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三维图集第七章基础

合集下载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

独立基 础
杯口独立 基础
坡形杯口独立 基础
阶形杯口独立 基础
2021/8/28
PAGE: 08
1、独立基础平面注 写方式
2021/8/28
PAGE: 08
普通独立基础截面标注
2021/8/28
工程概 况
PAGE: 08
杯口独立基础截面标注
2021/8/28
工程概 况
PAGE: 08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2021/8/28
PAGE: 08
杯口独立基础顶部钢筋网
2021/8/28
PAGE: 08
杯口独立基础杯壁钢筋网
2021/8/28
PAGE: 08
2021/8/28
杯口独立基础钢筋标注 示意图
PAGE: 08
2021/8/28
PAGE: 08
2021/8/28
PAGE: 08
普通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设计表达示意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 个人理解:梁板式筏形基础梁有外伸构造时,底部钢筋 应加设二排钢筋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工程概 况
2021/8/28
PAGE: 08
• 注:
• 1.图中h,为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高度,墙下有基础梁时,h,为梁底面至 顶详图面的高度。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 配筋(必注),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 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 p9~11
注写基础底板配筋
1)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两向配筋相 同以X&Y打头注写。
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
2)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用“;” 将底部与顶部 贯通纵筋分隔开。
3)当梁顶部或底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 筋自上而下分开。
4)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
总配筋值;需要配置抗扭纵向钢筋时,梁两个侧面设置的
抗扭纵筋以N打头。(例见下页)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5
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基础梁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
1)以B打头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 肢数时,设置架立筋,用 “+”将贯通纵筋与架立钢筋相 联,架立筋在+后面的括号内(框架结构框架梁里较常见)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纵筋相联(没有括号)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1
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受力筋方向区别双柱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2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3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梁板式条形基础 板式条形基础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4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图集7.2.4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16G101图集7.2.4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16G101-3 P76、77
通长方向受 力筋通长布 置
垂直方向受 力筋布置到 4/b
受力筋和分 布筋搭接 150mm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五、条形基础十字交接底板构造
16G101-3 P76、77
一个方向受 力筋通长布 置
另一方向受 力筋布置到 4/b
受力筋和分 布筋搭接 150mm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端部时,转角和端部无交接 按受力钢筋直径间距双向布置 有交接时,丁字、十字 一个方向受力筋通长布置 另一方向受力筋布置到4/b 受力筋和分布筋搭接150mm
16G101-3 P76、77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目录
CONTENTS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条形基础转角端部无延伸构造 条形基础丁字交接底板构造 条形基础十字交接底板构造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一、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有基础梁
无基础梁 16G101-3 P76、77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二、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16G101-3 P76
原方向受力钢筋布置到端部 另一方向在基础宽度范围内布置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搭接长度150mm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三、条形基础转角端部无延伸构造
双向受力钢筋布置 到端部 受力钢筋和分布钢 筋搭接长度150mm
16G101-3 P76、77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
四、条形基础丁字交接底板构造

