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详解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详解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详解1.光的种类:室内照明设计常用的光源有自然光、人工光和特殊光源。

自然光是指通过窗户等室外通道进入室内的自然光线;人工光是指通过灯具等人工光源提供的照明;特殊光源包括彩色光、冷光、柔光等,用于特殊的照明效果和装饰。

2.光的色温: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一般以开尔文(K)为单位表示。

色温越低,光线越偏黄,色温越高,光线越偏蓝。

冷色光(高色温)适合于需要提神和精力集中的场所,如办公室;暖色光(低色温)适合于需要营造温馨和舒适感的场所,如卧室。

3.照明布局:照明布局是指在室内设计中合理地安排灯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和需求,可以采用中央照明、局部照明、重点照明等布局方式。

中央照明适合于大面积光照,如客厅;局部照明适合于局部光源,如书桌上的台灯;重点照明是对特定的区域或物体进行突出照明,如画廊里的展品照明。

4. 照明亮度:照明亮度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的强度,以勒克斯(Lux)为单位表示。

根据室内空间的需求和光线的深浅,可以调整照明亮度,使得照明效果更加适宜和舒适。

5.照明色彩:照明色彩是指照明光源的颜色和光的颜色效果对物体的呈现效果。

不同的灯光颜色和光线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和氛围。

通过调整灯光的色彩,可以改变室内空间的感觉和氛围,如冷色调的灯光可以带来现代感和清凉感,而暖色调的灯光则可以带来温馨和浪漫感。

6.能源利用效率:室内照明设计需要考虑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低能耗的照明设施和灯具,如LED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包括光的种类、色温、照明布局、照明亮度、照明色彩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可以创造出舒适、高效和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室内照明设计。

灯具重要基础知识点

灯具重要基础知识点

灯具重要基础知识点1. 光源类型:灯具的基础知识之一是了解不同类型的光源。

常见的光源类型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以及卤素灯等。

每种光源都有其特定的色温、亮度和能效等特点,因此在选择灯具时需要根据使用的环境和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2. 色彩温度:色彩温度是灯具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通常用单位“开尔文(K)”表示。

灯具的色彩温度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氛围和光线的舒适度。

较高的色彩温度(如蓝调)可以制造冷色调和明亮的环境,适用于工作区域和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场所。

而较低的色彩温度(如黄调)则能创造温暖、舒适的氛围,适合于休闲和放松的区域。

3. 光束角度:光束角度指的是灯具所发射光线的角度范围,也是灯具的重要参数之一。

不同的灯具有不同的光束角度,如聚光灯通常具有较小的光束角度,可用于突出特定物体或区域;而洒光灯则具有较大的光束角度,可用于照亮较大的区域。

正确选择光束角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照明需求,并提高照明效果。

4. 色彩呈现指数(CRI):对于需要真实准确的色彩展现的场所,色彩呈现指数(CRI)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CRI是对光源输出光线中各种颜色的还原程度进行评估的指标,通常在0到100之间表示。

高CRI的灯具能更准确地展现物体的真实颜色,对于艺术展览、商业展示和室内设计等领域非常重要。

5. 能效和寿命:能效是衡量灯具节能性能的指标,表示单位电能的消耗下所产生的光效。

LED灯具因其高能效而被广泛应用。

同时,了解灯具的寿命也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寿命通常以工作小时数表示。

合理选择能效高且寿命较长的灯具,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6. 安装和维护:了解灯具的安装和维护要点对于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延长寿命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灯具可能需要不同的安装方式,如嵌入式灯具、吊灯或筒灯等。

此外,定期清洁和保养灯具也是维持其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

综上所述,了解灯具的光源类型、色彩温度、光束角度、色彩呈现指数、能效和寿命,以及灯具的安装和维护要点等重要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灯具,从而提供舒适、高效且合适的照明环境。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室内照明设计基础知识1.照明设计的目标:2.照明设计的原则:(1)功能性:照明设计首先要满足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确保足够的照明强度和均匀的照明分布,以保证人们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和工作。

