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几顶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和商品化住宅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特别是对如何有效地控制墙体出现的裂缝现象变得更加的关住。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因住房质量问题像是墙体变形裂缝或者墙体渗水等问题所引发的经济纠纷越来越多。
目前民众评判一个建筑物好坏的最基本也是很直接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会出现裂缝现象。
基于此目前阶段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
关键词:墙体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措施通过分析当前的情况我们得知,在我国的很多区域,住宅都是多层化的。
它们使用的一般是砌体模式。
它的特征是可以在所在区域获取材料,而且费用不高。
不过其因为材料以及设计和构造等等的一些要素的存在,比较的易于出现缝隙。
因为人们对于居住氛围以及建筑品质的规定比较的严苛,对缝隙的控制规定也很严苛,所系必须形成合理的品质体系。
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其用到的材料一般都是脆性的,容易出现缝隙。
其出现不仅仅干扰到墙体的品质,使得其无法合理的使用,同时其综合性以及抗震能力等都会变弱,不论是人的视觉亦或是内心都面对着非常高的压力。
导致缝隙的要素非常多,比如地基以及干缩,或者是设计方面的不利现象。
所以,强化砌体构造,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经成为了目前的相关机构和建筑开发机构等普遍关注的事项。
1 产生裂缝的原因1.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由于地基工作没有做好,建成后建筑物会产生沉降现象,而往往这种沉降是不均匀的,降得厉害的与降得轻的就会发生错位,这就使得墙体中产生拉力或者剪力,当这种力大于墙体自身力时,便会产生裂缝现象。
此种类型的裂缝多是斜向,且易发生于门窗洞口附近。
1.2 温度裂缝由于气温改变,所以会使得材料出现体积的变化。
对于混合结构来讲,由于墙体与混凝土屋盖等结构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如果气温的该表比较的严重的话,会在墙体中出现一种力。
而这种力超过了一定的数值的话,就容易导致缝隙现象产生。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砌体结构是建筑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采用砖、石等材料砌筑而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出现裂缝等损害,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砌体结构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这是一个必须关注并实际应用的技术。
一、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1.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地基沉降不均时,建筑物的上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偏移和扭曲,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2.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一。
在寒冬和炎热的夏季,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建筑物的砌体会出现收缩和膨胀,使得结构产生应力引起裂缝。
3.设计缺陷砌体结构的设计或者细节缺陷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例如,不合理的结构设计、构造细节或者选择素材不当等等,都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从而导致侧向位移、损坏和裂缝的产生。
二、预防砌体结构裂缝的措施1.地基处理为了防止砌体结构裂缝的出现,必须首先注意地基的处理。
正确的地基处理可以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以及减少因水土流失、潮湿或冻胀等现象所造成的影响。
在建造过程中必须注意地基的抗压性,不要在地基处理时匆忙地进行施工。
2.正确选择砌体材料除了合理的地基处理,正确的选择砌体材料也是防止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关键。
选择高质量的砖块或石块可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
同时,在施工场地上要选取干爽的场地,避免泥土混入筛子,石弦、草等杂物混入砖中,影响砌体结构的质量和坚固性。
3.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正确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也是预防砌体结构裂缝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要选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到其承载和地基沉降的情况;施工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遵守各项施工安全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使用合适的裂缝预防材料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砌体结构,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裂缝预防材料来提高其抗裂能力。
例如,可在砌砖时添加高效橡胶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的抗裂等性能,减少因温度与水分的历经所造成的对砌体结构的损伤。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怒塑熊且.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赵祥兴(南京大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0000)喃要】本文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因素及搬啼l措麓进行了分析,可拱廖考。
鹾黉枣阋]墙体;裂缝;控制1裂缝的性质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酾十E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刁-厶格及缺乏经验等。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0/0以上。
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项下或屋项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皤)。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项层大,下融J、。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_睑经过—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l(G一。
21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I(G一’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I(G一’2J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刚氏,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K G一’2l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 m/m,它相当于25—40。
C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 能完成50%左右的于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避免砌体裂缝厚度的措施

避免砌体裂缝厚度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是常见的结构形式。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砌体结构往往容易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但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
为了避免砌体裂缝过厚,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设计并严格执行砌体施工工艺。
如采用整体砌筑、滑动模板等先进工艺,可有效控制砌体裂缝的产生。
2. 选用优质砌体材料和砂浆。
采用高品质砖块、混凝土砌块以及合理配比的砂浆,能够提高砌体的抗裂性能。
3. 控制施工环境。
砌体施工时应当避免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并保持砌体适当湿度。
4. 设置合理的伸缩缝。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形状等,设置足够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可有效释放砌体内部应力。
5. 加强砌体施工质量控制。
做好砌缝勾缝、砌体养护等工序,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细节。
6. 采取适当的防裂措施。
如在砌体中布设钢筋网、增设拉结钢筋等,可增强砌体的整体性,抑制裂缝扩展。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砌体出现较厚的裂缝,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砌体结构裂缝及控制措施

2 2干 缩裂缝 .
