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开题报告(一)

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开题报告(一)
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开题报告(一)

_______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院系XXXX 专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职称XXXX

2012年10月17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一个村对42名最穷的农户进行每人贷款27美元的小额实验,随后逐步建立起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明银行”(简称GB)。目前,这种乡村银行的模式被很多国家关注和复制,已经成为国际上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在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贫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虽然经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1.25亿减少到2148万,但目前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我国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很大,2006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为5700万,占农村人口的6%。所以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自出现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小额信贷是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中国小额信贷的历史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发展迅速,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小额信贷还不尽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问题不利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因此,研究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

小额信贷是帮助贫困群体改善生产、生活境况以及扶持中下收入群体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到户手段。一方面,通过给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穷人的积极性,以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穷人们的救助。另一方面,小额信贷也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通过高水平的管理实现贷款的回收,通过高技巧的经营扩大收入、减少支出,实现平衡节余,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的穷人提供资金。但是绝大多数的结果是,贷款大多数不能按时偿还,成了坏账,从而本金亏蚀而尝试失败。另一种的成功概率相当大。这主要是有一些非赢利性的团体参与的、针对非常穷困的贷款人的无担保贷款,也就是小额

信贷。

在借鉴国外小额信贷的经验基础上,以小额信贷原理以及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当前国内小额贷款的现状,提出了非政府组织促进小额贷款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促使小额贷款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对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为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基础。另外,对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它有利于增强小额贷款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可以促进资源的配置、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正规金融系统中的传统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边际收益收缩,一些富于远见的金融机构开始从小额信贷中看到了持续盈利和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包括主要银行)、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作为批发或零售商成功进入小额信贷市场,在世界各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lobal Resource Centre for Microfinance200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已探明从事小额信贷的商业银行和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有225家(包括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其中有些已经获得较高回报,甚至超出本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Isern,2005)。

小额信贷的发展将现代经济改革引入偏僻的农村,反映了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的效率、私有化和个人进取精神等观念对主流发展观的影响(Dale & Von Pischke,1992)。

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越来越成为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发展战略强调自我雇用,将市场经济扩张到非正规部门,使非正规部门通过投资创造就业,在加速原理的作用下,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就业、收入和消费,这种作用可以用标准的储蓄贷款模型来加以阐释(Lucarelli,2005)。

根据《微型金融公报》(Microfinance Bulletin,2003年7月号)的一项调查,在向最穷的人发放贷款的49家小额信贷机构中,平均运营成本为其发放贷款数额的59%,而人力成本接近50%。61家机构着眼于更宽泛的客户群,其平均贷款规模是上述集中于低端客户机构的4倍,调查显示,后者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减少一半。可见,集中于低端客户的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更注重成本控制。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小额信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

研究,杜晓山(2004)将当前小额信贷项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是以民间或半官半民组织形式为运作机构的小额信贷实验项目;第二类,主要是以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为运作机构的政策性小额贷款扶贫项目;第三类,农信社开展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通过对三种项目的分析可以的得出,一些以民间或半官半民机构先行与国际接轨的小额信贷实验项目对我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起了先锋、示范和启迪作用,而政府主导型项目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项目对快速和大规模利用信贷手段扶持贫困户和广大农户做出较大的贡献。

何敏峰(2006)将小额信贷功能定位与城乡金融机构功能定位有机结构和起来,小额信贷可分为城乡商业性金融开办“纯商型”小额信款、政策性金融开办、“政策性”小额信款、合作金融机构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开办“政策型、商业结合型”小额信贷。

熊德平(2005)认为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外国援助机构有期限的小额信贷项目,政府用扶贫贴息贷款实施的小额信贷项目,专业性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政府要求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实施的小额信贷,慈善性或非盈利性的实验性的小额信贷项目五种类型。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小额信贷及其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

2.研究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效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写作提纲:

论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引言

二、小额信贷概述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和发展

(二)小额信贷的概念

1.小额信贷的定义

2.小额信贷机构的分类

(三)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1.非政府组织模式

2.正规金融机构模式

3.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

4.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

5.国家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和经验介绍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2.有助于合约的有效执行

3.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途径

(三)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介绍

四、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

(二)缺乏资金来源

(三)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

五、推进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小额信贷机构

1.明确定位目标群体

2.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二)解决资金问题

1.不断强化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

2.稳步推进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三)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不断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一)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

