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洲B. 州C. 粥D. 侯答案:C2. 以下名言中,与“做事不拖沓”意思最接近的是:A. 有志者,事竟成B. 熟能生巧C. 无事不登三宝殿D. 借力使力答案:A3. 下面哪个词的解释不正确?A. 锦鲤:形容鲤鱼,色彩斑斓B. 地壳: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薄壳C. 奄奄一息:形容人将要死亡,濒临死亡D. 时光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答案:D4. 下列句子中的“草”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草稿B. 草地C.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D. 草率答案:C5.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醉在美丽的音乐中B. 拐弯抹角地说别人的坏话C. 总是以小事烦恼D. 这个问题牵强附会答案:B6. 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律诗B. 书琴C. 歌莲D. 画宝答案:C7.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识可以带来智慧B. 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C. 知识可以帮助人实现梦想D. 只有知识若干才能改变命运答案:D8.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心满意足B. 心满如意C. 心花怒放D. 心疼答案:B9. 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B. 恍若隔世C. 恍惚D. 恍惚之间答案:A10. 下列哪个成语中的字都是画出来的?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句话出自《唐诗三百首》的第几首诗?答案:第一首2. “四月的太阳照在草地上,硕大的影子就掉落在那里。
”这句话出自季羡林的哪本作品?答案:《春》3. “一年中又到了那个分别的日子,我们既欢笑又难过。
” 这句话中表达了哪种情感?答案:别离的情感4. “初出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什么?答案:比喻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照答案第二单元测试卷〔分值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
〔28 分〕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烂熳〔 màn〕匿名〔 ru ò〕疲倦不堪〔 j īn〕...B.芦荟〔 huì〕长髯〔 r án〕吹嘘〔 xū〕...C.不逊〔 sùn〕监管〔ɡù〕文绉绉〔 zhōu〕...D.谴责〔 ji é〕窒息〔 zhì〕锃亮〔 chénɡ〕...2. 以下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翻来复去器宇轩昂一花独放愁闷低落B. 成群作队美其名曰落落大方疑惑不解C. 正襟危坐坐立不安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容不能名状目不暇接微缺乏道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参观购物的人座无空席,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不认为奇,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确负起责任,决不一样意马虎从事,搪塞塞责,玩忽职责。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有条不紊,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吃惊不已。
4.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平和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高出1000 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认识作者的一生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认识国学。
5. 对以下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节气,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连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从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周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三篇】【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一)默写。
1.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渴,____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_______。
(《山海经•夸父逐日》)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司马)光五六时,弄核桃。
女兄①欲为脱其皮,不得。
一婢以汤脱之。
女兄复来,问脱核桃者,光曰:“自脱也。
”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②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闻见后录》注释①女兄:司马光的姐姐。
②谩:指欺骗。
1.解释加粗字。
(1)弄核桃弄:____。
(2)女兄欲为脱其皮皮:____。
(3)先公适见之适:____。
(4)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呵: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1)一婢以汤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自是不敢谩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和纵使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掏出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根据积累,默写古诗词。
诗人所到之处,满目皆是风景。
贺知章立于船首,沉浸于“(1),(2)”(《咏柳》)的春景;王绩徘徊在薄暮东皋,远眺“(3),(4)”(《野望》)的秋景。
万般风景看遍,内心皆是情韵。
刘桢在“(5)?(6)”[《赠从弟》(其二)]的问答中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曹植看见“(7),(8)。
(9),(10)”(《梁甫行》)的乱象,为百姓的流离失所哀伤不已。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黝黑(yǒu)勉强(qiǎng)一绺(liǔ)动弹不得(tán)B.扒手(bā)粗糙(cāo)差役(chāi)深恶痛疾(wù)C.胆怯(qiè)畸形(jī)诘责(jí)杳无消息(yǎo)D.瞥见(piē)锃亮(cèng)教诲(huì)广袤无垠(mào)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绯红和蔼落弟精通时事B.燥热吹嘘慰勉诚惶诚恐C.辍学驿站酒肆藏污纳诟D.祖藉慈祥滞留油光可鉴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清晨,多少学子正襟危坐,在老师严厉目光的注视下,站着诵读经典诗文。
B.他把巡按大人徐青这一人物的铮铮铁骨、刚正不阿的硬朗一面演绎得入木三分。
C.这里原先满眼茅草房,孤零零几间砖房鹤立鸡群,如今建起了现代化住宅。
D.近几年,随着景区不断向我们普及保护环境的知识,电鱼成了让大家深恶痛疾的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长征五号B”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B.文艺创作的成功与否,其实不在于题材的大小,而往往取决于作者体验的深浅与情感的真实。
C.那种片面强调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活动的狭隘思路,不仅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也必定会让劳动教育失去最广阔的舞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得分学号姓名一、积累(20分)802 班将开展主题为“我们的时代”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走近时代名人】他们,记录了过往时代的生活,又是未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为逃避留着小姑娘发髻一般油光可 jiàn( )的辫子的东京“清国留学生”,来到了仙台的课堂。
