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记忆作文【高中高三1000字】
8090年代生活作文

8090年代生活作文
8090年代的生活啊,真是让人怀念!那时候,阳光都金灿灿的,好像特别偏爱咱们这一代人。
放学路上,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玩得
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电视机虽然是黑白的,但看起来却特有味道。
每到晚上,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那几部热门的电视剧。
那剧情,那角色,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学校里,课桌椅子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咱们学得特别起劲。
一下课,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出教室,在操场上疯玩。
那时候的
梦想也简单,就想着长大后能有个好工作,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街上的小吃摊,那才叫一个香!煎饼果子、烤红薯,每一口都
是童年的味道。
那时候的钱也值钱,几分钱就能买个糖葫芦,甜到
心里去。
那时候的咱们,青春热血,天不怕地不怕。
梦想着环游世界,
成为大人物。
失败了也不怕,拍拍土站起来,继续往前冲。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日子真是美好。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那些回忆,永远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怀念八十年代简单纯粹的快乐文章

怀念八十年代简单纯粹的快乐一、引言怀念八十年代,简单纯粹的快乐,这个主题是让人回味怀旧的话题。
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繁杂的社会关系,但人们却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找到快乐。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回顾那个美好的时代。
二、小时候的快乐在八十年代,我还是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
那时候,最简单的乐趣就是放学后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
我们会捉迷藏,玩跳大绳,踢毽子,这些小游戏让我们感到无尽的快乐。
在家里,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公园玩秋千,滑滑梯,或者在院子里和我一起玩捉迷藏。
那个时候,快乐是如此简单,没有任何烦恼和压力。
三、玩具的快乐八十年代的玩具也让人怀念。
那时,流行的玩具有彩色弹珠,纸牌,橡皮泥,飞机模型等。
这些玩具虽然简单,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最珍惜的玩具是一个橡皮泥,我可以花上几个小时捏造各种形状,让自己陶醉在创造中。
八十年代的玩具可能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玩具那么时髦,但它们却真真切切地陪伴了我们的童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四、影视作品的快乐另外,八十年代的影视作品也是我们快乐的来源。
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当周末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还珠格格》,《武林外传》或者是《西游记》时,我们都能开怀大笑。
这些影视作品在当时的我国家庭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
五、八十年代的社交快乐在八十年代,社交方式也非常简单,但却充满了快乐。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信信,人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交友。
每到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举办联谊活动,邻居们相聚在一起,互相问候,聊天,玩耍,这种热闹的氛围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六、个人观点怀念八十年代,简单纯粹的快乐,是我对那个时代最深切的感受。
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真诚和快乐。
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我们却可能迷失了一些简单纯粹的快乐。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八十年代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简单快乐的源泉,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80年代的回忆的杂文随笔

80年代的回忆的杂文随笔80年代最牛的单位和最牛的工作是什么?这恐怕是90后、00后们无法弄清楚的一道难题。
其实过来人都知道,在那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计划的年代,谁掌控了物资计划供应的大权,谁就有了令人艳羡的“牛”的资本。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是人必得食“人间烟火”,谁也不可能例外。
80年代(其实也包括70年代及其以前的60年代)最牛的单位当然就是粮食部门,最牛的工作当然也就是掌管粮油的供应工作了。
说粮食部门是最牛的单位掌管粮油供应的工作是最牛的工作,还有一项指标可佐证,那就是当时一些大权在握的官员的家属及其子女们大多喜欢扎堆于这样的部门和单位,“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我当时的工作单位有一位职工,他认识所在县的粮食局长并与其有一定交情,记得不少职工都曾求过他弄点粮油指标以满足家庭一时急用之需。
后来单位领导知道了,觉得这个“资源”可以利用,索性向组织部门打报告提拔这位职工,将其任命为中层干部,让其名正言顺地当上管理后勤工作的主任。
不过,最牛单位的好景没能持久。
到了80年代后期,个体粮贩油贩出现了,人们出门在外只要有个能证明身份的信件和有钱即可,“粮油票”再不是束缚人们走南闯北的桎梏了。
大量“孔雀东南飞”,被一些人称之为“盲流”的农民工在城市里不仅扎下了“营寨”,而且竟然成了一座座城市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
当此之时,有谁还会记起已成明日黄花的粮食部门?这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现象也证实了当时较为流行的一句话“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
谁能料到当年如日中天的“牛”单位粮食部门竟紧随商业部门也走上了个体化的不归路,彻底成了“一头熊”?其实,细心的人们早就发现了端倪:那些先前在粮食部门上班的官员家属及其子女不知什么时候已偷偷“换岗”了,他们有的戴上了大盖帽进入了工商管理或税务部门,有的摇身一变成了国有银行的职员……此后工商、税务、银行成了新的最牛单位,一直牛到如今。
一九八零年高考作文范文