1.论文资料收集整理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期刊,互联网,报刊杂志,书籍等来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并将其整理好,作好资料收集记录。

2.阅读论文资料,形成论文思路阶段。阅读论文资料,记录心得体会,做好论文撰写日记,并与指导老师积极交流,大致形成论文写作思路。

3.撰写论文阶段。在所收集的资料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完成论文写作,并积极准备答辩。

(二)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11.07.01--2011.07.20 选定题目

2011.07.21--2011.09.01 搜集有关资料并构思谋篇

2011.09.02--2011.09.30 撰写开题报告与修改完善并通过

2011.10.01—2011.10.30 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相关调研

2011.11.01--2011.11.30 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并撰写论文及审稿

2011.12.01—2011.12.05 上交论文

2011.12.06 --2011.12.15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杜晓山,刘文璞.小家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莉莉.农村小额信贷[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文璞.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5] 吴宝国.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20-83.

[6] 胡金炎,张乐.非正规金融与小额信贷:一个理论评述[J].金融研究,2004,(7).

[7] 邓晶,鲁靖.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J].金融与经济,2005,(6).

[8] 李宪忠.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

[9] 旷宗仁,鲁静芳,左停.创新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6,(2).

[10] 李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09,(14).

[11] 周小付.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2] 梁立波.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

[13] 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期.

[14] 孙天琦.小额信贷扶贫成功的商洛模式及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

题.2001. 04期.

[15] 汪三贵,毛建森,朴之水.中国的小额信贷[J].农业经济问题.1998.04期.

[16] 曹瑞丽.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17] 朱水芳.我国小额信贷体系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课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要求。 2.培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3.重点:理解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理清线索】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梳理要点】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哪些? 要求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生成”中的疑问。 2.各小组通过下列活动探究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

◆活动一 某中学一兴趣小组围绕淮河流域A市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了收集相关资料,他们打开电脑,点击一个相关网站,获得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有句民谣唱得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然而,这条曾养育了全流域两亿人民的“母乳”般旳河流,如今干流水质大部分处于直污染状态,191条支流中有一半水质明显下降,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农产品质量下降。 材料二在该网站上,A市市政府还列举了一些本市存在的问题,其中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尤为突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请分别从初中学生和企业经理的角度谈谈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说明了淮河的严重污染影响了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保护水资源环境。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经理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要使用环保设施,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治理。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解决A市的问题,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保护资源的国策;提高公民保护资源的意识,合理开发资源。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偱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doc

金融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Finance),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篇1 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目的: 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和金融环境,探讨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的作用和影响。 意义: 股指期货的发展,对于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抑制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

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ValueLineIndex)合约。由于股指期货能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股指期货始于2015年,2015年11月上证所着手开发股指期货,201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2015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规则,10月30日开始仿真交易沪深300。2015年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6月27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交易配套细则,8月13日股票期限交易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建立,当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合作协作。20XX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的各项安置工作。20XX年2月22日,股指期货进入实质开户阶段。4月16号,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完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但同时股指期货的推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题(有详解)

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的深层次理解。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较快,但由于老龄化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第3题,我国人口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1.C 2.B 3.B 4.影响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是( ) A.人口流动数量大,总量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大 C.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等都会成为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因素。 答案:C 2012年12月20日上午,温州市发改委昨天通报了相关情况。从2013年1月1日起,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元,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5元。据此回答5~7题。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城市是( ) A.东京B.伦敦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说课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四年制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这部分内容,后面是第七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本框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好这个框题可以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 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和初三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说教学理念 (一)、设计理念 八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学生的视野比以往较为宽广,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元,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有时还容易极端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争取认同感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学情,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只有不引起学生反感和拒绝的内容与活动,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激发其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平面结构式,而是立体交互式的,基于此我根据课标和教材的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我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亲自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展思辩能力。 (三)、说学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观念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设计了“ 了解案例、分析案例、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总结概括、” ,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激发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有一 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 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 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 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 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 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 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 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不过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防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注重的焦点,究竟当前 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 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注重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实行调查,以了解诸 暨地区当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 发展中存有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很多学者也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 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 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 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 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⑧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和青少年应如何做? 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①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为节能环保提供法律依据; ③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 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 ⑤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污治污力和资源利用率。青少年: ①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有关资源环境的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②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③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大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反对制止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言行并与之斗争 ⑤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积极参与植树护绿活动、垃圾分类放置、少坐电梯多走楼梯、少开自家车多坐公交车等。