(2)美观性: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空间的装饰风格和设计要求,通过灯光的布置、调节和控制,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3)舒适性:照明设计要避免眩光和闪烁,防止视觉疲劳和眼睛不适,同时要考虑色温、色彩和光照度等参数的合理搭配,营造出舒适的视觉环境。

(4)节能性:照明设计要考虑使用节能型灯具和灯光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光线利用和灯光调光控制来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能源的浪费。

3.光源的选择:(1)白炽灯:具有较高的色温和较高的显色指数,但能源利用率低,寿命较短,逐渐被淘汰。

(2)荧光灯: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公共场所。

(3)LED灯: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色彩丰富、体积小和可调光等优点,成为主流光源。

(4)金卤灯:具有显色指数高和亮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需要较高色彩还原性的场所。

4.光线的控制:(1)入口照明:通过入口的照明设计能够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人们感到温暖和舒适。

(2)一般照明: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光源选择,保证室内空间整体的照明均匀性和光照度要求。

(3)局部照明:对于特定区域或特定功能的照明,可以采用局部照明方式,例如工作台、书桌等。

(4)调光和灯光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灯光亮度和颜色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提高照明灵活性和节能性。

5.照明设计中的参数:(1)照度: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线流量,用于衡量照明的强度和光照分布。

(2)光色:光的色彩特征,包括色温和色彩指数。

色温一般分为暖色、自然光和冷色,色温的选择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色彩指数表示光源对物体颜色还原的程度。

(3)光环境:照明设计要综合考虑光照强度、光色和光分布等参数,建立舒适和合理的光环境,包括照度均匀性、眩光控制、色彩还原性等。

照明基础知识培训

照明基础知识培训

2、光的颜色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光的颜色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蓝色或 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 蓝色或 绿色 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 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 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 是绿色或蓝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可降低皮肤温度1至 摄氏 是绿色或蓝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可降低皮肤温度 至2摄氏 减少脉搏次数4至 次 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度,减少脉搏次数 至8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粉红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的光环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 粉红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的光环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 色表面给人温柔舒适感 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长期穿粉红色衣服 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 会削弱人的体质。 会削弱人的体质。 浅蓝色、 橙色宜于保持精神集中 情绪稳定; 宜于保持精神集中、 浅蓝色、浅 黄、橙色宜于保持精神集中、情绪稳定;
e)、美化和装饰环境。 、美化和装饰环境。
1、灯具分类 a、按配光分类
b、按灯具防护等级分类 c、按防触电等级分类
d、按安装方式分类 、
1、灯具分类
分类名称
a、按配光分类
直接照明型
Φunder) )
典型配光
90~100
照明基础知识
1.什么是光? 什么是光? 什么是光
a、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大,从几十公里到几毫米,可见光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大,从几十公里到几毫米,可见光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2、光与人类的生理特征。 光与人类的生理特征。 光与人类的生理特征

照明基础必学知识点

照明基础必学知识点

照明基础必学知识点1.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2. 白光与彩色光:白光是由各种波长的光混合形成的,而彩色光是指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3. 光的三基色:在彩色光中,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基色,它们可以组合形成各种其他颜色。

4.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时,部分光线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我们通过反射的光线才能看到物体。

5.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并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会改变。

6.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直线传播,也可以经过反射、折射等方式传播。

7. 光的衍射:当光经过一个小孔或物体边缘时,会出现衍射现象,即光的弯曲和扩散。

8.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线重叠在一起时,会出现干涉现象,干涉可以产生明暗条纹。

9. 光的色散:当白光通过一种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为折射率的不同而发生偏折,从而产生彩虹色的现象。

10. 光的强度和亮度:光的强度指的是光的辐射能力,亮度指的是人眼感知到的光的明暗程度。

11. 光源的分类: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常见的自然光源有太阳和火焰,常见的人工光源有灯泡、荧光灯、LED等。

12. 光的色温:光源的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颜色,常用单位为开尔文(K),冷色调的光源色温较高,暖色调的光源色温较低。

13. 光的强度衡量:光的强度可以通过光通量和光照度来衡量,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14. 光的色彩表示:光的色彩可以通过RGB(红绿蓝)或CMYK(青、品红、黄、黑)等颜色空间来表示。

