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学完整版

化学工艺学完整版

化学工艺学完整版化学工艺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工艺的学科。

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传质、传热、流体力学等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择、操作控制、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工艺学的完整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如反应热、反应平衡等。

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反应的热效应和平衡条件,为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确定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为工艺操作和控制提供依据。

3. 传质与传热:研究物质在流体中的传质和传热过程。

通过传质与传热的计算和实验,确定物质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和温度变化,为工艺设计和操作提供依据。

4.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反应器等设备中的流动特性。

通过流体力学的计算和实验,确定流体的流速、压降和混合程度,为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提供依据。

5.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反应过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包括反应器的选择、分离和纯化步骤的设计等。

6. 设备选择与操作控制: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操作控制。

包括反应器、分离设备、传热设备等的选择和操作参数的确定。

7. 安全与环保:考虑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包括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等。

综上所述,化学工艺学的完整版包括了热力学、动力学、传质、传热、流体力学等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择、操作控制、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化学工艺学的完整体系。

陶瓷工艺学

陶瓷工艺学
返回
二、滚压成形
滚压成型是由旋压成形方法发展而得的 新工艺。这种方法把扁平的型刀改变为尖 锥形或圆柱形的回转体——滚压头。成型 时,盛放着泥科的模型和该压头分别绕自 己的轴线以一定速度旋转。滚压头一面转 动一面压紧泥料。这种方法广泛用于成型 日用陶瓷器皿。
生产能力:
14—16吋盘 240件/h 18—20吋盘 120件/h 成形范围:Φ ≤508mm

一、旋压成形
旋压成形也称刀压成形。它是利用型 刀和石膏模型进行成形的一种方法。 刀口的工作弧线形状与模型工作 面的形状构成了坯体的内外表面, 而型刀口与模型工作面的距离即为 坯体的厚度。
旋压成型操作
向旋转的石膏模中,投入泥料。 然后将型刀慢慢压入泥料。 多余的泥料则贴附于型刀排泥板上, 并用手清除 同时割除模型口沿处余泥。
属护套,以增大强度
檐沟的作用
1、容纳翅片状余泥 2、限制泥料外溢,防止制品成型腹腔 内泥料不足,保证制品充填情况良好 3、限、模具的影响 2、檐沟设计的影响 3、塑压模内水分排除的影响 4、成型压力与塑性泥料的关系

A:泥料含水率高时,成型压力应降低。 B:可塑性愈好的泥料脱水性能愈差,加压停
石蜡作粘结剂的特点


熔化后粘度小,易填满模型;
有润滑性,对模具不会磨损,生坯光洁度高, 冷却凝固后坯体有一的强度; 熔点低故热压铸工作为70~80 ℃; 冷却后体积收缩约为7~8%,易脱模;

(5)模型中泥料被主轴带动旋转,要受到离心 力的作用,如果离心力大于泥料与模型间的 粘附力,泥料就要甩出,产生所谓“飞泥” 的现象,有时局部泥料被拉断而甩出,这都 使成形操作无法进行。
生产效率高
主轴转速高时 飞模 飞泥

工艺学习计划

工艺学习计划

工艺学习计划近年来,工艺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技能提升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工艺学习,我们可以培养出色的手工技能,拓展创造力,并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和快乐。

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艺学习道路,下面是我为自己设计的工艺学习计划,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断进步,提升我的工艺水平。

一、了解不同的工艺类型在开始工艺学习之前,我计划先了解各种不同的工艺类型,包括陶瓷、织物、金属、木工等。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学习资料,我将深入了解每一种工艺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相关技术。

这些知识将为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艺类型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选择适合的工艺类型基于我对各种工艺类型的了解,我将选择一种或几种最吸引我的工艺进行深入学习。

例如,我对陶瓷工艺非常感兴趣,我将投入时间学习陶瓷的制作工艺、釉料调配、装饰技巧等。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艺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三、明确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规划工艺学习,我将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陶瓷工艺方面,我希望能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陶艺作品。

此外,我还希望能够学习一些高级的装饰技巧,使我的作品更加精美和独特。

四、学习资源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工艺学习,我将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购买教材、工具和材料等。

例如,在学习陶瓷工艺时,我需要购买合适的陶瓷工具、釉料和陶土等。

在购买之前,我将调查市场上的产品,寻找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资源。

五、制定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准备好的学习资源,我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将规划每周的学习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工艺学习中。

