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和图说课讲解
24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详解教学 ppt课件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 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 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 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 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 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 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14
六:左右倒卷肱
(一)右倒卷肱 1.退步卷肱:上体稍右转,两手翻转向上,右 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上举至肩上耳侧,左手 停于体前;上体稍左转;左脚提起向后退一步, 脚前掌轻轻落地;眼视左手。
2.虚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成 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左手向后、向下划 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视右手。
11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 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 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 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12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8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
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 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 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注意:抱球是太极拳每一势动作中的一个节点,
它作用就是在步法的配合下;运用螺旋折叠劲,化 解对手的进攻;以杠杆力;螺旋力将彼旋转而起, 使其失去重心,打开彼门户;为发劲冲击扫清障碍。
6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 腹前。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
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
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心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同“左揽雀尾”(2)解,只是左右相反。
(3)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左右相反。
(4)同“左揽雀尾”(4)解,只是左右相反。
(5)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左右相反。
(6)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左右相反。
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
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
全部过渡动左手。
应向东偏北(大约15 度)。
第十式:云手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作,上下要协调一致。
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2)身体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下划弧停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
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上方;眼看左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
完成式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左转,再向左转。
完成姿势,面向正西。
上体不可太前倾。
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
左腿要微屈。
第二十式:闪通臂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4式太极拳(超精致版)PPT

太极拳的技法
虚灵顶劲 含胸拔背 圆裆松胯 沉肩坠肘 动如抽丝 虚实分明 动静有常 连绵不断 心静体松 内宜鼓荡 气沉丹田 松腰敛臀 尾闾中正 舒指坐腕 步如猫行 转换灵活 势势均匀 势正招圆 力由意生 外示安逸
太极拳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太极拳是老人练的即老人拳”。 误区二:“太极拳仅能健身而不能用于技击、防身。” 误区三:“太极拳易学”,从社会上流传的口头禅“耍太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高度统一 的阴阳调控系统。 太极拳松静安舒、周身协调、通畅 气血、阴阳平衡、导引经络、气贯全身 、神形合一。从整体上把握人体阴阳的 平衡,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调整具 有功效。
7.调养心的作用
从气功角度说:太极拳的“精神内收”,充 分强调人的精神能动性的作用,被誉为 “精神 体操”,具有提高精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可以 淡化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 情。而许多生理上的疾患,都与这“七情”有关。 太极拳讲究柔化,刚柔相济,随机转化,有利于 人们的心态、心理的调整,减少内向性格的负面 影响,增进身心的健康。
极”可见一斑,有人认为跟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松静自然,正稳细绵的武术 运动。是融拳、哲、医三理于一体的一项健 身运动,是实现健身、防身、养身、娱身、 修身功能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长期坚 持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防治 疾病,更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2、保养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太极拳吸气时扩大腹腔;呼气时收缩腹部,运 动轻灵,外柔内实,刚柔相济。腹压增大有助 于血液循环的通畅。腹压的改变又相应地调节 胸压 ,有利于增强心脏的功能。同时,在练拳 过程中全身肌肉有节奏的放松与收缩,起到使 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和血流通畅的作用。从而 可减轻心脏的负担,血压也相应有所降低。可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精】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攻防要领

持之以恒,方成正果坚持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
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
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
生理效益: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
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
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
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
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杨氏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和图

1.杨氏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24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24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6/24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24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24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24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2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24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24式杨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0、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七式:左揽雀尾第八式:右揽雀尾第九式:单鞭第十式:云手腰脊为轴,松腰、松跨,不可忽高忽低。
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
下肢移动时,身体重心要稳定,两脚掌先着地再踏实,三个“云手”的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
第十一式:单鞭第十二式:高探马,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
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不要有起伏。
第十三式:右蹬脚,前伸至右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不可前俯后仰。
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
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
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
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
如面向南起。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颈正直,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
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
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上体不可过于前倾。
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
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
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独立势”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第十九式:海底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转,再向左转。
完成姿势,面向正西。
上体不可太前倾。
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
左腿要微屈。
第二十式:闪通臂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自然正直,松腰、松胯;左臂不要完全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
推掌、举掌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
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不超过1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太紧。
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完整版

含胸拔背
胸部略含,背部肌 肉舒展拔长,保持 上身中正。
虚实分明
身体重心在两腿间 灵活转换,保持身 体平衡。
呼吸配合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起吸落呼
动作向上时为吸,动作向下时 为呼。
开吸合呼
动作向外开展时为吸,动作向 内收合时为呼。
进吸退呼
身体前进时为吸,后退时为呼。
蓄吸发呼
力量蓄集时为吸,力量发放时 为呼。
节奏掌握
根据音乐或口令的节奏变 化,调整演练速度,使招 式之间更加协调。
提高演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观摩学习
观看高水平太极拳演练视频或现 场表演,学习借鉴优秀选手的演
练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勤加练习
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不断提高 自身技术水平,加深对太极拳内 涵的理解。
参加比赛
积极参加各级太极拳比赛,锻炼 实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竞技 水平。
身体后坐时容易后仰或前俯;挥臂时 耸肩或手臂伸直。
纠正方法
身体后坐时注意收腹敛臀、立腰松肩; 挥臂时以腰带臂、沉肩垂肘。
04
二十四式太极拳身法与呼吸配合
身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沉肩坠肘
两肩松开下沉,两 肘自然下垂,保持 上肢松活。
松腰落胯
腰部放松,胯部下 沉,使下肢稳定有 力。
虚领顶劲
头部保持正直,下 颌微收,颈部放松, 眼神自然。
太极拳的缓慢、均匀的动作有助于缓 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改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增强呼吸肌力量
01
太极拳的深呼吸和缓慢动作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提高肺活量
02
通过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改善肺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左右搂膝拗步:
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
手挥琵琶
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
6
左右倒卷肱
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7
左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
单鞭
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
高探马
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
右蹬脚
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
双峰贯耳
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
转身左蹬脚
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8
右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1.单鞭
2.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云手
2.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杨氏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和图
1.杨氏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起势
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24
左右野马分鬃
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
白鹤亮翅
20
闪通臂
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21
转身搬拦捶
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22
如封似闭
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
十字手
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24
收势
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16
左下势独立
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
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
右左穿梭
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19
海底针
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