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农业

合集下载

4.2农业(课件21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2农业(课件21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农业——农业及其重要性
种植业
劳动地点:林地 劳动产品:水稻、 小麦、大豆、棉花 等农作物
牧业
劳动地点:草地 或其他土地 劳动产品:家禽、畜 产品以及附属产品
林业
劳动地点:林地 劳动产品:木材、树 胶、松脂等附加产品
渔业
劳动地点:水域 劳动产品:水产品
农业——农业及其重要性
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
B地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 作物为主,因B地位于远离 城市的平原,土壤肥沃,水 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 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地以种植蔬菜、花卉, 发展肉、乳、禽、蛋的 生产为主,因为A地位于 城市郊区,距城市近, 生产城市市场需求的农 产品,经济效益最高。
量大,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 丰富,水源充足,所以南方盛产。 ②南方河湖多,所以水产品产量大。 北方:小麦、玉米、大豆的生长对温度的 要求不是很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 所以主要分布在北方
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 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 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 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 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需要吃饭、穿衣,工
业的重要性。
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这
一切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生产:为其他生产提供原材料
①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比如畜牧业的
皮毛和种植业的棉花为毛纺织工业和皮革
工业提供原材料;
②肉、奶、蛋、粮食、水果等为食品加工
工业提供原材料;
③林业为造纸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提供原材
农业增长方式正 从广种薄收转向 优质高产,优良 品种不断涌现;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课件
小 麦 花生
麦、玉米、大豆、

甜菜等。 一年收

获一次。


东北大然林区

19
农业的地区分布(华北地区)
种植业为主。多
为旱地,种植小
麦、玉米、花生、 棉花等。 一年收
北 华
获两次或两年三

次。 原
秦岭

黄海
20
角识归纳
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
(
600千米
耕地以水田为主,种
以种植业
植水稻,也 种 棉 花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26
知识总结
80
90
100
10
中国的林业
130
东北天
然林区
西南天 然林区
主要林区 “三北”防护林界 平原农田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界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360 720千米
东南人 正林区
3.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D)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4我国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 (
C)
25
A 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反馈练习
5下列四种农作物中,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是(
)C
A 甘蔗 B 油菜 C 花生 D 甜菜
6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 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22
我国农业的分布——小试身手
甘肃新疆主产区 棉花、小麦
汾渭平原主产区 小麦、玉米
河套灌区主产区 小麦
东北平原主产区 玉米、水稻、大豆、畜产
北京

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课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67张PPT内嵌视频)

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课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67张PPT内嵌视频)
讨论: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那么东部的种植业是否也存在内部差异呢?
旱地 水田
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条件较好的平原
我国南北的农业差异
讨论: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那么东部的种植业是否也存在内部差异呢?
分布
水田分布在南方地区。
原因
南方气候温暖,降水较多。
我国南北的农业差异
讨论: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那么东部的种植业是否也存在内部差异呢?
南北方的差异
耕地
主要农作物
地区 类型 熟制 粮 油 糖
北 方
旱地
一年一熟小麦大豆 甜菜 两年三熟玉米花生
南 方
水田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 稻
油 菜
甘 蔗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中国的农业
课堂小结
概念: 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农业的概况
部门: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的分布
西部: 以畜牧业为主
A.
B.
C.
D.
1 3
2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4.2 农业
马戏团游历
阿拉山口
哈尔滨
包头
大同 北京
兰州 宝鸡
太原 焦作

连云港
成都
昆明
贵阳
株洲
柳州 广州
上海 杭州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基础 产业。 2.农业的主要部门有 种植业 、畜牧业 、 林业 、 渔业 等部门。
3.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 4.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东北 林区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和分布在东南的人

4.2《农业》课件 (共51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2《农业》课件 (共51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理由是_面__积___大__、__地__形___平__坦__。
B
城 镇 D 丘陵 2 B适宜发展____乳__牛_____生产,
C

理由是_靠__近___市__场__,__交___通__好__。
流 3 C适宜发展____花__卉_____生产,
A 平原
理由是_靠__近___市__场__、__水___源__足__。 4 D适宜发展____水__果_____生产,
西(南天林然区林)东(南人林工区林)
渔业
南方地区 淡水渔业
沿海地区 海洋渔业
93页
农业的地区分布 耕牧
农业的地区分布
除了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外,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 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 异明显。
94页
种植业分布:
小麦 水稻 玉米 粮食作物 油菜 花生 大豆 油料作物 甘蔗 甜菜 糖料作物
东 北 平 原
理由是_丘__陵___地__形__不__适___宜__耕__作__。


农业的重要性
请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业与我们的关系 热
饮 食
衣 服
家 居
工 业
世界及主要国家的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亿公顷
16
14
12
10
10%
8
6
4
2
1.2
0
印度
美国
中国
13.79
世界
世界及主要国家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亿人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印度
20%
14
渔D业
河湖较多
A B C
图中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 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面对如下 两种选择,B、C应选哪一项?为什 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课件