其次,我将划分学习内容,按照不同的技术点和难易程度进行学习。

并且,我将设定学习里程碑,用以检验自己的进展和成就感。

六、实践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注重实践。

无论是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还是听取他人的指导,我都会尽量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工艺水平。

同样重要的是,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一、服装工艺学概述服装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服装设计、制作和加工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服装的各个方面,包括面料、设计、裁剪、缝制、装饰等。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各种工艺技术,将设计师的想法变成实际的服装作品。

这需要学生对服装的结构、材料和制作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眼光。

二、服装工艺学的主要内容1. 面料知识面料是服装制作的基础材料,它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质感、手感、透气性以及穿着舒适度。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面料,包括天然面料如棉、麻、丝和羊毛等,以及合成面料如涤纶、锦纶等。

还需要了解面料的纺织结构、工艺特点和应用场景。

2. 设计原理和方法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条、比例、颜色、图案等设计要素,以及设计理念、风格的表达等。

学生还需要了解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构思到成品的实现,以及设计师在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和工具。

3. 裁剪和缝制技术裁剪和缝制是服装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合身度和质量。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裁剪和缝制,包括裁剪图样的制作、剪裁工具的使用、缝纫机的操作,以及各种缝制技术和工艺。

4. 着装工程着装工程是服装制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包括服装的整体调试、改裁和修整。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身材和需求进行服装的调试和改良,以确保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5. 服装装饰技术服装装饰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各种手工和机器装饰技术,如刺绣、绣花、珠饰、烫金、印花等。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装饰技术,以丰富和提升服装的视觉效果和价值。

6. 服装质量管理服装质量管理是服装工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原材料的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成品的质量检验。

在服装工艺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质量管理,以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服装产品。

工艺学复习总结分析解析

工艺学复习总结分析解析

流程框图一、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烃类蒸汽转化都是在1000℃下反应,其反应速度也很慢,需加催化剂。

①活性组分:10~25%(重量)Ni②载体:α-Al2O3,MgO-Al2O3,ZrO2-Al2O,CaO-Al2O3③活化:原因,镍的氧化物无活性目的,还原氧化物、脱除微量毒物④中毒:硫和铅等。

对催化剂的要求:①高活性;②高强度;③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析碳能力1、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①活性组分:从性能和经济方面考虑,活性组分,镍为最佳。

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

实际加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②助催化剂:提高镍的活性、延长寿命和增加抗析碳能力。

③镍催化剂的载体:使镍高度分散、晶料变细、抗老化和抗析碳等作用。

催化剂中毒(1)S S ≤0.5ppm,可逆性中毒催化剂活性越高,允许S含量越低。

温度越低,S对镍催化剂毒害越大。

(2) As 永久性中毒 As来源:含As碱液脱碳(3)卤素卤素≤0.5ppm,永久性中毒二、合成气催化剂◆铁系催化剂◆未还原前FeO+Fe2O3,可视为Fe3O4,尖晶石结构。

◆ Al2O3: 结构型促进剂,改善还原态铁的结构◆ MgO K2O :电子型促进剂,有利于氮气的吸附和活化◆ CaO二、催化剂的还原与活性保持◆(1)还原◆反应的活性组成是金属铁,所以使用前要将催化剂还原。

通常用氢气作还原剂:◆ Fe3O4(s) + 4H2(g) = 3Fe(s) + 4H2O kJ/kmol◆确定还原条件的原则:①使完全还原为a-Fe。

②保持还原铁晶粒具有大的表面积、大的活性中心。

◆还原温度一般选500-520℃,根据反应式可确定H2/H2O之比要尽可能高三、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的选用⏹乙苯在高温下脱氢时,主要产物是苯!⏹脱氢反应是在高温、有氢和大量水蒸气存在下进行的⏹脱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氧化铁,助催化剂有钾、钒、钼、钨、铬等氧化物Fe2O3:K2O: Cr2O3=87:10:3组成的催化剂乙苯的转化率可达60%,选择性为87%催化剂种类① Cr2O3/Al2O3烷烃烯不能有水(侵占活性中心)减压操作失活快(易结焦),用含O2的烟道气再生。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和探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机械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材料与工艺: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而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材料与工艺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

2.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不同零件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例如,钻孔、铣削、车削、磨削等传统加工工艺,以及激光切割、电火花加工等新兴加工工艺。

这些工艺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准确性、表面光洁度和加工效率。

3.工装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工装夹具的设计和制造。

工装夹具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它们能够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学通过研究工装夹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机械制造过程提供支持和保障。