16G101-06第七章基础

16G101-06第七章基础
基础顶面
插至基础底板部 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锚固区横向箍 筋(非 复 合 筋)
1 -
基础顶面
锚 固 区 横 向 箍 筋(非 复 合 筋)
基础顶面
100 50 hj
100 50 hj
基础底面
6 d且 ≥1 5 0
a( )保护层厚度>5d;基础高度满足直锚
基础底面 15d
插 筋 保 护层 厚 度 >5 d ;基 础 高 度 不 满 足 直 锚
间 距S
独 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注: 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 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
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但该基础某侧从 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 减短。
独 立 基 础 底 板 配 筋 长 度 减 短1 0 %构 造
剪力墙水平钢筋
剪力墙拉筋
筏板基础底部钢筋网 筏板基础底部钢筋网
1a-1 a(外 剪 力 墙 ) 基础高度不满足墙身竖向钢筋直锚时墙竖向分布钢筋 全部伸入基础中支承载筏板基础的钢筋网片上。 锚固弯钩的水平 段 为1 5 d( 做 法 见 详 图 ① )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审核
校对
设计
图集号 16G101-3-64 页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审核
校对
设计
图集号 16G101-3-64 页
剪力墙竖向钢筋 剪力墙水平钢筋 剪力墙拉筋 筏板基础底部钢筋网
1 -1(外剪力墙) 基础高度满足墙身竖向钢筋直锚时墙竖向分布钢筋 隔二下一伸入基础中支承载筏板基础的钢筋网片上。 锚 固 弯 钩 的 水平段为6d≥150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材料课件
18
条形基础底板底部及顶部配筋
以B打头,注写条形 基础底板底部的横向 受力钢筋; 以T打头注写条形基 础底板顶部的横向受 力钢筋; 用“/”分隔条形基 础底板的横向受力钢 筋与纵向分布钢筋。
材料课件
19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材料课件
20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 平板等构成。
材料课件
21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平面注写方式p32
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 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
集中标注内容同条形基础梁
原位标注:
1、梁支座的底部纵筋,系指包含贯通纵筋与非贯通纵筋在内 的所有纵筋。
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 分别标注;当梁中间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 边标注配筋值。
8
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
材料课件
9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注写方式
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 以大写字母T打头,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当 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非满布时,应注明总根数。
材料课件
10
多柱独立基础基础梁注写方式
注写基础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和配筋。 如JLxx(1)表示基础梁为1跨,两端无 外伸; JLxx(1A)表示基础梁1跨,一 端有外伸; JLxx(1B)表示基础梁1跨, 两端有外伸。
2、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但交叉位置无柱时,应根据需要设置附加箍 筋或(反扣)吊筋。
3、对于基础梁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当配置不多于两 排时,取值自柱边向跨内伸出至ln/3位置;多于两排时由设计给出。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阶形独立基础DJj 坡形独立基础DJp
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 配筋(必注),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 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
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 p9~11
注写基础底板配筋 1)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两向配筋相
同以X&Y打头注写。 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 1)以DZ代表普通独立基础短柱。 2)先注写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最后注写短柱标高范
保护层厚度≤5d时, 设置锚固区横向钢 筋。直径≥d/4,间 距≤10d且≤100。
水平起步筋:
基础顶50 基础内100 基础内部水平筋
间距≤500,且不少 于两道。
34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构造
1-1剖面,“隔二 下一”。当施工采 取有效措施保证钢 筋定位时,墙身竖 向分布筋深入基础 长度满足直锚即可。
• 独立基础 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基础梁和基础底板 • 筏形基础 平板式筏形基础和梁板式筏形基础 • 桩基础
3
标高 (基础标高控制是一主要控制项目)
结构层楼面标高系指将建筑图中各层地面和楼 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 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一致。
当具体工程的全部基础底面标高相同时,基础 底面基准标高即为基础底面标高。当基础底面 标高不同时,应取多数相同的底标高为基础底 面基准标高;对其少数不同标高者应标明范围 并标明标高。
11
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受力筋方向区别双柱
12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13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梁板式条形基础 板式条形基础
14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文档资料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文档资料
lOgO
广东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Guangdong Hongye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浅析
汇报人:唐黑徕
时间:2018年
1
广东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 4.图中d为边缘构件纵筋直径。
• 5.当边缘构件(包括端柱)一侧纵筋位于基础外边缘(保护层厚度<5d,且图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时,边缘 构件内所有纵筋均按本图(b)构造;对于端柱锚固区横向钢筋要求应按本图集第66页;其他情况端柱纵 筋在基础中标准底面构造按本图集第66页。
• 6.伸至钢筋网上的边缘构件角部纵筋(不包含端柱)之间间距不应大于造500,不满足时应将边缘构件 其他纵筋伸至钢筋网上。
• 7.“边缘构件角部纵筋”图中角部纵筋(不包含端柱)是指边缘构件阴影区角部纵筋,图示为红色点状 钢筋,图示红色的箍筋为在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的箍筋形式。
43
广东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lOgO
工程概况
44
广东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lOgO
• 内容提取: • 独立基础底板最边
缘钢筋离平行边距 离≤75mm,且≤ 1/2 钢筋间距。
lOgO
工程概况
51
广东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lOgO
工程概况 • 内容提取: • 1、锚固长度从桩内侧算起,需满足: 方桩≥25d,圆桩≥25d+0.1D,尾端弯 折10d • 2、当锚固长度:方桩≥35d,圆桩 ≥35d+0.1D时,尾端可不弯折 • 3、D为桩径,d为钢筋直径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基础平板的跨度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间无论 有几道辅助轴线(例如框筒结构中混凝土内筒中的多道 墙体),均按一跨考虑。
贯通钢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φ
xx/yy@xxx两种不同直径钢筋间距为xxx,相同直径间 距是xxx的2倍。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原位标注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边跨内的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 下方。当该筋两侧对称伸出时,可仅标注在一侧,另一侧不注。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不受集中标注贯通纵筋的 板区限制。
· 3、注写配筋。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p57
· 基础底部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 起,且应小于40;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 lab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 lae p58 59
· 两者的区别:直锚时采用la lae;弯锚或机械锚固时采用lab labe。(直接查表计算)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授课模式
· 将以往的精讲、串讲模式,改为“勾重点” 模式,将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 集中讲解。
· 第一部分平法制图规则(识图的一些基本知 识,如有不明白的标注参照这部分)
· 第二部分标注构造详图(结合钢筋排布规则 和常见问题解答细述)
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贯通 纵筋相同时,可不重复原位标注。
4、竖向加腋梁加腋部位钢筋,需在设置的支座处以Y打头注 写再括号内。
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129-剪力墙竖向钢筋剪力墙水平钢筋剪力墙拉筋筏板基础底部钢筋网1a-1a(内剪力墙)审核校对设计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1-1(外剪力墙)基础高度满足墙身竖向钢筋直锚时墙竖向分布钢筋隔二下一伸入基础中支承载筏板基础的钢筋网片上。

