础知识

石油勘探基础知识

种开发井,用于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
钻井与完井 钻井设备
起重设备由以下部分 组成: 天车, 游动滑车, 游动钢丝绳, 和一个用来起降游动 钢丝绳的绞车。
井架
在这里,30ft 长的钻杆被一 根根加到钻柱上。这样钻 柱不停的被加长,可以不 停的朝地下钻进。
井架底座
钻柱 钻头 待用钻杆
钻井与完井 钻进示意图
钻井与完井 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是通过一系列地球物理测试(如电、磁、
放射性、核磁共振等)获取地层信息,认识储层岩性、物性 (孔隙度和渗透率等)、油气水分布规律,为勘探新区的油 气层识别、储量计算以及为已探明油田的开发设计、开发调 整提供必要的参数。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序, 是认识地下、识别油气层的重要手段。
油藏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在已发现存在工业油气藏的基础 上,查明含油气边界,确定含油气面积、含油高度和油气储 量,对油气层分层的岩性、分布及连通情况进行分析,查清 岩石物性及产能,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及经济效益预测分 析,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作好准备。
提纲
☆ 石油与油藏 ☆ 石油勘探
★ 钻井与完井
钻井与完井 钻井 钻井技术是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手段。油气田勘探阶 段要钻探井,用于获取地质资料认识和评价油 气状况,落实储量等;油气田开发阶段要钻各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 1、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引起地壳振动,产生人工地震,振动
波向地下传播,遇到地层界面发生反射,反射波由地面上的检波器接收, 检波器把振动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记录下来。利用这些记录下来的资料, 经过分析,可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
界面1是水平的,此界面的 反射波的传播时间是相同的,其 振幅极大值的连线(同相轴)就 是一条水平直线;界面2是隆起 的,此界面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在 各点上是不同的。界面埋藏浅的 地方,反射波传播时间短,反之 则长,反射波的同相轴就是弯曲 的,与界面2的形态相对应。以 此为基础,再综合其它物探方法 和地质、钻井等方面的资料,通 过分析、研究,就能够判断出地 下可能的储油构造。

高一化学2关于石油知识点

高一化学2关于石油知识点

高一化学2关于石油知识点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石油的形成过程、开采技术以及石油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来介绍高一化学中的石油知识点。

一、石油的形成过程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由有机物质经过数十万年以上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形成的。

它主要是由古生物残骸堆积所形成的有机质在地壳中经过热解、压实、持续变质等多个阶段形成的。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洋中,经由古生物的死亡、沉积物的堆积和地壳板块的运动等因素所导致。

二、石油的开采技术石油开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勘探、钻探、生产等多个环节。

其中,勘探是找到潜在石油藏区的过程。

通过地震勘探、测井和地质调查等手段,可以确定潜在的石油藏区。

钻探是开采石油的主要方式,通过钻孔将地下的石油从储层中抽取出来。

生产是指将开采到的石油进行处理提纯,使其达到可用的标准。

三、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石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是石油的燃料用途。

石油可以作为汽车燃料、发电燃料和航空燃料等,为我们的交通、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石油还可以提取出各种石化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涂料、颜料等,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同时,石油也是许多化妆品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四、石油在工业中的应用石油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可以用作工业原料,生产润滑油、润滑脂、溶剂、颜料等物质。

此外,石油还可以用于炼铁和炼钢工艺中的高温处理。

此外,石油还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用于发电、供热等工业生产过程。

五、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由于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注重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

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对于确保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石油的形成过程、开采技术以及它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资源。

石油知识化学知识点总结

石油知识化学知识点总结

石油知识化学知识点总结1.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氮、硫、氧等元素组成。

石油中的碳氢烃是其主要成分,大约占总质量的80%以上。

除了碳氢烃外,石油还含有一些杂质,如硫化合物、氮化合物和氧化合物等。

这些杂质会对石油的性质产生影响,如硫化合物会导致石油的酸性增加,氮化合物则会降低石油的热值。

2. 石油的分类根据石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将石油分为原油和石油产品两种。

原油是指地下储存的未经加工的石油,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会因地域而异。

根据API重度度数,原油通常被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石油产品是指通过炼油加工得到的各种产物,如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等。

