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软胶囊综述课稿
浅析中药软胶囊的生产工艺

浅析中药软胶囊的生产工艺软胶囊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
国内有如天津天士力的复方丹参软胶囊、东盛盖天力的四季三黄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石家庄神威感冒软胶囊、天津中央药业的麻仁软胶囊、上海华大的长生银杏软胶囊等中药产品,还有华北制药集团的脉通、维灵深海鱼油软胶囊、鱼油磷酯软胶囊等保健品,以及众多的化妆品等。
从国内众厂家的软胶囊产品看,中药软胶囊在软胶囊这个剂型中占主导地位。
对中药软胶囊的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将成为国内软胶囊市场的主要方向。
以下将对中药软胶囊的特点及生产工艺作简单的综述。
中药软胶囊的特点:①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中药不良苦味及臭味。
②装量均匀准确,溶液装量精度可达±1%。
③软胶囊完全密封,其厚度可防氧进入,故对挥发性药物或遇空气容易变质的药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使药物具有长的存储期,避免了中药储存易变质的弊端。
④适合难以压片的药物。
⑤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并可根据作用部位和时间的需要做成肠溶性软胶囊及缓释制剂。
中药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中药的提取、配液、溶胶、制丸、干燥、选丸、分装几个工序,其中配液、溶胶、压丸、干燥为软胶囊剂型的关键工序。
1配液配液就是制备软胶囊的内容物。
中药软胶囊与西药不同,西药成分单一,大多为油状药物或疏水性药粉,比较容易压制胶囊;而中药处方多为复方,成分量大,吸水性强。
因此,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现多制成混悬液或糊状物,就要求内容物不仅要均匀稳定,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流动性。
中药软胶囊药液配制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浸膏直接制备。
浸膏与油难以直接混合,可采用乳化法制得较细腻的乳剂。
但浸膏的水分一定要把握好,不宜过高否者乳化效果不好。
二是将浸膏粉与油类按照一定比例经过混合和研磨而成。
一般药物与油的比例为1:1-1:1.5之间,量多易漏油量少流动性不好不易压丸。
如枫蓼肠胃康软胶囊是将水提液浓缩制成干浸膏粉与玉米油按照1:1.4的比例混匀后经过胶体磨而成。
中药软胶囊制剂概况论文

浅谈中药软胶囊制剂研究概况摘要:本文针对中药软胶囊特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加以综述。
说明了国内中药软胶囊生产现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对国内中药软胶囊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药软胶囊质量发展目前,中药软胶囊制剂在国外发展迅速,在发达国家已有广阔市场,我国中药软胶囊制剂研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和研制,我国中药软胶囊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中药软胶囊在研发、质量提高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近年来,鉴于传统中药制剂存在的缺点,中药软胶囊制剂发展迅速,国内外软胶囊的研究开发加大力度,新品种不断上市,尤其在中药新药改变剂型中软胶囊申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其开发研究已成为中药新剂型的热点。
一、中药软胶囊发展现状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对各种软胶囊制剂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国内对软胶囊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对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生产和开发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和新型软胶囊生产技术的应用及国内软胶囊设备生产企业的崛起,拓展了中药软胶囊生产前景。
中药软胶囊剂弥补了传统中药方剂的缺点,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天然产物的推崇,中药的影响力日益加大。
市场对中药软胶囊制剂的需求不断增加。
入关后,中药软胶囊、中成药已成为中国制药行业进入西方医药市场的一个突破口,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方向。
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产业。
目前,我国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研究、生产和开发总体水平不高,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表现在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质控标准及方法欠科学、高水准的制剂品种较少等。
致使大多中药胶囊制剂产品质量较差、临床疗效较低,走向世界困难,制约其发展。
二、中药软胶囊剂型的特点1、中药软胶囊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可根据用量分开携带。
浅谈中药软胶囊制剂研究概况

方 医药 市 场 的一 个 突 破 口 ,成 为一 个 极 具竞 争 力 的方 向 。将成 为 发 展 空 间 巨大 的产 业 。 目前 ,我 国 中药 软胶 囊 制剂 的 研究 、生 产 和 开 发 总体 水 平 不 高 ,同发达 国家 相 比 尚存 在 着 很大 差 距 ,尤其 表 现 在 生 产工 艺 技 术落 后 、质控 标 准 及方 法 欠 科 学 、高水 准的 制 剂 品 种 较少 等 。致 使 大 多 中药 胶 囊 制剂 产 品质 量 较差 、临床 疗 效 较 低 ,走 向 世 界 困难 ,制 约 其 发 展 。
关键 词 : 中药 软胶 囊 质量 发展
