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第一篇: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第一章前言砌体结构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程度轻重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屋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裂缝宽度的控制标准问题:(1)墙体裂缝允许宽度的含义包括:①裂缝对砌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影响很小;②人的感观的可接受程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通常在美学上难以接受,砌体结构也不例外。

尽管砌体结构的安全的裂缝宽度可以更大些,但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砌体房屋的裂缝,不论是否为0.3mm,只要可见,已成为住户判别“房屋安全”的直观标准。

根据资料了解,目前只有德国对砌体结构的裂缝宽度有明文规定:对外墙或条件恶劣的墙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其它部位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

其它发达国家对裂缝控制的要求较高,但未对砌体裂缝宽度规定标准。

因此,如何面对砌体结构的裂缝,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和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鉴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按目前条件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措施,尚难完全避免墙体开裂,而是使裂缝的程度减轻或无明显裂缝,因此规范中采用了“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的用语。

裂缝的成因,依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

在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墙体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温度、收缩、变形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

变形裂缝占砌体房屋裂缝中的80%以上,其中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更为突出和引人关注。

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本文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引起的变形裂缝。

第2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在软土、填土、冲沟、古河道、暗渠、沉陷区以及各种不均匀地基上建造结构物,或者地基虽然比较均匀,但是荷载差别过大或结构物刚度差别悬殊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均能引起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5篇模版)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5篇模版)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5篇模版)第一篇: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裂缝的性质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

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

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臵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土建工程中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土建工程中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土建工程中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土建工程中的砌体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构件,但往往会出现砌体结构裂缝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土建工程当中是非常常见的。

这些裂缝往往会导致结构变形、失稳和影响建筑物的功能。

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材料的选择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通常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导致的。

因此,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密度较高、质量较好的材料来制造砖块。

同时,还应该避免使用有缺陷、有裂纹的砖块,这样才能充分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结构裂缝问题。

2.设计合理的结构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结构的变形和失稳。

在砌体结构设计时,应遵循科学的结构力学和力学设计原理,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结构的变形和失稳,并且能够尽量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

3.施工技术在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在砌体结构的基层上,先打上一层牢固的基底,然后再按纵横交错的方式将砖块垒起来。

同时,要注意砂浆的配合和施工有无侵入砼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保证结构的平整性和垂直性。

4.合理的加固和处理方式如果砌体结构已经出现了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和处理。

对于一些有金属小挠度的裂缝,可以采用喷涂封闭来处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裂缝,需要采用填充和砌块砂浆磨合的方式来进行修复。

同时,对于一些存在能够搭接的插接小挠度的裂缝,可以采用搭机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

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砌体结构裂缝的出现,并且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也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希望本篇文章能为土建工程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由砖块或石块以特定的方式堆砌而成。

然而,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常常会出现裂缝,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自重荷载:砌体结构的自重是一种常见的荷载,它会产生沉降和变形,进而导致结构内部和外部出现裂缝。

2.温度影响:砌体结构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热胀冷缩,其中冷缩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冷缩会使得砌体结构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3.构造收缩:砌体结构中的材料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会发生变形和收缩,这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4.地基沉降:砌体结构在底部支撑不良的情况下,地基会发生沉降,导致结构产生变形和裂缝。

5.不均匀荷载:不均匀荷载的作用会导致砌体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而产生裂缝。

二、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并进行适当的结构计算和模拟分析,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和材料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增加伸缩缝:在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应合理设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4.加强地基处理:在砌体结构的地基处理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减少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5.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砌体结构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预防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要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全面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出现原因与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出现原因与控制措施

浅析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出现原因与控制措施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加速了商品化住宅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条件,而人们尤其关注的就是房屋墙体出现的裂缝问题。

实际上,诸如墙体裂缝之类的住宅质量问题在生活中引发了不少的经济纠纷。

本文主要对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房屋;墙体裂缝我国住宅的商品化发展让人们更加重视建筑的质量,而砌体结构墙体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美观,还会导致房屋渗漏,最终对房屋的结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都有较大影响。

因此,裂缝的出现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

一、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墙体裂缝产生主要来自于外荷载和变形,其产生原因可归纳于如下三种:1.温度变形墙体产生温度应力是因为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造成墙体温度变形,或者是房屋及周围温差引起。

一般来说混凝土平屋盖房屋的顶层两端墙体、山墙上最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例如山墙上面的斜裂缝、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等等。

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合房屋中的楼盖、墙体的温度变形,并由此出现大的温度应力,而这两种非云质材料的抗拉强度比较弱,如果构件中的拉应力大于了抗拉强度的极值时,就会造成裂缝。