藤野先生yì( )扬顿挫、仔细认真的讲解,增强了鲁迅学医救国的信心,可那封匿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让他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毫不妥协的斗争。
朱德bá( )涉在人生路上,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托尔斯泰,天才的灵魂却可以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照耀。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油光可 jiàn( ) (2) yì( )扬顿挫 (3) bá( )涉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坚毅B.刚毅C.毅然D.猛然【走近玛丽·居里】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3分)4.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感悟。
(3分)【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荣誉还有:会员 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法]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
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法]玛丽·居里5.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4分)6.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1)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 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根据积累默写古诗词。
(6分)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坎坷,走过风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龚自珍《己亥杂诗》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杜甫《望岳》是他们的豪情壮志;“,”(《木兰诗》)写出他们奔赴战场的战斗决心。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窒息(zhì)不逊(shùn)侏儒(rú)杳无消息(yǎo)B.炽热(chì)妯娌(zhóu)诘责(jié)深恶痛疾(wù)C.滞留(zhì)盎然(àng)酒肆(sì)不缀劳作(chuò)D.锃亮(zèn)佃农(diàn)禁锢(gù)藏污纳垢(gòu)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天妈妈突然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我简直受宠若惊。
B.社区基层的工作最烦琐,需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不辞劳苦为居民排忧解难。
C.班主任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每次批评都能够入木三分,让大家口服心服。
D.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在全球还是鹤立鸡群,仍然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迎接国庆70周年。
B.独龙族,一个世代刀耕火种的民族,七十载历经两次跨越,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整族脱贫C.北京世园会在五一期间,单日入园人数突破十万人左右,已经成为新景点。
D.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就能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们说:读书可以使社会、人和人际关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就很容易使人的“修身”,从外在行为进入到内在的道德的心理层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单元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希望你语文单元考试顺利通过。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一、阅读理解 (共50分)(一) (15分)瑕张晓风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我知道,它有斑点。
”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啰嗦。
“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了啦!”我取了项链,尽快走开。
有些话,我只愿意在无人处说给自己听。
对于这串有斑点的玛瑙,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
买这样一串项链是出于一个女子小小的侠气吧,然而凭什么要说有斑点的东西不好?水晶里不是有一种叫“发晶”的种类吗?虎有纹,豹有斑,有谁嫌弃过它的毛不够纯色?就算退一步说,把这斑纹算瑕疵,世间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见的缺点就不该算缺点的。
纯全完美的东西是神器,可供膜拜。
但站在一个女人的观点来看,男人和孩子之所以可爱,正是由于他们那些一清二楚的无所掩饰的小缺点吧?就连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接纳和纵容,不也是看准了自己的种种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吗?所有的无瑕是一样的——因为全是百分之百的纯洁透明,但瑕疵斑点却面目各自不同。
有的斑痕像鲜苔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独走,更有的是铁索横江,玩味起来,反而令人欣然心喜。
想起平生好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知道一两件对方的臭事,不能以一两件可笑可嘲可詈可骂之事彼此打趣,友谊恐怕也会变得空洞吧?有时独坐细品“瑕”字,也觉悠然意远。
瑕字左边是玉字,是先有玉才有瑕的啊!正如先有美人,而后才有“美人痣”;先有英雄,而后有悲剧英雄的缺陷性格。
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独存的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缺,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补天的改造的涂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积累运用(30分)∙1.注音(7分)掳.()诘.问()震悚.()簌.簌()琐屑..()()凹凼..()()愧怍.()..()()尴尬滞.笨()伎俩..()涎.水()文绉绉.()颠沛.()交卸.()∙2.补全词语(5分)触目伤--- 情---于中----不单行大---广众微不足--- 长途--- --- 穷愁----倒----零-----碎低----顺---- 连声--- ---∙3.选词填空(4 分)∙(1)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做,或-----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不能不肯不去)∙(2)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抓攀爬缩)∙(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地---在门框里。
(直僵僵直挺挺镶嵌站立)∙(4)都市里的升沉荣辱------着长期------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震撼震颤麻木迟钝)∙4.修改病句(5分)∙(1)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2)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我们来到省博物院,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5)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5.仿写句子: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口语交际:2007年5月,济宁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一、语言运用(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诘.问(jié)孤.孀(ɡū)B.霹.雳(pì) 触.目伤怀(zhù)C.琐屑.(xiè) 丧.事(sānɡ)D.石堆.(duī) 身体不济.(jì)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B.我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C.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凄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恶耗通报。
