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合集下载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功夫,一共有24式太极拳动作,每一式都有其独特的要领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要领。

第一式:起势。

双脚并拢立正,双手抬至胸前,掌心向下,腰背挺直,提醒身体。

第二式:左右分势。

将右脚向右迈一步,同时右手向右侧划弧,手心向下。

第三式:白鹤亮翅。

将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右手向外推出,左手放在胸前。

第四式:左右野马分鬃。

将左脚迈出一步,同时左手向左边划开,右手向右边划开。

第五式:正臂似封。

身体转向右边,左手放在耳边,右手伸直放在前方,手掌向下。

第六式:展翅式。

将右脚迈一步,右手向右边划弧,左手放在腰际。

第七式:白鹤亮翅。

将重心转移到左脚上,左手向外推出,右手放在胸前。

第八式:左右野马分鬃。

将右脚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右边划开,左手向左边划开。

第九式:正臂似封。

身体转向左边,右手放在耳边,左手伸直放在前方,手掌向下。

第十式:展翅式。

将左脚迈一步,左手向左边划弧,右手放在腰际。

第十一式:左右展臂。

将重心转移到左脚上,右脚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右边划开,左手放在胸前。

第十二式:手挥琵琶。

将重心转移到右脚上,左脚迈出一步,同时左手向左边划开,右手放在胸前。

第十三式:搂膝拗步。

将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右脚向前踏出一步,同时右手放在胸前上举,左手放在后面。

第十四式:海底针。

将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左脚向前踏出一步,同时左手放在胸前上举,右手放在后面。

第十五式:闪通臂。

迈出一步,右脚向前迈出,同时左手向右腿射出,右手向右边劈出。

第十六式:左蹬脚。

左腿往左边劲力蹬出,同时右手往上一甩,左手放在腰际。

第十七式:左右蹬脚。

左腿往左边劲力蹬出,同时右手往上一甩,左手放在腰际。

第十八式:摆蒲扇。

迈出一步,左脚向前迈出,同时右手向右脚射出,左手向左边划开。

第十九式:上步七星。

迈出一步,右脚向前迈出,同时右手向前射出,左手放在腰际。

第二十式:下势。

身体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

第二十一式:戴圈。

王其和太极拳24式教学讲解

王其和太极拳24式教学讲解

王其和太极拳24式教学讲解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其中的24式是初学者最常练习的基础动作。

在王其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详细介绍太极拳24式的具体动作及其用意。

1. 起势:双手自然下垂,左脚踏实,右脚跟内侧离地。

2. 左右野马分鬃:将右手向前推,左手向后拉,向右转身,然后再向左转身。

3. 白鹤亮翅:将左手向外侧旋转,右手向前推出,同时右脚跟顺势抬起。

4. 搂膝拗步:右手向后收回,贴着身体,同时左脚踏实,右脚搭在左膝盖上。

5. 手挥琵琶:左脚放下,左手向右侧挥动,右手自然下垂。

6. 左右搂膝拗步:重复第4步动作,另一侧。

7. 黄山倒挂松:将双手平举至头顶,并伸直,同时站起来,之后放下。

8. 提手上势:双手向前提起,同时右脚跟带着整个身体向右转。

9. 白蛇吐信:右手向前,左手贴着身体向后伸直,同时右脚向前迈步。

10. 斜单鞭:右手向前伸直,左手握拳,贴着肩膀,同时左脚斜着迈步。

11. 上步七星,下步玉女:左手向前,右手向后斜着放,同时左脚向前迈步。

12. 收势:将右脚缓缓收回,双手向中间合拢。

13. 左揽雀尾:右手向前伸出,左手贴着身体向后伸直,同时左脚向前迈步。

14. 右揽雀尾:左手向前伸出,右手贴着身体向后伸直,同时右脚向前迈步。

15. 左搂膝拗步:从第4步转换而来。

16. 右搂膝拗步:从第5步转换而来。

17. 左转身搬拦捶:通过转身,将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收回。

18. 右转身搬拦捶:通过转身,将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收回。

19. 如封似闭:将左手顺时针方向扭转,在面前合拢。

20. 十字手:双手向两边伸展,形成十字形。

21. 抱虎归山:将双手向下,慢慢弯腰,之后站起来。

22. 左右云手:左手向前伸出,右手向后斜着放,左脚向前迈步。

23. 单鞭:右手向前伸直,左手握拳,贴着肩膀,右脚斜着迈步。

24. 收势:将右脚回到起始位置,双手向中间合拢。

以上就是太极拳24式的具体动作讲解,当然在实际练习中还需要注意呼吸、重心以及微调身体等方面。

简化太极拳24式教学

简化太极拳24式教学

简化太极拳24式教学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有许多拳术形式,其中24式太极拳是比较流行的。