较低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的分布
小麦集中产区
问题:
四川盆地
小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南方地区
说说水稻的集中产区在哪些地区?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2、种植业 (1)粮食作物
{ 北方小麦为主 南方水稻为主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中国花生、油菜主要产区
地 区
、 中 国 渔 业 的 分 渔布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新疆牧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
林业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渔业 种植业
林业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林业 (人工林)
探究活动
讨论:造成我国农业分布东西差异明显的原因 是什么?
平原丘陵 为主
湿润、 半湿润
高原山地为 干旱、半

干旱
多而 密集
少而稀 疏
开发早 开发晚
{ (3)糖料作物
北方甜菜
南方甘蔗
第三十一页,共42页。
新疆南部
中国棉花产区
我 国 棉 花 的 主 要 产 区 有 哪 些 ?
棉花集中产区
第三十二页,共42页。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 (3)糖料作物
北方甜菜 南方甘蔗
A松嫩平原
B 黄土高原
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油菜
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第三十四页,共42页。
(2)结合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的知识,分
析讨论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花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

农业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农业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2)图中①__秦__岭___(山脉)和②_淮__河____(河流)一线附近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华北平原位于干湿区的半__湿__润 _区,主要耕地类型为__旱__地__;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粮
食作物是__水__稻___;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A
D C
B
2.读下图完成有关中国农业生产的问题。
(1)农业主要包括



等部门.发展农业要遵循“
”的原则。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A

区,B
牧区,C
牧区,D
牧区。
(1)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因地制宜;
(2)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3)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
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
渔D业
河湖较多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思考讨论 农业发展要考虑的社会条件有哪些因素?
大城市郊区一 冬季,北京、 般都有蔬菜、 石家庄等北方 肉、蛋、奶等 城市居民想吃 农 副 产 品 基 地 。到 南 方 四 川 等
省区的蔬菜很 方便。
我国大部分省 区实行了农村 税费改革,提 高了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
木质家具 林业
农业为人类生活提供物质材料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对生产的重要性
采摘棉花
棉纺织车间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对生产的重要性
牧场
奶粉生产车间
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对生产的重要性
农业为工业提供消费市场
农业及其重要性
生活 衣食住行用……

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为“中国的自然环境与农业”,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与农村地区的变化、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等。

其中,“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该单元的重点,本教案将围绕这一内容展开。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现状;2.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3.分析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4.激发学生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到农业建设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农业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

例如:周围的蔬菜是如何生产的,茶叶、水果是如何种植的等。

2. 学习(30分钟)利用教材、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现状,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农村地区的变化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

3. 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农业科技的应用、绿色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推广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化生产方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4. 总结(20分钟)学生通过展示讨论结果,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建设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5. 教学延伸(10分钟)以课堂外场景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鼓励学生走进农田,了解农业生产的细节,加深对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方式本次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探究,并通过集体讨论、展示等方式收集信息,形成个人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五、评估方法1.通过分组展示的方式,评估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课后答案、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互动,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维深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现状和未来方向,加深对农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农业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2农业(2024版新教材)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2农业(2024版新教材)
第二节 农业
人教版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结合国情,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
2.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在 图上指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重、难点)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 制宜发展农业。(重点)
我来安排农业生产
右图中,有位于我国东 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 四地。 其中,A为城市郊区, 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 为山地,D为海洋。
A、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种__植__业__; C:山高坡陡的地区,适宜发展__林__业__。 D: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淡水__渔__业__;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自然 条件
光照 热量 水分
瓜果生长成熟需要充足的光照,多汁牧草可以在光照较差的条件 下生长。
热量条件不同,农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 则不同。
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可以种植水稻和发展水产养殖,水分条件差 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
地形和 土壤
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壤的性质和肥力不同,其 作物和生产力也不同。
农业与我们
主要农业部门
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的东西差异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的南北差异 农业分布的自然条件
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
走科技强农之路
品种的改良 生产效率提高 抗灾能力增强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 有农副产品基地
市场
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 了农村税费改革
政策
冬季,北方城市居民能 吃到南方的蔬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分类,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
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3)分析原因:气候(气温、降水)、地形
(三)课后作业:完成书本上的活动题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农业
1.农业及其重要性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五)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与农业相关的图片
2同学发言,
老师总结:小麦、高粱(种植业);果香(林业);荷塘(渔业);牛羊(牧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农业情况。
(二)小组Leabharlann 作,探究原因1.学生活动一
:搜集资料,感知农业与我们的联系
(1)农业与生活、
生产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有什么密切联系呢?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2)学生展示:我们的吃、喝、穿、用都离不开农业。
(3)得出农业的地位(人民温饱、现代化的关键、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2.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文P93和图4.10,完成表格,总结东西部的农业差异及原因
(1)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请同学找出最明显的界限。
(2)分析我国东西部农作物的差异,并尝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完成表格。小结如
下表:
地区分布
农业部门
分析差异原因
东部地区
种植业、林业、渔业
气候
地形
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
西部地区
畜牧业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3.学生活动三:讨论比较,了解南北方的农业差异及原因
(1)结合阅读P93课文及图
4.10,分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四个组,讨论各自的农业特点。
(2)通过讨论,整理出如下表格。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
以北
旱田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小麦、花生
甜菜、棉花
秦岭-淮河
以南
水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