4.设备和工艺参数: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工艺参数。

例如,加工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冷却液等设备,以及加工速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

这些设备和参数的选择和配置,对于机械制造过程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轿车制造:轿车制造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轿车的制造涉及到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零件精度高、质量可靠。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轿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指导。

2.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零件的精度、强度和重量都有极高要求,同时也对工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有较高需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3.机械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加工和制造,这些设备的工艺要求和性能指标均不相同。

陶瓷工艺学(3篇)

陶瓷工艺学(3篇)

第1篇陶瓷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陶瓷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和应用的科学。

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从陶瓷工艺学的起源、分类、制备工艺、加工工艺、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学的起源陶瓷工艺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

经过长期的发展,陶瓷工艺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陶瓷工艺学的分类根据陶瓷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陶瓷工艺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统陶瓷工艺学:主要研究黏土、长石、石英等原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

2. 高分子陶瓷工艺学: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材料与陶瓷材料的复合,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3. 先进陶瓷工艺学:主要研究陶瓷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和应用,包括纳米陶瓷、生物陶瓷、功能陶瓷等。

4. 陶瓷加工工艺学:主要研究陶瓷材料的成型、烧结、加工等工艺。

三、陶瓷工艺学的制备工艺1. 原料选择:陶瓷材料的制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传统陶瓷原料主要包括黏土、长石、石英等,而先进陶瓷原料则包括碳化硅、氮化硅、氮化硼等。

2. 原料制备:将原料进行粉碎、混合、球磨等处理,得到具有一定粒度分布和细度的原料。

3. 成型:将原料进行压制、注塑、拉坯等成型工艺,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陶瓷坯体。

4. 烧结:将陶瓷坯体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四、陶瓷工艺学的加工工艺1. 精加工:对陶瓷材料进行磨削、抛光、切割等加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2. 表面处理:对陶瓷材料进行涂层、镀膜、刻蚀等表面处理,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3. 复合加工:将陶瓷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五、陶瓷工艺学的性能1. 物理性能: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

2. 化学性能: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耐腐蚀性能。

3. 生物学性能: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

化学工艺学

化学工艺学

化学工艺学
化学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工艺和相关工艺装备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设计、优化和操作,以及化学
工艺流程的开发和控制。

化学工艺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化学反应工艺: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包
括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催化剂的运用等。

2. 化工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包括反应热
的计算、热平衡的分析、热力学循环等。

3. 化学工艺流程:研究化学反应的流程设计和流程控制,
包括化工装置的设计、物料输送的选择、工艺参数的控制等。

4. 化学工艺安全:研究如何预防和处理化学反应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安全设施的设计、事故处理的方法等。

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多个工程领域,包括化工、材料、能源等。

它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化工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资
源消耗,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1、为什么铸造是毛坯生产中的重要方法?结合具体示例分析之。

答:因为铸造具有如下特点:(1)可制成形状复杂的外形和内腔的毛坯。

如箱体,汽缸体等。

2)适用范围广,工业上常用的金属材料都可铸造成型且生产批量、铸造尺寸大小不受限制。

3)设备成本低,产品成本低,加工余量小,制造成本低.2、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不同化学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同?为什么铸钢的充型能力比铸铁差?答: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合金的流动性愈好,充型能力愈强,愈便于浇铸出轮廓清晰,簿而复杂的铸件。

铸钢和铸铁的化学成分不同,凝固方式不同,具有共晶成分的铸铁在结晶时逐层凝固,已结晶的固体内表面较光滑,对金属液的流动阻力小,故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而铸钢在结晶时为糊状凝固或中间凝固,初生的树枝状晶体阻碍了金属溶液的流动,故流动性差,充型能力差,所以铸钢的充型能力比铸铁差。

4、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但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答:因为浇注温度过高,铸件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故在保证充型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浇注温度不宜过高。

5、缩孔和缩松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为何缩孔比缩松较容易防止?答:缩孔和缩松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可使铸件因渗漏而报废。

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者最后凝固的部位,而缩松却分布于铸件整个截面。

所以,缩孔比缩松较易防止.6、区分以下名词:缩孔:呈倒锥形,内腔粗糙,位于铸件上部中心处。

缩松:呈小圆柱形,内腔光滑,位于铸件中心截面处或分布于整个截面。

浇不足:没有获得形状完整的铸件。

冷隔:获得了形状完整的铸件,但铸件最后凝固处有凝固线。

出气口:位于型芯的中心部位,使型芯中的气体逸出。

冒口:位于上砂箱,使金属在浇注时型腔中的气体逸出。

定向凝固:在铸件厚大部位,安放浇口和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处先凝固,尔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逐层凝固:纯金属或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不存在固、液并存区,当温度下降时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层不断减少,直至铸件的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逐层凝固。