下面是24式太极拳的简化教学。

【重心归中】双手自然下垂,两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归中,放松全身。

【起势】左脚向左迈一步,双手慢慢提起,左手轻轻向左推。

【左右野马分鬃】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右手向右推,右脚跟着向左侧转向。

【白鹤亮翅】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手向前抬起,手心向上,手指向右侧。

【左右搂膝拗步】左手搂住左膝,同时右手向右推,右脚跟着向左侧转向。

【手挥琵琶】左手慢慢放下,同时右手向左推,左脚迈一步,左手与左脚同时抬起,手心向上。

【高探马】右手慢慢放下,同时左手向右推,右脚迈一步,右手与右脚同时抬起,手心向上。

【右脚踏七星】右脚迈出,脚尖向外,双手分别向两侧推。

【左脚踏七星】左脚向外迈一步,脚尖向外,双手分别向两侧推。

【转身搬拦捶】向右转身,左手向前搬拦,右拳向前捶。

【如封似闭】左手拉回,右手拉至胸前,手掌相对,如封似闭。

【单鞭】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左手向右搭。

【云手】右手向左转,由上至下,同时左手由下至上转向右侧。

【高探马】右手向上抬起,同时右脚迈一步。

【左右搂膝拗步】右手搂住右膝,左手向右侧推。

【手挥琵琶】右手慢慢放下,同时左手向右推,右脚迈一步,右手与右脚同时抬起,手心向上。

【右脚踏七星】右脚向外迈一步,脚尖向外,双手分别向两侧推。

【左脚踏七星】左脚向外迈一步,脚尖向外,双手分别向两侧推。

【转身搬拦捶】向左转身,右手向前搬拦,左拳向前捶。

【如封似闭】右手拉回,左手拉至胸前,手掌相对,如封似闭。

【单鞭】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手向左搭。

【云手】左手向右转,由上至下,同时右手由下至上转向左侧。

【接步莲花】右脚向右迈一步,左手慢慢放下,右手向右推。

【起势】将右脚向中间回收,同时将双手缓缓落下。

结束。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

24 式简化太极拳 图解之巴公井开创作24 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 24 个招势,故常 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 式太极拳虽然动作未几,但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 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炼,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 快乐喜爱者锻炼身体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 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24 式太极拳共分八组 第一组 1 起势 2 左右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第二组 4 左右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 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第四组 9 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第五组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 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 第八组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24 式太极拳套路名称 1. 起势 2. 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 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9. 单鞭 10. 云手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玉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背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一、起式12345二、左右野马分鬃678910111213141516三、白鹤亮翅1718192021四、左右搂膝拗步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五、手挥琵琶六、左右倒卷肱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七、左拦雀尾5556575859606162636465八、右拦雀尾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九、单 鞭8384858687十、云 手8889909192939495969798十一、单 鞭99100101102103十二、高探马104105106107108十三、右蹬脚109110111112113十四、双峰贯耳114115116117118十五、转身左蹬脚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十六、左下势独立128129130131132十七、右下势独立133134135136137十八、右左穿梭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十九、海底针149150151152153二十、闪通臂二十一、转身搬拦锤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二十二、如封似闭164165166167168二十三、十字手169170171172173二十四、收 势174175176177178。

24式太极拳之起势及要领讲解图文教程

24式太极拳之起势及要领讲解图文教程

一、动作名称(一)起势(四)左右楼膝拗步(六)左右倒卷肪(十一)单鞭二、动作说明及要领讲解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两手垂于大腿外侧,手指微屈。

头颈正直,口闭齿扣,舌抵上愕,胸腹放松。

精神集中,表情自然。

眼平视前方(图344)。

(一)起势【动作说明】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向前同肩宽,成开立步(图345)。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346)。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如按在身前的书桌上,上体舒展正直,如端正地坐在椅子上。

