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28式分解教学
【VIP专享】28式杨式太极拳动作图解

动作 4:(跪膝)两人腿屈膝下蹲,松腰松胯,意想向凳面落坐。要注意不是 坐在膝上,而是向后坐空,以减轻对膝盖的压力,使两人腿具有弹性。
1
A. B. 10C0C. . AD.D.A..99B. B. A.98C.B. D9.7CC.A.“.” DD.A..96 BB..A9.5C“”.B. D9.4C. C. D.A.DA.9. 3B. B. C92.C). AD. .9AD1. “.B‘’?. ”B. A9.0C“”.B. D8.9CC. . AD.D. .C88. B“”. A. A.8D7B. . B. 86C. AA.D.D. .8BB5.<.< 8C4C.. AD..D8. 3BCA... DA8..2“” B.BA.8.1C“”. B. AD.8.0C.B. AD7.9.C(). B. AD.7.8C.B. D77.C“C”.. AD.D. .76B“”C. . A.D. 75BC.. A. DA..74 BB. . A7.3C“”.B. 7D2“./C”C“.”. AD.D. . 71BC.. A.D7.0“”B“C”.“.A” . DA6..9“” ABB... 68BC“”..A6.7C“D”..B. D6.6C. D.DC. . B. A6. 5C. A. D. 6B4. C. A. D. 63CB..A. DA6..2“?” BB.A. . 61C.B. AD.6.C0. B. D5.•9CC. . AD.D.A.5.8B“”. B. A.57C. B. D5.6CC. . AD.D. . 55BC.. A.D.54BC. . A.DA..53B. B. 52CC. . AD.D.A.5. 1B. B. A.50C.B. D49.C“C”. .A. DD.A.B.4.8 B. A.47C.B. 4D6.“C”C“.”. AD.D. . 4A5B. . B. A.44C.B. AD.4.3C.B. D4.2CC. . AD.D.A.4.1“B” .B. 40C. AD.D. .39BC. . A.DA.3.8B“”. B. A3.7C“”. B. DA36. C“”. B.AD3. 5.C(). AB..D.34BC.. 33CD.. AD.D.. 32BC.. A.D.31B“C”.. A.D.30BC. . A.D. 29BC. . A.D. 28B. C. A.D. 27BC. . AA.D.1.2961B(1). B.1921C59. CA.1D92.14B7C. . A.D. 23BC. . A.D.22B“C”. . A.D. 21CBA.. D2. 0C“”.QAB.. 1D9.“??CB?..” A.D. 18BC.. A.DA..17B. B. 16C. D.DC.. B. A1. 5 D. C. B. A1. 4C. A.D.C13.B1.9 A. D.2102 B.D. C. B. A1. 1 D. C. B. A1.0A. B. C. D. “”“” 9 D. C. B. A.8 D. C. B.C. A7.“” A. D6.CB.. A. D.5B. D. C. B. A.4 D. C. B. A.3 D.“C.“”B.“A” .“” 2C. A. D.1B[.03]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教学第三节讲解教学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教学第三节讲解教学
第三节讲解:
本章节主要讲解28式太极拳的第三个动作“分野马”。
这个动
作其实是整个太极拳中最经典的基本步法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
分野马这个动作主要有以下两个要点:
1、站稳腰板
在分野马这个动作中,身体需要做扭转的动作,这就需要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腰部才能做到。
因此,做分野马动作时必须站稳腰板,才能始终保持平衡。
2、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展
在分野马这个动作中,手臂要分别向两侧伸展,手掌面向地面。
当两手分别向两侧伸展时,身体也要随之旋转,这样才能发挥呼吸功效,帮助身体放松,改善身体状况。
总结一下,学习分野马这个动作的要点主要有:站稳腰板、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展。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更好地完成
28式太极拳的第三个动作。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中国太极拳协会根据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需求以及国家体育竞技要求而创编的一套太极拳竞赛套路。
这套套路从原有太极拳基本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体育竞技的特点,动作变化更加丰富,形式更加高大上。
本文将对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各个动作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讲解。
第一式:起势。
此动作是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开场动作,旨在调整呼吸和身体状态。
双脚分踩外八字,身体略微前倾,脊椎拉直,双手自然下垂。
第二式:左起式。
左脚迈出一步,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张开。
此动作相当于太极拳中的起势动作,旨在找到身体的重心和平衡点,为后续动作做准备。
第三式:右起式。
与左起式相似,只是改为右脚迈出一步。
同样是为了调整呼吸和身体状态,为后续动作做准备。
第四式:云手。
这是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中最为经典的一式。
身体保持均衡,两臂交叉前伸,手臂与腰部呈柔性的曲线,仿佛云朵飘动一般,故名云手。
第五式:手挥琵琶。
双臂向两侧横开,手腕自然下垂。
这个动作仿佛是在演奏琵琶的动作,它要求手臂的动作力度、方位和速度都要合适,使得拳术更加灵活。
第六式:高探马。
脚跟着地,双手自然下垂,身体向前倾斜。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腿部的稳定和协调,整个身体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第七式:左右横扫腿。
