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信息存储与管理 Module 5

合集下载

EMC 信息存储与管理(要点总结)

EMC 信息存储与管理(要点总结)
• 智能存储处理器(SP) • CLARiiON 消息接口(CMI) • 备用电源(SPS) • 链路控制卡(LCC) • RLARE 操作环境
管理 CLARiiON:命令行界面(Naviseccli)、图形用户界面(Navisphere)
Navisphere 套件:
• Navisphere Manager:配置 CLARiiOn,基于 Web 的界面
磁盘驱动器接口
磁盘驱动器的性能(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数据传输速率)

寻道时间:读写头在盘面上移动进行定位的时间。(全程时间、平均时间、 相邻磁道时间)
• 旋转延迟:盘片旋转以定位读写头下方的数据所用的时间 • 数据传输速率:每个单位时间磁盘能够传输到 HBA(主机总线配置器)的
平均数据量
影响磁盘性能的基本准则 将磁盘看成两部分:
• 最近最少访问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连续地监视数据访问, 识别出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的页面。
• 最近访问算法(用的页面将被释 放或标记为可重用。
缓存写入数据时,存储系统必须将脏页面刷清以保证或标记为可重用。刷清模式 如下
带有缓存的写操作:一个 I/O 被写入缓存并得到响应比直接写入磁盘所用的时间 要少得多,还可以合并优化。
• 回写缓存:数据被存入缓存,主机立即响应。 • 直接写操作:数据被存入缓存并立即写到磁盘中,然后响应主机。
缓存实现(专用缓存,全局缓存)
缓存管理(为了能够在系统中总是保留一部分页面以及可以在需要时被释放的页 面)
嵌套 RAID(许多数据中心对 RAID 阵列的数据冗余和性能都有需求)
RAID 3(通过存储分带提供高性能,并利用奇偶校验提升容错性)RAID 4(与 RAID 3 类似,支持独立访问)

EMC信息存储与管理 Module 7

EMC信息存储与管理 Module 7

CIFS和NFS区别
• 1、CIFS • Microsoft推出SMB(server message block)后,进一步发展,使其扩展到
Internet上,成为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 两种资源访问模式: • (1)share level security:所有用户的共享资源访问口令是相同的,主要在 win9x中使用; • (2)user level security:win NT以后的OS只提供ULS,用于必须提供正确的 U/P,并且每个用户权限可以是不同的。
模块 – 7 网络连接存储 (NAS)
1
模块 7:网络连接存储 (NAS)
学完本模块后,您将能够: • 描述 NAS、其优势和组件 • 讨论 NAS 文件共享协议 • 描述不同的 NAS 实施 • 描述文件级虚拟化
2
模块 7:网络连接存储 (NAS)
第 1 课:NAS 组件和优势
本课程将讲述下列主题: • 文件共享技术的演变 • NAS 的优势 • NAS 组件 • NAS 文件共享协议 • NAS I/O 操作
• • • •
C/S的交互模式:类似于三次握手;三个交互: (1)协议选择;双方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交互; (2)身份验证;按选定的协议登录server,由server对client进行身份验证; (3) 资源获取;认证通过后,server和client进行交互,进行文件读写等操 作。 • 注意:相同win OS 中,所有机器都是对等的,扮演双重角色,可以作sever, 也可以是client; • CIFS是一种协议,和具体的OS关系不大,Unix在安装samba后可以使用CIFS;
客户端
LAN
应用程序 服务器

EMC VNXe 新一代存储管理详细介绍

EMC VNXe 新一代存储管理详细介绍

总结...................................................................................................................... 24 参考书目 .............................................................................................................. 25
使用 Unisphere for VNXe 进行管理 .......................................................................... 5 入门........................................................................................................................ 6
Unisphere for VNXe 提供了用于配置系统设置、查看系统状态和管理 VNXe 存储 系统的工具,如图 1 中的示例所示。使用 Unisphere,您可以方便地配置存储资 源以满足您的应用程序、主机操作系统和用户的具体需要。 Unisphere 向导通过在您调配存储的过程中自动实施最佳做法,进一步简化存储 调配。故障排查也得到简化;故障组件可轻松识别出来,而且从 Unisphere 中可 以直接访问 EMC 支持选项。Unisphere 向导自动实施最佳做法,以帮助您优化系 统性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
使用 Connection Utility 配置连接 ....................................................................................... 6 使用配置向导 .................................................................................................................... 6