眼平视前方(图347①,)。

【练习要点】1.起势动作中出现的开立步和马步是太极拳的步型。

两脚要平行向前,身体重心平均放于两脚。

2.由并步站立变转到开立步时,应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随之轻轻地提起左脚,以不超过右躁的高度为宜。

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并使脚尖向前,随之全脚掌逐渐踏实。

上述转换虽然简单,但3.手臂前举时,两手先在两腿外侧将掌心转向后方,随即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好像要把一根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

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4.做下按动作时,要求做到如下三点:①.下按时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

②.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直按到两手与腹同高。

③.按掌时手心朝下,按到终点时须展掌、舒指。

5.上体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

为此脊背、臀部、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6.在做本式时,无论两臂前举还是下按,两肘尖都不可外撑、上扬;两肩不可紧张、耸起。

7.在太极拳练习中,除少数式子外,整个练拳过程都是在屈膝半蹲的状态中进行的。

这个屈膝的程度,即通常所讲的拳架高度,整套拳基本上要保持一致,不允许忽高忽低。

其高度视体质强弱及锻炼基础而有所不同。

8.太极拳的每一个式子都是由过渡动作和定势动作组成的。

24式太极拳文字讲解

24式太极拳文字讲解

24式太极拳一、起势1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3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

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二、野马分鬃〔三次〕左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左野马分鬃三、白鹤亮翅1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2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3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左搂膝幼步1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2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3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右搂膝幼步(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左搂膝幼步五、手挥琵琶1右脚向前跟半步2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3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六、倒卷紘右倒卷紘1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2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左倒卷紘(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七、左揽雀尾1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2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4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5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6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7左弓步按掌八、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九、单鞭1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2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3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4左弓步翻掌十、云手1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2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3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 4重複2,3(三)2十一、单鞭1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右手在右前方变刁手2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3左弓步翻掌十二、高探马1后脚跟半步,上体右转,双手翻掌掌心向上2右手经耳侧向前推掌,左臂微收成左虚步十三、右蹬脚1上体微微右转,左手由右手背穿出,两手交叉,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踏出一步2右脚收到左脚内侧,两手胸前交叉3提右腿,分手蹬脚十四、双风贯耳1右腿屈膝,两手掌心向上2右脚跟在右前方落地,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掌变拳,从右腿两侧向上向前划弧,两拳距离与头同宽十五、转身左蹬脚1上体左转,两拳变掌,向两侧划一个圆弧,胸前交叉,左脚收到右脚内侧2提左膝,两掌转向外,分手蹬脚十六、左下势独立1左腿屈膝下垂,右手刁手,左腿成左独立步左手护右肩2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3左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4左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5右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左腿成独立步,左手按在左胯侧十七、右下势独立1右脚落在左脚侧约十公分处,左脚跟内旋,上体左转,左手刁手,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护左肩2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向右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3右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4右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5左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按在右胯侧十八、左右穿梭1左脚向左前方着地,上体左转,两手抱球收右脚于左脚内侧2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右架左推3上体右转,两手抱球收左脚于右脚内侧4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左架右推十九、海底针1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2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耳侧,左手置于腹前3上体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屈膝下沉,右手掌心向左,指尖向下斜插二十、闪通臂1上体转正,两手胸前相合,左指贴右腕,左脚收于右腿内侧2左脚向正前方踏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成左弓步,两掌心翻向外,左手向前,右手向上分开二十一、转身搬拦搥1向右向后转身,两掌向外随腰右后转2收右脚,两手在左侧抱球状,右手握拳拳心向下(阴拳)3右脚向右前方踩,右拳从胸前搬压成拳心向上(阳拳),左手随右拳搬压,到右肩前再左转按于左胯外侧4上体右转,左脚离地,左手向前拦掌,右拳向右后划弧到右后方,拳心渐转成阴拳5上体左转正,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左手立掌,右拳变立拳向前攻出二十二、如封似闭1两手翻转朝上,左手贴于右肘2上体右转左转,左弓步按掌二十三、十字手1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向正前方,右手向右划弧2右脚外摆,屈膝成侧弓步,右手向右划弧3上体左转,右脚内扣,两手向下划弧4上体右转转正,右脚收回,与左脚平行,距离一肩宽,两手左内右外,于胸前交叉成十字二十四、收势1两腕内转,两手分开,两臂慢慢落下,至两腿外侧。