目前 ,中药 软 胶 囊 制 剂 在 国外 发 展 迅 速 ,在 发 达 国家 已有 广 阔 市 场 ,我 国 中 药 软胶 囊 制 剂 研 制起 步较 晚 ,但 近 年 来 由于 经 济 的 快速 发 展 及 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极 大 提 高 ,随 着先 进 设 备 的 引进 和 研 制 ,我 国 中 药 软胶 囊 的生 产 能 力 和技 术 水 平有 了很 大 提 高 。中 药 软 胶 囊 在 研 发 、质 量 提 高 和 市 场 开 发 等 方 面 都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果 。近 年来 ,鉴 于 传 统 中药 制剂 存 在 的 缺点 ,中 药软 胶 囊 制剂 发
来 越 重 视 ,近年 来 ,我 国对 中药 软 胶囊 制剂 的 生 产 和开 发 取 得 了
长足 发 展 。 随着 中药 现代 化 的大 力 推进 和新 型 软 胶囊 生 产 技 术 的 应 用 及 国 内软 胶 囊 设 备 生 产企 业 的崛 起 ,拓 展 了 中药 软 胶 囊生 产 前 景 。 中药 软 胶 囊剂 弥 补 了传 统 中 药方 剂 的 缺点 ,深受 国 内外 广 大 用 户 的欢 迎 和 喜 爱 。 随着 经 济 快 速发 展 及 人们 对 天 然 产 物 的推 崇 ,中药 的 影 响力 日益 加 大 。市场 对 中药软 胶 囊 制剂 的需 求 不 断
中药行业的中药软胶囊生产与质量评估

中药行业的中药软胶囊生产与质量评估中药软胶囊是中药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剂型,具有方便服用、准确剂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中药软胶囊的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药软胶囊的生产流程和质量评估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药软胶囊的生产流程1. 材料准备中药软胶囊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一般包括中药粉末、填充剂、包衣剂、胶囊壳等。
这些原材料必须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疗效。
2. 药材炮制中药软胶囊所使用的中药粉末需要经过炮制处理。
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材的稳定性和药效,同时减少毒性。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炙炒、蒸煮、炒制等。
炮制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药物包衣中药软胶囊一般通过包衣技术来保护药物,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并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时间。
包衣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薄膜包衣、涂层包衣等。
包衣过程需要掌握好药物的包衣剂配方、包衣速度等参数,确保包衣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填充和封闭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的药材粉末需要填充到胶囊壳中,并将胶囊封闭。
填充和封闭过程需要控制好填充剂的质量和填充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二、中药软胶囊的质量评估方法1. 外观质量评估外观是评估中药软胶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药物外观的观察和判断,可以初步了解药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外观质量评估主要包括胶囊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破损、无异物等方面。
2. 指标质量评估中药软胶囊的质量评估还需要对其内含物进行指标分析。
常见的指标包括药材含量、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
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可以准确测定药物中各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3. 稳定性评价稳定性是评估中药软胶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其质量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稳定性评价主要包括药物的降解、溶出度、悬浮度等参数的测定。
中药软胶囊研究概述

中药软胶囊研究概述
白冰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0(023)002
【摘要】@@ 软胶囊剂又称作胶丸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溶液、混悬液、甚至固体及半固体等封闭于软胶壳中,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而成.作为继片剂、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软胶囊剂型是国际趋势,具有杂质少、主要成份多、
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优势.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
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正方兴未艾.藿香正气
软胶囊的问世,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第一个品种,随后血塞通软胶囊等一批中药软胶
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对中药软胶囊的特点作一简单概述:
【总页数】2页(P262-263)
【作者】白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R944.5
【相关文献】
1.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的对比研究概述 [J], 朱明刚;陈关键;杨金兵;吴定慧
2.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对比研究概述 [J], 赵鑫;韩燕霞;吉军霞;温馨
3.中药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聚合性痤疮的效果 [J], 崔太伦
4.中药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聚合性痤疮的效果 [J], 崔太伦