Dell EMC 服务器管理员存储管理 9.0.9.1 用户指南说明书

Dell EMC 服务器管理员存储管理 9.0.9.1 用户指南说明书

Dell EMC Server Administrator 存储管理 9.0.9.1用户指南注、小心和警告注: “注”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

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说明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版权所有© 2017 Dell Inc. 或其附属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Dell、EMC 和其他商标均为 Dell Inc. 或其附属公司的商标。

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2017 - 12Rev. A001 概览 (13)本发行版中的新增功能 (13)安装 Storage Management 之前 (14)控制器固件和驱动程序的版本要求 (14)支持的控制器 (14)支持的机柜 (15)对磁盘和卷管理的支持 (15)2 使用入门 (16)启动 Storage Management (16)在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的系统上 (16)在运行 Linux 和任何远程系统的系统上 (17)用户权限 (17)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17)存储对象 (17)运行状况 (17)信息或配置 (18)使用 Storage Management 命令行界面 (18)显示联机帮助 (18)常用存储任务 (18)3 理解 RAID 概念 (19)RAID (19)硬件和软件 RAID (19)RAID 概念 (19)RAID 级别 (20)为了可用性和性能组织数据存储 (20)选择 RAID 级别和连锁 (20)连锁 (21)RAID 级别 0 - 分条 (22)RAID 级别 1 - 镜像 (22)RAID 级别 5 - 带有分布式奇偶校验的分条 (23)RAID 级别 6 - 带有额外分布式奇偶校验的分条 (24)RAID 级别 50 - 在 RAID 5 组上分条 (24)RAID 级别 60 - 在 RAID 6 组上分条 (25)RAID 级别 10 - 分条的镜像 (26)RAID 级别 1 - 连锁镜像 (27)比较 RAID 级别和连锁性能 (28)非 RAID (29)目录34 快速访问存储状况和任务 (30)存储设备运行状况 (30)热备份保护策略 (31)存储组件严重性 (31)存储属性和当前活动 (31)警报或事件 (32)监测 RAID 控制器上的磁盘可靠性 (32)使用警报检测故障 (32)使用机柜温度探测器 (32)显示配置更改的时间延迟 (32)5 PCI Express 固态设备支持 (33)PCIe SSD (33)PCIe SSD 功能特性 (33)PCIe SSD 子系统属性 (33)PCIe 扩展卡 (34)物理设备属性 (35)物理设备任务 (37)闪烁和取消闪烁 PCIe SSD (37)在 Micron PCIe SSD 上启用完全初始化 (37)准备卸下 PCIe SSD (38)导出日志 (38)在 NVMe PCIe SSD 上执行加密擦除 (39)插槽卡中的 PCIe SSD 属性 (39)插槽卡中的 PCIe SSD 任务 (41)导出插槽卡中的 PCIe SSD 的日志 (41)在插槽卡中的 NVMe PCIe SSD 上执行加密擦除 (42)PCIe SSD 子系统运行状况 (43)背板 (43)背板固件版本 (43)6 存储信息和全局任务 (44)存储属性 (44)全局任务 (44)设置剩余额定写入寿命阈值 (45)设置可用的备用阈值 (45)存储控制器属性 (46)存储组件 (47)7 控制器 (48)控制器 (48)RAID 控制器技术 - SATA 和 SAS (49)SAS RAID 控制器 (49)4目录控制器—支持的 RAID 级别 (49)控制器 - 支持的条带大小 (50)RAID 控制器读、写、高速缓存和磁盘高速缓存策略 (50)读取策略 (50)写入策略 (50)高速缓存策略 (51)磁盘高速缓存策略 (51)PERC 控制器上的后台初始化 (52)非 RAID 控制器说明 (52)非 RAID SCSI 控制器 (52)非 RAID SAS 控制器 (52)固件或驱动程序版本 (53)固件或驱动程序属性 (53)控制器运行状况 (53)控制器组件 (54)控制器属性和任务 (54)控制器任务 (57)创建虚拟磁盘 (58)启用控制器警报 (58)禁用控制器警报 (58)关闭控制器警报 (58)测试控制器警报 (58)设置重建率 (58)重设控制器配置 (59)导出控制器日志文件 (60)外部配置操作 (61)导入外部配置 (63)导入或恢复外部配置 (63)清除外部配置 (64)外部虚拟磁盘中的物理磁盘 (65)设置后台初始化率 (67)设置检查一致性率 (67)设置重新构建率 (68)设置冗余路径配置 (69)设置巡检读取模式 (70)启动和停止巡检读取 (71)更改控制器属性 (72)管理物理磁盘电源 (73)管理保留的高速缓存 (75)加密密钥 (76)转换为非 RAID 磁盘 (78)转换为 RAID 型磁盘 (78)更改控制器模式 (78)目录5系统配置锁定模式 (80)系统配置锁定模式开启时支持的全局任务 (80)系统配置锁定模式开启时支持的控制器任务 (81)系统配置锁定模式开启时支持的控制器报告 (81)系统配置锁定模式开启时支持的物理磁盘任务 (81)系统配置锁定模式开启时支持的虚拟磁盘任务 (82)查看可用报告 (82)可用报告 (82)查看巡检读取报告 (82)查看检查一致性报告 (83)查看插槽占用报告 (83)查看物理磁盘固件版本报告 (83)8 支持 PERC 9 和 PERC 10 硬件控制器 (86)PERC 9 和 PERC 10 硬件控制器上的 RAID 级别 10 虚拟磁盘支持 (86)带奇数跨度的 RAID 级别 10 虚拟磁盘的创建 (86)支持高级格式化 4KB 扇区硬盘驱动器 (87)热备用注意事项— 4KB 扇区硬盘驱动器 (87)重新配置注意事项 - 4KB 扇区硬盘驱动器 (88)9 BOSS-S1 RAID 控制器的支持 (89)10 机柜和背板 (90)背板 (90)灵活背板分区 (90)机柜 (90)机柜物理磁盘 (91)机柜风扇 (91)机柜电源设备 (92)机柜温度探测器 (93)机柜管理模块 (94)机柜和背板运行状况 (96)机柜和背板属性及任务 (96)在 220S 和 221S 机柜上更改模式 (101)机柜管理 (101)识别机柜上的空置连接器 (101)机柜组件 (102)11 连接器 (103)信道冗余 (103)创建信道冗余虚拟磁盘 (103)在 PERC 控制器上创建信道冗余虚拟磁盘的物理磁盘 (104)连接器运行状况 (104)6目录连接器组件 (104)连接器属性和任务 (104)逻辑连接器属性和任务 (105)路径运行状况 (106)清除连接器冗余路径视图 (106)连接器组件 (106)12 磁带驱动器 (107)磁带驱动器属性 (107)13 RAID 控制器电池 (108)电池属性和任务 (108)电池任务 (109)电池—可用任务 (109)开始记忆周期 (109)电池的透明记忆周期 (110)启动电池延迟记忆周期 (110)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延迟记忆周期” (110)14 物理磁盘或物理设备 (111)物理磁盘或物理设备更换指南 (111)为系统添加新磁盘 (111)对于 SAS 控制器 (112)更换收到 SMART 警报的物理磁盘 (112)磁盘是冗余虚拟磁盘的一部分 (112)磁盘不是冗余虚拟磁盘的一部分 (112)其他磁盘过程 (113)物理磁盘或物理设备属性 (113)物理磁盘或物理设备任务 (116)物理磁盘任务 (116)闪烁和取消闪烁物理磁盘 (117)移除死段 (117)准备移除 (117)重建数据 (117)Canceling A Rebuild (118)分配和取消分配全局热备份 (118)将物理磁盘设为联机或脱机 (118)执行清除物理磁盘和取消清除 (119)启用可恢复热备份 (120)执行加密擦除 (120)转换为 RAID 型磁盘 (121)转换为非 RAID 磁盘 (121)目录715 虚拟磁盘 (122)创建虚拟磁盘前的注意事项 (123)控制器的虚拟磁盘注意事项 (123)PERC S100、S110、S130 和 S300 控制器的虚拟磁盘注意事项 (124)运行 Linux 的系统上虚拟磁盘注意事项 (125)每个虚拟磁盘的物理磁盘数 (125)每个控制器的最大虚拟磁盘数 (125)计算最大虚拟磁盘大小 (125)信道冗余虚拟磁盘 (126)创建虚拟磁盘 (126)重新配置或迁移虚拟磁盘 (126)虚拟磁盘重新配置和容量扩展的起始和目标 RAID 级别 (127)保持冗余虚拟磁盘的完整性 (128)重建冗余信息 (128)管理虚拟磁盘坏块管理 (128)清除坏块的建议 (129)虚拟磁盘属性和任务 (129)虚拟磁盘属性 (130)虚拟磁盘任务 (131)虚拟磁盘—可用任务 (132)重新配置虚拟磁盘 (132)格式化、初始化、慢速初始化和快速初始化 (132)取消后台初始化 (133)恢复死段 (133)删除虚拟磁盘上的数据 (133)执行检查一致性 (133)取消检查一致性 (133)暂停检查一致性 (134)恢复检查一致性 (134)闪烁和取消闪烁虚拟磁盘 (134)重命名虚拟磁盘 (134)Canceling A Rebuild (134)更改虚拟磁盘策略 (134)更换成员磁盘 (135)清除虚拟磁盘坏块 (135)加密虚拟磁盘 (135)创建虚拟磁盘快速向导 (135)创建虚拟磁盘快速向导步骤 2 (136)创建虚拟磁盘高级向导 (137)创建虚拟磁盘高级向导步骤 2 (138)创建虚拟磁盘高级向导步骤 3 (139)跨接编辑 (141)虚拟磁盘任务 - 重新配置步骤 1 / 3 (141)8目录重新配置虚拟磁盘 - 步骤 1 / 3 (141)虚拟磁盘任务 - 重新配置步骤 2 / 3 (142)重新配置虚拟磁盘扩展虚拟磁盘容量 - 步骤 2 / 3 (143)虚拟磁盘任务 - 重新配置步骤 3 / 3 (143)慢速和快速初始化 (143)慢速初始化注意事项 (144)格式化或初始化磁盘 (144)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虚拟磁盘任务 (144)删除虚拟磁盘 (145)要删除虚拟磁盘 (145)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删除” (145)重命名虚拟磁盘 (145)要重命名虚拟磁盘 (146)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重命名” (146)更改虚拟磁盘的策略 (146)更改虚拟磁盘的读、写或磁盘高速缓存策略 (146)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更改策略” (146)分割镜像 (147)分割镜像 (147)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分割镜像 (147)取消镜像 (147)要取消镜像 (147)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取消镜像” (147)分配和取消分配专用热备用 (148)分配专用热备用 (148)取消分配专用热备份 (148)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分配或取消分配专用热备份” (148)虚拟磁盘任务 - 更换成员磁盘步骤 1 / 2 (149)更换成员磁盘步骤 1 / 2 (149)要在 Storage Management 中找到“更换成员磁盘” (149)虚拟磁盘任务 - 更换成员磁盘步骤 2 / 2 (150)16 将物理磁盘和虚拟磁盘从一个系统移到另一个系统 (151)需要的条件 (151)SAS 控制器 (151)SAS 控制器 (151)迁移 SAS 虚拟磁盘到另一个系统 (151)17 使用热备份来保护虚拟磁盘 (153)理解热备份 (153)设置热备份保护策略 (153)专用热备用保护策略 (154)全局热备用保护策略 (154)热备用保护策略的注意事项 (154)目录9OMSS_机柜仿射性注意事项 (155)OMSS_专用热备份的注意事项 (155)PERC S100 和 PERC S300 控制器上热备份的注意事项 (155)S100 和 S300 控制器上全局热备份的大小要求 (155)18 使用固态驱动器的 CacheCade (156)管理 CacheCade (156)CacheCade 属性 (157)创建 CacheCade (157)调整 CacheCade 的大小 (158)重命名 CacheCade (158)使 CacheCade 闪烁和取消闪烁 (158)删除 CacheCade (158)19 故障排除 (159)常见故障排除步骤 (159)电缆连接正确 (159)系统要求 (160)驱动程序和固件 (160)隔离硬件问题 (160)更换故障磁盘 (160)在所选控制器上使用物理磁盘联机命令 (161)从移除错误物理磁盘中恢复 (162)解决 Microsoft Windows 升级问题 (162)虚拟磁盘故障排除 (162)无法重建 (162)重建完成但出现错误 (163)不能创建虚拟磁盘 (163)最小容量虚拟磁盘在 Windows 磁盘管理中不可见 (163)运行 Linux 的系统上虚拟磁盘错误 (163)为冗余和非冗余虚拟磁盘使用相同物理磁盘的相关问题 (164)具体的问题情况和解决方案 (164)物理磁盘脱机或显示错误状态 (164)接收到一个带有更换、检测或介质错误的坏块警报 (165)在执行重建或在虚拟磁盘处于降级状态期间收到从 2146 到 2150 的警报 (165)在执行输入/输出、一致性检查、格式化或其他操作期间收到从 2146 到 2150 的警报 (165)读写操作遇到问题 (165)没有显示任务菜单选项 (166)重新引导期间“损坏的磁盘或驱动器”信息建议运行自动检查 (166)Windows 休眠后的错误状况和错误信息 (166)更新温度探测器状态前 Storage Management 可能会延迟 (166)重新引导后,Storage Management 可能会延迟显示存储设备 (166)无法登录到远程系统 (166)无法连接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的远程系统 (166)10目录在 Mozilla 浏览器中重新配置虚拟磁盘显示故障 (167)物理磁盘显示在连接器对象下,而不是机柜对象下。

