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一、引言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指为了实施和维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写的一系列文件,用于规范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这些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记录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二、质量手册2.1 质量手册的定义质量手册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它是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规划和描述。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2.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3.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相互关系;4.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的描述;5.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方式和要求。

2.2 质量手册的编写和更新编写质量手册时,应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质量手册应经过组织的管理层批准,并在组织内部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

质量手册应定期进行更新,以确保其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和ISO9001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

更新应经过组织的管理层批准,并在组织内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三、程序文件3.1 程序文件的定义程序文件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个具体程序而编写的文件,它规定了该程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程序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程序的名称和编号;2.程序的目的和范围;3.程序的实施步骤和要求;4.程序的相关记录和表格。

3.2 程序文件的编写和更新编写程序文件时,应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程序文件应经过组织的管理层批准,并在组织内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程序文件应定期进行更新,以确保其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和ISO9001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

更新应经过组织的管理层批准,并在组织内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3.3 程序文件的实施和维护程序文件应由相关人员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程序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2.确保程序文件的正确性和一致性;3.确保程序文件的及时更新和修订;4.确保程序文件的培训和宣传。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第一点:质量体系概述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框架,用于指导和管理各项质量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一个完善的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其中,程序文件是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阐述了组织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要求的有效性。

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拥有高效的质量体系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因此,组织应不断优化质量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全员参与。

组织应通过培训、沟通和激励等手段,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质量体系中的角色和责任。

此外,组织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以评估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改进。

第二点:程序文件的作用和内容程序文件是质量体系的具体操作指导文件,它描述了组织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要求的有效性。

程序文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要求进行。

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组织风险。

3.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4.为内部和外部审核提供依据,证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程序文件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程序文件的编制依据:明确本程序文件的编制依据,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内部文件等。

2.程序文件的适用范围:说明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哪些部门、岗位或过程。

3.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详细描述各项工作或过程的要求、步骤、方法等。

4.程序文件的修改和控制:明确程序文件的变更、升版、作废等管理要求。

5.程序文件的发布和分发:规定程序文件的发布、分发、回收、保留等管理要求。

为确保程序文件的质量,组织应按照一定的编制和审查程序进行。

编制程序文件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一、引言质量控制程序文件是指为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和程序。

该文件旨在规范质量控制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二、文件格式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应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以确保文件的易读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标准格式:1. 文件标题: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标题应明确反映其内容和目的。

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传达文件的主题。

2. 文件编号:每个质量控制程序文件都应有唯一的文件编号,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文件编号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命名,例如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3. 生效日期: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应明确规定生效日期,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日期之后遵守该文件中的规定。

4. 文件版本: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版本号应明确标注,以便于管理和追踪文件的修订历史。

每次对文件进行修改时,都应更新版本号。

5. 文件所有者: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应指定文件的所有者,即负责该文件的编制和维护的责任人或部门。

6. 文件审批: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应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文件审批应包括审批人的姓名、职务和签字日期等信息。

7. 文件更新: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应规定文件的更新频率和更新方式,以确保文件与实际操作保持一致。

三、文件内容要求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内容应具备以下要求,以确保质量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1. 质量目标和要求:文件应明确规定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性能指标、可靠性要求等。

2. 质量控制流程:文件应详细描述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步骤,包括质量检查、测试、验证、审批等环节。

每个环节应明确规定责任人和时间要求。

3. 质量记录和报告:文件应规定质量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包括记录的内容、格式、保存时间等。

质量记录和报告应能够反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和改进情况。

4. 不合格品处理:文件应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包括不合格品的隔离、处置、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质量程序文件(ISO二级文件)

