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常用方法[宝典]
常用的中医康复方法有哪些种类呢

常用的中医康复方法有哪些种类呢
常用的中医康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和moxibustion来治疗病症,活血化瘀,缓解痛楚。
2.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手法去气活血,按摩可以舒缓肌肉酸痛。
3. 拔罐治疗- 用罐子在患处表面制造负压,改善气血运行。
4. 中药外治- 使用中药汤药外敷患处,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5. 热疗治疗- 如温疗、火疗等,应用热力提高患处血液循环。
6. 跌打伤科疗法- 注重正骨、接骨、拔骨等手法治疗外伤。
7. 中医康复按摩- 结合推拿、神经肌肉技术等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
8. 中医复健操- 根据中医理论设计的康复锻炼,提高身体功能。
9. 食疗- 根据中医理论配置食物组合,达到治疗保健作用。
10. 气功修炼- 练习气功对提高体质和康复效果有一定帮助。
中医康复理疗的方法与手段

中医康复理疗的方法与手段发布时间:2022-08-31T11:42:13.01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2期作者:韦杰[导读]韦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四川绵阳621100)我国传统的中医理疗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安全的、高效的物理理疗方式。
其方式有很多,比如热敷、冷敷、拔火罐、刮痧、艾灸、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医理疗是利用大自然的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从而调动人体气机,调节人体阴阳,达到预防和治病的目的。
其实物理疗法最绿色的健康疗法,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小的,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化学疗法,在治病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物理疗法又称之为大自然疗法,这也是中医疗法的根本。
它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物理疗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患病处或者穴位处,对人体的神经和内分泌都起到间接的条件作用,从而调整了气机,疏通经络,改善患者的气血,治疗疾病。
这种物理疗法作用于人体会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细胞更加健康有活力,调节了人体紊乱的内分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没病的可以延年益寿。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宇宙,人体就是缩小版的宇宙,宇宙真相也就是大自然,人体顺着自然进行调节就可以健康长寿,但是违反了自然往往都会给自身带来疾病。
大自然讲通了也就是阴阳二字,连接阴阳二字的中间两字是平衡与调和。
所以,人体想要健康就要调节阴阳的平衡。
我们毕竟是肉眼凡胎,想要单单靠自身去调节,恐怕还有点困难,靠自身调节恐怕就是从心神上去修,但是看看我们现代人,整体除了工作就是忙生活,整天都是在这红尘世界中,没有脱离五蕴六尘,所以,通过静心调养身体恐怕没时间也没精力,环境也不允许,但是我还是建议各位,每天早晚静坐半小时,可以收心减少烦恼,坐的时候后背与地面保持九十度。
既然靠自己调心是不可能的,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所以,上面讲的物理疗法就是根据大自然作用于人体,通过自然的疗法对经络、穴位来刺激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保健。
中医有哪些康复治疗方法,这5种康复治疗方法,很有效!

中医有哪些康复治疗方法,这5种康复治疗方法,很有效!中医学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中医康复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中医康复理论包括天人相应学术、脾胃学说、体质学说、神情学说、淤血学说等等。
中医康复治疗的关键在于辩证治疗,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中药配方随症加减。
中医历经长时间发展,中医康复疗法也日渐丰富。
由此,本文将着重介绍中药疗法、按摩疗法、中医饮食疗法、中医情志疗法及中医针灸康复5种较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药疗法中草药是中药康复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也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应用方法也颇具多元化,热敷、煎服、药物熏洗等等。
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行辩证治疗,灵活应用经方以达调和阴阳之效,如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补阳怀五汤在诸多患者中应用取得良好疗效,再有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配置的“四君子汤”以党参为君药,再以白术、茯苓及炙甘草诸药为臣药,君臣相依可用于慢性胃炎等,又有“六君子汤”,其基于四君子汤基础上加用陈皮等药物可醒脾助运,在小儿消化不良可发挥较好疗效。
中药疗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方及用药剂量。
同时中草药也可调理气血,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
除中草药煎服,还可以中草药制成外用膏药可使得药力迅速达到患处,见效较快,中药熏洗通过药物配伍可加速新陈代谢并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在康复患者中应用也较为适宜。
按摩疗法按摩是通过手法刺激患者特定部位及穴位,继而可达舒经活络及畅通气血等效用,在日常中应用较多。
但骨质增生及骨头坏死等等患者不宜按摩,避免按摩不当发生骨折等。
一般情况下,按摩治疗不会产生副作用,在骨关节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中可发挥较好疗效。
如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则是按摩疗法的重要应用,操作难度较低。
按摩疗法出现较早,在原始社会中便有雏形,如在原始社会中人类进行生产劳动或与野兽搏斗产生外伤,人会自然的以手去按揉、抚摸缓解疼痛,后在秦汉时期出现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