EMC 存储技术介绍

EMC 存储技术介绍
– CLARiiON CX3 UltraScale 系列到 更大的 CX3
保护在磁盘驱动器和 DAE 上的投资
CLARiiON CX3-80
CLARiiON CX3-40
CLARiiON
CX3-20
CLARiiON
CLARiiON CX3-10
CX700
CLARiiON
CLARiiON CLARiiON
8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阶段 1: 分层基础结构
应用 应用 应用 数据 数据 数据
阶段 2: 特定于应用程序的 ILM
应用
应用
应用
数据 数据
阶段 3: 跨应用程序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应用 应用 应用
• 基础结构分类 • 信息的存放位置 • 存储管理自动化
• 关键应用程序的策略 • 特定于应用程序的 ILM 组件
© Copyright 2008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产品
5个9
可维护性
流程
© Copyright 2008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3
CLARiiON CX3 Series Architecture
UltraScale Storage Processor
Fibre Channel Mirrored cache CPU CPU FC FC FC FC
4GLCC
4GLCC
4GLCC
4GLCC
4GLCC
4GLCC
UltraScale Storage Processor
Fibre Channel Mirrored cache CPU CPU FC FC FC FC

EMC Unisphere 新一代统一存储管理

EMC Unisphere 新一代统一存储管理

• 根据不同的指标衡量并控制存储
可 用 性 能 可用性能
– 响应时间(例如 Exchange) – 带宽(例如 磁盘备份) – 吞吐量(例如 OLTP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基于应用程序的服务级别管理
© 版权所有 2011 EMC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14
性能/效率管理
Unisphere Analyzer
• 在质保期内CLARiiON和Celerra可以免费升级 到FLARE 30和DART 6.0,即可免费使用最新 的Unisphere管理软件
FLARE 19
FLARE 26
FLARE 28
FLARE 30 DART 6.0
VNX OE for Block 31 VNX OE for File 7
• 提供实时和历史性能数据
• 查明性能瓶颈 • 只来定制分析要 点的灵活性
数据趋势分析、报告和系统容量管理
© 版权所有 2011 EMC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15
针对虚拟化进行了优化
无缝的虚拟化体验与加速
VAAI* 减负
存储管理员 Unisphere
17
在线支持服务
Unisphere Service Manager
• 自助服务 • 安装和更换磁盘 • 收集诊断数据
• 确定相应的软件下载
• 向导驱动的软件更新 • 指向支持网页的链接 • 支持 VNX 系列、CLARiiON 和 Celerra
© 版权所有 2011 EMC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 版权所有 2011 EMC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11
性能/效率管理