质量程序文件(ISO二级文件)
编 号
000
版次号
页次
1/ 1
000 目录
001 《文件控制程序》
002 《记录控制程序》
003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00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005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006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007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008 《采购控制程序》
009 《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010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4.4.4记录应保存在安全、干燥的地方,便于检索并注意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尘等工作;对于保存在磁带、软盘中的记录还要做好防积压、防磁、防晒等工作并及时备份,防止贮存的内容丢失。
4.4.5记录不得随意销毁,过期的记录须填写《文件资料记录销毁审批单》,经所在部门经理签字,交行政办公室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能销毁,并填写《文件资料记录销毁清单》备查.
6。3EOJL—003—AO 《受控文件清单》
6。4EOJL—004-AO 《文件更改申请单》
6.5EOJL—005-AO 《文件资料记录领用申请单》
6.6EOJL—006—AO 《文件资料记录销毁清单》
6.7 EOJL-007—AO 《外来文件清单》
6.8 EOJL-008-AO 《文件资料记录销毁审批单》
目录编号000版次号a0页次11000目录001文件控制程序002记录控制程序0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00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0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006基础设施控制程序007质量计划控制程序008采购控制程序009服务提供控制程序010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011顾客财产控制程序012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013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014内部体系审核控制程序015统计技术控制程序016物品检验和服务检查控制程序017不合格控制程序018纠正措施控制程序019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269121620222730323438414548515456编制审核批准文件控制程序编号gdcx4230012005版次号a0页次1410目的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的版本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英文回答: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 Documentation.Purpose:The purpose of a QMS i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ensuring the consistent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It provides a set of procedures and policies that define the requirements for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a QMS.Six Essential QMS Procedures:1. Quality Manual: Defines the overall scope, purpose, and objectives of the QMS.2. Document Control Procedure: Establishes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QMS.3. Contro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 Procedure: Outlines the process for identifying, segregating, and controlling nonconforming products.4.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Procedure: Describes the process for investigating and resolving quality issues,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to prevent recurrence.5.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 Establishes the processfor conducting internal audit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QMS.6. Management Review Procedure: Defines the process for conducting regular management reviews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QMS and make improvements.Benefits of a QMS:Improves product and service quality.Reduces costs through reduced defects and rework.Enhances customer satisfaction.Increases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Facilitates compliance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中文回答:质量管理体系(QMS)程序文件范文。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

质量体系6个程序文件范文一、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咱为啥要有这个文件控制程序呢?很简单,就是要保证咱公司里那些关于质量的文件都是有效的、靠谱的,而且每个人都能拿到正确的版本去干活儿,别拿着过期的文件还瞎忙乎。

2. 范围。

这个程序适用于公司里所有跟质量体系相关的文件哦,不管是那些超级厚的手册,还是一张小小的操作指南。

3. 职责。

质量部门:这就像是文件的大管家,负责建立文件的管理清单,就像给每个文件都登记造册一样。

还要审查新文件,看看有没有啥问题。

各部门:每个部门都得负责起草和更新自己部门的文件。

你要是改了啥内容,可不能自己偷偷改完就完事儿,得按照流程来。

高层管理者:给文件控制这事儿把把关,批准一些重要的文件。

4. 程序内容。

文件的编写:谁要写文件呢?一般就是具体负责这个事儿的人或者部门。

写的时候要写清楚,别整那些模棱两可的话。

写完了要找相关的人审核,审核的人要认真看,可别走马观花。

文件的批准:重要的文件得让高层或者专门的负责人批准才行。

就像盖个章,表示这个文件正式能用了。

文件的分发:文件批准后,就要发给需要的人啦。

这就像发传单一样,不过得保证每个人拿到的都是最新版的。

还要有个分发记录,知道都发给谁了。

文件的更改:要是发现文件里有错误或者有新的要求了,得走更改流程。

要填写更改申请单,说明为啥要改,改了啥。

然后再按照审核、批准的流程走一遍。

文件的作废:那些过时的文件,就像过期的食品一样,不能再用了。

要把它们标记为作废,要是还有保留价值,就单独放起来,可别和正在用的文件混在一起。

5. 相关记录。

文件清单、文件分发记录、文件更改申请单、文件审核记录等等,这些记录就像文件的成长日记,得好好保存着。

二、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咱们做这个记录控制程序,就是要把公司里跟质量有关的活动都留下个记录,这样呢,咱们就能查得到以前做了啥,做得咋样,就像给质量工作拍了个纪录片一样。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记录,不管是在生产线上记的小本子,还是办公室里的电子表格。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打印出来吗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打印出来吗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打印出来吗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开始将文件资料数字化,并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在质量体系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否需要打印出来,还是仅仅保留电子版本即可?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1. 打印的必要性1.1 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合同对于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保存和提交要求打印版。