3. 石油的提炼石油的提炼是指通过加热和蒸馏等方法将原油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原油中的各种碳氢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和蒸馏温度,因此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将其分离。

炼油厂通常会将原油经过初步加工得到石油产品,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和精制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4. 石油的用途石油产品在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中,汽油和柴油是石油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产品,它们被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也是常见的石油产品,它们被用于采暖、照明和烹饪等用途。

5. 石油的化学性质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属于烷烃、烯烃和芳烃三类,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性质。

烷烃是碳链或环上没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烯烃是含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它们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芳烃是由苯环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也具有一些特殊性质。

6. 石油的处理和利用石油的处理和利用是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石油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催化剂、溶剂、萃取剂等化学品。

此外,石油化工工艺中还涉及到石油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石油产品的利用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等因素,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如何处理这些废物也是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石油知识点简洁总结

石油知识点简洁总结

石油知识点简洁总结1. 石油的形成石油是由古代生物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和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在地壳的深处,有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当这些有机物质被埋藏在地下时,受到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就会发生热解作用,从而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 石油的性质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

石油的性质不仅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原油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和比例的影响,因此它的性质千差万别。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烃等。

3. 石油的开采开采石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地质勘探、钻井等技术手段来找到石油的蕴藏地,然后进行采油作业。

开采石油通常需要用到钻机、泵等设备,并且需要采用注水、注汽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石油产量。

4. 石油的加工石油加工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和提纯的过程,主要通过精馏、裂化、重整等过程来实现。

炼油厂通常会生产出汽油、柴油、润滑油、煤油、天然气、石油焦等产品,这些产品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石油的应用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它不仅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

石油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主要能源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6. 石油的储备全球石油资源的储备是有限的,这也是人们对于能源问题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统计,全球石油资源的储量大约在1700亿桶左右,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石油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7. 石油的环境影响石油的开采、加工和使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地表油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同时,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产生影响,因此人们需要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总的来说,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积极探索替代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油基本知识问答