5.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组成对心脑血管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述 [J], 杨戈;王阶;李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冒软胶囊

中成药——感冒软胶囊
文中涉及药品知识只做简单分享,切勿自行购买口服使用,具
体病情用药请咨询药师或医生。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羌活、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当归、黄芩、桔梗。
【剂型用量】
胶囊剂:每次2-4粒(每粒重0.45g),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成年人。
【用药指征】
形貌:体壮,面色偏黯。
症状:
①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强,周身肌肉骨节酸痛;②鼻塞,喷嚏,流
清涕;③咽喉肿痛,咽干口干,或咳嗽,咯稀痰或少量黄痰;④大便偏干。
舌象:淡红,苔薄白腻,或薄黄偏干。
脉象:浮紧。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五官科疾病:急性咽喉炎。
【注意事项】
①感冒发热,不恶寒,有汗,咽喉红肿疼痛,舌红赤,脉滑数者不宜用。
②感冒发热,恶寒,汗出怕风冷,口不干,鼻塞,流水样涕,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③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运动员、孕妇慎用。
【作用原理】本方由大量散风寒药与少量清热药组成。
主要用于外寒重于里热的感冒发热。
方中羌活、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发散风寒;葛根散风热,解肌生津;黄芩清里热;白芷、川芎、当归辛散活血止痛;薄荷、桔梗清热利咽;石菖蒲化湿清头目,苦杏仁降气化痰止咳。
软胶囊制备课件课件

03
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软胶囊的外观检查
1 2
外观检查
检查软胶囊的形状、颜色和表面是否光滑,有无 气泡、皱褶或变形。
完整性检查
确保软胶囊无破损或漏液现象,无明显变形或粘 连。
洁净度检查
观察软胶囊表面是否清洁,无杂质、污点或异物 。
软胶囊的装量差异检查
装量差异范围
确保每个软胶囊的装量在规定的差异范围内,符合质量标准。
智能化生产
未来软胶囊产业将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软胶囊的特点
稳定性好
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
软胶囊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密封处理, 能够有效地保护药物成分,使其不易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药物的 稳定性。
软胶囊的囊壳可以缓慢释放药物成分 ,从而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减轻患 者的用药不适感。
掩盖不良气味
对于一些具有不良气味或味道的药物 ,如中药提取物,软胶囊可以有效地 掩盖其不良气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 从性。
干燥也是保持软胶囊硬度的关键。
05
软胶囊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软胶囊制备技术的研发
新型软胶囊制备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软胶囊制备技术正在被积极研发,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在软胶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正在深入开展,有望在提高药 物释放效果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取得突破。
新型材料的应用
称重法
对一定数量的软胶囊进行称重,计算平均装量及装量差异。
容量法
使用测量工具测定每个软胶囊的内容物体积,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
软胶囊的崩解时限检查
试验条件
01
模拟人体消化道环境,如模拟胃液、肠液等。
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药物的制备工艺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对此,本文对中药软胶囊进行了概述,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其制备中几项重要的生产工序。
标签:制备;软胶囊;工艺软胶囊实际上是一种固体制剂,表面为一层极富弹性的软质胶膜,其内压缩有某种药物溶液或者粉末[1]。
软胶囊制剂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了,而在国外这一制剂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
1 中药软胶囊的概述最近几年,中药软胶囊制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开发了范围十分广的市场。
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随之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健康投入了更多的精力[2]。
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中药软胶囊的需求量较之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对软胶囊的深入研究,这就使得国内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生产与应用实现了更加快速、稳定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水平与软胶囊的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之我国多个中小型软胶囊生产制剂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共同为我国的中药软胶囊的发展铺设了美好的前景。
与传统的中药方剂相比,中药软胶囊的优点更多,受到了绝大部分用户的好评[3]。