EMC信息存储与管理 Module 9

EMC信息存储与管理 Module 9

磁带备份
定期复制
异步复制
同步复制
BC 规划生命周期
*
确立目标
分析
设计和开发
实施
培训、测试、评估和维护
BC 规划生命周期
*
确立目标
分析
设计和开发
实施
培训、测试、评估和维护
业务影响分析
确定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业务单位和流程 对每个业务流程的故障成本进行估算 计算可容忍的最长中断时间并为每个业务流程定义 RTO 企业可为应对措施划分优先级并实施这些措施,以降低出现此类中断的可能性
了解宕机成本(每小时、每天、两天等等)
受影响的员工数量 x 停机时间(小时)x 每小时费率
声誉受损
客户 供应商 金融市场 银行 业务合作伙伴
财务绩效
收入确认 资金流 损失折扣 (A/P) 付款担保 信用评级 股票价格
其他费用 临时工、设备租赁、加班成本、额外的运输成本、差旅费用等等。
直接损失 支付补偿款 未来收入损失 营业额损失 投资损失
*
BC 术语 – 2
*
恢复点目标 (RPO) 中断后必须将系统和数据恢复到的时间点 企业能够承担的数据损失量
恢复时间目标 (RTO) 一段时间,系统和应用程序在中断之后必须在此时间内恢复 企业能够承担或经受的宕机时间
恢复点目标
恢复时间目标Biblioteka 秒分钟小时



分钟
小时


磁带恢复
磁盘恢复
手动迁移
全局群集
模块 – 9 业务连续性简介
*
学完本模块后,您将能够: 定义业务连续性 (BC) 和信息可用性 (IA) 说明信息不可用所产生的影响 描述 BC 规划流程 说明业务影响分析 (BIA) 说明 BC 技术解决方案

对400万用户的承诺——EMC为湖北移动构建智能存储(EMC无忧存储之五)

对400万用户的承诺——EMC为湖北移动构建智能存储(EMC无忧存储之五)