15. 光的效果:光的效果常常可以利用透镜、反射器等光学元件来实现,如聚光、扩散、聚束等。

这些基础知识点是照明领域中常见且重要的内容,在学习和理解照明原理和应用时,对于工程设计、灯具选择、照明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照明是人们对外界视觉感受的前提,室内照明分为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大类。

天然采光是通过窗口获取室外光线。

人工照明是指使用器具确保室内的明度。

人工照明又分为明视照明和装饰照明。

在设计照明中,装饰照明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

学习室内照明设计,必须掌握一些点光源、灯具、照明方式、照度标准、照明质量等相关的知识。

一、光源和灯具的分类及命名1.光源的分类室内常用的照明灯具是由白炽灯泡、荧光灯、卤钨灯三种光源以及各样的遮光体组成的。

1)白炽灯是指由通过电流加热达到白炽状态的物体中发出的光源。

2)荧光灯是指由放电产生的紫外线辐射所激发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放电灯。

3)卤钨灯是以一定的比率封入碘、溴等卤族元素或其它化合物的充气灯泡。

2.光源型号命名方法各类电光源的命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汉语拼音首字字母,表示光源特征和名称。

2)第二、三部分一般由数字组成,表示光源的定额工作电压和定额电功率。

3)如型号为:PZ220—40,代表普通照明灯泡,定额工作电压为220V,定额功率40W。

如型号为:T—40,代表筒灯,定额电压功率40W。

二、室内照明的基本概念1、灯具效率灯具的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测得的灯具所发射的光通量值与灯具内的所有光源发出来的常用的光通量的测定值之比值。

白炽灯和日光灯有不同的光效,白炽灯的光效约为10Lm/w,日光灯的光效约为40Lm/w。

2、灯光源的颜色特性1)等光源的颜色作为照明光源,除了要求高的发光效率外,还要求它发出的光具有良好的颜色,光源的颜色有两方面的含义;A、一是指人眼直接观察光源时所看到的颜色,称为光源的色表。

B、二是指光源的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

2)光源的显色性人工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时能确定物体色的可见度的特性,称为这个光源的显色性。

A)如果各色物体受照射的效果和标准光源(黑体或标准昼光)照射时一样,则认为该光源的显色性好(显色指数高);B)反之,如果物体在受照射后颜色失真,则该光源的显色性差(显色指数低)。

照明基础知识

照明基础知识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二章
常见电光源及电器介绍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见电光源主要性能参数比较
白炽灯 额定功率(W) 光效(Lm/W) 平均寿命(h) 显色指数 色温(K) 151000 2.4-12 500 100 2500 荧光灯 6-125 25-60 5000 60-80 5000 高压汞灯 50-1000 16-50 5000 30-40 5000 高压钠灯 35-1000 70-120 20000 20-25 2000 金卤灯 353500 60-90 8000 65-90 5000 120以 上 50000 60-85 6000 LED 无极荧光灯 20-250 60-80 100000 60-80 5000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灯具效率 灯具实际发出的光通量与灯具内电光源发出的光通 量之比。它是衡量灯具是否节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用 百分数表示。 5.光通量维持率 灯具在给定的点燃时间后的光通量与其初始的光通 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6.照明功率密度(LPD) 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 变压器),单位为W/m2。
(2)色温和显色性 一般照明用的卤钨灯的色温为2800~3200 K。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光 色更白一些,色调也稍冷一点,卤钨灯的显色性十分好,一般显色指 数Ra=100。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荧光灯
荧光灯具有光效高,发光柔和,寿命长等特点,可以做 成各种光色,其形状有直管形U形和环形等,广泛用作室内 照明。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雷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章 光学和照明工程
一、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可见光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电磁辐射包括 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辐射、x射线和γ射线。在这些电磁辐射中 ,只有可见光波段是眼可见的。 可见光波段包括波长380-780纳米(1 纳米=10-9米)的电磁波段。

照明基础知识

照明基础知识

照明基础知识一、光学基本知识1. 光的本质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广泛。

能够引起视觉反应的光被称为“可见光”,其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是电磁辐射光谱中的一小部分。

