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体情况综述
2001年1月——2011年12中国进出口月度数据

230.96
2002年7月
561.98
292.1
269.88
2002年8月
566.42
294.37
272.05
2002年9月
617.07
319.13
297.94
2002年10月
551.47
299.46
252
2002年11月
599.43
312.05
287.39
2002年12月
606.24
318.91
513.4
2009年2月
1249.5
648.9
600.5
2009年3月
1620.2
902.9
717.3
2009年4月
1707.3
919.3
788
2009年5月
1641.3
887.6
753.7
2009年6月
1825.7
954.1
871.6
2009年7月
2002.1
1054.2
947.9
2009年8月
1917
1672
941
731
2007年1月
1573.6
866.2
707.4
2007年2月
1404.4
821
583.4
2007年3月
1599.9
834.3
765.6
2007年4月
1780.2
974.4
805.7
2007年5月
1656.5
940.6
716
2007年6月
1796.3
1032.7
763.6
2007年7月
1114
中国大宗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对CPI的影响——以粮食、原油和钢材为例

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 了分析, 得出结论 : 国 际粮食价格、 原油价格 、 钢材价格与通货膨胀存在长 期正 向关 系 , 中 国 C I 生 了重 要 影 响 , 促 使 对 P 产 也 了它们与 C I P 长期正 向关系的形成 。
影响[ ; 3 朱信凯基于非线性关联积分的因果检验等研
中国大宗进 口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及优化措
施 。国内学 者大多使 用静 态误 差修 正与 协整 模 型探 讨进 出 口商 品价格与通货膨胀 的关 系 , 代表人 物有余 珊萍 、 陈全功 和程蹊[。 1 ] 本文 以中国大宗进 口的粮食 、 油和钢 材为例 , 原 通过 对相 关数据 的整理 , 用变量平 稳性检 验 、 兰 采 格
等先后撰文 , 分别研究了国际油价上涨对中美 c I P的
影响 , 分析 了中 国 C I 逐步 推高 的原 因, 为 油价 P被 认 市场化与控 制 C I P 不是两难命题 ; 姣娇 、 颜 肖争艳 、 常 清、 王晓芳等探 讨 了国际 初级商 品、 大宗商 品 的价 格 对 中国 C I P 的影 响 , 探讨 了中 国 C I P 的走势 , 析 了 分
收稿 日期 :0 2 0 —2 21- 3 0
基金项 目: 河南 省软科学研究项 目《 粮食核心 区粮农增收与经济增长协动机理与政策创新研究 》 12 O4 O 3 ) ( 14 0 2 0 2
作者简介 : 翟玉 强 , , 男 河南洛 阳人 , 硕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商业经济 。
以粮 食 、 油和 钢材 为例 原
翟 玉 强
( 阳理工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河南 洛阳 4 12 ) 洛 7 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 , CI 中国对外贸易的依赖 性逐步提高 , 若 干资源性商品需求增长 , 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增长率有所 提高 , 而近年来 , 中国大 宗进 口商 品的价格 不断提高 ,
2011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回顾

2011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回顾2012-02-21 10:45:242011年全球铁矿石价格剧烈波动。
中国作为铁矿石消费大国,对国际铁矿石价格走势有着极大影响。
中国因“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钢材需求,并给钢铁企业资金链带来压力,一度拖累铁矿石价格走低。
但长期来看,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将继续推动铁矿石需求。
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疲弱以及不确定性,矿山企业融资困难,致使诸多铁矿石新扩建项目工程进度推迟甚至取消。
如澳大利亚Jack Hills铁矿,因三菱商事还在寻找投资合作伙伴,该项目投产日期将从2015年推迟至2016年以后。
尽管如此,2011年全球仍有多个新扩建铁矿石项目投产。
另一方面,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各国政府对矿业的监管从紧也是2011年全球铁矿石行业的一大特点。
如西澳州政府提高粉矿使用税费,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批准征收矿业税等。
中国房地产业低迷拖累铁矿价格走低在中国钢铁企业增加库存和市场供应持续紧张的带动下,2011年初铁矿石现货价持续上涨,2月中旬,中国进口铁矿石(品位62%的粉矿)到岸价达到191.90美元/t的历史新高。
之后,随着原料成本高企,中国钢铁企业退出铁矿石海运市场,铁矿石价格开始下滑。
尽管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地区市场需求减弱,但4月至9月初,中国铁矿石需求旺盛,支撑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期间均价也高达175.63美元/t。
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和持续的基建工程都有力地支撑铁矿石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球需求减弱。
然而,9月底中国货币紧缩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房地产交易大幅萎缩。
由于严格控制信贷,一些中小钢铁企业采购资金十分紧张。
建筑用钢产量超过市场实际需求量,导致建筑用钢库存显著上升,10月份铁矿石价格因此而大幅下跌30.9%,降至118.40美元/t。
考虑到国内钢材降价,铁矿石成本高涨,中国钢厂减少铁矿石采购。
随着中国钢铁企业在新年前进行为期两周半的季节性重建铁矿石库存,推动铁矿石价格上涨。
2024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市直)

2024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市直)(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而且是人口大国,按最新统计,我国各种矿产品人均占有量从世界水平看()。
A.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B.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C.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D.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答案】:C2.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消灭富农经济B.限制富农经济C.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D.保存富农经济【答案】:D3.去年我国有些河流断流,这是由天气长期干旱造成的,同时也与这些河流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植被破坏严重、蓄水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从因果关系看,这属于()。
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答案】:B4.“花好月圆”出自《行香子》中的名句“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常好,人长健,月长圆。