锚固弯钩的水平段为6d ≥150 1a-1a 基础高度不满足墙身竖向钢筋直锚时墙竖向分布钢筋全部伸入基础中支承载筏板基础的钢筋网片上。

锚固弯钩的水平段为15d (做法见详图①)(外剪力墙)筏板基础中部约束边转角墙2约束边翼墙约束边转角墙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3-661.图中hj 为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髙度。

对于带基础梁的基础为基础梁顶面至基础梁底面的高度。

当柱两侧基础梁标 高不同时取较低标髙。

2.锚固区横向箍筋应满足直径≥d /4为插筋最大直径), 间距≤10d(d 为插筋最小直径) 且<100mm 的要求。

3.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不一致情况下( 如部分位于板中部分位于梁内),保护层厚度小于的部位应设置锚固区横向箍 筋。

4.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 ,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高度不小于1400mm 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他 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La )即可。

5.图中d 为插筋直径。

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筋)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弯折长度6d且,≥150基础顶面基础底面基础顶面基础底面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筋)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锚固区横向箍筋(非复合筋)基础底面基础顶面基础顶面基础底面弯折长度6d且,≥150锚固区横向箍筋(非复合筋)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长度为≥0.6L abE (≥0.6L aB )柱纵筋在基础中构造注:-13-基础底面基础顶面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筋)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501006d且≥150h j(a )保护层厚度>5d ;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插筋保护层厚度>5d ;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基础保护层厚度≤5d ;基础高度满足直锚基础底面基础顶面间距≤500.且不小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筋)50100h j1-基础底面基础顶面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501006d且≥150h j锚固区横向箍筋(非复合筋)基础底面基础顶面50100h j1-锚固区横向箍筋(非复合筋)基础底面基础顶面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0.6L )≥0.6L 基础保护层厚度≤5d ;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基础底面基础顶面插至基础底板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0.6L )≥0.6L 15d 15d6d且≥150-130-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3-67独立基础DJ J 、DJ 底板配筋构造独立基础BJ J 、BJ P 底板配筋构造独立基础DJ J 、DJ BJ P 底板配筋构造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适用于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

几何尺寸和配筋按具体结构设计和本图构造确定。

独立基础底扳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X 向配筋y 向配筋≤75.≤s /2S筋筋≤75.≤s /2SX 向配筋y 向配筋-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3-68DJ J 或坡形截面DJ p 。

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间距S≤75.≤s /2分布钢筋顶部柱间纵向配筋X 向配筋y 向配筋图集号16G101-3-69双柱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状,可为阶形截面DJ J 或坡形截面DJ P 。

几何尺寸和配筋按具体结构设计和本图构造确定。

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 ,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双柱独立基础所设置的基础梁宽度,宜比柱截面宽度 ≥100mm(毎边≥50mm) 。

当具体设计的基础 梁宽度小于柱截面宽度时。

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75.≤s /2基础梁顶部纵筋基础梁低部纵筋基础底板y 向(短向)受力钢筋单跨基础梁JL基础底板X 向(长向)分布钢筋间距S100h 11.当独立2500mm 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

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但该基础某侧从 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 时,钢筋在该侧不应 减短。

基础底板长度≥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注:1.杯口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状可为阶形截面BJ J或坡形截面坡形截面且坡度较大时,应在坡面上安装顶部摸板,以确保混凝土 能够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几何尺寸和配筋按具体结构设计和本图构造确定。

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当中间杯璧宽度注 :图集号1.高杯口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状可为阶形截面BJ J 或坡形截面BJ P 。

当为坡形截面且坡度较大时,应在坡面上安装顶部模板,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浇筑成型、振捣密实2.几何尺寸和配筋按具体结构设计和本图构造确定,施工按相应平法制图规则。

