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珠海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房地产行业:从拿地数据看各城市与房企的变化:“三道红线”之后,哪些房企仍在扩张?

“三道红线”之后,哪些房企仍在扩张?从拿地数据看各城市与房企的变化► 2020年全国土地供应及成交情况土地供给方面,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加19%,其中,12月单月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6%。
2020年全国全口径累计推出建面为63.0亿平,同比+11%,累计成交建面49.9亿平,同比+16%,全口径出让金达8.1万亿元,同比+19%,楼面价1623元/方,同比+3%,其中住宅出让金达6.6万亿元,同比+19%。
从溢价率数据来看,2020年一线城市每月的溢价率波动幅度较大,二季度溢价率达到全年高点,之后逐步回落。
而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自一季度攀升后,在二季度达到相对高位,三季度受融资新政影响,此后,溢价率在下半年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
流拍率方面,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全国流拍率水平较高,而自2020年3月份以来,流拍率始终保持在低位,并逐步走低。
2020年3-12月全国流拍率均在5%-9%之间波动。
2020年全国、一线、二线、三四线流拍率分别为8%、2%、5%、9%,一线城市流拍率最低,而三四线城市流拍率相对较高。
► 高总价及高溢价率地块的城市分析2020年受疫情影响,高总价地块数在上半年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二季度市场热度达到高点后有所回落,经历三季度的下降后,年末市场整体大幅回暖,高总价地块在12月创下全年新高。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0年全年总地价超过50亿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14个城市。
从高溢价率城市数目来看,2020年12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目较11月减少了8个。
从全口径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12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40城(9月、10月、11月分别为46、36、48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21城(9月、10月、11月分别为25、16、27城)。
从住宅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12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49城(9月、10月、11月分别为59、48、59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36城(9月、10月、11月分别为33、30、37城)。
珠海商业市场整体调研报告

市场发展前景
珠海商业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电子 商务、智能物流等领域,将迎来
更多的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展望
珠海商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日趋 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 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
04
珠海商业市场供给分析
商业地产供应情况
01
02
03
商业地产供应充足
优质服务提供
珠海市商业设施和服务提供者注重服务质量,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 引消费者。
设施和服务创新
珠海市商业设施和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推出新的设施和服务项目, 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竞争激烈
珠海市商业市场竞争激烈, 各类商业地产项目和商业 设施服务提供者之间竞争 激烈。
差异化竞争
政府应加大对商业市场的支持 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
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 业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
THANKS
感谢观看
珠海商业市场整体调研报 告
• 引言 • 珠海商业市场概述 • 珠海商业市场需求分析 • 珠海商业市场供给分析 • 珠海商业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调研目的
了解珠海商业市场的 发展现状和趋势
预测珠海商业市场的 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
分析珠海商业市场的 竞争格局和优劣势
调研范围和方法
买力。
质和 体验感,对个性化、多元化和便捷 性的需求较高。
消费行为习惯
消费者在选择购物场所时,更倾向 于环境舒适、服务优质、交通便利 的商场和超市。
企业需求和采购行为分析
企业采购需求
珠海商业市场上的企业采购需求主要 集中在办公用品、建筑材料、设备器 材等方面,同时对高效、便捷的物流 配送服务也有较高要求。
地产行业月报:楼市延续改善,地产配置价值凸显