由于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中药制剂的宣传力度,中药的使用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内市场上中药软胶囊的需求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现今,中药软胶囊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药剂产品向国际市场进军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药剂产品竞争力有效增强的重要途径。
但是,现今为止,不论是国内中药软胶囊的研究工作还是生产工作,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和西方国家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生产工艺方面。
其中存在的不足造成了我国不少中药胶囊制剂产品的合格率严重偏低,而且临床效果也不明显,这对我国药剂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2 中药软胶囊制备中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中药软胶囊的制法比较常用的包括两种,即滴制法与模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药软胶囊研究进展雷林洁综述滕亮审校[摘要] 近年来中药软胶囊发展迅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对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特点、中药软胶囊的内容物、囊壳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方面做一概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药;软胶囊;研究进展Progre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ft capsuleAbstract: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ft capsule, in recent years, the soft capsul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s rapidly and arouse people's concerns day by da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 quality,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about the soft capsule content and shell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ft capsul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ft capsule; Progression软胶囊系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1]。
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
软胶囊因胶囊壳的弹性大,故又称弹性胶囊剂或胶丸剂。
它是继片剂、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2]。
多用于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易氧化和挥发性的药物,具有外型美观、分散均匀、装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同时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的优点[3-5]。
本文对中药软胶囊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概述。
1 中药软胶囊生产现状目前,软胶囊制剂在国外发展很快,世界上现已拥有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560多台,年产量超过600亿粒,品种多达3600余种。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软胶囊生产国,其次为德国、英国。
全世界的软胶囊剂销售额达3亿美元,其中滋补营养品占70%。
我国在70年代前期采用模压法生产,但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后来引进了转模式软胶囊机,质量有所提高[6]。
30年来国内软胶囊剂发展迅速,有很多生产厂家开发出了软胶囊。
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传统的中药制剂多为汤剂、膏剂、丸剂、丹剂形式,其外观及味道让人较难接受,剂量使用和携带也不方便等缺点,因此中药软胶囊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力度逐年增加。
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问世,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第一个品种[7],随后复方丹参软胶囊[8]、血塞通软胶囊[9]、麻仁软胶囊[10]等一批中药软胶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2 中药软胶囊的特点2.1 中药软胶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加患者的适应性。
因药物装在胶囊壳中与外界隔绝,避开了水分、空气、阳光的影响,对具不良嗅味、不稳定的中药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11]。
如藿香正气软胶囊、香砂养胃软胶囊、十滴水软胶囊等。
2.2 中药软胶囊有效成分含量高,其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了挥发性有效成分。
生物利用度高、奏效快。
中药软胶囊以适当的脂溶性基质和表面活性剂为辅料,将药物制成乳浊液、混悬液或半固体而成囊,不受压力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显效,一般情况下其起效快于片剂、丸剂、颗粒剂等剂型[12]。
如绞股蓝总苷软胶囊。
2.3 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13]。
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以制成软胶囊剂,中药软胶囊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便于携带,将液态药物以个数剂量,服药方便[14]。