金融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网上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策略---以建设银行为例 一、选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网上银行又称为网络银行、电子银行、虚拟银行、在线银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兴起,电子商务的推动,网上银行应运而生。与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相比,网上银行具有交易成本低廉、交易操作方便、交易时间缩短的突出特点,它突破时空限制,为银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网上银行也存在各种风险,其成因复杂,危害深重,备受各国银行及监管部门的关注。目前,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来说,操作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之一。网上银行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可控性小,因此,为有效控制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迫切需要对网上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管理进一步优化。 目前,人们对网上银行操作风险越来越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它们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业务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还有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后果,但人们对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因此,关注网上银行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界及各理论界不可回避的话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状况: 1998 年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首次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将操作风险正式纳入巴塞尔协议的三大风险之中。协议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力或过失,人员或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将法律风险包含在内,但排除了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研究报告《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运作中的风险管理》列举了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八种来源,分别是未经授权的访问、雇员欺诈、伪造电子货币、服务提供商风险、系统退化、职员及管理技能落后、客户安全性经验不足、客户对交易抵赖。 2000 年10 月,国际权威机构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网上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分析网上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对网上银行的业务监管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探讨了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研究报告《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指出,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安全性挑战包括建立适当的授权与鉴别真伪措施,逻辑与物力进入控制,充分保持合理界限的安全基础设施,对内外部使用者操作的限制以及交易、记录与信息的数据完整性。该报告对于电子银行(包括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原则是一种指南。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管理和监督操作风险的健全方法”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明晰的战略、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监督、对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认真程度、完备的内部报告制度和应变计划,是任何规模和范围的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关键因素。2003年4月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规定,为应付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银行也要保有相应的最低资本金准备,这是新旧协议很大的不同之处。而针对操作风险资本金的计算,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三种办法。一是基本指标法。二是标准法。三是高级计量法。 2006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了风险管理做法指引修订稿,指引中的内部控制文件,旨在通过提供稳健和审慎内控措施,以供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风险和业务状况加以采用。内部控制文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内控环境,概述了内控环境的关键性要素;第二部分是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此,作为一名中国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想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谈一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My knowledge abou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broadened since I became a stud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is a form of human activity. Human beings pursued it to chang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wn benefit. Buildings, transportations, facilities, infrastructures are all includ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has a long history. Our seniors had left a lot of great constructions to us. For example, Zhao Zhou Bridg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our Chinese civil engineering masterpiece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is still service at presen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s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A lot of new bridg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many greater plans are under discussion. China is a large county. And she is still well developing. So this era will be both exciting and rewarding for the Chinese Civil Engineers. And of course, civil engineering’s future is promising. However, civil engineers will be facing more complex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population and a lot of deteriorating infrastructures.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meet grow need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lso try to update all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你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得到利用时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可是在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仅仅在表面,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资源就好可是你是否为后代想过呢?他们那个年代是否还会有资源呢?所以,1994年, 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内涵是什 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英文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out prejudi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 d. In other words, refer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which is an inseparabl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of human survival, fre sh water, oceans, land and forest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futur e generations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links are not equival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 rtant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equires stri c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 ble use of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 elopment is the real long-term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 此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多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儒家文化的特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认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发展问题进行诠释,获得了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认识成果。文明的持续发展实质上是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有文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文明的发展才能长期延续。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文明,它的发展及其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关联。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思想家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Harmonizing human and nature),主张仁民爱物,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既肯定在不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有强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以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强调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该进行开发利用。荀子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王制》)显然荀子把山林泽薮等自然资源作为家园财富,是“国家足用,财物不屈”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不管是主张仁民爱物,保护环境,还是反复强调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终极目标还是要让百姓“有余食”“有余用”和“有余材”、,落脚点还是民生,还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礼记.曲礼》认为:“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地有余而”不足,君可耻也。(”《杂记》)但是,利用而不是滥用,这是中国古代环境意识的基点。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而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主术训》)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适时的开发利用,反对不合时宜地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保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中学文科综合教学资源第一站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 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的种植区 师:为什么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地区可以种植? 生1:该地气候适宜。 师:很好,西双版纳局部小气候条件优越,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天然橡胶生长。 生2:橡胶品种的改良。 师:正确。这一案例,对我们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迪? 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师:是的,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可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却经历了好几个不同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