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0、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一、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五、手挥瑟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陈式混元太极拳24式分解讲解

陈式混元太极拳24式分解讲解

陈式混元太极拳24式分解讲解陈式混元太极拳24式是太极拳中较为基础的练习方法,在中国广为流传。

这一套太极拳共分为24式,以下将一一为您详细介绍每一式的动作及要点。

一、起势式:身体直立,两手绕身回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缓抬起手臂至胸前,手掌向下。

二、右分式:右手向右侧斜拉,左手向前推出,收回左手,右手反手勾向右侧。

三、左分式:同上,换手。

四、单鞭式:右手收回,左手向左伸出,右手随之下放,全身向左拐,左脚跨出,右脚跟轻轻点地。

五、提手上式:左手提到头顶,右手落到左手前面,掌心向上。

全身转向右侧,右脚向右跨出。

六、白鹤亮翅式:右手右转,向右划弧,左手沿同侧划弧向右侧拦擦,右脚跟着左脚跨到同一直线上。

七、斜单鞭式:右手伸直往右侧推,左手沿曲线拉回左腰。

右脚向右边跨出,全身转向右侧。

八、肘底看捶式: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提至胸前,同时向左转身,左腿跨出。

九、蹬脚式:全身向右侧转,左腿略屈,右脚板着地,蹬出。

双手放置于前腿上方。

十、拨雨式:将左脚向左侧移动,同侧手转动向上,另一侧手落下。

两臂保持平衡。

十一、左右摆莲式:左手斜向上推,右手下劈,随之扭挫,右脚向右侧跨出。

十二、转身搬拦捶式:左手向左搬动,右手撇向右侧,向左转身,右脚跟着左脚跨出。

十三、高探马式:右脚向右边踏出,左手握拳置于身前,右手握拳打出。

十四、右蹬脚式:左脚回步,重心放于左腿上,右脚猛向右蹬出。

十五、双峰贯耳式:转身,左脚跨过右脚,右手侧前胸处打出,左手放置于右臂下端。

十六、转身搬拦捶式: Mirrored 十二式。

十七、高探马式: Mirrored 十三式。

十八、左蹬脚式: Mirrored 十四式。

十九、斜飞式:右手向右劈出,左手随之向左下划弧,全身向右拐,右脚跨出。

二十、转身搬拦捶式: Mirrored 十二式及十六式。

二十一、高探马式: Mirrored 十三式及十七式。

二十二、右蹬脚式: Mirrored 十四式及十八式。

二十三、拨雨式: Mirrored 十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关键词:24式太极拳一、起式345 12二、左右野马分鬃106 78916 1112131415三、白鹤亮翅17181920212223四、左右搂膝拗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五、手挥琵琶394041六、左右倒卷肱4248 434445464754 4950515253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视频演练传统武式太极拳练习五阶段太极是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

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

武式太极拳的训练注重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

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正如乔松茂先生所言“……它科学地集拳术、力学、导引、传统哲学为一体”。

凡学者只有严守身法——立身中正,充分努力地体现出这一风格和特点来,由学架子到改架子;由改架子到走顺架子;由走顺架子到技击的运用;由技击的运用到无畏无敌的精神境界。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节节升高、逐步完成和长功的过程,它须在师父的正确的言传身教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步步提高。

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

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

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之功效。

练武式太极拳原本没有阶段划分,或准确的讲,它的阶段之间是相互渗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里为了学者便于掌握,让初学者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本人根据个人体会将练习功架的过程分五个阶段来阐述,以便同好参考指正。

第一阶段:掌握功架的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打基础、学架子阶段,主要在架子的名称顺序和外形规范、姿势准确上下功夫,每一动势都要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顾名思义就是在走架子的运动中,身体竖好,中正不偏,不可前仰后合、左歪右斜、挺胸腆肚和弯腰驼背。

武式太极拳的立身中正是指头顶百会穴与支撑腿的脚跟上下串成一条直线与大地垂直。

就外形来看,其身体有微微后靠(仰)的样子。

学武式太极拳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重心点,掌握住立身中正的要求,势势提起精神,把头抬起来,把身子竖起来,有八面支撑的气势,眼睛和心思要用在洞察敌情的变化上,做到顺随忘我。

