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危害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危害确认设定依据

水土流失危害确认设定依据

水土流失危害确认设定依据水土流失是一种严重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灾害,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确认水土流失的危害,我们需要依据一些设定依据和准则来进行评估和衡量。

本文将就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水土流失的定义和意义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和水在自然地理条件下被水流、风力等外界因素剥蚀和冲刷的过程,导致土壤的流失和水资源的浪费。

水土流失对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危害,包括土壤贫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等。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确认设定依据要确认水土流失的危害,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设定依据和评估指标。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设定依据:1. 保土保水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如《土壤保护法》、《水土保持条例》等,可以作为水土流失危害确认的依据。

2. 农田水土保持工程规范:对于农田建设和管理,各级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可作为评估水土流失危害的参考依据。

3. 土壤侵蚀指数和评估模型:通过建立土壤侵蚀指数和评估模型,可以对土壤侵蚀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和预测,为确定水土流失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4. 生态环境和农田生产状况:对于可能受到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通过对生态环境和农田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直观地评估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评估确认水土流失的危害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应对。

以下是一些水土流失危害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 土壤侵蚀量评估:通过测算土壤流失量和侵蚀速度,评估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和规模。

2. 生物多样性评估: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通过对植被和生物种类的调查和统计,可以评估水土流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水资源利用评估: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短缺,通过评估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水资源供需情况,可以了解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土壤表面的土壤颗粒、有机质和养分被水流、风力或人类活动带走的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田生产力,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减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层被侵蚀,表层土壤被剥夺,一旦发生,会造成农田肥沃层的丧失。

这使得农田在水分集中和维持作物生长的能力上受限,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

此外,土壤流失还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降低了土壤肥力,使得土地变得不再适合农耕。

农田减产会给农民的生计带来困难,并可能导致农村贫困的增加。

2. 水质恶化水土流失所带走的土壤颗粒和有机质含有大量的养分和农药残留物。

当这些物质进入水体时,会造成水质污染。

养分过多的水体会导致水华的滋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农药残留物可以残留在水体中很长时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破坏生态链和渔业资源。

水质恶化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的饮用水安全,也会妨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河道淤积和水灾增加水土流失所带走的大量土壤颗粒会沉积在河道底部,逐渐形成淤积层。

河道淤积会导致河道断流、非常规洪水和水灾问题的加剧。

淤积物的堆积会导致河道变浅,降低河道输送水量的能力。

同时,淤积物也会引起河道的弯曲,增加了河水的摩擦阻力,使得河流更容易泛滥。

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导致水灾的频发和影响范围的扩大。

4. 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会摧毁土壤中的生物栖息地,破坏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土壤中的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参与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养分的循环和土壤结构的形成。

水土流失对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微生物数量的减少将降低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地恢复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变得差强人意。

另外,水土流失还会破坏土壤中的植被,减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一种常见的生态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土壤被侵蚀和流失,同时出现水资源的流失。

这一问题对于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1. 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质量的恶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更加明显。

由于缺少足够的土壤和水源,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2.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流失,导致植被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一问题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得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3. 人类健康水土流失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比如一些污染物质在水土流失过程中被带走,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健康问题。

二、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1. 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一环。

有效的种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农田和自然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加强轮作制度,适时施肥和绿化等,可以减少对土地的损害,同时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2. 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加强对于环境法规的制订和执行,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机制,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对于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

3. 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从源头抓起,通过建设生态保护区来限制和管理人类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加强环境宣传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从每个人开始,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水土流失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是由于土地表面的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沙石等物质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有关水土流失的材料:
1.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同时,水土流失还会淤积河床、水库等水利设施,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变化、降雨量过多、植被覆盖率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为了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梯田、修建水利工程等。

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了解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如需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建议咨询环境领域专业人员或查阅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政策解读。

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水土流失是各种生态问题的集中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极为不利,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

所以,水土保持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的日益增多,在开发中而忽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剧,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而实施水土保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面对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把水土保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实现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性循环和建设农工一体化高效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我国的环境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流失,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了多发的水涝灾害和干旱灾害,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1、严重破坏土壤质量,威胁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发生较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土壤的肥力受到严重影响,耕地急剧减少。

在水土流失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泥沙造成了河道的淤积,导致河床不断升高的同时还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威胁到沿岸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另外,各种各样的有机农药和化肥污染等对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威胁到广大的群众用水安全。

2、造成了经济发展的落后废黄河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形成本地区的土地沙化及河道淤沙(山洪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

这些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严重的降低了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质量,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一定的威胁。

在救灾中大量的消耗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同时也给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而效应。

可见,水土流失,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国家的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厚重,但可别小看了这个地方。

它可是我们国家的“粮仓”之一,藏着不少宝贵的资源。

不过,有件事儿让人心痛,那就是水土流失。

这就好比是咱们家花园里的泥土被雨水冲走了,花儿也跟着黄了,真是让人揪心啊!1. 水土流失的原因1.1 自然因素首先,咱得说说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复杂,山丘起伏不定,加上这里的降雨量不均匀,有时天上撒下来的雨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瞬间把土壤冲得七零八落。