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板书)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地理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师: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板书)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原因 师: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板书)2、核心思想 师: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板书)3、评价 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大家看知识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采尔。 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板书)二、人类中心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1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 李家营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2010、12、1 激励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一、复习目标: 1、.树立忧患意识,决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3、.知道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了解自己在推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应该怎样做。 二、重难点: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 课前复习导航 结合课文、快速回忆基础知识,形成体系。(要口述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面临的重要课题 2、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为什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们在行动 2、_________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 课内探究与展示 (一)预习检查、夯实基础、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复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组长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重点把握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负在影响? 2、我国资源国情 3、我国的环境形势及负面影响? 4、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说一说可持续发展含义 6、科学发展观的内含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意义是什么? 8、青少年应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做怎样的贡献? (三)、典型题例分析、看我的!(小组讨论解决) ①有人曾统计: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5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

地球每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 ②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漱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作一次性筷子,转而从中国大量进口。 ③近年来,我国北部、西部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扬尘天气和沙尘暴。98年洪灾、03年非典、08年冰灾,一次次灾难向国人敲响警钟,大自然要报复我们! 针对以上现象,请你回答: 1、以上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为解决材料①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3、为解决材料②、③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4、为解决以上三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落实怎样的科学发展观? (四).关注身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小康河是贯穿高密市城区的一条集防洪排污于一体的主要河流,沿线排污口200多个,每天排入污水3万多吨,致使河床淤积抬高,河水发黑变臭,河岸脏乱不堪,严重影响了沿线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城市形象。2005年10月,高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资1.6亿元,实施小康河综合改造工程。到2006年9月底,一个高品位、高档次的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小康河生态景观带呈现在世人面前。小康河周边居民从此告别了臭水沟,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民心河。 (1)我市政府为什么要投资“1.6亿元”治理小康河? (2)有人说:“不治理小康河我市经济依旧发展很快,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来治理小康河。”谈一下你的看法。 三、归纳提升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金融开题报告PPT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析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月日 篇二: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 学院:学号: 班级:姓名: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 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 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 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 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 是由 j. p. 摩根公司等于 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 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 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 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 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 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 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 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 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 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 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 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 的特征。 4. 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ss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 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

中考政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教案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状况、环境问题以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考点扫描 提问掌握哪些问题,划出背诵的关键词,检查提问背诵 1.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典例精析 例1:(2015济宁中考选择9)轻轻刷一下卡,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在拥堵的市内穿行。现在,骑公共自行车出行已成为许多济宁市民的习惯。从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我市实施这一惠民措施()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②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③能够进一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选择题答题技巧: 二审:审题干(关键词、关键字、限定要求)审题肢 三排:排错法(题肢本身表述错误的) 排异法(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 排绝法(说法过于绝对,要特别慎重) 例2:(2013济宁中考非选择5)2013年2月27日上午,济宁市委、市政府召开“五城同创”动员大会, 对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吹响了“五城同创”的集结号。会议提出,大力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美誉度,把济宁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区域中心城市。 我市在“五城同创”活动中,为什么要把加快“生态济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4分) 分析材料,指导学生作答。展示学生典型答案,让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自己总结在做主观题中容易出现的失误。指导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发现问题。 主观题答题技巧:一审“设问”。明确类型,条件限定二审“材料”。一是读“全”材料,二是读“准”信息,三是读“出”知识。 三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回归教材,条理清楚。 三.考场演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1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1?2题。 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 .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 D .沙漠扩张造成的 2 .月牙泉的处境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 D .“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 1.C 2.C 解析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致,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兴修水利④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的表现是湖面萎缩,其原因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积,再加上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少。 4.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华北地区径流少,湿地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如果湿地受到水污染,必然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 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课题来源:教师规定课题 目的和意义: 2019年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联合干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应对各类金融风暴的未雨绸缪做参考。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次贷危机的发生,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未来引起无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