一九八零年高考作文范文1980年高考作文范文:我的未来展望亲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大家共聚一堂。
首先,我要向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辛勤教导,使我们成为优秀的学生。
同时,我要向同学们道一声谢谢,是你们的支持和陪伴,让我在学校的岁月里成长和进步。
回首过去,我们已经度过了艰苦而又充实的三年高中生涯。
纵览历史,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同样也是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代。
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沐浴着改革的春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未来将充满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相信我们注定要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面对未来,首先,我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特长,在学习上,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相信,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才能逐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除了自身的发展,我还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相信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和他人尽一份力量。
此外,我也希望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只有拥有梦想,才能不断向前,追求卓越。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会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
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难。
我相信,在前辈们的指引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没有你们的支持,我无法成长和进步。
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携手并肩,共同为实现我们的梦想奋斗。
谢谢大家!。
80年代作文

80年代,那些闪光的岁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80年代已离我们远去,然而那段时光却在我的记忆中熠熠生辉。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梦想与变革的时代,它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80年代,我正值童年。
那时的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我们这群孩子在大街小巷奔跑嬉戏,无忧无虑。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味,我们便知道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那时候,虽然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电子产品,但我们的快乐却并不减少。
记得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捡到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
翻开那泛黄的纸张,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里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静谧夜晚,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80年代的时光,就在这诗词的陪伴下悄然流淌。
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我家附近的小书店,成了我心中的圣地。
每当周末,我都会去那里翻阅书籍,汲取知识的养分。
书店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他总是笑眯眯地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
”这句名言,成了我奋发向前的动力。
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我还结识了一位忘年交——邻居李爷爷。
他年轻时曾是一名地下党员,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李爷爷的故事,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常常引用毛泽东主席的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80年代,我国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一部部经典影片,如《小花》、《庐山恋》、《红高粱》等,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全家都会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观看这些影片。
那时,电影成了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今,80年代已渐行渐远,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
那段时光,如同一首优美的诗,一幅斑斓的画,永远镶嵌在我心灵深处。
80年代的作文范文

80年代的作文范文
嘿,说起80年代,那真是阳光明媚得一塌糊涂啊!感觉那时候的阳光都带着甜味,让人忍不住想多晒晒太阳。
小镇啊,早上都是被鸟叫声给叫醒的。
那鸟儿叫得可真欢,就像在说,“起床啦,起床啦,新的一天又开始啦!”阳光照在青石板上,闪闪发光,像是铺了一层金子。
路边的老槐树,风一吹,叶子就哗哗地响,好像在跟我们讲故事。
学校教室里,黑板上还留着老师昨天写的字,看着就让人想起那些上课的日子。
课桌上堆满了书和试卷,每张试卷都像是个小战士,记录着我们的努力和奋斗。
操场上的少年们,一个个都活力四射,跑得满头大汗,笑得合不拢嘴。
家里那台电视机,每次打开都播着那些流行的歌曲。
80后的回忆

80后的回忆散文180后的回忆回忆像流感,让无数人唏嘘感叹;回忆像细雨,润湿着被压榨干瘪了的年轻神经。
看到网络上搜集起来的童年记忆,一名网友感叹说:不过二十几年时间,这些东西就如同古董一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的确,80后生于改革开放伊始,长在社会变革的上世纪90年代,就业于新世纪。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伴随着他们成长,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他们以往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有一种信仰:我的地盘我做主。
从什么圈到什么坛,80后起先只是专家眼里的某种社会现象,如今却已经发展到一股影响整个世界的力量,并且这股潮流越来越汹涌。
就事论事,80后网上集体怀旧晒童年,在于他们经历的变化太多太快,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才十几、二十几岁就老了,才会热衷于集体怀旧。
每当回首往事,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总是记得那些喜怒哀乐,沉浸一个人的简单世界中,仿佛再次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有很多经典的回忆,这些回忆在现在被无限复制和雷同的世界看来,已经绝无仅有。
童年的我,曾为自己养的乌龟淹死在小瓮里而懊恼不已,也为自己放在河岸浅水处的河蚌不长珍珠而疑惑不解,为自己堵了王大爷家的烟囱而偷偷地坏笑,为自己做错事给妈妈用竹棒教训一顿而嗷嗷直哭,为自己冬天玩冰掉入河里而瑟瑟发抖,为自己可以在野外生火烤肉吃而自鸣得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总有讲也讲不完的趣闻轶事。
而今,步入成人的80后,作为时代的标签,回顾那些正在开放的社会中留下的蠢蠢欲动、蓄势待发的轨迹,没有理由不感概万千。
所以,80后集体怀旧只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闸门。
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80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关键的念头,集体回忆曾经有过的青春岁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980年代,是一个苦闷的年代。
面对外在世界眼花缭乱的变化,从荒漠状态中惊醒过来的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文革不仅造成了文化的荒漠,也造成了心灵的荒漠。
那一年刘心武发表了《爱情的位置》,一位当时还在农村插队的知青说,当他在田野里干活时,忽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里开始广播《爱情的位置》,听见爱情两个字他吓了一大跳,觉得发生了政变。
记忆里的八十年代