例如,一些行业标准要求在质量体系审核时,必须提供打印版本的程序文件。

此外,在法律纠纷以及资质审核等场景中,打印版的文件更容易被法庭或审核人员认可。

1.2 风险管理数字化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电脑系统的故障、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导致电子文件的丢失或损坏。

而打印版文件则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备份文件用于应对风险。

1.3 管理和监督打印版文件更易于管理和监督,尤其对于一些质量体系文件的使用者而言。

打印出的文件可被放置在各个部门,让相关人员随时查阅。

同时,纸质文件也可被用于在会议、培训等场合的交流,更容易传递和共享信息。

2. 电子档案的优势2.1 环境友好不打印纸质文件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电子文件的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纸张和墨盒等办公用品,降低碳排放和废物产生。

这与现代企业建设绿色环保形象的理念相符合。

2.2 易于更新和维护电子档案可以随时更新和维护。

一旦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发生了变化,只需进行电子文件的修改和更新即可,不再需要重新打印和分发纸质文件。

这样便捷的更新方式能够提高文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3 节约成本打印、复印和分发文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

电子文件的使用可以节约这些费用,特别是在大型组织和企业中。

此外,纸质文件还需要占用文件柜和办公空间,而电子文件则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

3. 综合考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打印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必要性和电子档案的优势,做出合适的决策。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质量控制程序文件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和程序。

这些文件和程序包括质量政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检测和测试方法文件、纪录文件等。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示例:1. 质量政策质量政策是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的表述。

它应当明确阐述组织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质量政策文件应包括以下要素:- 组织对质量的承诺- 质量目标的设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原则- 质量政策的评审和更新机制2.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描述和指南。

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公司概述:包括组织的背景、结构和范围等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职责和权限等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包括质量手册的控制、文件管理、质量培训和内部审核等3.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为了确保质量控制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而制定的文件。

它们包括以下内容:- 质量计划:描述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资源的安排等- 质量控制程序:描述质量控制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如接受检查、检测、测试、纠正措施等- 质量审查程序:描述质量审查的方法和要求,如设计审查、过程审查和文档审查等- 非合格品控制程序:描述非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方法等4. 工作指导书工作指导书是为了确保质量控制过程的标准化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它们包括以下内容:- 工作程序:描述具体工作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检验规范:描述产品或服务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检测和测试方法:描述产品或服务的检测和测试方法和要求等5. 检测和测试方法文件检测和测试方法文件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而制定的文件。

它们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和测试方法的描述:包括具体的测试方法、设备要求和测试步骤等- 检测和测试记录的要求:包括记录的格式、内容和保存要求等6. 纪录文件纪录文件是为了记录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结果而制定的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程序文件编制:审核:批准:2007年12月5日目录:1、采购控制程序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产品包装、贮藏、防护、搬运、交付过程控制程序4、顾客退货产品控制程序5、售后服务和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7、纠正措施程序8、预防措施程序9、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10、文件管理程序1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2、管理评审程序1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4、生产设备维护和保养控制程序15、产品实现策划程序16、产品要求评审程序17、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18、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运用程序1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及设备备品备件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所需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

3.引用文件:《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公司《质量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采购部对本程序实施归口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采购。

5.2工程部负责为相关部门提供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及部分采购信息,参与合格供方评价。

5.3品管部参与供方评价及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和验证工作。

5.4生产部、财务部及品管部参与合格供方评价。

5.5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合格供方名单》。

6.工作程序:6.1供方的选择和评价6.1.1采购部根据以下条件提出准供方名单,形成《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a.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意识较强,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供方;b.以往合作情况证明所提供物资质量稳定、供应及时的供方;c.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物资价格及售后服务在同行业较优的供方。