石油基本知识问答

石油产品基本知识问答时间:2007-12-17 11:54:03石油产品基本知识问答1、什么叫做石油?石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早在公元初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并加以利用.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也偶有黄色.一般情况下,石油比水轻.石油的密度大部分为0.77~0.96克/厘米³.石油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在石油的组成中,含碳量约为84~85%,含氢量约为12-14%,还有少量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此外,在石油中还发现了少量极少的铁、镍、铜、铅、钒、砷、镁、磷、钾、硅、钙、锰等元素.2、石油产品分为哪几类?石油产品一般是指经过炼油厂加工所获得的各种产品.石油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1〕燃料类: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重油等;2〕溶剂油类:石油醚、抽提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溶剂煤油等;3〕润滑油类:喷气机润滑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等;4〕电器用油类:变压器油、油开关用油、电容器油等;5〕液压油类:航空液压油、锭子油等;6〕润滑脂类: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铝基润滑脂、钡基润滑脂、精密仪表脂等;7〕石蜡类:石蜡、高溶点石蜡、工业用石蜡、提纯地蜡等;8〕沥青类: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等;9〕石油苯类:甲苯、苯、二甲苯等;10〕其它真空泵油、扩散泵油、防锈脂、石油焦、石油酸等.3、什么是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分为哪几级?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是对石油产品化验方法中仪器、试剂、测定条件、测定步骤、精确度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是标准化文献的一部分.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后,作为生产、使用、科研单位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目前,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1〕国家标准:指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的,在全国X围内统一的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2〕部标准:指经石油化学工业部主管部门批准颁布的,全国性石油专业X围内统一的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3〕企业标准:指由企业内部或若干企业、单位间,为贯彻国家标准和部标准,指导生产,自行制订并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在本企业X围内统一的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4、石油产品中水分的来源和存在状态有哪几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2石油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从大气中或与水接触时,吸收和溶解一部分水.汽、煤油几乎不与水混合,便仍可溶有不超过0.01%的水.水在石油产品中存在的状态主要有下列三种:1〕悬浮状:水分以水滴形态悬浮于油中.多发生于粘度较大的重油;2〕浮化状:指水分以极细小的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3〕溶解状:水分以溶解于油中状态存在.其能溶解在油中的量,决定于石油产品化学成分和温度.通常,烷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的数量越多.5、石油产品中的水分会造成什么危害?1〕石油产品中的水分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会使发热量降低;2〕轻质油品中的水分会使燃烧过程恶化.并能将溶解的盐带入汽缸内,生成积炭,增加汽缸的磨损;3〕在低温情况下,燃料中的水会结冰,堵塞燃料导管和滤清器,妨碍发动机燃料系统的燃料供给;4〕石油产品中有水分时,会加速油吕的氧化和胶化;5〕润滑油有水时不但会引起发动机零件的腐蚀,而且水和高于100℃的金属零件接触时会形成蒸汽,破坏润滑油薄膜.6、石油产品蒸馏有关术语如何解释?1〕气态化:指物质经过吸热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蒸发:指气态化只是从液体的表面产生的过程;3〕沸腾: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的压力时,气态经不仅在液体的表面,而且在整个液体内部发生的过程;4〕冷凝:指物质经过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5〕冷却:物质温度降低但不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6〕蒸馏:基于液体的蒸发,加热使之沸腾,并把蒸气导出使之冷凝冷却;7〕分馏:用精馏方法从油品中分离出沸点X围不同的馏分的过程;8〕馏程: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的温度X围.常以一定蒸馏温度下馏出物的体积百分数或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9〕初馏点:蒸馏开始后,第一滴馏出物从冷凝管末端落下时的蒸馏温度;10〕终馏点〔干点〕:指被蒸馏的试样在蒸馏末期即将蒸干,蒸馏温度计的水银柱停止上升并开始下降时温度计所指示的最高温度;11〕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于烧瓶内的残油的量;12〕损失量: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却不好和结焦等造成油品损失的量.7、何谓石油产品水溶性酸碱?