计 费 、结 算 管 理 是 移 动 通 信 网 管
理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计 费 技 术 非 常 复
杂 ,它 不 仅 要 核 算 移 动 用 户 对 本 地 资 源 的 占用 情 况 ,还 要 考 虑 到 漫 游 费 用
的 国 际 和 国 内 各 部 门 之 间 的摊 分 。 这 样 一 来 ,在 各 计 费 数 据 采 样 点 之 问 就 会有大量的数 据交互 。 作 为 电 信 运 营 商 ,对 于计 费 、结
近 ‘ ,造移 r 中动市 来,了的 扩 成场 高 国 信电 年张通动 速移
话 计 费 系 统 业 务 量 在 迅 猛
16 8 0、账 务 查 询 热 线为客户提供话 费查询 , 务咨询 、 业 报障 投诉等全方位的服 务 。
为 保 证 向 用 户提 供 服 务 的 质量 和
则 实 际 数 据 量 为 4 G 考 虑 磁 盘 阵 列 8 B。
的冗余 , 用镜 像方式存取 , 基本磁 采 故 盘容量至少 应在 10 0 GB以 上 。面 对 如
个 超 大 容 量 、 中 存 储 、 扩 充 可 集 可
远 程 容 灾 备 份 的数 据 存 储 系 统 成 为 湖 北移动的 急切需求 。 因此 , 北 移 动 与 湖 美 国 的 EMC公 司 签 约 决 定 ,湖 北 移 动
算 系 统 的 建 设 ,湖 北 移 动 更 着 眼 于 从 整 个 业 务 管 理 体 系 出 发 ,构 建 一 个 符 合 电 信 业 务 系 统 发 展 趋 势 的 综 合 业 务 管 理 系 统 (s ) I M ,从 而 有效 地 支 持 电
信 业务未来 的经营 。 这 个思想 出发 , 从
年 内满足业务扩展 的需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N的特点
• (5)兼容以前的存储设备 • 新建立的SAN不但可以连接光纤通道设备,而且可以连接SCSI设备。有两
种类型的Bridge可以完成FC到SCSI的变换。主机模式的FC-SCSI Bridge可以 将计算机通过SCSI接口连接到光纤通道SAN上。存储模式的FC-SCSI Bridge 可以将SCSI存储设备,如外接磁盘,磁盘阵列和磁带机及带库连接到光 纤通道SAN上。这样保护了用户以前的投资。
SAN的几种主要形式
• SAN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连接方式:点对点(Point to Point),
• •
仲裁环(Arbitrated Loop),和交换网(Switch Fabric)。 (1)点对点的SAN 点对点的SAN是在两个设备间的简单的专用连接,一般用于 一台服务器和一台存储设备。这种连接适用于极小的服务器/ 存储设备的配置。一般情况下,点对点连接不使用可以在设 备间传输一组光纤通道(FC)协议的集线器(Hub),而是 直接通过介质(铜缆或是光纤)从一个设备连接到另一个设 备。如图所示。
AIX),AS400,Novell等操作系统。 支持不同系统间对同一份数据的共享。
• 简便的安装与管理
出场预装OS及相关软件,并进行软硬件预设置 支持基于Web的GUI远程管理
• 强大的系统备份与恢复功能
功能强大的SnapShot系统备份功能,对系统进行时点即时快照 支持文件或系统的全面恢复 结合磁带备份设备对客户数据进行完整的备份与保护。
NAS概述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连接存储、或称网络附属存储
NAS拓扑结构
NAS的特点 (1)
• 系统无关:
支持CIFS, NFS, NetWare, FTP和HTTP多种文件及数据共享方式 支持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UNIX(all kind of UNIX including
• (2)高速计算机要求高速存储设备通道 • 计算机主频每年都要翻一倍,内存容量和存储设备容量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存储设备的传输速度必须适应计算机整体性能。光纤通道正是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提出来的。SAN采用光纤网,不但提供了主机和存储 设备之间Gigabit/s的高速互连,而且在设备数量(可达数十个)和传输 距离上(可达10千米)有较大的提高。对于基于Client/Server或 Internet/Intrannet结构的大容量数据的频繁访问及快速处理,奠定了完备 的物理基础。
• 从图中看到,NT服务器,SUN服务器,HP服务器各带一个磁盘阵列,磁
带库安装在HP服务器上,当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或向磁带库备份时,都 是通过局域网(LAN)进行,特别是当NT服务器和SUN服务器向磁带库备 份时,将占用大量的网络开销,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传统的存储设备 一般都是SCSI接口,其带宽在40MB/s左右,传输较慢。这样,针对目前 的网络环境,下列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 • 能够共享的大容量、高速度存储设备。 • • 不占用LAN资源的大量数据传输和备份。 • 通过上面的分析,一个概念呼之欲出:网络存储。这种网络不同于传统 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它是将所有的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存储网络. 目 前技术的发展已为我们提供了可能,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的存储设 备(千兆速度的存取),光纤通道的Switch等设备的出现将存储领域推向了网 络化的新阶段。诞生了存储区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
最新 FC 实施最高支持 16 Gb/s 的速度,提供3200MB/S的吞吐率。
• 高可扩展性
理论上可容纳约 1500 万台设备
虚拟机管理程序
网络
IP
FC SAN
客户端
应用程序服务器
存储阵列
28
FC SAN 的组件
• 节点(服务器和存储)端口 • 缆线 • 连接器 • 互连设备,如 FC 交换机和集线器 • SAN 管理软件
NAS的特点 (2)
• 优化的系统
特别为文件服务+ 备份 + 系统/备份/网络管理 + 安装/配置 而优化,并提供不同平台间数据共享功能,数据备份功能。
• 方便的容量扩充
极为方便的存储容量再现扩充,仅需占用部分IP资源就可 完成TB级的存储容量扩充,从而满足客户的存储需求。
• 整体拥有成本TCO低
• SAN以光纤通道(FC)为基础,实现了存储设备的共享; 突破现有的距离限
制和容量限制;服务器通过存储网络直接同存储设备交换数据,释放了宝贵 的LAN资源。
SAN的特点
(1)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共享
• 在目前的计算机应用中,要求的存储量越来越大。如数据库中存储了大
量的图片文件,网络服务中存储了多个用户的多种数据,视频制作中有 大量的声音和图像文件等等都需要数百个GB甚至几个TB的磁盘存储容量。 SAN提供了大容量存储设备共享的解决方案。
• 存储区域网络 (SAN) 可解决这些挑战
4
直连存储(DAS)概况
•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直接附加存储、或称直连存储
直连存储架构
• 内置DAS • 外置DAS
直连存储的优势
相对廉价 使用熟练 广泛使用
直连存储的劣势
• 扩展性差
性能差 与LAN和应用相互形象 不能轻易和经济性地扩展 受连接距离限制 包含很多单点故障 管理困难
(2)仲裁环(FC-AL)-星形连接的SAN 早期实现版本,演化为企业级SAN。
• SAN的基本形式是光纤通道仲裁环FC_AL(Fibre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它是一个具有千兆位传输速率的可共享 介质,它可以连接多达127个节点,每个节点也可以连接到 交换网(switched fabric)上。
光纤通道 (FC) SAN:使用 FC 协议进行通信 IP SAN:使用基于 IP 的协议进行通信
17