这对初学者来讲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长期习惯性的动作改正。

这是个努力方向。

只要走架练拳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守住“立身中正”这个最基本的要点。

每一动势都要留心,都要平心静气,想好了,认为姿势准确了再做下一个动作,在学拳架中要努力做好动作之间的衔接。

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势势有顶天立地之气势,犹如一根立木能顶千斤压力。

如果刚开始练拳不把身子竖起来,不但达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对往后功夫的提高影响也很大,或者说将永远也达不到武式太极拳的上乘功夫。

为什么说不把身子竖起来就练不好拳技呢?因为不如此,就不能上下贯穿,就谈不上立身中正,也就没有八面支撑的气势,从身体外形上讲不符合力学原理;从身体内部来说身体受力不均,气血流动就不能很好地协调。

而且由于身体的歪斜会不自觉地做出无谓的体能消耗,如此连自己的稳定都成问题,何谈御敌呢?俗话说的“低头哈腰学艺不高”就是这个道理。

开始学拳必须像学书法写楷书一样,要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有棱有角、势势规规矩矩,手脚要依附身体,勿自伸缩,力求守住身法,在架子正确的前提下练习,切不可潦草从事。

飞一势要有走一势的效果,走一个架子要有走一个架子的效果。

刚开始,在规矩的框子里手脚感觉呆板,没有灵活性,但只要守住身法坚持习练,慢慢地形成习惯,为下一步凝固架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初学初练武式太极拳架必须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体认,用心体会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

这种练功方法看起来严格了些、学起来吃些力、有束缚感、进度慢了点,但这种严格的练法是今后在拳艺上能够得心应手的基础。

如果一开始不注意姿势的准确度,不立身中正、不严格苦守身法,一开始就想快、就想用努劲,其结果本末倒置,以后进步就慢了。

所以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拳容易改拳难。

第二阶段:改架子阶段这是凝固架子锤炼自己的阶段。

所谓改架子就是改正自己在练拳过程中不符合拳理要求的姿势,使之走向正确。

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学完架子后的继续。

在第一阶段学拳架的过程中如果学得较慢、较细,掌握得较好、身法毛病较少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将会稍省些力;如果在前一阶段学得比较粗,只是在学拳架时大概地顺了下来,那么此阶段必须一点点地校正。

不管怎样,改架子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也是练功自律的相持阶段,这一阶段,如逆水行舟,只有坚持不辍,才能过此关口,必须在长期的习练过程中,逐步克服自己潜意识中不断出现的、不符合武式太极拳科学规范的习惯性动作。

在习练过程中仍然要慢不要快,要把握好重心,身心投入,时时刻刻按照动作的变化规律去细心体会,特别强调把精神集中在每一姿势的体会上,用心感觉姿势是否正确,也可面对墙壁上的大镜子观看自己的运动姿势,切忌低头去看自己的动作而影响拳架的气势和整体性。

每一动势,先问自己,身子是否竖起来了?重心把握好了没有?周身协调好了没有?虚实做够数了没有?每势是否按照起、承、开、合的步骤做了?手和脚的位置是否恰切顺随,如有不合即速改正,如此反复锤炼,尽量在走架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刻刻留心、势势留意,以自己的重心为轴为根,折叠转换,连贯协调,不可中途断线,更不可走流水架。

从而使自己的身法逐步地形成周身一家。

第三阶段:走架子的阶段这是在架子逐步改正后凝固成“周身一家”的架子。

这时的拳架走起来比较顺,每一动势,身法均符合武式太极拳“立身中正”的要求和规范,已经守住了太极拳的基本身法。

立身中正,举手投足无过不及,行功走架如长江大河,连绵不断,前一个动作的完成,既是下一个动作的基础,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周身一家,上下相随,起伏得当,开合有致,虚实相间,气完势整。

整个走架子过程中,不可以架子顺了而精神懈怠,要提起全副精神、全神贯注,利用架子的顺随逐步加强练拳的力度,此阶段要多磨练、细磨练,炼精、炼细、炼灵、炼出对敌意识,为了找到所要得到的感觉,此阶段仍然要慢,在慢中找到技击意识和感觉,由于顺随的拳架长期磨练,从而为下一步技击的运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技击阶段在拳架走顺以后,不再为校正架子费心劳神,也就是说自己的身法已经完全符合武式太极拳的要求,“立身中正”再不是口头上的了,而是成为自己的良好习惯,举手投足皆合拳理,此阶段仍要坚持按照武式太极拳要求习练。