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加工及贮存过程中落入石油产品内的可溶于水的矿物酸碱.矿物酸主要为硫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磺酸和酸性硫酸酯.水溶性碱主要为苛性钠和碳酸钠.它们多是由于用酸碱精制时清除不净,由其残余物所形成.8、何谓石油产品的酸度和酸值?通常石油产品中含有哪些有机酸?石油产品的酸度和酸值都是表明石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中和100毫升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中和1克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所测得的酸度〔值〕,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值.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油品中没有无机酸存在,因此所测定的酸度〔值〕几乎都代表有机酸.油品中所含有的有机酸主要为环烷酸,是环烷烃的羧基衍生物.此外,还有在贮存时因氧化生成的酸性产物.在重质馏分中也含有高分子有机酸,某油油品还含有酚、脂肪酸和一些硫化物、沥青质等酸性化合物.9、什么叫做石油产品的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随油温的升高,油蒸气在空气中〔液面上〕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当升到某一温度时,油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中,油蒸气含量达到可燃浓度,若把火焰拿近这种混合物中,它就会闪火,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石油产品的闪点.闪点测定器分为闭口和开口两种型式.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称为闭口闪点;用开口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称为开口闪点.10、石油产品的闪点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从油品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一般的规律是:油品蒸气压愈高,馏分组成愈轻,那么油品的闪点愈低.反之,馏分组成愈重的油品那么具有较高的闪点;2〕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因为闪点是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烧,火灾危险性也愈大.所以易燃液体也根据闪点进行分类.闪点在45℃以下的液体叫做易燃液体,闪点在45℃以上的液体叫做可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贮存和使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3〕对于某些润滑油来说,同时测定、闭口闪点,可作为油品含有低沸点混入物的指标,用于生产检查.通常,开口闪点要比闭口闪点高20-30℃,这是因为开口闪点在测定时,有一部分油蒸气挥发了.但如两结果悬殊太大时,那么说明该油混有轻质馏分,或是蒸馏时有裂解现象,或是脱蜡过程中用溶剂精制时,溶剂分离不完全等.11、铜片腐蚀试验法的实质是什么?把一块一定规格的铜片磨光,用溶剂洗涤晾干后,浸入试油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铜片,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定性地检查试油中是否含有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或游离硫.活性硫化物包括:元素硫、硫化氢、低级硫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磺酸和酸性硫酸酯等.二氧化硫多数是用硫酸精制及再蒸馏时,残留的中性及酸性硫酸酯分解生成的.12、铜片腐蚀试验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判断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蚀金属的硫化物.在对粗汽油精制时,此试验可定性检查这类硫化物的脱除是否完全,如某些高硫分原油炼出的粗汽油,把铜片浸入后很快就覆盖上黑色薄层.为了脱除其中所含的硫化氢和低级硫醇,通常在管线里打碱液或用酸、碱精制法,使活性硫化物生成胶质叠合物而除去;2〕可预知燃料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燃料在运输、贮运和使用过程,都会同金属接触.它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尚有铜和铅合金、铝合金等.尤其对内燃机汽化和供油系统中的金属接触关系更大,故要求铜片试验合格,这是燃料的重要指标.13、什么叫石油产品的凝点?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盛于试管内的试油冷却并倾斜45度经过一分钟后,油面不再移动的最高温度.14、测定石油产品凝点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凝点对于含蜡油品来说,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估计石蜡含量的指标.油中的石蜡含量越多,越易凝固.如在油中加0.1%的石蜡,凝点约升高9.5-13℃,如果从油中除去部分石蜡,那么油的凝点可降低;2〕用以表示轻柴油的牌号.如0号柴油的凝点要求不高于0℃.10号柴油的凝点要求不高于-10℃.此外,凝点还关系到柴油在发动机燃料系统中能顺利流动的最低温度,低温时析出的固体石蜡颗粒,会堵塞燃料过滤器,终止燃料供应;3〕列入规格作为贮运、保管时作质量检查之用.由于石油产品凝点和使用时实际失去流动性的温度有所不同,故凝点作为衡量石油产品在低温下的工作效能的参考指标.15、什么叫做轻质油品的浊点和结晶点?