”现在用于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
A.新婚B.寿辰1/ 13C.开业D.乔迁【答案】:A5.()的性质决定行政法必须实行公正、公开的原则。
A.行政法体系B.行政权C.行政法渊源D.行政法基本原则【答案】:B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
A.“民有”、“民治”、“民享”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自由”、“平等”、“博爱”D.“民族”、“民权”、“民生”【答案】:D7.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其得益于古代哪个水利工程?()A.都江堰B.西门豹渠C.芍陂D.郑国渠【答案】:A8.—般而言,通货膨胀被称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往往会造成()。
A.资产持有者收益下降B.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加剧C.国民经济增速起伏不定D.社会财富分配更加不公【答案】:A9.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阶段,用鼓打更时,所以叫做五更。
其中“一更”相当于现时的()。
A.19~21点2/ 13B.23~1点C.17~20点D.21~23点【答案】:A10.2014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等新能源汽车车型的补贴在2013年的标准基础上下降5%,同时公布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成为第二批新能源汽车的城市。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1月25日,中国和()在北京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将于2月9日正式生效。
A.泰国B.新加坡C.马来西亚D.哈萨克斯坦【答案】:B2.2024年1月8日至10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A.2021年B.2024年C.2022年D.2023年【答案】:B3.2024年1月3日,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在广东佛山正式投运。
A.高明B.禅城C.宝塘D.惠阳【答案】:C4.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A.《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B.《关于加强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1/ 15C.《关于培养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D.《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答案】:D5.水利部最新发布,2023年,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构建,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持续推进,市县级水网先导区接续启动,5处大型灌区开工建设,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A.90%60%B.60%90%C.70%80%D.80%70%【答案】:A6.根据《行政复议法》,在一般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而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60日B.60日60日C.30日30日D.60日30日【答案】:B7.弥补财政赤字方式副作用较小的是:()。
A.提高税率B.增加新税种C.发行国债D.向中央银行借款【答案】:C8.若某机关所办之事因缺乏一定的物力、财力或人力,需报请上级协助解决,应写哪一类请示?()。
钢材贸易调研报告

钢材贸易调研报告钢材贸易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钢材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目前钢材贸易的主要市场、主要进口和出口国家、贸易流程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访谈、网络调研和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数据、行业研究机构数据以及企业报告和年报等。
三、钢材贸易市场概况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全球钢材贸易市场规模庞大且依然呈现增长态势。
主要市场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这些国家年均钢材进口和出口额较高。
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成为钢材贸易的重要市场。
四、主要进口和出口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进口国,其主要进口国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和韩国等。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主要出口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和德国等。
此外,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国也是重要的钢材进口和出口国家。
五、贸易流程和渠道钢材的贸易流程主要包括采购、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在采购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直接采购、代理采购和交易所采购等。
在加工方面,企业可以选择自行加工或者委托加工厂进行加工。
运输方面,由于钢材属于重型货物,常采用海运和铁路运输。
销售方面,可以通过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或者通过贸易商进行销售。
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钢材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价格波动、贸易壁垒和环保限制等。
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和技术壁垒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钢材贸易存在不同的限制。
环保限制主要针对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钢材生产方式,要求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减少排放量。
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求的增加,钢材的需求量仍然较大。
技术进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钢材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自由贸易也有助于解决贸易壁垒和促进钢材贸易的发展。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2009年至2019年间,全球钢铁行业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在这十年里,钢铁行业的产量经历了起伏和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十年(2009年至2019年)钢铁行业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9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了17.57亿吨,较2009年的12.77亿吨增长了37.4%。