用腿在空中横扫,一左一右。
这个动作需要强健的腿部肌肉和灵敏的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
第八式:左右进步搬拦捶。
身体向前倾斜,左手前探,右手后顶,身体呈45度。
这个动作是太极拳中的进攻动作,要求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的发挥。
第九式:左右平蹬。
左脚向前步,脚尖着地,膝盖弯曲。
这个动作要求腿部的协调和平衡,能够锻炼腿部的力量和稳定性。
第十式:左右搂膝拗步。
左手掌向上托起,右手手掌抵住左手手腕,右脚抬至左腿的内侧。
这个动作对腰腹部的柔韧性和力量要求较高,能够有效地锻炼腰腹肌肉。
......通过对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够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这套竞赛套路的具体动作要求。
新编杨氏太极拳比赛套路28式分解教学

新编杨氏太极拳比赛套路28式分解教学随着太极拳的不断发展,各种太极拳的派别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套路。
作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新编杨氏太极拳比赛套路28式是杨氏太极拳的一种新编套路,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观赏价值。
为了帮助更多的学习者掌握这个套路,本文将对新编杨氏太极拳比赛套路28式进行分解教学,希望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整体表演新编杨氏太极拳比赛套路28式是由28个太极拳动作组成的一个整体套路。
整套动作要求出现开合、迟滞、连续等特点,注重舒缓流畅的美感,且动静相宜,运气贯通,刚柔相济。
整体表演分为起势、分势、总势、收势四个部分。
1. 起势:起势要求形如弓形,手型由握变掌,肩背轻松开展,两手下垂松挺,两手虚握,左脚放直,右脚放转。
2. 分势:分势主要包括右、左、高、低等各种运势。
在分势中,要注重际势、宽势、收势、掤势、卷势和拦势等关键时刻。
3. 总势:总势是将前面的一系列分散的势合成一个大的统一的势。
总势是所有分散的气势统一的最后归属地。
4. 收势:收势是表演结束之式,收势要求合于规定的禁、应、引和势的规定。
用于将前面“起势”、“分势”、“总势”几个式子接合一起,到使之失去应有的忽然发散的效果,使整体具有内聚力。
二、动作分解1. 起势:起势要求身体保持平衡,头正,胸部自然绷直,两肩下垂,两臂放松自然弯曲,两手自然下垂握拳,两腿稍微弯曲,重心放在脚尖上。
2. 分势:右分势要求右腿向前踏出,同时右手向前探出,手臂呈弯曲状态,掌心向上;左分势则是左腿向前踏出,同时左手向前探出,掌心向上。
3. 总势:总势是左右分势的结合,要求身体保持平衡,双脚距离适当,呈半蹲状态,双手臂呈半圆形,自然下垂,头部仍保持挺直状态。
4. 收势:收势是整个套路的结束动作,要求双手自然下垂,身体逐渐恢复直立状态,同时配合呼吸,完成整套动作。
三、技术要点1. 注重内外兼修:套路在进行过程中要求内外兼修,既要求在外形式上做到饱满、协调,同时也要注重内力的调和与发挥。
28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28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28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赵幼斌二十八式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第一式预备式;预备式动作要求,两足并拢,脚跟并实,前脚稍虚,前;重心稍向右移左足轻轻拎起向左先脚掌后脚跟,横开一;第三式揽雀尾;揽雀尾(包括左捧右捧捋挤按)第一动两腿微曲右手弧;体微右转;第二动弓步两手合在一起右手掌心朝里左手;第四式单鞭;单鞭(接按式)单鞭的第一动两掌放平同肩宽;第二动;第五式提手上势;提手上势包括两组动作赵幼斌二十八式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第一式预备式预备式动作要求,两足并拢,脚跟并实,前脚稍虚,前肘稍虚,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要求立身中正安舒。
第二式起式重心稍向右移左足轻轻拎起向左先脚掌后脚跟,横开一步,两脚平行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要求立身中正;第二动两手向前平举同肩高同肩宽然后由肩走腕徐徐下落掌心向下五指朝前落至两跨旁前。
第三式揽雀尾揽雀尾(包括左捧右捧捋挤按)第一动两腿微曲右手弧形捧起使掌心朝里;第二动右脚尖外摆九十度有掌心翻朝下随起右转平抹;第三动两手抱球左足拎起向正前方迈出一步先脚跟落地;第四动左脚尖稍扣身体微右转;第五动向左弓步左手捧右手踩与跨平行左手与肩齐两眼平视;下来是揽雀尾右捧接左捧式,第一动抬右足两手抱球左足曲膝下座;第二动右脚朝正前方迈出一步;第三动随弓步两手整体向前捧出注意右手抱在胸前臂要圆;下一式捋接右捧式第一动两臂向前伸右掌心翻朝下左掌心翻朝上左手对右手;第二动重心后移向左转两臂综合的'后捋保持两手相等的距离;下一式挤接前式捋,第一动左臂轻轻拎起使掌心朝前右臂掌心朝内身体微右转;第二动弓步两手合在一起右手掌心朝里左手掌心朝前接触右手的脉门处。
下一式按(接挤的动作)第一动两手臂翻朝下左手经右手臂上两手分开同肩宽;第二动重心后移两臂曲回使掌心翻朝内松肩肘收至两胸前;第三动两腕微下沉卷腰下按;第四动两掌前推随弓步两掌作腕向前推出。
第四式单鞭单鞭(接按式)单鞭的第一动两掌放平同肩宽;第二动重心不变右脚尖内扣两臂外弧形画平弧向左与左脚齐;三两肘微开两手回收向右斜方伸出同时抬左腿右手伸出渐渐握勾左手抱在胸前;四左脚向正前方迈出一步;五随弓步左手微内旋弧形向前按出前手做到单肩相对后手握勾微微后衬使右手与右脚尖对。
28式太极拳口令演练

28式太极拳口令演练28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太极拳拳法,以其独特的动作和精妙的身法而闻名。
作为太极拳爱好者,我们应该掌握28式太极拳的口令演练方法,以便更好地练习和领悟太极拳的真谛。