轻质油品在低温下变浑浊及析出结晶的原因何在?轻质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开始呈现浑浊时的最高温度,称为结晶点.轻质油品在低温下能呈现浑浊和析出结晶的原因,主要是油品中存有能结晶的固态烃类,其次,跟油品中存有的微量溶解水有关.16、测定喷气燃料的浊点和结晶点的意义是什么?浊点和结晶点是喷气燃料使用时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轻质油品中存有在低温下能结晶的固态烃和溶解水都会恶化油品的耐寒性.在低温时,它们便从油品中分离出来,开始呈现浑浊,继续冷却那么析出结晶、破坏油品的均匀性,而且发动机经常在高空低温条件下工作,滤油器的堵塞和供油的减少,常常是在比燃料浊点高很多的温度下开始的.在低温时,尽管燃料中的固态烃类的结晶现象不很严重,危害性却很大,因为燃料中的固态烃类的结晶一方面积聚在油管内和滤油器上,另方面还会成为冰结晶的核心,使烃结晶和冰结晶积聚于油管内及滤油器上,从而破坏正常供油,甚至使发动机完全停车.为使燃料能保持原有的均匀性,保证发动机在低温情况下能正常工作,要求喷气燃料的结晶点应达到质量指标.17、什么叫石油产品的苯胺点?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混合,加热至两者能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液相的最低温度,称为石油产品的苯胺点.18、测定石油产品苯胺点有何意义?油品中各种烃类的苯胺点是不同的,各种烃类的苯胺点高低顺序是:芳香烃<环烷烃<烷烃.烯烃和环烯烃的苯胺点较分子量与其接近的环烷烃稍低.多环环烷烃的苯胺点远较相应的单环环烃为低.对于同一烃类其苯胺点均随分子量和沸点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各主要烃类的苯胺点有显著差别这一特点,在测得油品苯胺点的高低后,可大致判断油品中含那种烃类的多少.通常,油品中芳香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高.此外根据苯胺点的数据,还可以计算柴油指数和十六烷指数.某些轻质油品,预先切割成几个窄馏分,并测得用硫酸处理前后的苯胺点,还可计算出各单独馏分中的芳香烃含量.19、什么叫车用汽油诱导期?汽油在压力为每方厘米7公斤的氧气中以及在温度为100℃时未被氧化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诱导期.20、测定汽油诱导期在使用上有何意义?汽油诱导期是控制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诱导期标志着一个时间,在此时间内汽油可能储存而不会生成超过允许的胶质.通过试验所找到诱导期和储存时间的关系是:测得的汽油诱导期为360分钟时,汽油可储存六个月以上,而性质不至变坏.通常,汽油的诱导期越长,安定性就越好.贮存期就越长.反之安定性就差.如直馏汽油的诱导期就比较长,化学安定性好.这样的产品就是经过长时期储存也不会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变质.但热裂化汽油,由于含大量的不饱和烃,尤其是二烯烃的抗氧化安定性差,测得的诱导期短,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储存时很易形成胶质.21、什么叫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发动机燃料的实际胶质,是指发动机燃料在试验条件规定的热空气流中蒸发〔人工氧化〕,油中烃类经氧化、聚合、缩合所生成的深棕黄色或黑色的复杂物质.这种现象称为显胶或生胶性.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含量以100毫升试油中实际胶质的毫克数表示.测定的实际胶质含量,不是指油品中含有胶状物的真正数量,只是作为评定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中使用时生成胶质倾向的一个指标.故和用其它试验方法所测出的胶状物质〔如硫酸胶质、硅酸胶质等〕有所区别.22、测定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有何意义?1〕作为发动机燃料在使用时生成胶质倾向的指标.通常,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含量愈大,在发动机中使用时形成的沉积物的数量也愈多.特别是当实际胶质超过一定数量时,会引起供油系统、活塞及燃烧室中炭沉积的增加.热裂化汽油随着实际胶质含量增高,会降低其辛烷值,使抗爆性能显著下降;2〕作为发动机燃料在储存时氧化安定性好坏的控制指标之一.由于生产工艺流程所用原料不同,发动机燃料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以及贮存条件不同,所以安定性也随之不同.例如热裂化汽油往往含有30%-35%的不饱和烃,在贮存时安定性很差,在空气中的氧、温度、阳光及某些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其中的不饱和烃,就很快氧化而生胶.因此要定期测定汽油的实际胶质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决定是继续贮存还是立即使用.23、轻质石油产品芳香烃含量测定法的原理是怎样的?轻质油品中的芳香烃和不饱和烃,在室温下与98.5-99%硫酸起反应,生成苯磺酸、烷基苯磺酸及酸性硫酸酯.24、测定轻质油品芳香烃含量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轻质油品中的芳香烃超过允许的量时,会改变油品的下列性质及使用性能:1〕冰点增高;2〕生成积炭及生产表面点火的倾向增大;3〕毒性加重;4〕吸湿性增大;5〕密度、粘度增大;6〕对橡胶的溶解性增强;7〕发热量降低.作为内燃机燃料组分,芳香烃是一种高辛烷值的成分.25、什么叫做石油产品碘值?其数值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100克试油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石油产品的碘值.碘值是表示油品安全性的指标之一.从测得碘值的大小可以说明油品中的不饱和烃含量的多少.石油产品中的不饱和烃愈多,碘值就愈高,油品安定性也愈差.26、航空煤油测定碘值对应用有何意义?航空煤油要求在贮运时性质安定.如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烃,碘值大,在空气及较高温度的作用下,易产生胶状物质,引起显著的质量变化.