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 FB. 0C. 0 < FD. F < 0答案:B2.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θ,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gsinθ - μgcosθB. gsinθ + μgcosθC. gcosθ - μgcosθD. gcosθ + μgcosθ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gB. gsinθC. gcosθD. gtanθ答案:B4.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1和F2作用,若合力为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F1和F2的合力一定小于F1和F2的矢量和B. F1和F2的合力一定大于F1和F2的矢量差C. F1和F2的合力可能等于F1和F2的矢量和D. F1和F2的合力可能等于F1和F2的矢量差答案:C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 FsinθB. FcosθC. FD. 0答案:B6.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A. FB. F + mgC. F - mgD. mg答案:C7.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A. FB. F + mgC. F - mgD. mg答案:A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 FB. 0C. 0 < FD. F < 0答案:A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匀加速上升状态,则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A. FB. F + mgC. F - mgD. mg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若物体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 FB. 0C. 0 < FD. F < 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学习题及答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力学学习题是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力学学习题及其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a=F/m=10N/2kg=5m/s²。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2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a=F/m=20N/0.5kg=40m/s²。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F=3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4m/s²,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2kg ×4m/s²=8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30N,其中包括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30N-8N=22N。

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kg,受到一个力F=4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3kg ×2m/s²=6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40N,其中包括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40N-6N=34N。

5.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F=2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所受的阻力。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2kg ×2m/s²=4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20N,其中包括阻力,所以阻力为20N-4N=16N。

通过以上的学习题及其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在力学学习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决各种与力、质量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在常温下竖直放置,管内充有理想气体,一段汞柱将气体封闭成上下两部分,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分别为,,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转至水平,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B.将玻璃管转至水平,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C.保持玻璃管竖直,使两部分气体升高相同温度,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D.保持玻璃管竖直,使两部分气体升高相同温度,稳定后两部分气体长度第(2)题某质点P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s)立即以反向的加速度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t(s)后恰好回到出发点,则( )A.a1=a2B.2a1=a2C.3a1=a2D.4a1=a2第(3)题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位于同一圆周上,OB为圆的直径。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分别表B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A.B.C.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第(4)题如图所示,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做图示的曲线运动到达D点,从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 )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第(5)题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虚线左侧有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右侧有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为绝缘水平面上的三个固定点,点在虚线上,、两点在左右两磁场中,两根直的硬导线连接和间,软导线连接在间,连线与垂直,、到的距离均为,,、、三段导线电阻相等,,。

通过、两点给线框通入大小为的恒定电流,待、间软导线形状稳定后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0B.C.D.第(6)题如图所示,山上一条输电导线架设在两支架间,M、N分别为导线在支架处的两点,P为导线最低点,则这三处导线中的张力、、大小关系是( )A.B.C.D.第(7)题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的三个相同的物块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线相连,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物块2的右侧固定有不计质量的力传感器。

2023年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A) 物体在静止时,合外力为零B) 物体匀速运动时,合外力为零C) 物体匀变速运动时,合外力为零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合外力为零答案:A2.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10 kg,受到的合外力为100 N,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A) 1 m/s²B) 10 m/s²C) 20 m/s²D) 100 m/s²答案:B3. 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力学公式?A) F = mvB) F = maC) F = msD) F = me答案:B4. 牛顿第三定律可以表述为:A) 作用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C) 对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D) 物体在静止时,合外力为零答案:C二、填空题1.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00 N的合外力,质量为20 kg,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5 m/s²2. 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匀变速运动,求其速度变化量。

答案:10 m/s3. 某物体质量为2 kg,受到一个10 N的合外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5 m/s²三、计算题1. 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到一个25 N的力使其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5 m/s²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代入已知数值,25 N = 5 kg * a,解得a = 5 m/s²。

2. 一个物体质量为10 kg,受到一个200 N的力使其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答案:加速度为20 m/s²,速度为10 m/s。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代入已知数值,200 N = 10 kg * a,解得a = 20 m/s²。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右加速B. 物体一定向左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左运动答案:C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D.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但与重力加速度无关答案:B5.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速度:A. 相同B. 不同C. 与下落高度成正比D. 与下落高度成反比答案:A6.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B. 只有在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才守恒C.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D.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守恒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反比答案:A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上加速B. 物体一定向下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下运动答案:C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D. 能量的总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 物体的角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D. 物体的向心力大小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高中物理-基本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基本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基本力学练习题本文档为高中物理基本力学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本力学知识并提供实践机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力学练题:1. 弹簧力:问题: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 N/m,它的弹性变形为5 cm。