下面是28式太极拳的口令演练:第一式——起势:起立,身体稍微弯曲,两手自然下垂,心神集中,准备开始动作。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右脚迈步向右,同时右手从右侧前伸至胸前,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
然后,左脚向右脚移动,转身,同时双手翻转为左右手浮起,像野马分鬃一样。
第三式——白鹤亮翅:右手向前轻松伸展,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
右脚向前迈步,同时右手向左方抬起,手掌向上翻转,像白鹤展翅般。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右脚迈步向前,同时身体向右侧转动,右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
右手从右侧快速向前伸直,状如搂膝。
然后,左脚跨出一步,同时身体向左转动,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
左手从左侧快速向前伸直,状如搂膝。
第五式——手挥琵琶:右脚跨出一步,同时双手从身体两侧抬起,右手高于头部,左手略低,手臂打开,状如挥弹琵琶。
第六式——左右摆莲:右脚跨出一步,同时向右侧转动身体,同时双手向左右方挥动,状如摆动荷叶。
第七式——单鞭:身体向前倾斜,右脚略微向右脚方向移动。
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右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翻转,状如单根鞭。
第八式——云手:维持前一个姿势,右手放低至腰间,同时左手向上方抬起,手臂向外侧伸展,状如云端飞舞。
第九式——高探马:身体稍微后仰,两手自然放低至胸前,右脚向右脚方向跨出一步,状如高探踏马。
第十式——双峰贯耳:右手向前方抬起,手背朝上,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侧面。
同时右脚跨出一步,身体微微倾斜,状如两座山峰贯耳。
...第二十七式——摇身掌:身体略微前倾,两臂微曲,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双手向外翻转,状如摇动双掌。
第二十八式——闭式:最后一式为闭式,双手从两侧抬起,向身体中心合并,同时身体稍微倾斜,形成一个圆形。
通过以上28式太极拳口令演练,我们能够全面掌握28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身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太极拳技艺。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

一、引言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
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一套经过系统梳理和编排的太极拳套路,其动作精妙细腻,充满内在的力量和美感。
本文将对国家新编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动作进行分解解析,希望能带领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精湛的武术表演形式。
二、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基本介绍1.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由来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基础上精心整合和创新而成的。
它融合了太极拳的传统精髓,同时加入了现代竞赛元素,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竞技要求。
2.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特点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注重动作的流畅连贯,注重内心的沉静和出手的准确。
整套套路动作设计合理,既注重起手和结尾的整体呼应,又注重套拳的生动变化,让观众在观赏中感受到武术的魅力。
三、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分解动作1.起势及海底针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起势动作要求身体端正,目光平视,两手自然下垂。
接下来是海底针动作,先是右手抬起,左手下沉,接着右手向前推出,整个动作舒展自然,动作和谐流畅。
2.单鞭单鞭是太极拳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动作,要求身体及手臂的动作要配合得非常默契,既要有力量感,又要有柔韧性,整个动作需求在利落中保持柔和。
3.玉女穿梭这一动作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和手臂的灵活性,动作的频率快,需要掌握好出手的力道和节奏,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感受到内在的力量。
4.斜飞式斜飞式是2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动作,要求腰部的柔韧性和腿部的稳定性,整个动作需要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释放,非常具有挑战性。
5.如封似闭这一动作需要身体的灵活性和手臂的稳定性,手臂的动作要与身体动作协调一致,整个动作动作需求在力量和柔韧之间找到平衡,显得非常饱满和有力。
6.十字手十字手动作要求整个身体的协调灵活,手臂的动作要有力度感,整个动作需要保持气定神闲,既要有内在的力量,又要有外在的美感。
7.抱虎归山这一动作需要腰部和手臂的协调配合,要求身体的协调和手臂的力量释放,整个动作需要流畅自然,同时要有内在的意境感。
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分解教学