6.1.2供方评价的实施6.1.2.1采购部每年底组织生产部、工程部、财务部、仓库和品管部对准供方进行评价。

对被评定为合格供方者,填写《供方A、B、C级评审单》。

评审条件如下:A级:(占以下一条或一条以上的为A级)a.可能对我公司产品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准供方。

b.已获ISO9000认证证书的准供方。

c.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国家二级以上等级的准供方。

d.获国家一级质监机构认证的准供方。

e.获进出口权的大型公司。

f.所提供的物资在国家级质量监督机构抽查中均证明合格的准供方(两年以内)。

B级:(占以下一条或一条以上的为B级)a.所提供的物资获市级以上优质产品证书,产品执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质量标准的准供方。

b.按我公司提供的物资质量标准生产所需货物的准供方。

C级:生产或组织符合本公司所需物资质量要求的准供方。

6.1.2.2根据评价结果,采购部形成合格供方的优先合作顺序,填写《合格供方名单》,报总经理审批生效。

6.2采购资料的准备6.2.1工程部根据生产需要,提供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技术标准、图纸或标样等信息资料。

6.2.2采购部根据每月生产计划,核算物资用量,编制《月采购计划》,经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6.2.3设备备品备件由生产部根据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报生产厂长审核、副总经理审批后,交由采购部执行。

6.3采购实施6.3.1采购价格的申报6.3.1.1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填写《采购物资价格审报表》,经生产厂长审核、副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6.3.1.2设备备品备件填写《主要设备及辅助材料价格审报表》,经财务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6.3.1.3因生产急需或市场因素,不在合格供方采购物资时,由业务主管提出《紧急采购申请》,经厂长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6.3.2采购合同的审批6.3.2.1价格经过审批后的采购计划,按照要求需要签订合同的,由采购部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经副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6.3.2.2在公司内签订的《采购合同》,经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6.3.2.3在公司外签订的《采购合同》,由采购主管填写合同委托书,经总经理批准后,采购部代表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6.4采购物资的验证6.4.1采购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只有经验证合格的物资方可入库。

6.4.2货到公司后,采购人员应与仓库保管员首先对采购的规格、型号、数量、标准等进行验证,由仓库开出《受检通知单》,品管部按《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6.4.3保管员凭品管部的质检合格单及相应附件办理入库。

有关凭证经采购部主管签审后,转交财务部。

6.4.5采购部每月对采购情况汇总,形成《月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统计表》。

对采购物资质量形成《质量跟踪分析报告》,作为供方评价及升降级评价的重要依据。

6.5供方控制6.5.1采购部组织生产部、工程部、财务部、品管部等单位于每年底根据供方供货情况对供方进行升降级评价。

评价条件如下:a.A级供方提供的产品一年内出现两次不合格则降为B级;b.B级供方提供的产品一年内出现两次不合格则降为C级;c.C级供方提供的产品一年内出现两次不合格则给予停止送货三个月的处理,并要求其整改,在一年内出现两次停止送货的情况,取消其供方资格;d.B级供方提供的产品一年内无不合格则升为A级;e.C级供方提供的产品一年内无不合格则升为B级。

6.5.2由于各种原因而中断供货关系一年以上的供方,应对其重新评定。

7.质量记录:《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供方A、B、C级评审单》《合格供方名单》《月采购计划》《采购物资价格审报表》《主要设备及辅助材料价格审报表》《紧急采购申请》《采购合同》《受检通知单》《质量跟踪分析报告》《月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统计表》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目的:为防止不同类产品混用,以及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在必要时能对产品的形成、分布场所进行追溯,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以及可追溯性的控制。

3.引用文件:《标识管理规定》《生产岗位交接制度》《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公司《质量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品管部对本程序实施归口管理,并负责产品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5.2工程部负责规定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方法。