2.收缩变形干缩变形是混凝土内部因为自由水蒸发减少了体积,而凝缩变形则是指混凝土体积的减少是由水和水泥化学作用造成,它们都包括在收缩变形的现象中。

(2-4) 10-4是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收缩值,基本上都是完成于凝固初期,30%是在10d后凝固,50%是在28d后凝固。

而干缩很小的烧结粘土砖变形快,常温下没有明显的收缩。

温度和干缩会共同引起非烧结类块体砌体出现裂缝,两种裂缝通常都会出现在墙体中,也可能因为不同条件而出现不同裂缝。

混凝土砌块房屋中普遍存在墙体裂缝,而多是由于砌块收缩造成的。

3.地基不均匀沉降如果房屋出现地基软,土质差别明显、房屋高差太大等情况就容易造成墙体裂缝,因为这些因素都会让房屋的不均匀沉降过大,增加墙体的附加应力。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一、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1. 建筑物自身质量问题建筑物自身质量问题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物的自身质量不足,或者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不合理,都会导致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2.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冬季,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室外温度较低,砌体结构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裂缝。

3.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地基沉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4. 地震地震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会受到地震的冲击,从而导致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1. 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筑物的自身质量越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就越强,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2. 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3. 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地基加固和处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地基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加固和处理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4.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总之,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刘肚宏(常')i i--建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詹商要】通过对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的分析,阐述了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防控措旌和方法。

供键词】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控制措施砌体结构墙体的裂缝是建筑业的一个通病,是一个与材料学、热工学、力学等多个专业知识密切联系的、复杂的问题。

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千缩,也有设计上的缺陷、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等。

因为砌体结构裂缝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能,目对抗震也极为不利。

1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形态1.1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多是由于建筑物热胀冷缩造成的,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

由于房屋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屋面板的温度比墙体的温度高出许多,在夏季甚至高出两倍左右。

即使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也远大干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因此屋盖的膨胀变形远大于墙体,两者变形不协调,结果屋面板的变形对墙体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从而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

水平剪力和屋盖、女儿墙等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的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强度时,墙体就产生裂缝。

对于平面为矩形的建筑物来说,房屋两端第一、二开间墙体承受的温度应力最大,墙体裂缝也较严重,因此墙体温度裂缝的开裂程度一般为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阳轻。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千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必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网氏,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当砌体遇到温度的变化时,产生的内应力可能引起裂缝。

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没有考虑热膨胀系数的长墙上。

2.沉降:如果基础没有充足的承载能力或处理得不够好,会导致墙体产生沉降,并出现裂缝。

3.荷载:如过载、液体压力、风力等外部因素,都可以导致墙体内应力增加,并可能导致裂缝。

4.材料缺陷:如墙体内有不良品质的砖块或腐朽的木材,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鉴别:1.裂缝类型:较窄的裂缝通常是由温度变化和水分膨胀引起的,较宽的裂缝可能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2.裂缝方向:在水平面上分布较大的裂缝通常是由基础缺陷或沉降引起的。

垂直于地面的裂缝通常是由结构或材料问题引起的。

3.裂缝深度:表面裂缝通常很浅,深度约为几毫米到几厘米。

如果裂缝很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4.裂缝位置:通常,裂缝在建筑的梁、柱子、门窗口附近更常见。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控制措施:1.良好的设计和建造:包括适当的土建规划和预算,并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2.监测和维护:要经常检查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修正裂缝问题。

3.强化基础:如果发现基础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如加固基础、提升地基、增强土壤等。

4.改善温度变化:如果砌体暴露在温度较大的环境中,可以采用隔热材料或增加外部遮阳等措施来改善温度变化问题。

5.保持温度和湿度平衡: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湿度和保持温度平衡。

这可能包括使用空气调节等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通过对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成因的分析,阐述了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防控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墙体的裂缝是建筑业的一个通病,是一个与材料学、热工学、力学等多个专业知识密切联系的、复杂的问题。

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缺陷、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等。

因为砌体结构裂缝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能,且对抗震也极为不利。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砌体结构住宅墙体开裂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 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形态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是由于建筑物热胀冷缩造成的,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

由于房屋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屋面板的温度比墙体的温度高出许多,在夏季甚至高出两倍左右。

即使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也远大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因此屋盖的膨胀变形远大于墙体,两者变形不协调,结果屋面板的变形对墙体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从而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剪。