7、什么是定向凝固原则?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各需用什么措施来实现?上述两种凝固原则各适用于哪种场合?答:定向凝固原则:在铸件厚大部位安放浇口和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处先凝固,尔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实现措施:安放冒口和冷铁。

应用场合:收缩大的合金,如铝青铜、铝硅合金和铸钢件。

同时凝固原则:在铸件薄壁处安放浇口,厚壁处安放冷铁,使铸件各处冷却速度一致,实现同时凝固。

实现措施:浇口开在铸件壁薄处并在铸件壁厚处安放冷铁。

应用场合:灰铸铁、锡青铜等收缩小的合金。

第二章常用金属铸件的生产1、试从石墨的存在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性能特征。

答:石墨的强度、硬度、塑性很低,石墨分布于金属基体,使金属基体承载的有效面积下降。

灰铸铁中石墨呈片状,尖角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因此,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几乎为零。

石墨越多,越粗大,分布越不均匀,灰铸铁的力学性能越差。

但由于片状石墨的存在使灰铸铁具有如下性能特征:(a)优良的减振性;(b)良好的耐磨性c)小的缺口敏感性;(d)较高的抗压强度2、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铸铁的牌号不用化学成分来表示?答: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1)化学成分;(2)冷却速度。

铸铁的化学成分接近共晶成分,但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不同,使铸铁的力学性能也不相同。

在选择铸铁材料时需考虑的是铸铁材料的力学性能。

所以,铸铁的牌号用力学性能来表示,而不用化学成分表示。

7、为什么球墨铸铁是“以铁代钢”的好材料?球墨铸铁是否可以全部取代可锻铸铁?为什么?答:因为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几乎与45调质钢的力学性能一致,并且球墨铸铁还可以利用各种热处理改善基体组织,以满不同零件使用性能的要求。

所以,球墨铸铁是“以铁代钢”的好材料。

不可以。

因为球墨铸铁的流动性较差,很难制造形状复杂的薄壁小件。

第三章砂型铸造2、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是:(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朝下;(2)铸件的大平面朝下;3)铸件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位置;(4)收缩大的铸件厚壁部分位于铸型上部,以实现定向凝固。

3、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是:(1)铸件的最大截面,且最好是平直面;(2)尽量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个砂箱(3)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砂箱。

4、铸件的工艺参数包括哪几项内容?答:铸件的工艺参数包括(1)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和最小铸孔;(2)铸件的起模斜度和收缩率;(3)型心头尺寸。

第五章特种铸造1、什么是熔模铸造?试用方框图表示其大致工艺过程?答:熔模铸造就是用蜡质制成模样,在模样上涂挂耐火材料,经硬化后,再将模样融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

其工艺过程:蜡模制造→型壳制造→焙烧→浇注2、为什么熔模铸造是最有代表性的精密铸造方法?它有哪些优越性?答:因为熔模铸造铸型精密,型腔表面极为光滑,故铸件的精度高,表面质量高;铸型无分型面,可制造外形复杂、难以切削的小零件,故熔模铸造是最有代表性的精密铸造方法。

熔模铸造的优越性(1)铸件精度高(IT11~IT14)表面粗糙度值低(Ra25~3.2um)(2)铸型预热后浇注,故可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小件(Smin=0.7mm )(3)型壳用高级耐火材料制成,故能生产出高熔点的黑色金属铸件(4)生产批量不受限制,适于单件、成批、大量生产。

3、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为什么金属型铸造未能广泛取代砂型铸造?答:金属型铸造的优越性:(1)可“一型多铸”,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生产率高(2)铸件表面精度高(IT12~IT16),粗糙度值低(Ra25~12.5um);(3)组织致密,铸件力学性能高;(4)劳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金属型铸造成本高,周期长,工艺要求严格,铸件易出现浇不足、冷隔、裂纹等缺陷,易产生白口现象,外形不易复杂,所以金属型铸造不宜生产铸铁件,而广泛应用于铜、铝合金铸件的大批量生产,故它不能取代砂型铸造。