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战等因素对钢铁行业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是对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的具体分析: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3.47亿吨,同比增长5.1%。
亚洲地区成为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地区,占比为65.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为6.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4%。
2011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4.95亿吨,同比增长11%。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增长,达到7.7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1.5%。
2012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5.79亿吨,同比增长5.6%。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亚洲地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钢铁产量。
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7.9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
2013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4亿吨,同比增长1.6%。
全球钢铁产量增长的势头放缓,尤其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仅为2%。
2014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63亿吨,同比增长3.7%。
中国的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达到8.03亿吨,但增速降低到0.9%。
2015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6亿吨,同比减少3.4%。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过剩产能,导致钢铁产量下降。
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12亿吨,同比增长0.4%。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8亿吨。
2017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26亿吨,同比增长0.9%。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49亿吨。
2018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8.06亿吨,同比增长11.1%。
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出现反弹,达到7.9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3.9%。
2011全国钢铁排名

2011年中国钢铁产量排名排名单位本年产量(万吨)同比(%)全国合计50048.80 1.1重点合计39209.38 0.1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3544.30 -1.0 (本部+八一+广钢)2 河北钢铁集团3328.39 7.1 (整合河北钢铁)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773.39 6.7 (本部+柳钢+昆钢)4 鞍本钢铁集团2343.93 -0.6 (鞍钢+本钢)5 江苏沙钢集团2330.46 1.8 (本部+张家港永钢+淮钢+河南永钢)6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184.08 -8.3(济钢+莱钢)7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503.90 6.28 首钢总公司1219.28 -20.99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25.69 -3.610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83.90 11.31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920.17 -1.012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03.92 0.413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751.01 0.714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47.21 20.915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00.19 -5.016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654.25 -14.017 北台钢铁公司636.22 -0.718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613.41 17.419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73.80 -3.620 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44.01 9.321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531.97 -5.722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6.67 12.723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444.86 2.224 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437.78 8.725 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429.81 3.926 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401.04 -3.027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356.92 3.128 河北敬业企业集团350.79 28.229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45.92 -0.430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7.00 1.231 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302.87 20.632 邯郸纵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01.10 8.033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0.19 -8.234 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296.51 20.435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286.28 3.536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85.30 -9.737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266.65 11.438 四川川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63.03 0.139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59.78 -5.740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255.43 0.841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53.03 1.142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46.07 8.843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41.63 -19.544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31.35 -5.945 营口中板厂220.07 -17.546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215.37 3.047 冷水江钢铁总厂214.26 7.148 山东潍坊钢铁集团公司211.87 5.449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6.47 -7.750 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5.26 -21.151 四川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6 1.152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14 14.353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181.56 -7.854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80.08 -15.255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146.09 -2.756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0.28 -17.557 江苏锡兴集团公司136.91 -13.258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5.07 0.359 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111.88 -19.960 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105.24 -14.261 河北东山冶金工业有限公司63.92 -47.862 陕西略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9.50 -14.963 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29.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体情况综述一、钢材进出口规模2011年我国钢材进口量1558.01万吨,同比下降5.17%:钢坯进口量63.59万吨,同比下降0.15%;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进口量1721.05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钢材4888.10万吨,同比增长14.86%;出口钢坯0.49万吨,同比增长96.52%;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出口量5200.60万吨。
2011年我国净出口粗钢3479.55万吨,粗钢净出口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09%。
2011年各月钢材进口量变化不大,总体上保持平稳,除了1月份、3月份进口量超过150万吨、2月份进口量低至102万吨左右,其它几个月都保持在115-140万吨之间。
进口下降主要是由于来自日本、台湾的钢材大幅减少,另外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低价钢材也大幅下滑。
其中2011年我国进口日本钢材723.84万吨,2010年进口了778.31万吨,减少了54.47万吨,同比下降7%;2011年我国进口台湾钢材202.63万吨,而2010年进口225.64万吨,减少23.01万吨,同比下降10.2%;另外2011年进口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钢材分别为15.87万吨和12.58万吨,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29.43%和42.07%。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
我国钢材出口量从1月份的312万吨增至3月份的491万吨,升至2011年全年的高点,之后的小幅回落,4-9月出口量均保持在415-480万吨之间,10月份出口量滑落至382万吨,虽然11月份重上420万吨,但12月仍以372万吨走低。
2011年第四季度钢材出口量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
此外,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钢材的出口竞争力。
图 1 2011年钢材各月进出口数量变化二、钢材进出口额和均价2011年,我国钢材进口额2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7.28%;钢材出口51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24%,实现钢材贸易顺差296.9亿美元。
我国进口钢材均价为1384.84美元/吨,同比上涨13.13%;出口钢材均价1048.8美元/吨,同比上涨21.22%。
进口钢材均价高于出口钢材336.04美元/吨,表明我国进口钢材的品种和质量总体水平平均高于出口钢材。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均价基本上保持平稳,在950-1100美元/吨之间波动;进口钢材均价则呈现冲高回落走势,自1月份的1236美元/吨,持续增长增至6月份的1457美元/吨,增长了221美元/吨,与1月份相比增幅达到17.9%。
上半年钢铁原料成本上涨,成为推升我国进口钢材均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进入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减弱,进口钢材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到12月价格回落至1386美元/吨,较6月份高点下降4.87%。
图 2 2011年各月钢材进出口均价变化三、钢材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1、钢材进口来源地2011年,日本、韩国仍是我国最主要的钢材进口来源地,一方面钢材进口量小幅下降,另一方面进口集中度反而出现上升。
2011年,我国进口日本钢材723.84万吨,同比下降7%;进口韩国钢材423.91万吨,同比增长2.89%;我国从日本、韩国;合计进口钢材1147.75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73.67%,较201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造成我国进口钢材来源相对集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日本、韩国处于我国周边,而我国市场容量较大,地缘优势促使日韩向我国大量出口;二是我国钢铁产品质量性能水平与日韩还存在一些差距;三是日、韩企业均在我国国内大量投资,构筑产业链,确保了出口的稳定性;四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除极少数专业用途钢材产品仍不能稳定生产外,大都能满足国内用户需求,一般钢材难以打入我国市场;五是普通钢材优势削弱,退出我国市场。