这不,春天来时,那可真是春雨绵绵,但一场暴雨过后,很多地方的土壤都成了“滑坡”的舞台,真是让人心疼。

1.2 人为因素再来看看人为因素。

咱们都知道,农民伯伯为了种地可真是费尽心思,然而过度的耕作、过度放牧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狠命地割着这片土地。

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山坡,树木被砍得差不多,根本没有遮挡,雨水一来,土壤就像“滑滑梯”,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这就像人家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土地没了,咱的饭碗也得跟着受影响。

2. 水土流失的危害2.1 对生态的影响说到水土流失的危害,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咱们的生态环境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土壤流失后,原本丰饶的土地变得干巴巴的,植被减少,动物们也没了栖息之地。

就像是家里没有了玩具,孩子们玩得也不高兴了。

生态失去平衡,整个高原的生机都仿佛被抽空了。

2.2 对经济的影响其次,经济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

水土流失就像是一场无形的“偷盗”,把本该丰收的粮食都“偷”走了,农民的收入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人们常说:“田地有粮,心中不慌。

”可如今,粮食减少,心里难免不慌呀!这可让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捉襟见肘,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治理措施3.1 植树造林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治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有!首先,植树造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树木就像是大自然的“卫士”,它们的根系可以牢牢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一棵树,那得多漂亮,多有生机呀!而且,这树长得好,空气也变得清新,真是一举多得。

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是指坡面土壤、水体等自然要素受到过度蚀减、损失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的危害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会加速土地的退化,导致土地变得贫瘠、
沙化、荒漠化,使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2. 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会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源层,导致
水资源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 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会破坏生态环境,使土壤、植被、水
文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
性和可持续性。

4. 经济损失:水土流失会加剧土地的价值损失,包括土地的价值、森林的价值、草原的价值等,导致经济损失。

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水土流失的原因调查: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

2. 水土流失的面积和程度调查:调查水土流失的面积和程度,包
括坡面、水面、山谷等不同地形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

3. 水土保持措施调查:调查当地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沟渠、堤防、水土保持性能测试等。

4. 水土保持效果评估: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水土流失减少程度、土地退化程度、水资源恢复程度等。

5. 水土保持管理情况调查:调查当地水土保持管理的情况,包括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监督管理等。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1.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概述地域性:由于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

人为性:人类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填埋、材料堆放等行为破坏了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

持续性:一旦发生水土流失,恢复难度极大。

即使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杂性:水土流失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降雨量、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在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

1.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地表土壤受到降雨、径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土壤表层逐渐变薄,结构破坏,甚至裸露地面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众多,而且相当复杂,在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显著。

首要原因包括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活动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抗蚀能力。

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活动如挖方、填方、道路建设等,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自然因素如降雨强度大、地形坡度陡峭等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流失。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水土流失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恶化。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表层肥沃土壤流失,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养分和水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土流失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土壤肥力。

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

肥沃的土壤,能够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如腐殖质、氮、磷、钾等)、空气和热量。

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据考察,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

(2)加剧沟壑发展。

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

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千米一般有支、干沟50条以上;沟道长度可达5千米~6千米,个别地区达10千米以上;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

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3)淤积水库、阻寒河道、抬高河床。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

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黄河自然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高程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

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

地貌类形有黄土塬、梁、峁、沟等。

地表起伏变化剧烈,相对高差大,黄土层深厚,组织疏松,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中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

黄河在上中游地区,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早在人类活动以前,黄土高原就有土壤侵蚀。

由于当时地面大部分有林草覆盖,土壤侵蚀轻微,不致造成严重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形成地上悬河,也是黄河下游泛滥成灾、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

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流失”和黄河下游大堤“越加越险,越险越加”两个恶性循环。

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因沟壑侵蚀约损失6000多公顷土地,占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坡耕地,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120~150吨,流失水量300~450立方米。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对土地的危害,主要是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地面完整,加剧干旱发展等。

黄土高原的坡耕地土壤遭受侵蚀以后,水、土、肥一起流失,以致土地日益瘠薄,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新中国建立前,在丘陵沟壑区,一般年景坡耕地每公顷产粮300~450公斤,灾年只有150~220公斤,甚至颗粒无收。

黄土高原之所以成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水土流失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据统计,山西省在1464~1949年的486年中,共发生旱灾284次,平均不到2年一次。

陕西省北部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亦十分频繁,在1629~1949年的321年间,共发生旱灾131次,平均2.5年一次。

水土流失导致的沟蚀的发展,将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面积日益扩大,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黄土丘陵沟壑区,一般沟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沟长2~7公里,沟壑面积占地面积的30%~50%。

此外,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危害也很大。

水土从坡面流失后,洪水泥沙即进入黄河干、支流,一是引起洪涝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淤塞水库、河道,降低其蓄水、行洪和综合利用功能。

这两种危害在黄河流域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洪水威胁在黄河下游十分严重。

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其中大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道年均抬高约10厘米,年复一年,造成举世闻名的地下悬河。

这是造成黄河洪水决口的重要原因,每次决口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其根据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还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