此时的练法要逐步将精力转移到增强敌情上来,每一动势问自己,对手用大力击来,我何以对之?以何迎之、胜之?也就是说,对手击来我怎样用太极身法拿住敌人,控制住对手。

这一阶段要在走架子时把无人当有人,势势制敌,在与人打手时把有人当无人,势如破竹。

正如前辈李亦畲先生论述:“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人,按定彼劲,彼自跌出。

”这句话很形象,它是功夫上乘时与敌人交战时的真实感受和写照。

“自己安排得好”,一方面有自己运用得当的意思;另一层涵义是说自己有实力安排好,这是因为经过长期习练,自己身法中正,重心稳固,功夫纯青。

试想以自己长期习练形成的有八面支撑之气势的劲力和刚柔相济的太极身法去迎接来犯之敌,有什么可以安排不好呢?“人一挨我”,指对手稍挨上我,我内里如同触电一样警觉。

“我不动彼丝毫”,是指我外表不动让对手认为我没有警觉,而内里在做迎敌的调整,这里的“不动”并不是不动,而是外表好像没动,而内里却以足够的劲力在运动,在做吃住对手重心的行动。

“趁势而人”,由于前面的“不动”麻痹了对手,所以在时间的准备上我先于对手,我已经暗中吃住了对手的重心,此时对手大势已去,可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

此时,我可以明着让对手感觉到自己的重心被我完全控制,试想对手的重心都被掌握和控制住了,还有什么不好解决呢?所以“按定彼劲”,我以八面支撑的的正中气势向一个连自己重心都控制不了的对手施加压力,对手感到了压力和威胁后,自然要做本能的反抗,但想反抗又无法抗拒的时候,其身子僵化,这股僵劲顶来,我便顺着这股僵劲顺势发放,所以“彼自跌出”,对手便随着我的发放顺势被抛跌出去。

整个技击过程是客观的,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主观臆断强行的结果,它是对手让你怎么打就怎么打,而不是你想怎样打就怎样打。

这便是武式太极拳的技击妙处。

第五阶段:无畏、无敌的精神境界阶段这是功夫上乘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是前四个阶段的体现,达此阶段后再不须为掌握拳架、走顺拳架、如何御敌等身法和意识上下功夫了。

也就是说防身御敌已经是自己的良好习惯和潜意识的本能动作。

此时并不是说不须要练功了,此时练功有心旷神怡的忘我境界。

古拳谱说:“练功一日、技精一日。

”又说:“功弥久而技弥精亦。

”现在的练不是原来的时时势势依规矩的练,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依规矩、破规矩,破规矩、还要守规矩的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练功或实战时身法要守住,精神要放开。

虽然放开了,但身法永远是太极身法,也就是古拳谱所说的全以“气”而言。

这里所说的“气”是一种气势,是从精神上而言的,并不是指呼吸之气或一般意义上的空气,这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拳无定向、身心相随,这时的拳,不单指拳头狭义的概念,而是广义上的整个太极身法。

周身上下处处是拳,挨哪儿,哪儿发,神志专一,气势鼓荡,精神贯注,有遇敌欲吃之势意,真正形成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上乘功夫。

练武式太极拳不但使人技艺超群、延年益寿,更重要的可使人陶冶情操、改变气质、处事祥和、遇事冷静,有脱胎换骨之感,提高生命质量。

总之,传统武式太极拳主要是从身法而言的。

只有练成太极身法才有可能练成武式太极拳的上乘功夫。

要想练成太极身法,就必须紧紧把握住“立身中正”这一贯穿在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的基本要求。

切记,没有“立身中正”,就没有八面支撑,更谈不上阴阳、虚实的变换和刚柔相济的发放。

所以,凡练武式太极拳者必须牢记和紧紧把握住这个要点,只要按此要求去做就能一步步达到成功的彼岸,领略太极拳艺术的魅力。

七、左拦雀尾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八、右拦雀尾686970717273747576 777879808182九、单鞭838485868788十、云手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十一、单鞭104105106107108十二、高探马109110十三、右蹬脚111112113114115116十四、双峰贯耳117118119120十五、转身左蹬脚121122123124125126127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视频演练太极拳十大要论第一章理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