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短边中部竖向纵筋长边中部竖向纵筋且≥150柱注 :角筋长边中部竖向纵筋拉筋在短柱范围内设置,其规格,间距同短柱箍筋两向相对于短柱纵筋隔一拉一图集号1.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 s <400m m 时,双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拉筋在短柱范围内设置,其规格,间距同短柱箍筋,两向相对于短柱纵筋隔一拉一中间杯璧内设置的拉筋,其规格,竖向间距同杯口箍筋杯口顶部焊接钢筋网,其下方外围杯口范围设置的箍筋短边中部竖向纵筋长边中部竖向纵筋2-2图集号1.独立深基础底板的截面形式可为阶行截面BJ J 或坡形截面BJ P 。

当为坡形截面且坡度较大时,应在坡面上安装顶部模板,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几何尺寸和配筋按具体结构设计和本图构造确定,施工按相应平法制图规则。

单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插至基低纵筋间距≤1m 支在底板钢筋网上150拉筋在短柱范围内设置,其规格,间距同短柱箍筋,两向相对于短柱纵筋隔一拉一注 :双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基础联系梁分布筋直径间距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伸出长度为150b分布筋b /2b /2b 基础联系梁基础联系梁150直经间距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d 条形基础无交接低板端部构造图集号16G101-3-76注:1.当条形基础设有基础梁时 基础底板的分布钢筋梁宽 范围内不设置。

2.在两向受力钢筋交接处的 网状部位,分布钢筋与同 向受力钢筋的构造搭接长 度为150mm 。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bb /4b /4(a 十字交接基础底板也可用于转角梁板端部均有纵向延伸)bb /4(b 丁字交接基础底板)(c 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b150阶梯形坡形阶梯形坡形阶梯形坡形坡形图集号16G101-3-77剪力墙竖向钢筋基础底板受力筋、分布筋基础底板受力筋基础底板受力筋分布筋分布筋受力筋受力筋分布筋分布筋分布筋图集号16G101-3-78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伸出长度为La构造搭接150直径间距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由分布钢筋转换为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构造筋搭接150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分布钢筋伸出长度为伸出长度为基础底板受力钢筋b ≥25000.9b 0.9b条形基础低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100100≤500墙下条形基础低板低不平构造(一)(板式条形基础)和右跨Lni+,i 较大值,其中i=l, 2, 3……2.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

梁相互交叉宽度内的箍筋按截面底板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Ln/3Ln/3Ln/3Ln/3Ln/3Ln/3底板贯通纵筋链接区底板贯通纵筋链接区≥Ln/3≥Ln/3底板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底板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Ln/4Ln/4Ln/4Ln/4Ln/4Ln/4(吊筋高度应根据基础梁高度推算,吊筋顶部平直段与基础梁顶部纵筋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当净距不足时应置于下附加(反扣)吊筋构造(附加箍筋最大布置范围,但非必须布满)注:1.当具体设计来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梁端部节点内按 第一种箍筋设置。

基础梁JL 配置两种箍筋构造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跨中第二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节点区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数)节点区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数)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跨中第二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节点区按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数)图集号16G101-3-80L L L hc hchc垫层节点区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节点区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节点区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505050505050基础梁JL 配置两种箍筋构造L 柱柱柱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跨中第二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梁端第一种箍筋范围(按设计标高)跨中第二种箍筋范围(按设计标高)(按设计标高)(按设计标高)(按设计标高)(按设计标高)图集号16G101-3-80注:1.当具体设计来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 箍筋设置。

2.基础梁竖向加腋部位的钢筋见设计标注。

加腋范围的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基础梁JL 竖向加腋钢筋构造未加腋部位(某跨或外伸部位等)锚固长度 La锚固长度 La锚固长度 La锚固长度 La锚固长度 La锚固长度 LaL aL aL aL aL a505050505050C1C 2laC1C 2C1C1C 2C1C 2C 2未加腋部位(某跨或外伸部位等)基础梁JL 竖向加腋钢筋构造图集号16G101-3-81梁板式筏形基础梁JL 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边柱或角柱伸出长度为L'n伸出长度为Ln/3且≥L 'n弯折长度12d 伸出长度为La 弯折长度12d边柱或角柱伸出长度为L'n伸出长度为Ln/3且≥L 'n弯折长度12d 伸出长度为La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 当直段长度≥La 时可不弯折梁包柱侧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水平段≥0.4Lab伸出长度为Ln/3边柱或角柱1.端部等(变)截面外伸构造中,当从柱内边算起的梁端部外伸长度不满足直锚要求时基础梁下部钢筋应伸至端部后弯折,且从柱内边算起水平段长度≥0.6Lab, 弯折段长度15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