度 限值 主要是考 虑结构 的耐久性, 如裂缝 宽度 对钢筋腐蚀 , 以
( 烧 结粘 土砖 , 1 ) 包括其它材料 的烧 结制品, 其干缩变 形很 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 胜影响。 () 2对砌 体结构来说 , 体的裂缝宽度 多大是无害呢?这是 墙 小, 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 只要不使用新出窑 的砖, 一般不要考虑 砌体本身的干缩变 形引起的附加应 力。 个 比较 复杂 的问题 。 因为它还 涉及 到 可接受 的美 学方面 的问 它直接取决于观 察人 的目的和观察的距离。 对钢筋砼结构, ( 砌块 、 2 ) 灰砂砖 、 粉煤 灰砖等 , 这类砌 体在潮湿情况下会 题 。 .m , 这个概念也可 生较大 的湿 胀 , 且这种湿 胀 是不可逆 的变 形。 对于砌块 、 灰 裂 缝宽度>O 3 m 通常在美学上 是不能接受 的, 而对无筋砌 体似乎应 比配筋 砌体的裂缝宽度标 砂砖 、 粉煤 灰砖等 砌体 , 随着 含水 量的降低 , 料会产生较大 用于配筋砌体 。 材 但 这 的 千 缩 变 形 。 砼 砌 块 的干 缩 率 为 0 3 0 4 m / , 相 当 于 准 放宽些。 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 ~样的。 实际上是 如 .~ . 5 m m 它 2  ̄4 ℃的温 度变 形, 5 0 可见干缩 变形 的影 响很大。 骨料块体 直观判别裂缝 宽度的安全标准 。 轻 砌体 的干缩变 形更大。 缩变形 的特 征是早期发展 比较快 , 干 如 4 裂 缝 的预 防措施 砌 块 出窑后放 置2 d g 8  ̄ 完成 5 % 右 的干 缩变 形 , 0左 以后逐 步变 膨胀 , 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 生干缩变 形, 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 在 目前 的技 术经济水平下, 尚不能完全 防止和杜 绝 由于钢 慢, 几年后材料才 能停止于缩。 但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 筋 混凝土 屋盖 的温 度变 形和砌体干缩 变形 引起 的墙 体局 部裂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由砖块或石块以特定的方式堆砌而成。
然而,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常常会出现裂缝,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自重荷载:砌体结构的自重是一种常见的荷载,它会产生沉降和变形,进而导致结构内部和外部出现裂缝。
2.温度影响:砌体结构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热胀冷缩,其中冷缩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冷缩会使得砌体结构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3.构造收缩:砌体结构中的材料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会发生变形和收缩,这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4.地基沉降:砌体结构在底部支撑不良的情况下,地基会发生沉降,导致结构产生变形和裂缝。
5.不均匀荷载:不均匀荷载的作用会导致砌体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而产生裂缝。
二、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并进行适当的结构计算和模拟分析,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和材料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增加伸缩缝:在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应合理设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4.加强地基处理:在砌体结构的地基处理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减少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5.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砌体结构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预防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要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全面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顶层墙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中图 分 类 号 : U7 4 T 5 文献标识码 : A
砌体结构 的房屋墙体开裂 已成为一 种通病 , 的裂缝在较 长 筋 , 有 构造 柱与墙体连接 处混凝土浇筑质 量差 , 缺陷较多 , 也是造成 时问内不稳定 , 且随着气候 变化 而变 化 , 的经过修 补加 固后 , 有 仍 墙 体整体刚度差 , 引起 开裂 的原 因。 旧会裂 开 , 于活 动状 态 , 处 已经 深 刻影 响 了人 们 的生 产 和生 活。 3 材 料 方面 顶层墙 体裂缝在建筑物顶层端部房 间更 为明显 , 裂缝 的产生是 由 材 料方 面主要表现 在钢 筋混 凝土 现浇屋 面和 砖砌体 的线 性 很 多因素造成的 , 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膨胀 系数相差大 。试验 表 明钢筋 混凝 土线性 膨胀 系数是 砖砌 体
第 3 6卷 第 l 7期 2 0 1 0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 r E I
Vo . 6 No. 7 13 1
J n 2 1 u . 00
・1 41 ・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0 1—1 10 1 0 —8 5 2 1 )70 4 —2
砌 体 结 构 顶 层 墙 体 裂 缝 成 因 分 析 与 预 防 措 施
李 洪 莉
摘 要 : 对砌体结构房 屋顶层墙体开裂现 象, 结构设计 、 工工 艺、 料、 针 从 施 材 环境 等 方 面 分 析 了裂 缝 产 生 的原 因 , 对 性 针 地 提 出 了顶 层 墙体 裂 缝 的 防 治措 施 , 括 增 强 屋 面保 温 层 的保 温效 果 , 短 建 筑 物设 缝 长度 , 包 缩 重视 抗 裂 构 造 设 计 等 , 以期 有效预 防和治理裂缝。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了砌体结构的各种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由砖和各种砌块等块体通过砂浆铺缝砌筑而成的竖向承重构件称为砌体结构。
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较简单,可以不用大型机械,能较好地连续施工,造价相对低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墙改”、“禁现”、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
但是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并且由于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环境温度变化等多方面原因使砌体结构出现裂缝成为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
砌体中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给房屋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1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沉降、温差变化、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干缩变形等原因。
1.1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然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处理不当,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地处山地陡坡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大,边坡不够稳定,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造成墙体开裂;因房屋周边环境的一些变化,使场地内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导致不均匀沉降;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过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北方房屋基础没有埋置在冰冻线以下,因严寒冻胀使土中的水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向上隆起引起房屋开裂。