表1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主要来源地国家2011年2010年增幅(%)进口量(万吨)占比(%)进口量(万吨)占比(%)日本723.84 46.46 778.31 47.37 -7.00 韩国423.91 27.21 412.01 25.08 2.89 台湾202.63 13.01 225.64 13.73 -10.20 德国47.51 3.05 44.70 2.72 6.28以上小计1397.89 89.72 1460.66 88.90 -4.30 总计1558.01 100.00 1643.01 100.00 -5.17 2011年,从日本、韩国进口钢材的均价低于我国进口钢材的平均均价,但进口日本钢材与均价涨幅超过平均涨幅,其中进口日本钢材均价为1300.84美元/吨,同比上涨14.67%进口韩国钢材均价1126.41美元/吨,同比上涨7.23%。
进口日本的钢材均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减少进口日本钢材产品。
表2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分来源均价2011年2010年增量增幅国家和地区美元/吨美元/吨美元/吨% 日本1300.84 1134.42 166.42 14.67韩国1126.41 1050.46 75.96 7.23 中国台湾1134.82 1075.99 58.83 5.47 德国2749.73 2499.32 250.41 10.02总计1384.84 1224.12 160.71 13.132、钢材出口目的地2011年我国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钢材产品,出口范围大,地域多元化,极为分散,但韩国仍是我国钢材的最大出口市场,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钢材998.86万吨,同比增长18.36%,占我国总计钢材出口量的20.43%,提高0.6个百分点。
除韩国外,我国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占比不到6%,占比在4%-6%之间也只有印度,其余占比均在4%以下。
出口印度钢材259.38万吨,同比下降23.61%,占比达到5.31%,降低了2.67个百分点;出口泰国钢材192.45万吨,同比增长48.14%,占比为3.94%。
其他位居我国钢材出口前10位的国家还包括:越南(出口185.90万吨)、比利时(出口158.07万吨)、美国(出口153.23万吨)、新加坡(出口152.77万吨)、巴西(出口132.50万吨)、菲律宾(出口130.83万吨)、阿联酋(出口130.15万吨)。
表3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流向(国家和地区)国家2011年2010年增幅(%)排名出口量(万吨)占比(%)排名出口量(万吨)占比(%)韩国 1 998.86 20.43 1 843.89 19.83 18.36 印度 2 259.38 5.31 2 339.54 7.98 -23.61 泰国 3 192.45 3.94 6 129.91 3.05 48.14 越南 4 185.90 3.80 3 242.27 5.69 -23.27 比利时 5 158.07 3.23 21 74.94 1.76 110.94 美国 6 153.23 3.13 9 101.78 2.39 50.55 新加坡7 152.77 3.13 8 104.73 2.46 45.86 巴西8 132.50 2.71 4 172.26 4.05 -23.08 菲律宾9 130.83 2.68 7 115.94 2.72 12.85 阿联酋10 130.15 2.66 11 97.21 2.28 33.88 以上小计2494.14 51.02 2222.47 52.22 12.22总计4888.10 100.00 4255.60 100.00 14.86四、钢材进出口贸易方式1、进口贸易方式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国内构筑产业链,往往优先使用进口本国钢材,确保本国钢材的稳定出口,因此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钢材进口量这两部分进口钢材量较大。
2011年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合计进口钢材776.32万吨,占我国总计钢材进口量的49.83%,下降0.39个百分点。
其中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钢材597.46万吨,同比下降4.47%;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钢材178.86万吨,同比下降10.46%。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钢材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趋弱。
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口钢材741.73万吨,同比下降4.58%,占我国总计钢材进口量的47.61%,提高0.3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钢材进口量减少,是由于那些依靠低价优势进入我国市场的钢材退出。
如果将一般贸易出口钢材中,我国尚不能生产或生产不经济的产品除外,未来国产钢材替代进口的空间容量有限。
表4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分贸易方式统计贸易方式2011年2010年增幅(%)进口量(万吨)占比(%)进口量(万吨)占比(%)一般贸易741.73 47.61 777.30 47.31 -4.58 进料加工贸易597.46 38.35 625.39 38.06 -4.47 来料加工贸易178.86 11.48 199.76 12.16 -10.46 以上小计1518.05 97.44 1602.45 97.53 -5.27 总计1558.01 100.00 1643.01 100.00 -5.172、出口贸易方式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钢材4607.04万吨,同比增长16.94%,占总计钢材出口量的94.25%,提高1.67个百分点。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钢材151.39万吨,同比增长40.61%;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钢材5.33万吨,同比增长28.88%。
从上述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不难发现,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钢材增长迅速,占比过大,反映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改善,促使我国钢材出口相应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表明,我国钢材出口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各国调整贸易政策的影响。
当前我国仍停留在制造业大国阶段,短期内国内用钢制造企业难以为钢材出口构建稳定的渠道。
2011年,我国已对外承包出口货物方式出口钢材73.06万吨,同比增长5.06%,占比为1.49%,下降0.1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越来越多,有利于承包出口货物方式出口钢材,钢铁企业有必要抓住机遇,拓展新的出口渠道。
表5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分贸易方式统计钢材进出口相关图片贸易方式2011年2010年增幅(%)出口量(万吨) 占比(%)出口量(万吨) 占比(%) 一般贸易 4607.04 94.25 3939.69 92.58 16.94 进料加工贸易 151.39 3.10 107.67 2.53 40.61 对外承包出口货物 73.06 1.49 69.54 1.63 5.06 来料加工贸易 5.33 0.11 4.14 0.1028.74以上小计 4836.8298.954121.0496.84 17.37总计 4888.10 100.004255.60 100.00 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