地产行业月报楼市延续改善,地产配置价值凸显平安证券研究所地产团队2020年8月18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地产强于大市(维持)核心摘要⏹本月观点:7月楼市表现延续改善,50城新房月日均成交同比增7.8%,部分热点城市调控陆续加码;同时下半年债务到期高峰与融资端传闻或将收紧背景下,7月房企境内债发行环比增长126%。
尽管多地调控加码、融资端可能收紧,近期地产板块尤其优质房企表现依然抢眼,一方面反映当前估值已充分消化政策与融资端预期,另一方面在前期上涨较快板块出现调整、大盘波动加大、市场风格趋于均衡背景下,低估值、低持仓、销售持续超预期的地产配置价值持续凸显,看好年内优质地产股表现,建议关注:1)销售及业绩相对较佳的弹性房企中南建设、金科股份、龙光集团、天健集团等;2)低估值、高股息率龙头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3)受益竣工回升周期及存量市场的物业板块。
⏹政策:热点城市调控加码,“房住不炒”基调延续。
7月涉房类政策(含中央及地方)共59项,环比增长119%,其中偏紧类政策占比46%;深圳等热点城市调控密集出台,主要包括提高限购要求、延长限售期、支持无房家庭优先购房、整治楼市秩序、公积金贷款收紧等。
往后看,“房住不炒”基调下,个别热点城市不排除进一步收紧可能性,但整体调控节奏或趋平稳。
⏹资金:稳健偏宽松,关注融资端可能的边际收紧。
7月全国房贷利率延续下行趋势;房企境内债、境外债、信托发行552亿元、74亿美元、605亿元,环比升125.7%、升32.4%、降50.3%,融资成本环比升0.52pct、降0.30pct、升0.05pct。
考虑下半年债券到期规模较大,预计房企债券融资仍将积极,但行业或难现上半年宽松局面,同时关注融资端可能的边际收紧。
⏹楼市:销售延续改善,后续或逐步放缓。
7月50城新房月日均成交同比增7.8%,增速较6月下降3.9个百分点。
随着基数逐步抬升、热点城市调控收紧,预计后续全国单月销售增速将缓慢下降,全年销售面积同比降0%-5%。
房地产周报:前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持续好转

前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数据持续好转证券研究报告所属部门 । 行业公司部 报告类别। 行业周报川财一级行业 । 金融 川财二级行业 房地产 报告时间। 2020/8/15分析师陈雳证书编号:S1100517060001 ***************川财研究所北京 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15楼,100034上海 陆家嘴环路1000号恒生大厦11楼,200120深圳 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免税商务大厦32层,518000 成都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177号中海国际中心B 座17楼,610041——房地产周报(20200815) v 川财周观点8月14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0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以及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7月份,70大中城市中有59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具体来看,银川环比涨幅2%居首,北上广深环比分别上涨0.3%、0.4%、0.8%、0.6%。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532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1-6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836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降幅比1-6月份收窄2.6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81422亿元,下降2.1%,降幅比1-6月份收窄3.3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0.09,比6月份提高0.24点。
受疫情影响,前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和面积均同比下降,但是正在逐步恢复,降幅有所收窄。
70大中城市的疫情影响已经逐步消退,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但由于受到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压力,上涨幅度较小。
预计未来行业将会持续复苏,但是金融监管持续收紧,叠加“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理性,保持缓慢增长态势。
个股方面,建议继续关注行业内稳健经营、低估值的优质头部房企:万科A 、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
v 市场表现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18%,收报于3360.10点。
2023 年房地产市场展望:以稳为主的供需新平衡

文/唐瑄 刘丽杰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2022年,在房企风险外溢、疫情频繁扰动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深度、持续的下调。
这种深度下调,是在一个长期下行的周期里叠加了短期下行力量。
长期下行周期指房地产市场需求中枢水平下降,主要是由城镇化速度放缓、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程度上升的基本面所致。
需求下降、疫情扰动放大了房企风险的外溢性,加重了居民购房的观望情绪,使得短期市场修复艰难。
长短期因素叠加给市场运行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防风险、保交楼和稳需求等方面给予了更多支持,为接下来的市场运行注入了更强的托底力量。
供给侧出清过程中是否面临库存缺货局面?住房需求释放有何新的特点?明年市场量价会不会再现大幅下降?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将从影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键变量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市场新平衡的答案。
一、供给侧:从积库存到去库存影响供给侧的关键变量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化。
拿地减少不会导致短期缺货。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约26%,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降幅约39%,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累计降幅超40%。
拿地和新开工降幅明显大于销售,拿地和新202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以稳为主的供需新平衡供给侧出清过程中是否面临库存缺货局面?住房需求释放有何新的特点?明年市场量价会不会再现大幅下降?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防风险、保交楼和稳需求等方面给予了更多支持,为接下来的市场运行注入了更强的托底力量。
71CHINA REAL ESTATE FINANCE 中国房地产金融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开工又代表了未来新房[ 全文新房均为新建商品住宅口径。
]的潜在供应量,这是否意味着2023年会出现新房整体供应紧缺的局面?我们认为不会。
2023年市场供应端主基调以盘活存量去库存为主。
当前新房库存仍然处于高位。
格力地产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公司概况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地产”或“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涉及物业经营、物业管理、投资管理、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的发展,格力地产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
二、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与利润根据格力地产2020年度财务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
从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幅度来看,格力地产在2020年取得了较为稳健的经营业绩。
2. 资产与负债截至2020年末,格力地产的总资产约为8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负债总额约为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4%,处于合理水平。
3. 现金流状况格力地产202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等。
总体来看,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
4.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格力地产2020年度毛利率为20.1%,较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住宅项目销售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成本控制。
(2)净利率:2020年度公司净利率为7.6%,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高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以及期间费用的控制。
(3)净资产收益率:2020年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5.4%,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5. 财务风险分析(1)行业风险: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不断,市场竞争激烈,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压力。
(2)财务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2023年房地产销售计划3篇