D.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王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深刻,表程度)B.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颜色浓)C.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
(深度)D.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
(很,十分)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小说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
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拟人)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妈看家。
(借喻)C.一年中,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排比)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设问)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3分)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1)第①处句子缺施动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表述不够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正确的一组是(2分)( )(1)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 )了。
A.辩护辩白辩解B.辩解辩护辩白C.辩白辩护辩解D.辩白辩解辩护9.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
(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4分)二、阅读(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9题。
(22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0.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2分)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分)1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
(2分)13.“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2分)( )A.因为“我”不聪明B.因为他有点“迂”C.因为他爱子情深D.因为外人不可信14.“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5.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
(3分)(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7.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分)18.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
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9.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
(17分)祖传青瓷碗①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
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
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
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
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
②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
③他不能离开他的渡口。
每天傍晚都这样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大桥,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顾客。
④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他知道儿子和孙女又送饭来了。
儿子在镇上做临时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⑤“爷爷,爷爷,吃饭了。
”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
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
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
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钟爱,却是因为这是祖传家珍,神圣可敬。
老人历来用它吃饭,成了不容更改的规矩。
而现在,渡口废弃,渡船闲下来,用这碗便成了他怀旧的一种慰藉。
⑥他拉一下披着的黑布衫,没回过头来。
⑦儿子一步跨上船,一边跺跺脚,好像考察一下船的适用度,一边说:“爸,你以后别再来这儿了。
在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好不好?”⑧老人知道儿子早在打他的主意了。
这船陪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浪涛,他靠了它立门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儿媳,现在儿子要用它来搞运输,搞长途贩运,他感到格外凄凉。
他敌视地看了一眼儿子,一声不吭。
⑨“爸,你快吃饭嘛,都凉了。
”儿子不耐烦地说。
⑩“爷爷,你快吃饭嘛。
”小孙女用碗碰碰老人。
○11老人一转过身来。
不料碰落了他那祖传的青瓷碗,一声沉闷的钝响,碗碎了。
小孙女呆住了。
老人抡起他的粗手掌,瞪圆布满红丝的眼睛,怒视他素来钟爱的小孙女。
○12儿子忙过来护住女儿说:“爸,碗碎了就罢了,也该换新的了。
”○13老人把怒气发在儿子身上,指骂着:“你这败家子,败尽家当的是你!”儿子耸耸肩,讪笑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翻屋不是拆了旧屋吗?”○14老人暴怒了,喘着粗气,抖动白短髭,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好久才哼了一声,跳下船慢腾腾地穿过芦竹回家去了。
○15“爷爷生气了。
”女儿泪汪汪地说。
○16父亲淡淡一笑,背对着晚霞,看着那郁郁青青的芦竹说:“来,我给你做吱吱管儿玩。
”20.①③段为什么反复描写老人的神态动作?(2分)21.④段中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你认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22.“爷爷”的思想性格特点是什么?(3分)23.本文运用了对比、象征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3分)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4.作者以《祖传青瓷碗》为题,其意图是什么?(最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25.下列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祖传青瓷碗》的旨趣最为接近(4分)(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三、写作(40分)26.在你人生的十多年里,肯定会有无数个美好的瞬间:当你考试失利时,同学鼓励的眼神;当你生病卧床时,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你生活不如意时,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