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1.麻黄汤:麻黄(去节)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大青龙汤:麻黄6g 桂枝6g 甘草6g 杏仁6g 石膏18g 生姜9g 大枣3g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外有表寒,内有里热)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3.小青龙汤:麻黄去节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炙6g 桂枝去皮9g 半夏9g 五味子6g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4.参苓白术散:人参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莲子肉9g 桔梗6g 白扁豆12g 山药15g 薏苡仁9g 砂仁6g 甘草9g 大枣汤调下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可益肺。
主治:脾虚夹湿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5.三仁汤: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方歌:三仁杏寇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6.二陈汤:半夏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利气和中。
中医的康复训练方法

中医的康复训练方法
中医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中药疗法、推拿疗法、針灸疗法、气功法、针按法、蒙解疗法、调摄法、太极拳等。
中药疗法主要是利用中药对病人的病理损伤有良好的补充和调节
作用,以达到矫临病情的作用;推拿疗法通常是以轻触、按摩、拔罐、拔火罐,来调整病人脊背和关节,使其增加活动度;針灸疗法则是針
在穴位上,以此改变经络信号,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气功法是
按照一定的动作通过控制呼吸以改变和调节意识和身体机能的方式来
保护身体素质;针按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技术,代人操作病人器官组织,有助于撕脱病灶;蒙解疗法主要用刮痧、腰椎抓取等手法,可气
血畅通,激发自身调节免疫力;调摄法是运用中药材、食物,以及环
境调节病人身体,进行慢性病康复治疗;太极拳则通过慢、轻、柔、
圆融合的无碰之功,有助调养精神,改善身心病症。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大全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医康复的理论1. 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精气神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是中医思想的起源,阐述了事物的相对,即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疾病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理阴阳平衡,是中医康复的重要原则。
2. 中医康复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康复的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
外感病因是指外界有害因素侵入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内伤病因是指人体内部因素失衡,引起疾病的发生;情志病因是指情绪不畅,导致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饮食病因是指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体内气血不畅,引发疾病的发生;生活方式病因是指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影响人体的健康。
3. 中医康复的治疗原则中医康复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证施治、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祛病强身、防病治未病等。
这些原则是中医康复的基础,它们指导着中医医生进行康复治疗的具体操作,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二、中医康复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使用中药材制成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身体,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稳定,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非常有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康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它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疾病,康复患者的目的。
针灸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用范围广,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疼痛疾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康复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调和阴阳,促进身体的健康康复。
推拿按摩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无副作用,适合老幼妇孺,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具有良好效果。
4.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中医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调理气血,促进身体健康的康复。
中医康复内容

中医康复内容中医康复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促进身体各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恢复能力,达到康复的目的。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医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以下是中医康复的内容介绍。
中医康复的常见方法:1.膳食疗法:中医康复的膳食疗法以起居饮食为治疗基础,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调理,通过改善饮食结构、保障营养平衡、调整功能状态、防治疾病等方面进行中医康复。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借助针尖和针气的刺激,调节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增强人体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达到康复的目的。
3.草药疗法:草药疗法是中医康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常以中药口服、外用、泡浴等形式进行应用,具有调整体内环境、促进身体自我修复和调节等作用,适合于营养不良、衰弱、疾病后期恢复期等人群。
4.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康复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推拿和按摩来促进经络和气血的流通,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自愈能力,针对各种疾病的康复均有良好的效果。
5.气功练功疗法:气功练功疗法是中医康复的一种保健方法,通过迅速提高人体气血循环,提高身体内在机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医康复的应用范围:1.慢性疾病康复:针对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结肠炎等进行康复,通过中医康复方法的调理,使患者的身体恢复平衡状态,并缓解和治疗疾病。
2.康复治疗手术后患者:针对术后康复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方法进行调理,促进病灶的愈合,防止复发,并缓解手术后疼痛和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干预老年人健康维护:中医康复适用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预防常见疾病,延缓衰老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4.康复体弱儿童:针对体弱多病、生长发育迟缓、易感/受惊、免疫力低下等现象的儿童进行康复干预,中医康复可调节体质和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神经系统康复:针对脑卒中、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中医康复可通过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中医康复是指通过中医药方法来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医疗方法。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包括中医药治疗、中医康复理疗、中医康复按摩、中医康复针灸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中医药治疗是中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药外用两种方式。
中药内服是指通过口服中药来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以促进康复。
中药外用是指将中药直接应用于患者的患处或相关穴位上,利用药性刺激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中医康复理疗是指通过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法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加快康复过程。
其中,针灸是将细针插入相关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调整器官功能。
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揉捏等手法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康复目的。
拔罐是将罐子放在患者的患处,利用罐子的负压,刺激皮肤和肌肉,活血化瘀,促进康复。
中医康复按摩是指通过按摩患者的相关部位,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按摩可以放松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中医按摩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器官功能,促进康复。
中医康复针灸是指将医生经过专门培训的针灸师将针灸技术应用于康复治疗中。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针灸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以上就是中医康复的基本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的效果。
总之,中医康复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