2023年房地产销售计划3篇计划一2023年房地产销售计划一、市场现状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也变得更加旺盛。
在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1.房价依然高企,部分地区房价或将持续上涨。
2.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变得更加成熟,买家将更加理性,买房考虑质量和价值。
3.房地产销售将更加注重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二、销售策略1.增强品牌开发厚度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销售,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将大力加强公司品牌推广,打造高品质、高服务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吸引客户认可,并建立品牌忠诚度。
2.构建多元化业务模式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其中包括住宅、商业、酒店、物业等多个子行业。
我们将积极探索各个领域,开展多元化业务,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优化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在2023年的房地产销售中,我们将践行客户至上的理念,注重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连贯性。
我们将提供各种贴心、专业、及时的服务,让客户既可以放心购房,又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关怀。
三、销售目标总销售额为10亿,其中住宅销售额为8亿,商业销售额为1.5亿,酒店销售额为0.5亿。
四、营销方案1.微信营销通过微信营销平台,向客户群体发送优惠信息,让客户关注并参与活动。
结合微信营销,引流网站,增强客户购房的互动体验。
2.展会营销2023年,我们将继续参加各类房地产展会,并拓展相关活动、软文和领导的讲解,增强展会的宣传效果。
3.线下活动开展线下活动,如房产市场研讨会、客户座谈会、课程辅导等,让客户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文化特点,加强客户的信任感,增加客户到访率,提升销售额。
五、总体概述综合以上措施,结合市场动向及公司实际情况,我们提出2023年房地产销售总体方案。
我们将以品牌效应为核心,继续优化统筹管理、营销创新和售后服务,实施多元化业务模式,实现销售规模和销售额的提升。
计划二2023年珠海地区房地产销售计划一、市场现状2023年的珠海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高热状态,房价高企。
珠海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珠海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一、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情况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直到8月下旬才逐渐放开,因此人力资源市场数据较2019年有非常大的降幅。
2020年9-12月人力资源市场共提供现场招聘需求岗位9.39万个次,进场求职者7.85万人次,求人倍率约为1.2,求人倍率较2019年同期上升0.15,岗位需求略大于求职人数。
二、需求岗位数据分析(一)需求岗位量分析2020年现场招聘发布需求岗位共计9.39万个次,与2019年全年数相比下降90.33%,与同期相比下降61.69%。
(二)岗位需求产业分析2020年,第二产业岗位需求5.19万个次,占比55.22%;第三产业岗位需求4.19万个次,占比44.56%。
制造业企业岗位需求较多,第二产业岗位需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三)岗位需求经济类型分析与2019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个体户、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岗位需求占全部岗位需求的比重有所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岗位占全部岗位需求的比重下降。
(四)岗位需求行业分布分析在按行业分类对企业岗位需求统计中,排名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行业,排名4~7位的分别是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可以看到,虽然年初因疫情影响,餐饮、酒店和旅游行业等均遭到重创,但是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后,休闲娱乐活动行业迅速回暖,仍是岗位需求较高的行业。
(五)排名前十的需求岗位需求岗位数量上,普工(生产线操作工)仍居所有岗位之首,其次为餐厅服务员以及推销展销人员,4~7位分别是中餐烹饪人员、包装工/搬运工、饭店服务人员、和上述岗位需求行业分布情况基本相符。
(六)岗位对学历需求分析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情况看,2020年,企业对学历的需求仍主要集聚在高中以下,其中,对高中学历的需求占比达36.29%,其次为初中学历,占比25.53%,另外,对学历无需求的占比上升,占比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