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等,则因其波长超出此范围而无法被肉眼直接感知。

2. 光通量光通量是衡量光源输出可见光量的总和,是光源发光能力的指标。

它表示发光体每秒所发出的可见光量,单位为流明(lm)。

3. 光效与发光强度光效即发光效率,是电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光的能力,以流明每瓦(lm/w)为单位。

发光强度(光强)则是指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光通量,常用坎德拉(cd)来表示。

4. 照度与亮度照度是表征被照面上接收光的强弱,即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流明平方米(lm/㎡)。

而亮度则是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的单位投影面在单位立体角中反射光的数量,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或坎德拉每平方厘米(cd/cm²)。

5. 眩光与光束角眩光是指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造成的视觉不舒适感。

光束角则是射灯发射光的空间分布,以中心最强,向四周逐渐减弱到中心光强50%强度的圆锥角。

6. 其他重要概念●功率因素:电路中有用功率与实际功率之间的比值,影响电网的平衡度和无功损耗。

●频闪效应:电感式荧光灯随电压电流周期性变化,光通量也周期性变化,导致视觉不舒适。

●平均寿命与经济寿命:衡量光源使用寿命的指标,分别考虑光源损坏和光束输出衰减的情况。

●显色性: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呈现能力,以显色指数(Ra)表示,高显色性光源能更真实地还原物体颜色。

●色温: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即为该光源的色温,以开尔文(K)为单位。

二、照明工作原理照明的基础是光源产生光线并将其传播至需要照明的区域。

照明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光源产生光线:光源可以是自然的(如太阳、星星)或人工的(如灯泡、L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明度?定义为:在同样照明条件下,依据某表面表观可等同为白色或高透射比的表面的视亮度来判断的某一表面的视亮度,称该表面的明度。

明度表示彩色光的高度越高,人眼就感觉越亮,即有较高的明度。

什么是视高度?定义为:人眼知觉一个区域(对象)所发射光的多寡的视觉属性。

视亮度的知觉受到同时对比(由于相邻物体的影响而修改视亮度的知觉)的影响。

在判断颜色时,脑子往往对光的颜色进行补偿,这种颜色的常性也影响我们对于视亮度和知觉。

什么是眼睛的明暗适应?当光的亮度不同时,对人的视觉器官感受性也不同。

亮度有较大变化时,感受性也随着变化。

这种对光刺激变化相顺应的感受性成为适应。

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暗适应所需过渡时间较长。

由光亮处进入黑暗处时,开始一切都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看清轮廓。

整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感受性增长很快,以后越来越慢,大约30分钟后才能趋于稳定。

明适应发生在由暗处到亮度的时候。

开始时人眼也不能辨别物体,几秒到几十秒后才能看清物体。

明适应时间较短,开始时感受性迅速降低,30秒以后变化则很缓慢,几百秒后趋于稳定。

什么是标量照度?空间上某一点上的标量照度即指该点上的受照量,它与入射光的方向无关,并且也不指明受照面的方向,其定义是:位于受测点处的一个小球表面上的平均照度,假设一个光强为I的点状光源,它与半径为r的小球相距d,球面所截取的光通量,因此=r2I/d2,球的表面积为4r2,所以点光源产生的球面平均照度为Es=,这就是圆球所在位置上的标量照度。