记忆里的八十年代我是81年上的大学,到89年考上研究生,基本上八十年代是我的整个青年。
当时的印象就是读书。
那个时候感觉读书好像没什么特别强烈的主动性,因为当时的孩子也没什么别的可做的,就只有读书。
我大学学的是物理,毕业后分配回乡里的中学教书,教的也是物理。
当时就感觉人家说上了大学就怎么怎么不一样,为什么我上了大学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呢?物质条件上没什么变化,精神层面上,当时从高一到高三的物理,我一个小时就能跟学生们讲完了。
想要出去学习,当时的指标又很少,不是给了某某某的儿子,就是给了谁谁谁的亲戚。
所以其实还是挺苦闷的。
后来看到有些人考研可以出去,于是我也去考研。
我本来学的是物理,但是不想再跟物理打交道了,于是就报了财科所。
就是财政部下面的研究所。
为什么报财科所呢?理由说起来也挺好笑的。
因为当时我们当老师的工资是财政拨款的,每月三十几块钱,虽然不多,但每月还是会拖欠。
然后我当时就很想搞清楚,为什么财政拨的钱,一层一层下来,到我们手上就这么点?于是第一志愿就报了财科所。
等我参加完考试,笔试面试都通过了,财科所招生的工作人员就跟我说,你以前是学物理的,理论背景不扎实,不能念财科所。
我觉得这个很好笑的,笔试面试我都过了,却说我理论背景不扎实。
然后他们说要想念财科所,就要交两万块钱,找个学校代培。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两万块钱简直是天文数字。
于是没办法,只好回到中学去教书,第二年再考。
第二年我报的是中央财经大学。
心想有“中央”两个字,应该会不一样一些。
当时笔试考了成人考试的第一名,结果也差点上不了学。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有个假期叫“农忙假”,就是在等面试通知的时候,学生放假回去种田,我也回去种田了。
结果等返校的时候,才有人通知我,我的面试通知书到了,我赶紧跑去拿,一看,离面试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
人家都已经面试完了我才拿到通知书。
于是赶紧就跑去了北京,好在那些老师蛮好,觉得我笔试成绩考的好,说给我的面试名额留着,为我单独组织了一次面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十年代记忆
咋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凉凉的况味。
雨下得还挺密的只需听那窗外的淅淅沥沥便知道了。
睡觉前和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听听音乐。
这时一首老歌从我窗前飘过。
是八十年代的老歌《站台》。
这时候我的思绪又一发不可收拾。
让我又想起了那个曾经让人激动、让人难忘、让人思念的年代。
八十代是一个充满了诗意了年代,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很喜欢诗歌,很崇拜诗人。
那种痴迷度一点也不亚于九十年代的歌手和现在的超级女声。
那时人们写诗、念诗、背诗。
空气里也弥漫着诗情。
所以在那个年代很多青年人的偶像就是像舒婷、顾城、海子、西川等能写出好诗的人。
八十代有一种书很受人们的欢迎,它的名字叫“小人书”,那时也有人称之为连环画。
记得小时候,能有几本“小人书”看不知有多高兴。
一放学我们就会跑到集市上去租书看。
有时候去迟了,只有扫兴而归。
也许正因为有了那个年代喜欢看“小人书”的习惯,所以现在我也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书桌前细细咀嚼文学带来的惬意。
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说,当说还不过瘾时那就得唱,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味很浓的代表歌曲,就好像是这段时光的精致书签。
我个人很喜欢八十代的歌,因为那个年代的歌都很有意境美,或者都很硬朗、有激情。
就拿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为例。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开篇就是一幅优美的嵩山风景图。
让整首歌曲充满诗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这是意境之美。
又如“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这是人性之美。
一首好歌往往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所以说这首歌在当时能引起轰动,乃至于今天仍被广为传唱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如果要像诗歌一样例几个代表人物,我想八十代的歌手在我印象中就应该是:罗大佑、张明敏、郑绪岚还有就是小虎队……。
八十代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白衬衣、蓝布裤子和白球鞋。
如果说那是个白衣飘飘的年代一点也不过份。
那时候如果有一件纯白色的衬衫就觉得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记得有一年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母亲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件崭新的
白衬衫,平常我舍不得穿,总把它放在枕头边静静的端详着,想着比赛那天我会穿着这么洁白、漂亮的衬衫表演节目。
心里不知有多开心。
后来这件白衬衫都洗破了可我仍然舍不得丢,把它放在柜子里作为那个年代的纪念吧!
我喜欢那个年代,喜欢那个年代的色彩。
喜欢那个年代的自然,所以现在我仍然喜欢穿纯白色的衬衫。
它没有任何修饰,不造作、很朴素也很大方。
我思恋八十年代,思恋那个时候的诗意、那个时候的坦然、那个时候的自然与大方、那个时候的美好回忆与纯真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