碘值小,说明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少,化学性质较稳定,经过长时期储存也不会因氧化而发生质量变化.27、氨—硫酸铜法测定发动机燃料硫醇性含量的原理如何?将显现深蓝色的氨-硫酸铜溶液与试油中的硫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铜的硫醇化合物.起反应时溶液将褪色,到作用完毕,滴进的氨-硫酸铜溶液所呈现的汪蓝色虽经摇动也不消失,即到达终点.此溶液的滴定度,即每毫升溶液相当于硫醇性硫的克数是预先标定好了的.反应用去多少毫升溶液,乘以此滴定度,即为所取一定量试油情况下所测得的硫醇性硫的克数.因为测定时的试油是量取体积,换算成重量〔克〕,要乘试验温度下试油的密度.28、测定硫醇硫有什么意义?硫醇是喷气燃料中有腐蚀活性的物质之一.在燃料内溶解空气的影响下,它能与其它组分共同氧化,降低燃料的稳定性能,造成对喷气发动机燃料系统零件的腐蚀.采用含有硫醇硫的燃料时,会给使用带来严重的危害.例如,喷气发动机运转时,在空气湿度高的部位,如燃料泵的零件的镀镉表面上会生成凝胶状的腐蚀沉淀.一部分腐蚀沉淀沉入燃料后堵塞喷嘴,使进油横截面减小,造成燃料雾化状态变坏,并使燃烧室内积炭增加.硫醇硫不仅仅引起燃料系统的腐蚀,而且会引起发动机本身的腐蚀,并且对人造橡胶构件也有不良影响.易挥发的硫醇更具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在贮存、装油及使用时会污染大气.因此,测定硫醇硫的含量是评价喷气燃料使用性能的基本指标之一.29、亚铅酸钠试验的原理是怎样的?这是一种以亚铅酸钠和纯升华硫作为试剂,将试样与所加入的试剂用力摇动之后,观察油-水和悬浮于油-水界面上的硫黄变##况,以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硫化氢和硫醇等活性硫化物的定性试验方法.30、进行亚铅酸钠试验有什么意义?用亚铅酸钠试验在试样中是否含有硫化氢和硫醇,对于苯基和乙基硫醇只要在试样中含有6ppm,异丙基硫醇在试样中只有2ppm,异丁基硫醇仅有0.2ppm,就可以看出颜色的变化.因此是一个非常灵敏的定性试验方法.同时,其操作简易、快速.这对于及时地判断发动机燃料特别是煤油的精制程度,是很有实用意义的.31、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试验法的原理是怎样的?把一块规定大小的磨光银片,用尼龙丝悬挂于盛有试样的带塞锥形瓶中,放在50±1℃的水浴中保持4小时,然后取出银片,根据金属的光泽、表面状态的颜色变化情况,分成五级判断试样对银片的腐蚀程度.32、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试验有什么意义?目前,国内外一些喷气发动机的高压柱塞油泵已采用了镀银零件,以改善抗磨性能,延长使用时间.但在使用某些经铜片腐蚀试验合格的喷气燃料时,仍发现发动机燃油泵镀银零件被腐蚀的现象.为此,进行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试验,对于直接检查喷气燃料内对金属银腐蚀的活性组分,提高喷气燃料的质量,防止其对银的腐蚀作用,保证燃油泵安全运转,有着重要意义.33、喷气燃料的水反应测定法的原理是怎样的?是检查喷气燃料有无水溶性掺入物及评定燃料清洁度、油水分离性质的一种定性试验.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测定条件下用能保持pH=7的缓冲溶液与燃料混合,若燃料中存有水溶性掺入物,那么进入水相,从而引起水层的体积变化.若燃料中存有水溶性掺入物,那么进入水相,从而引起水层的体积变化.若燃料中存有残留的酸、碱渣及从原料或加工设备携带进来的痕量破乳剂、缓蚀剂、添加剂、金属盐类或其它表面活性物质,便会吸附在燃料与水两液间的界面上,形成纤维条状物、碎片、泡沫或浮渣等中间层,或在互不相溶的燃料与水分离层附近呈现浊液.34、喷气燃料水反应测定有什么意义?由于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发展,采油和炼油技术不断提高,在原油处理及加工过程中也应用到破乳剂、缓蚀剂.为了改善喷气燃料的性能,往往也加有诸如防水添加剂、抗静电添加剂、抗腐蚀添加剂、热安定性添加剂……等;在酸、碱精制过程中,若酸碱渣分离不干净、水洗沉降不充分;以及在燃料贮存、保管、运输过程中混入某些表面活性物质.这些都有可能使燃料混进掺入物和影响燃料的清洁度及与水的分离性质.为此,测定水反应,对适应喷气燃料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有其重要的意义.35、什么叫做石油产品的机械杂质?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汽油、苯〕的沉淀状或悬浮状物质.这些杂质多由砂子、粘土、铁屑粒子等组成.但现行方法测出的杂质也包括了一些不溶于溶剂的有机成分,如碳青质和炭化物等.36、测定石油产品中的机械杂质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含有机械杂质的燃料能降低装置的效率;2〕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会增加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和堵塞滤油器;3〕粘度小的轻质油品,由于杂质很易沉降分离,通常不含或只含较少的机械杂质;4〕使用中的润滑油,除含有尘埃、砂土等杂质外,还含有炭渣、金属屑等,不能单独作为润滑油报废或换油的指标. 37、何谓石油产品的残炭?是指将油品放入残炭测定器中,在不能入空气的试验条件下,加热使其蒸发和分解,排出燃烧的气体后,所剩余的焦黑色残留物.测定结果用重量百分数表示.38、测定石油产品中的残炭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例如,裂化原料油若残炭较大,表明其含胶状物质多,在裂化过程中易生成焦炭,使设备结焦;2〕轻柴油以10%残余物的残炭作为指标.柴油的残炭值是其馏程和精制程度的函数,柴油的馏分越轻和精制得越好,其残炭值就越小.所以测定柴油10%残余物的残炭,对于保证生产质量良好的柴油有重要意义;3〕用含胶状物质较多的重油制成的润滑油,有较高的残炭值,残炭值可用以间接查明润滑油的精制程度;4〕测定焦化原料油的残炭,能间接查明可得到的焦炭产量.残炭值愈大,焦炭产量愈高.39、什么叫做石油产品的灰分?油品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所剩的不燃物质,称为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知识[1]概述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