如果光源是一个面光源,则投影面积为A’的点光源,其中L为光源的亮度。

因此距离为d处的标量照度(Es)为:Es=LA'/4d2,但A'/d2=,即单元A’所张之立体角,所以Es=L/4。

而整个光源的标量照度就等于/4,对于一个均匀漫射的面光源,L为常数,故Es=L/4。

什么是矢量照度?矢量照度表示在某点上照明的方向特性,表示该点上一个无限小的圆盘两侧(正面与背面)可以测得的最大照度差值。

这个小圆盘的法线即为矢量作用线的方向,从照度高的一侧指向照度低的一侧。

矢量照度适用于需要考虑光的方向性的照明场所,如雕塑及其他展品的照明效果评价。

矢量照度用于描述在空间一点上的光的方向特性。

它的量值为一个通过该点的表面正反两侧的最大照度差值,由较高照度向低照度的矢量方向为正。

什么是镇流器的tw标记?没有tw标记的镇流器如何核算tw值?答:tw标记是电感型镇流器的重要标记,其定义为镇流器绕组的额定最高工作温度。

由于电感镇流器内容的绝缘物(漆包线漆膜和支撑绕组的绝缘骨架等)均为高分子聚合物,它们在较高温度下长期工作时绝缘性能会逐步下降,老化、直至失效。

工作温度越高这种老化速率越快。

镇流器所标的tw值是表明该镇流器正常工作的最高绕组温度值。

在这温度下,该镇流器具有连续工作10年的寿命。

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镇流器上应该标有tw值,否则属标志不合格。

如果没有tw标记,可根据镇流器所用漆包线和绕线骨架的耐热等级来确定tw值。

如采用聚酯漆包线(QZ130级)则tw值只能达到90~100之间,如采用改性聚酯漆包线(QZG155级)则tw值能达到100~115之间,如采用聚酯亚胺漆包线(QZY180级),则tw 值能达到120~135之间。

绕线骨架材料耐热试验达125摄氏度能应用于tw90~100,耐热试验达160摄氏度的可应用于tw120~130摄氏度。

选择镇流器的要点是什么?答:镇流器目前主要有两大类,电感型和电子型,对电感型镇流器来说,首先要注意镇流器绕组最高工作温度tw值。

镇流器在做发热试验时是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的,但实际使用时是按装在各类灯具中的,由于灯具内空间和散热情况的不同,镇流器工作时所处的小环境的温度往往较高,一般有40~60摄氏度,当电网电压高,环境气温连续使用以及光源本身产生较高的热量时,小环境的温度甚至能达到70~80摄氏度,加上镇流器工作时的温升值,50~80摄氏度,很可能会使镇流器绕组温度超出tw值,这将使镇流器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因此,镇流器应尽可能选tw值高的(假冒标高的除外),尤其当灯具散热条件差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其次应注意噪音总是,尤其应注意镇流器与灯具多重的漏磁共振大,在装入灯具内后,共振噪音很大,这在要求安静的场合是不能容忍的。

这方面可选用一些树酯灌封的封闭式镇流器,这样既能做到噪音小,又能有很好的防潮效果。

电子镇流器的选用也应注意环境最高工作温度tc值,虽说电子镇流器本身发热较小,但电子元器件相对来说耐温特性更差一些,它同样会因为上述因素而使灯具内小环境温度高于气温。

电子镇流器tc 值一般在50~75摄氏度之间,应尽可能先高一些的使用。

另外,选电子镇流器还要注意其耐高压干扰脉冲性能和耐久性能,只有上述性能达到要求,才能保证电子镇流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如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因素,谐波含量,应起码达到H要求,灯电流波峰比应保证在1.7以下,这样才能分别满足电网和灯管对电子镇流器的要求。

总之,镇流器在整个气体放电的照明系统中是最关键的部件,它的正确选用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选择不好会产生火警,火灾等危及安全的事故,使用寿命短、费力又费钱的麻烦更会经常碰到。

有疑问时,最好向国家专业的质检机构请教,这样就能避免很多麻烦。

电感型节能荧光灯镇流器和一般镇流器的区别?答:节能型镇流器与普通镇流器的最明显的区别是镇流器自身损耗的不同。

如果把普通镇流器的损耗比作1的话,那么节能型的镇流器损耗仅为0.65~0.45。

气体放电照明系统的损耗基本来自镇流器,因此镇流器功耗的降低节能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不仅使电能使用效率提高,同时也使镇流器因自身功耗的减少而使发热也减少,这对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是有利的。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对于灯功率大于100W的照明系统,在采用电子镇流器不可靠的场合,使用节能型镇流器也成一定规模。