2.4中药软胶囊密闭性好,安全性高,定量准确。
中药软胶囊在生产中,内容物被包裹胶皮中,胶囊产品密闭,避免二次污染[15]。
3 中药软胶囊的内容物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的配制是胶囊类产品开发的重点之一,与产品的成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动学等密切相关。
中药软胶囊剂中可以填充各种油类或与明胶不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设备更新换代,软胶囊中也可以填充固体的中药粉末。
软胶囊内常含有防腐剂、脂肪类物质和聚乙烯类化合物,如聚乙二醇、聚乙二醇醚、脂肪醇或酚、聚氧乙烯甘油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不饱和脂肪酸酯等),这些化合物会发生自氧化反应,形成分子量较大的醛,后者能与明胶反应生成交联产物导致体外溶出速率降低[16]。
常见中药软胶囊内容物一般由主药和稀释剂、助悬剂、润湿剂等组成,提高制剂的稳定性与产品质量。
3.1 稀释剂的种类3.1.1 植物油植物油适用于水不溶性药物或脂溶性药物,常用的植物油有大豆油[17]、玉米油、菜籽油、葡萄籽油、红花油、玫瑰油等,一般植物油和药材提取物的比例为(1.1~1.2):l。
目前选择植物油为软胶囊稀释剂的居多,如鱼肝油、维生素A胶囊等的生产。
制备过程中将油性药物与植物油、其他辅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填充,油量多、触变值低,易于渗漏;油量少、稳定性好,但流动性差、分散性差,不易压丸。
油量与提取物比例需要以流动性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实验比较确定[18-19]。
3.1.2 聚乙二醇400(PEG 400)PEG 400对囊壳有吸水作用,会引起囊壳水分向内容物迁移,导致生产过程中某些已溶解的疏水性药物重新结晶沉淀,内容物中水溶性药物也会不断向囊壁渗透,使囊壳褪色[20-21]。
内容物含PEG 400的软胶囊干燥时,由于其干燥过程比较快,时间长会使囊壳破裂;时间过短,贮存在内囊内液体含水,致软胶囊渗漏,故必须掌握恰当的干燥时间[22]。
PEG 400对囊壳明胶有硬化作用,在囊壳处方中加入明胶量5%的PEG 400作为辅助崩解剂,可有效地缩短崩解时间[23]。
黄娴[24]在莪术油、冰片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中,采用PEG 400为稀释剂,使药物能够均匀地混悬在其中,减少其沉降造成的质量不稳定。
房继忠[25] 等把绞股蓝总苷制成了软胶囊,其处方组成为:绞股蓝总苷:聚乙二醇-400:丙二醇= 20:72:8。
选择聚乙二醇-400 溶解绞股蓝总苷,使药物得到更好的吸收利用。
为了防止聚乙二醇吸收囊壳中的水而使囊壳硬化,在囊芯液中加入丙二醇,可调节囊芯液与囊壳之间的水分双相平衡。
3.1.3 新型稀释剂采用三硅酸镁或二氧化硅粉末作为稀释剂,可将某些具有不良气味和口味的药物加入其中,制得口感良好的咀嚼软胶囊[26]。
采用甘油一酸酯、甘油二酸酯为稀释剂,能增强疏水性药物在水中或胃液中分散的均匀性[27]。
3.2 助悬剂的种类药材提取物的浸膏粉末与油类基质混合,浸膏粉很快会沉积,并且流动性差,不利于灌装。
因此,需加入一定量的助悬剂来可改善内容物的流动性,提高药液的稳定性和沉降比。
常用的助悬剂有蜂蜡[28]、虫蜡[29]、大豆卵磷脂[29]、单硬脂酸甘油酯[30]等。
苏红等[31]在荭叶心通软胶囊成型工艺研究中用2%蜂蜡作为助悬剂,先熔融在大豆油中,冷却室温后,加人挥发油混匀,再将干膏粉加入混合油充分研磨混匀(比例为1:0.5~1:0.75)制成囊芯物。
刘道章[30]在研究冠心丹参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中,以流动性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分别用蜂蜡、1%蜂蜡和1%单硬酷酸甘油酯、2%单硬脂酸甘油酯、3%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乳化助悬剂,对比发现2%单硬脂酸甘油酯流动性、稳定均较好。
3.3 润湿剂的选择润湿剂一般为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等,使药物易均匀的分散在稀释剂之中,避免漂浮或下沉,提高了物质通过囊壳上的孔洞的渗透性,而使药物泄漏率增加;但另一方面,因为表面活性剂使药物增溶后以胶束形式存在,从而形成较大的分子体系,使观察到溶质的表观扩散变慢[32]。
闻茂[33]等在研究沙棘黄酮软胶囊制备工艺中,以大豆磷脂为乳化剂、润湿剂,蜂蜡为助悬剂,以流动性和切断性为考察指标,确定大豆磷脂用量为4.0%、蜂蜡用量为6.0%时混合液的流动性、切断性及稳定性最佳。
梁汉明等[34]在研究调经止痛软胶囊成型工艺时,对湿润剂吐温80及其用量筛选的方法是:5只容器各加入大豆油10g、蜂蜡0.4g,70℃水浴加热使蜂蜡溶解,放冷,分别加0.0%、0.2%、0.5%、1.0%、2.0%吐温80,测定颗粒分布均匀性,结果表明,加入0.5%吐温80,提取物颗粒分布较好。
4 囊壳材料传统的软胶囊囊壳材料由明胶、增塑剂、附加剂、水等组成。
软胶囊弹性大、可塑性强,取决于明胶、增塑剂和水三者之间的比例。
选择适宜的囊壳材料是解决和提高囊壳稳定性的关键之一[35]。
4.1 明胶及其代用材料明胶是胶原通过水解衍生而来的水溶性蛋白混合物,根据原料种类和相应的生产工艺分A型明胶和B型明胶[36]。
明胶具热可塑性,在35℃时可复熔,易于工业化生产,其品质的优劣常按其在溶胶状态时黏度的大小和在凝胶状态时冻力的大小来判断。
王春艳等[37]在研究复方参芪软胶囊制备工艺时,囊壳采用明胶-甘油-水( 1.0:0.4:1.0,w/w) ,其中含有1.2% 的柠檬酸和0.4% 的甘氨酸,并加入0.2%钛白粉和0.2%的巧克力色素。
囊壳成份中常含有TiO2、滑石粉、熔融硅胶固体颗粒[38],虽然这些物质可填充于明胶骨架的间隙之中,分散的固体物质可能对膜的扩散产生影响。
防止或减少囊壳内物质迁移的方法较多,如用β-蒎烯聚合物作涂料涂于胶壳里层以保护胶囊的内容物。
另有一专利为多层胶囊壳:一个外层(通常含明胶)和至少一个内层作为障碍层,障碍层由一种能抵抗物质迁移的材料组成;例如双层胶囊外层含有明胶(43%)、甘油(20%)、水(8%),内层含有丙烯酸-乙烯共聚物(70%)、微晶石蜡(30%)。
这种胶囊的填充物可含有超过8%的水份,可为o/w型乳剂,还可填充具有吸收水份或其它囊壳成份能力的物质,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39]。
软胶囊壳的含水量会影响崩解时解,研究表明当软胶囊壳与干燥剂贮存于40℃8个月,崩解时间也不会明显延长[40]。
软胶囊壳含水量与崩解时间成正比[41]。
原因是水分增多可能加速明胶的氧化,使囊壁老化加快,导致崩解时间延长。
Hom等发现软胶囊壳的氧穿透能力与囊壳含水量成正比[42],因而在囊壳处方中加入少量抗氧剂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