教学计划: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分解教学1. 教学目标•理解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动作要领•学会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呼吸方法•掌握每个动作的具体技术要求和练习方法•培养灵敏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对太极拳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身心健康水平2. 教学方法2.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原理。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包括阴阳、气血、意念等概念•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动作构成和特点2.2 技术训练通过分解每个动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技术要领。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分解每个动作的起始姿势、关键动作和结束姿势•逐步练习每个动作的基本步伐和身体动作•强调正确的身体协调性和呼吸方法•配合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2.3 组合演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指导下进行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组合演示。
通过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4 实战应用引导学生将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技术要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培养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3.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基本原理与站立姿势理论部分:•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0分钟)•太极拳的基本原理(30分钟)技术训练:•正确站立姿势(20分钟)•呼吸方法(20分钟)第二课:动作一至动作五理论部分:•新编28式综合太极拳的动作构成和特点(30分钟)技术训练:•动作一:起势(30分钟)•动作二:左右云手(30分钟)•动作三:白鹤亮翅(30分钟)•动作四:单鞭(30分钟)•动作五:搂膝拗步(30分钟)第三课:动作六至动作十技术训练:•动作六:倒卷肱(30分钟)•动作七:推掌、上步七星(30分钟)•动作八:左右摆莲(30分钟)•动作九:单鞭、进步搬拦捶(30分钟)•动作十:斜飞势、转身搬拦捶(30分钟)第四课:动作十一至动作十五技术训练:•动作十一:如封似闭、左右揽雀尾(30分钟)•动作十二:单鞭、白蛇吐信、摇头摆尾(30分钟)•动作十三:金刚捣碓(30分钟)•动作十四:提手上勾(30分钟)•动作十五:如封似闭、十字手(30分钟)第五课:动作十六至动作二十技术训练:•动作十六:单鞭、云手(30分钟)•动作十七:单鞭、玉女穿梭(30分钟)•动作十八: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30分钟)•动作十九:独立式、斜飞势(30分钟)•动作二十:单鞭、双风贯耳(30分钟)第六课:动作二十一至动作二十五技术训练:•动作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30分钟)•动作二十二:单鞭、云手(30分钟)•动作二十三:白蛇吐信、摇头摆尾(30分钟)•动作二十四:金刚捣碓(30分钟)•动作二十五:提手上勾、如封似闭(30分钟)第七课:动作二十六至动作二十八,总结与评价技术训练:•动作二十六:左右揽雀尾(20分钟)•动作二十七:单鞭、白蛇吐信、摇头摆尾(20分钟)•动作二十八:十字手、收势(20分钟)总结与评价:•学生自我总结和演示(30分钟)•教师点评和评价(10分钟)4. 教学评价方式4.1 学生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理论理解程度、技术掌握程度和实战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太极拳28式分解教学
杨氏太极拳28式分解教学传统杨式二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1. 起势 15.左右野马分鬃
2. 揽雀尾 16.进步指裆捶
3. 单鞭 17.上步揽雀尾
4. 提手上势 18.单鞭
5. 白鹤亮翅 19.下势
6. 左搂膝拗步 20.左右金鸡独立
7. 手挥琵琶 21.上步七星
8. 肘底看捶 22.退步跨虎
9. 倒撵猴 23.转身摆莲
10.高探马 24.弯弓射虎
11.右分左蹬脚 25.进步搬拦捶
12.左右打虎 26.如封似闭
13.云手 27.十字手
14.左右玉女穿梭 28.收势
杨氏太极拳的主要作用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太极拳的
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
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脏腑功能: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
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
《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的全身心运动。
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
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
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
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
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
经。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