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专题参考答案.doc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对一年特殊诉讼吋效的规定有:(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害的。
2.【答案】Bo解析: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休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
这一原则也是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
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山、婚姻自山、遗嘱自山。
3.【答案】Bo解析:本题中,尽管在’‘标的物” 一栏只写了 "电机”两字,没有明确是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但甲、乙双方连续儿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根据双方达成的交易习惯,可以认定标的物应当是交流电机。
显然甲方的行为没有违反其意志,因此不违背自愿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亦没有滥用权利的情形。
甲方违反诚信履行义务,选项B为止确答案。
4.【答案】C。
解析:甲、乙、内、丁对该住宅楼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亨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因此ABD止确。
四人対住宅楼不是共有关系,因此不存在优先购买权。
5.【答案】Ao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内堆放建材并非必须,因此不能作为相邻关系对待,只能山双方通过合同设定地役权解决。
因此A项应选。
而甲修房时搬运建材必须通过乙家门前,此时的法律关系当属于和邻关系,因此乙无权阻止。
选项C、D按照合同关系白然可以解决。
6.【答案】D。
解析:《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因此题中的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
7.【答案】Bo解析:共有物的管理一般应当宙全体共有人共同进行,但有两项例外:保存行为和改良行为。
所谓改良行为是指在不改变共有物性质的前捉下,对共有物进行的加工、修理等行为,以增加共有物的效用或价值。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2024

一、选择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确答案:A)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 16周岁B. 18周岁C. 20周岁D. 22周岁(正确答案:B)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高效便民原则D. 权力分立原则(正确答案:D)在民法中,下列哪一项权利不属于人身权?A. 姓名权B. 名誉权C. 肖像权D. 财产所有权(正确答案:D)下列哪一项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D)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C. 依法纳税的义务D. 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答案:C)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制裁的行为B.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C. 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违法行为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D. 行政处罚必须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C)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拘留不服的B.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的C. 认为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违法的D.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正确答案:C)。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
1. 以下属于合同的要素的是()。
A.行为人的行为
B.行为人的意思
C.合同目的
D.均不对 2.自然
人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 (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C.无民事行为能力
D.均无 3.婚姻是 ( )。
A.一夫一妻制
B.一夫一妾制
C.一夫多妻制
D.一夫多妾制 4.本
人或者其他人虽为义务人,履行应用他方财产抵偿的债务,应采取以下选项中的措施 ( )。
A.占有义务人的财产
B.强制占有他人的财产
C.要求异议人履
行 D.附条件履行 5.侵权行为主体是 ( )。
A.自然人
B.法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均可 6.债权人对债务
人主张的权利是 ( )。
A.请求义务人履行债务
B.收取债务
C.不能转让
D.兑现权 7. ()可作为担保财产。
A.可以直接显失的动产
B.抽象未来财产
C.不法所得
D.均可 8.
因合同取得的收益属于()。
A.绝对财产
B.相对财产
C.全民所有制
D.个人所有制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民法试题》的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复习民法知识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民法、宪法、诉讼法复习要点试题

宪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答案】 D【考点分析】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它不属于基本法律,其它三个均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都是基本法律。
17.下列关于英国宪法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B.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构成C.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等构成D.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答案】D【考点分析】英国没有宪法典,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19.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C.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D.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答案】 C【考点分析】这是考查对制宪权内涵的理解。
一般认为制宪权是创制宪法的权力,而立法权是由宪法所设定的权力,两者明显不处于一个层次。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A.有权改变或撤销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答案】B【考点分析】根据立法法第88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2.某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
该选区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2600票。
依照法律规定,选举结果是A.甲当选B.乙当选C.丙当选D.三人均不得当选【答案】 D【考点分析】选举本身是无效的,根据选举法第41条规定,直接选举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因为投票人数未达到选民人数的一半,所以只有第4项是正确的。
全国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民法2

全国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民法2一、单项选择题1.(2014河北廊坊)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A.某企业在报纸刊登的商业广告B.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C.某商场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D.某单位向经销商发出的电脑订货单2.(2014山东青岛)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
A.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B.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C.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D.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3.(2015黑龙江省地矿局)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不当得利?()A.养子女向生父母给付生活费B.一方因赌博输给另一方钱财C.商店售货员失误多收价款D.债务人主动清偿未到期的债务4.(2018四川)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法人、非法人组织人身权的是()。
A.名称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5.(2018吉林三支一扶)下列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是()。
A.重婚的B.未到法定婚龄的C.因胁迫结婚的D.有禁止结婚的近亲属关系的6.(2014河北衡水)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孙子女、外孙子女的()。
A.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B.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C.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D.代位继承人7.(2017重庆綦江)老王育有子女二人,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花,小花有两个儿子甲和乙,小花在2015年死亡,2016年老王死亡,留下遗产300万元。
小明、甲、乙三人因遗产分割发生纠纷,下列对老王遗产分配正确的是()。
A.小明继承150万元,甲、乙共同继承150万元B.小明、甲、乙三人各继承100万元C.小明继承300万元,甲和乙无权继承D.甲和乙各继承100万元,小明无权继承8.(2017重庆綦江)下列各项中,不需要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A.依法服兵役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答案)
D.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2.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合法行政原则
B.合理行政原则
C.程序正当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答案,但实际上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非行政法原
则)
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多少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正确答案)
D.20周岁
5.下列哪一项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正确答案)
B.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6.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
A.行政管理关系
B.刑事法律关系
C.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正确答案)
D.诉讼程序关系
7.下列哪一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正确答案)
D.外资企业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B.强化环境管理原则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D.优先发展经济原则(正确答案,实际上我国环保法强调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而非优先发展经济)。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常识练习题(三)

1.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
A.9岁的神童
B.16岁的个体老板
C.19岁的在校生
D.17岁的大学生
答案:D
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答案:C
3.杨某因出国留学1年,将其8岁的儿子甲委托李某(系杨某姐夫)代管。
一日甲将邻居小孩乙打伤,其损失应由( )。
A.杨某承担大部分,李某承担小部分
B.乙监护人承担,如李某有过错适当承担
C.杨某承担,李某有过错负连带责任
D.李某承担
答案:C
4.刘某A系大学少年班计算机系学生,现年15岁,因有项发明现转让给B,其行为( )。
A.有效
B.无效
C.效力待定
D.可撤销
答案:C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 )。
A.7周岁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答案:D。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常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常识练习题
1.甲同学趁乙同学午睡之机,为捉弄乙同学,将其头发用剪刀剪去部分。
则甲侵犯了乙的何种权利?
A.身体权
B.健康权
C.生命权
D.名誉权
答案:A
2.某实验室老师在学生做实验时,离开实验室接听私人电话。
学生在老师离开之后,随意触碰老师的实验用品,导致学校实验室失火,幸而没有人员伤亡。
该老师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D.没有违法
答案:B
3.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人格权受到侵害,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的是。
A.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C.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
D.配偶权、监护权、亲属权
答案:B
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
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没有违法
D.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答案:B
5.某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了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只是甲备受同学的嘲讽和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从而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该报的行为应认定为。
A.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名誉权
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
D.侵害了甲的身体权
答案:B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