从内部结构讲,节能镇流器硅钢片均采用顺轧钢纹向的卷绕方式,如环型、O型、C型等,而不像通常镇流器采用叠片形式。

另外,节能镇流器使用的漆包线一般也比同类通常型线经要粗,这样能降低铜电阴损耗。

什么是THD?答:THD就是用电器源电流谐波含量占基波电流含量百分比的英文缩写表示。

一般指的是以2次~39次谐波总量与基波电流的百分比,再高次的谐波因绝对值太小而忽略不计。

电子镇流器的“H”或“L”标志是什么意思?答:这指的是电子镇流器电源电流的谐波含量。

“H”标志属于高谐波含量,其考核要求为谐波2次<5%,3次<30%,5次<7%,7次<4%,9次<3%,11~39次总量<2%(注:3次谐波中的为镇流器功率因素)。

谐波含量指标实质是供电系统对用电器的要求,谐波越高,造成电网的无功电流越大,使供电系统的供电率也越降低。

因此,“L”标志的镇流器这方面性能明显优于“H”标志的镇流器。

什么是眩光?答:现场中有分布范围不适应的大于眼睛适应水平的高亮度的光源或物体,或者有极端亮度对比的对象时,观察者感到烦恼,不舒适、看不清楚、看得很费力等现象称为眩光,又称眩目。

它与发光物体的高度和数量、大小,与视线的相对位置,眼睛适应的亮度水平等因素有关。

什么是不舒适眩光?答:只引起烦恼和不舒适,不一定影响视觉能力与效果的眩光,主要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故又称心理眩光。

它是评价照明质量常用的指标,它与发光物体(称为眩光源)的大小、亮度、出现的位置、环境亮度等因素有关。

亮度对比?答:同时或相继观看由不同亮度(颜色)组成的视场的不同部分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对比,它是一种主观现象,通过亮度(Lt)与其直接背景的亮度(Lb)之间相互关系,用符号C表示:C的大小直接影响观察能力、观察效果。

一般情况下,以面积大的部分为背景,小的部分为对象。

什么是TI?答:TI是英文Threshold increase的缩写,称为阈值增量,描述由于道路灯具对司机引起的失能眩光给观察物体的能力带来的损失。

CIE 建议采用一个关于失能眩光总的量值“相对阈值增量”(百分数),它用下述两种情况下需要高度差的百分数表示:在存在眩光的情况下可以看得见物体亮度和不存的(即遮蔽观察者看得见的物体亮度。

其数学表达式CIE技术报告NO31中可查到。

CIE在其关于道路照明的建议“中已采用TI(%)作为眩光按制的一个指标,例如:高速车道TI (%)<10,住宅道路TI(%)<20。

什么是GI?GI是英文Glare index的缩写,称为眩光指数,是对不舒适眩光的评价指标之一。

英国照明学会提出的眩光指数为GI,CIE提出的眩光指数为CGI,其表达式式中:Ls----单个眩光源的亮度值(cd/m2)----单个眩光源的表现立体角(Sr)P----眩光源的位置指数(采用Luckiesh-Guth的位置指数)Ed----全部光源在人眼睛上产生的直接照度(lx)Ei----人眼睛上的间接照度(lx)CGI在10~18之间时与GI值一致。

眩光指数与眩光程度的关系如下:GI值眩光程度28 不可容忍(开始感到过分强烈)22 不舒适(开始感到不快)19 能接受(眩光临界值)16 可接受的(开始形成不快情绪)10 难以觉察的(开始感觉到)什么是半灯具一种设计成光源或启动装置可替换,类似于自镇流灯泡的灯具。

其特征是:1)可方便地更换光源或启动器,2)镇流器是不可更换的,更换光源时不更换镇流器,3)灯座安装光源且连接电源。

例如,把常见的单端紧凑型荧光灯接上灯座做成光源可更换的话,就是一种半灯具。

灯具与光源是不同的,尽管这种形式看来像光源,但已成为(半)灯具,因此检测时采用的标准也就不同了。

“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全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

本纲要主要阐明城市照明健康、高效、安全、科学发展的指导原则,提出工作目标和重点,以及落实的措施。

是各地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的依据,是推动我国城市照明行业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

一、持续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程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照明得到了长足发展。

针对城市照明发展中的能源需求和消耗不断加大,以及光污染等问题。

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在总结“绿色照明工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城市照明行业大力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在“十五”期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明确了城市绿色照明的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节电管理体制;城市照明法规、绿色照明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活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积极推广和采用高效照明电器产品;城市照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得到新的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