水平剪力和屋盖、女儿墙等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的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强度时,墙体就产生裂缝(包括水平、垂直及
斜裂缝)。

对于平面为矩形的建筑物来说,房屋两端第一、二开间墙体承受的温度应力最大,墙体裂缝也较严重,因此墙体温度裂缝的开裂程度一般为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阳轻。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必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而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速度比较快,出窑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才能停止,且如果再次受湿仍会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收缩变形。

此类变形引起的裂缝出现部位较多,且裂缝的程度也较严重。

如房屋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

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果砌体材料在养护、运输、存放、砌筑等环节上产生疏忽,再加上砌块本身质量问题,砌筑时砂浆饱满度不够等因素,就会在砌体上会产生呈发丝状分布的裂缝、边贯水平裂缝和墙角阶梯裂缝等。

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冻胀裂缝
由于地基承载力结构刚度上存在差异,使得建筑物沉降不均匀,当差异沉降积累到一定的数值时,基础及上部结构失去了支承,其重量只能由砖砌体承担,使得砖砌体上产生了附加的拉力和剪力。

当这种附加的拉力和剪力超过了砖砌体的承载能力后,砖砌体上便出现了裂缝。

一般长条形建筑物的下部纵墙上常会产生八字形裂缝或单方向斜裂缝,下部缝宽较大,向上逐渐缩小,而在顶层为大量的竖向裂缝或接近竖向裂缝。

这些裂缝在房屋建成不久就会出现,它的数量和宽度随时间而发展。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层表面所含水分就开始结冰;而当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性土中的水就开始结冻,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不断涌进上部,上部土不断结冻形成冰晶体而膨胀隆起,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结冰的厚度不同,随着气温的降低,地基隆起的程度就不同。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越高,气温越低,隆起的程度越高。

冻胀应力很大,可高达2000kpa 以上,建筑物很难抵抗如此大的应力,所以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就会被顶起。

由于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各基础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出现冻胀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好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裂缝的形式是:若建筑物中部冻胀量大,两端冻胀量小,则在中部砖墙顶部出现裂缝,在两端出现倒八字斜缝;若建筑物中部冻胀量小,两端冻胀量大,则以冻最小点为中心,向两边扩展,出现大致平行的成排八字斜裂缝。

因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
砌体因承载力不足,即超载作用引发裂缝的原因,有因材料的材质不良或砌筑质量差而降低了砌体强度;因任意改变使用条件或随意拆墙凿洞,削弱了砌体的截面面积;因结构构件有缺陷而造成的裂缝。

一般此类裂缝均直接影响砌体结构的安全性,因此随着裂缝的出现和增加,砌体承载力逐渐下降,最终将可能达到破坏。

2. 控制墙体裂缝的措施
屋盖上宜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温度变化是建筑物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必须在建筑物屋面采取隔热措施,设置保温层和隔热架空板,减少屋面热膨胀变形对墙体产生的水平推力,是控制温度应力的有效办法。

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宜大于6 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mm;顶层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女儿墙应设间距不大于4m的构造柱,构造柱向上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正确结构计算和设计
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

当荷载较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应提高块体和砂浆强度等级,或采用配筋砌体。

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

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梁,承担上部荷载。

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损害
主体立面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合理设置沉降缝
加强地基勘察工作,对于复杂地基,在地基开挖后应进行普遍勘查,对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再进行基础施工。

对于高度相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在分期建筑房屋的交界处,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的发生。

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是一种用于释放因砌体和现浇砼收缩引起的水平应力的方法。

这些缝减少了约束并允许墙体纵向位移。

伸缩缝应设置在砌体内部,由于干缩、碳化、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产生应力而超出其承载极限的位置。

设置伸缩缝的典型位置在墙的高度变化处和在墙体厚度变化处,即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是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部位。

控制基础埋深
预防冻胀裂缝的最根本措施是把基础底面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如果基础两侧均是冻胀土,应在基础两侧填30~50cm厚的非冻胀土作为隔离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梁下面,应留适量的空隙,防止冻胀土顶裂基础梁和墙体,对考虑室内有采暖条件而将冻结深度乘以折减系数的建筑物,应注意该建筑物是否在土壤冻结前交会使用。

否则,要考虑施工期间没有取暖条件,实际冻结深度比计算
的冻结深度深,以及自然地面标高低于设计地面的情况,当不能把基础做到冰冻线以下时,应采取换土的措施消除土的冻胀。

结语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控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既能控制墙体裂缝的产生,又方便施工的目的。

控制裂缝,重点在防,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控制裂缝,提高房屋质量的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