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

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物探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钻井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井下作业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采油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集输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

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

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

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

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

“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

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

“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7000多万立方米。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

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

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

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 石油勘探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

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亿桶)的油(气)田。

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

按圈闭类型划分油气藏有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后两类比较难于发现,勘探难度大,称为隐蔽圈闭油气藏。

岩石分类岩石分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多数油、气储存于沉积岩中,火成岩及变质岩中也可以储存油、气。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等。

地层及其单位岩石(特别是沉积岩)常常是由老到新呈现为层状排列的,因而把这些排列在一起的岩石统称为地层。

地层的单位有大有小,因其成因和时代及工作需要可把排列在一起的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和系统。

地层时代划分地层形成的年代有老有新,通常把地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与“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则称为“界”,如太古界、……新生界等。

“代”可以细分为“纪”,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第四纪等,与“纪”相对应的地层单位称为“系”,如侏罗系、第三系等。

“纪”和“系”还可以再详细划分,如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常用到的“×××组”和“×××层”,就是更小的地层单位。

三维地震勘探由于地震勘探的测线只提供了二维的信息,要了解一定面积内的地下情况需要把各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找出相关的信息推断测线之间的地下情况,才能形成整体概念,这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人为误差。

三维地震是在一定的面积上采用地下地震信息的方法,它可从三维空间(立体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立体的地下地质图构造图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确度,对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地区特别有效。

高凝油通常把凝固点在40℃以上,含蜡量高的原油叫高凝油。

辽宁省的沈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田,其原油的最高凝固点达67℃。

稠油稠油是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

通常把地面密度大于0.943、地下粘度大于50厘泊的原油叫稠油。

因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

我国第一个年产上百万吨的稠油油田是辽宁省高升油田。

天然气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

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干气和湿气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叫干气。

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的叫干气。

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