5.3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包装材料的标识、记录、输送及追溯。

5.4库房负责入库后产成品标识、记录及追溯。

5.5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标识和追溯的监督实施。

5.6各生产车间负责中间体、半成品和包装产品的标识、记录、输送及追溯。

6.工作程序:6.1标识要求6.1.1公司以文字记录、区域或标牌方式对产品的状态进行标识。

6.1.2产品的标识是唯一的,各部门按职责分别进行,且标识以不影响其它工序对产品正常使用为准。

6.2标识方法6.2.1原辅材料标识6.2.1.2原辅材料进公司后,库房应将其置于待检区,作好待检状态标识和原辅材料标识。

6.2.1.3原辅材料经检验员检验后,库房根据检验结果通知材料使用部门作好相应的检验状态标识。

6.2.1.4各使用部门在原辅材料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标识的维护和保持,以防止标识不清或遗失。

6.2.2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6.2.2.1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

6.2.2.2经检验的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根据检验员检验结果,作好相应的检验状态标识。

6.2.3本公司产品的状态标识有四种:a、待检;b、检验合格;c、检验不合格;d、检验待定。

6.2.4标识工作执行《标识管理规定》。

6.3标识控制6.3.1对原材料、中间体记录的交接按《生产岗位交接制度》规定执行,并填好《生产岗位交接记录》。

6.3.2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6.4产品的可追溯性6.4.1对产品进行标识,并加以记录,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的形成过程实现可追溯。

6.4.2需要时,由仓库依据分析原始记录、台帐、质量检验报告单及质量负责人签名,对原材料、包装材料进行追溯。

需要时,工程部配合。

6.4.3需要时,由各生产车间依据台帐、分析原始记录、质量负责人签名,对中间体、成品进行追溯,品管部配合实施。

6.4.4向顾客交付的成品,需要时,由品管部依据台帐、质量记录及质量负责人签名进行追溯,各生产车间配合实施。

6.5标识的管理和维护6.5.1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包装材料标识的维护和保管,做到在用标识不丢失、不脱落、醒目可见。

6.5.2生产车间各工序负责中间体、半成品标识的维护、保管,做到标识字迹清楚、数据准确。

6.5.3生产车间包装生产线、仓库负责产成品标识的维护、保管,保证在用标识不脱落、醒目可见、卡和物相符。

6.6标识的监督6.6.1品管部负责标识的日常监督,并填写《产品标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台帐》。

6.6.2仓库、销售部、生产车间每月检查一次本部门产品标识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

6.6.3检验员发现产品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时,必要时,对此批产品重新检验,做好重检记录。

7.质量记录:《产品标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台帐》《生产岗位交接记录》《分析原始记录》产品包装、贮藏、防护、搬运、交付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为对公司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设备备品备件、产成品的搬运、防护、贮藏和交付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及设备备品备件的搬运、防护、贮藏和交付,产成品的包装、搬运、贮藏和交付。

3.引用文件:《运输管理规定》《原材料、包装材料搬运管理规定》《仓库贮存、收、发管理规定》《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公司《质量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仓库、销售部负责产成品的贮藏、防护和交付。

5.2仓库负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贮藏、防护和发货。

5.3生产车间负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的搬运,负责产成品的包装、搬运和防护。

6.工作程序:6.1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的搬运、防护和贮藏6.1.1搬运易损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要在搬运设备上设置防护设施,按《运输管理规定》和《原材料、包装材料搬运管理规定》执行。

6.1.2仓库按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设备备品备件质量检验合格单验收入库,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并按《仓库贮存、收、发管理规定》执行,做到帐、卡、物相符。

6.1.3仓库应做好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及设备备品备件的防水、防火和通风等防护工作。

6.1.4贮藏的原辅材料超出保质期、包装材料发生质量异常变化以及设备备品备件损坏时,仓库应执行《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经检验为不合格品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1.5领料时由各用料单位填写《领料单》,按规定报有关负责人审批后领取,仓库保管员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