4、为什么用金属型生产灰铸件常出现白口现象?该如何预防和消除其白口组织?答:因为金属型导热快,故灰铸件中易出现白口组织。

预防措施:铸型预热;合适的出型时间;采用高碳、高硅铁水消除白口组织的措施:利用出型时铸件的自身余热及时退火。

4、压力铸造有何优缺点?它与熔模铸造的使用范围有何不同?答:压力铸造的优点:(1)铸件的精度高(IT11~IT 13),表面粗糙度值低(Ra6.3~1.6um),铸件不经机加工可直接使用;(2)可压铸形状复杂的薄壁件、小孔、螺纹、齿轮等;(3)铸件在高压下快速冷却成型,晶粒层致密,力学性能高4)在铸造行业,生产率最高。

压力铸造的缺点:(1)设备昂贵,生产成期长,成本高;(2)压铸高熔点合金如铜、钢、铸铁等压型寿命很低;(3)压型速度极快,型腔中气体很难逸出,铸件中容易产生气孔,缩松;4)不能用热处理方法提高力学性能。

应用:低熔点有色金属,如铝、镁、锌合金。

6、什么是离心铸造?它在圆筒形或圆环形铸件生产中有哪些优越性?成形铸件采用离心铸造有什么好处?答:将液态合金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使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填铸型并结晶,这种铸造方法称做离心铸造。

优越性:(1)利用自由表面产生圆筒形成环行铸件,可省去型芯和浇注系统,省工,省料,降低铸件成本。

(2)液态金属中气体和熔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铸件内腔移动而排除,所以铸件极少有缩孔,缩松,气孔,夹渣等缺陷。

(3)便于制造双金属铸件成形铸件采用离心铸造可使金属液充型能力的提高,铸件组织致密。

7、下列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以什么铸造方法为宜?铝活塞:金属型铸造摩托车汽缸体:低压铸造缝纫机头:砂型铸造汽车喇叭:压力铸造气轮机叶片:熔模铸造大口径铸铁污水管:离心铸造汽缸套:离心铸造大模数齿轮滚刀:熔模铸造车床床身:砂型铸造第三篇金属塑料加工第一章金属的塑性变形(p109)1、何谓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答: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的内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点之后,既使外力停止作用,金属的变形仍不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是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结果。

2、碳钢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变形时,是否会有冷变形强化现象?为什么?答:碳钢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变形时,不会有冷变形强化现象。

因为碳钢的锻造温度超过了碳钢的再结晶温度,故碳钢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变形时,产生了再结晶现象,消除了冷变形强化现象。

3、铅在20℃、钨在1100℃时变形,各属于哪种变形?为什么?(铅的熔点为327℃,钨的熔点为3380℃)。

答:Pb:T再= 0.4(327+273)-273 =-33℃<20℃属于热加工W:T再= 0.4(3380+273)-273 = 1188.2℃>1100℃属冷加工4、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答:铸锭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的形状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状,这种结构称纤维组织。

纤维组织的存在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了方向性,沿纤维方向塑性和韧性提高;垂直纤维方向塑性和韧性降低。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故在制造零件时,应使纤维沿轮廓方向分布。

5、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最常用的措施是什么?答:金属的塑性和金属的本质、加工条件有关。

为提高金属的塑性,常采用的措施有(1)选用纯金属和低碳钢(2)使金属组织为固溶体(3)提高金属塑性变形温度(4)提高塑性变形的速度(5)使金属在三向受压条下变形。

其中最常用的措施是提高金属塑性变形的温度。

第二章锻造1、为什么重要的巨型锻件必须采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制造?答: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砥铁之间自由流动,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同时保证金属零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2、重要的轴类锻件为什么在锻造过程中安排有镦粗工序?答:其目的是为了击碎粗大的鱼骨状炭化物组织,同时细化晶粒。

5、如何确定分模面的位置?为什么模锻生产中不能直接锻出通孔?答:分模面的确定原则:(1)模锻件的最大截面处,且最好为平直面;(2)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3)使模腔深度最浅;(4)使零件上所加敷料最少。

为了防止上、下砥铁相碰,损坏上、下砥铁,故模锻生产中不能直接锻出通孔。

第三章冲压(p138)1、板料冲压生产有何特点?应用范围如何?答:板料冲压生产的特点:(1)可冲出形状复杂的零件,且废料较少2)冲压件的精度高,粗糙度值低,互换性好;3)冲压件重量轻,材耗少,强度高,刚度高;4)操作工艺简单,生产率高。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高塑性的板料金属,如低碳钢、低合金钢及有色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