求这个弹簧所受的弹簧力是多少?解答: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F = 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性变形。

代入数值,可得弹簧力F = 10 N/m * 0.05 m = 0.5 N。

2. 斜面上的物体:问题: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沿着倾角为30°的斜面下滑,斜面表面无摩擦力。

求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解答:根据倾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成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cosθ,其中m为物体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斜面的倾角。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沿斜面方向的受力为ma,所以mg*sinθ = ma,解得加速度a = g*sinθ。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mg*cosθ。

3. 动能和势能:问题: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以10 m/s的速度从高度为2 m的位置自由下落,求它落地时的动能和势能。

解答:物体下落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

物体在高度为2 m的位置具有势能Ep = mgh,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落地时,高度为0,所以势能为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Ek = mgh。

代入数值,可得动能Ek = 0.5 kg * 10 m/s * 10 m = 50 J。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基本力学练习题,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和巩固相关概念。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力学》基础复习和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力学》基础复习和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力学》基础复习和测试题(带答案)目的本文档旨在为高二物理学生提供力学基础的复和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复内容1. 物体的运动- 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概念- 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 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2. 牛顿定律- 物体的惯性和质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3. 动能和动能守恒- 动能的概念- 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动能守恒定律4. 力和功- 力的概念和计算-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和位移的关系- 功的概念和计算5.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 引力和质量的关系- 地球上物体的重量计算- 行星运动的解释测试题1. 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图像中代表加速度的线段是哪一段?- 图像中代表匀速运动的线段是哪一段?- 图像中代表停止的线段是哪一段?- 在哪个时间点物体的速度最大?2. 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产生了加速度2m/s²,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3.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00kg,在2秒内从速度10m/s加速到了20m/s,求汽车受到的平均力的大小。

4. 一个物体以60m/s的速度运动,它的质量为2kg,求它的动能。

5. 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做功3J,求物体移动的距离。

答案1.- 加速度的线段:A到B- 匀速运动的线段:B到C- 停止的线段:C到D- 速度最大的时间点:B时刻2. 力的大小为0.4N。

3. 平均力的大小为500N。

4. 动能为3600J。

5. 物体移动的距离为0.3m。

以上是高二物理《力学》基础复习和测试题以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题目和答案的复习和加深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①长度②温度③力④加速度A.③B.③④C.②③D.④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以沿ab方向的初速度0v开始运动。

若小球分别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水平方向恒力的作用,其中2F与0v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球在力1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B.小球在力2F作用下只能沿直线ab运动C.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D.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e运动4.一个小球从2m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A.位移大小是3m B.位移大小是1m C.路程是1m D.路程是2m5.图(a)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上述两种情况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彩超”技术应用的是共振原理B.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多普勒效应C.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自由振动D.如果图(b)中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5Hz,当该汽车以3.7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最厉害6.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时钟面板示意图,M、N为秒针上的两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周期比N点的周期大B.N点的周期比M点的周期大C.M点的角速度等于N点的角速度D.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7.路灯维修车如图所示,车上带有竖直自动升降梯.若车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梯子匀速上升,则关于梯子上的工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人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将变大C.仅增大车速,工人到达顶部的时间将变短D.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小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A、B、C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A、B、C均沿同一直线运动,且A在B前方3 m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题
题一: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力F=1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F = m * 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已知力F等于10N,物体的质量m等于2kg。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加速度a:
10 = 2 * a
a = 5 m/s²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²。

题二: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其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求物体所受的重力。

解答:
根据重力的定义,重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F = m * g
其中,F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已知物体的质量m等于5kg,重力加
速度g等于9.8 m/s²。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重力F:
F = 5 * 9.8
F = 49N
答案:物体所受的重力为49N。

题三: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20N的力作用,求物
体在2秒内的速度。

解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
得到以下公式:
F = m * 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已知力F等于20N,物体的质量m等于0.5kg。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加速度a:
20 = 0.5 * a
a = 40 m/s²
知道加速度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物体在2秒内的
速度:
v = u + a * t
其中,v表示速度,u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题目中给出物体的初速度为静止,即u = 0,时间t = 2秒。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速度v:
v = 0 + 40 * 2
v = 80 m/s
答案:物体在2秒内的速度为80 m/s。

题四: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F = m * 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已知力F等于10N,物体的质量m等于2kg。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加速度a:
10 = 2 * a
a = 5 m/s²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