1.2 温差变化产生的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构件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几顶措施
一、裂缝的产生机理及主要形态:
(一)温度裂缝
热胀冻缩,是各种物质的一个物理物征,各种建筑材料及其所形成的构件也不例外。
在建筑中,各构件相互连接成一空间整体,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
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二)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相对很小,但变形完成比较快。
粘土砖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
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满足了龄期的砖,一般不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即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
形。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当砌体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
干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三)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当建筑物地基没处理好或基础施工质量不合格时,会导致建筑物产生不
均匀沉降,同时建筑物墙体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四)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
房屋下面的地基承受整幢房屋的荷载而产生压缩变形,房屋随之沉降。
当地基土层不一致或土层一致而上部荷载不均匀时,结构物刚度差别悬殊时,地基就产生不同的压缩变形而形成不均匀沉降,使房屋的墙体中产生弯曲和剪切引起的附加应力。
当差异沉降较大时,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将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墙体中会出现裂缝。
地基、基础、建筑物构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其内力和变形形态与土的性质、建筑物与地基的刚度、基础与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徐变等影响因素有关。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裂缝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宽度较宽,有时宽至数厘米。
地基变形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常见的有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
二、砌体裂缝的控制
(一)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
求更为严格。
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
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质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
对砌体结构来说,墙体的裂缝宽度多大是无害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因为它还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
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的目的和观察的距离。
对钢筋砼结构,裂缝宽度>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
而对无筋砌体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些。
但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一样的。
这实际上是直观判别裂缝宽度的安全标准。
三、防止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一)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a、屋屋面保温层厚度按热工计算确定。
保温层施工必须找坡要畅顺,在挑搭处也做保温。
砖混结构的房屋长度一般应小于55m,否则应中间设变形缝。
现浇混凝土挑檐改成预制再装配,或现浇挑檐在20m长度设隔离缝,使胀缝应力不累积;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温差应力的作用,确保细部构造的结构质量。
构造设计时还应在底层窗台下设钢筋带,要求施工确保构造要求;切实保证物体的整体水平。
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减缓热胀冷缩动力源;
b、在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或刚性防水层适当部位设置分仓缝(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c、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d、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e、女儿墙一定范围增加构造柱,分散温度应力;
f、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
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
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二)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a、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
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
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b、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
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c、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
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
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
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三) 防止主要由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可采用下列措施:
a、建筑物的平面、体型尽量简化、力求简单;
b、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
c、减轻结构自重;
d、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大跨度窗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并根据规范要求在窗洞两侧增加构造柱等;
e、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尽量简化基础受力,采用单一基础类型,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
f、采用天然地基做持力层的,基槽清理一定要到位;
g、钻孔混凝土搅拌桩在打桩钻孔时清孔要彻底,减少桩基础的沉降。
四、对已裂缝的处理
这些裂缝,一般需待2~3年使其基本稳定后,视其位置按不同情况作如下方法处理。
若砖墙沿板缝位置出现的细微(不于0.2mm)裂缝不危及结构安全时,只作表面处理。
否则宜采用淡浆充填缝隙。
如裂缝宽度及长度严重,墙体裂缝可以内外看出时,必须区别采取处理。
主要有:埋预制混凝土块联结法;剔缝埋入钢筋法;抹混凝土薄层板联结法;拆除重砌法;砂浆网片加固法。
住宅建筑因温差产生的裂缝现象在北方广泛存在,只要不涉及地基下沉等原因造成的开裂,实践证明是可以预防和处理达到使用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