现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都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处 理模式,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库等)作 为服务器的外设使用,例如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典型应用: 在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三个服务器,其中一个NT服务 器,一个SUN Solaris服务器,一个HP UX服务器,分别带有各 自的存储设备,其结构如图所示。
第 1 课:FC SAN 概述
本课程将讲述下列主题: • FC SAN 的发展 • FC SAN 的组件 • FC 互连选项 • FC 端口类型
3
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
• 有效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必须:
向业务用户提供即时信息 提供灵活适用的存储基础架构
• DAS 环境中的信息管理挑战:
保持孤立和未充分利用的信息存储的爆炸式增长 新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激增 在多台服务器间共享存储资源的复杂性 管理信息的成本较高
29
节点端口
• 提供物理接口来与其他节点通信 • 存在于
服务器中的 HBA 存储中的前端适配器
模块 – 5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 (FC SAN)
模块 5: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
1
模块 5: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 (FC SAN)
学完本模块后,您将能够: • 介绍 FC SAN 及其组件 • 介绍 FC 体系结构 • 介绍 FC SAN 拓扑和分区 • 介绍 SAN 环境中的虚拟化
2பைடு நூலகம்
模块 5: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 (FC SAN)
SAN概述
广义SAN: 支持多种协议的SAN
狭义SAN: FC-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或称“第二网络”,“后端 网”
什么是 SAN?
SAN
它是服务器和共享存储设备的高速、专用网络。
• 集中化存储和管理 • 支持在数据块级别跨多台服务器共享存储资源 • 使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与更好的规模经济有效结合 • 常见的 SAN 部署包括:
SAN
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协议) Fibre Channel-to-SCSI 一个专用的基于光纤通道的存储网络 关键数据库应用处理 集中数据备份 灾难恢复,强化存储 高可用性,数据传输可靠 降低网络流量,灵活配置 高性能,伸缩性强 集中管理,多厂商支持
协议
应用
优势
了解光纤通道
• 高速网络技术
在IT投资预算紧缺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存储需求。
NAS的优势
访问快 可扩展性能好 使用灵活 性能可靠 易于安装和管理 成本低、廉价
NAS的劣势
本身是性能瓶颈 不适用于数据库应用
SAN定义 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 络)
是一种基于光网的特殊
的后台数据存取网络 提供了一个性能稳定的 数据高速存取平台
• (6)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当前的应用中显得十分重要。存储设备中的
单点故障可能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以前的SCSI设备中,
• SCSI的损坏可能引起多个存储设备失效。在SAN中可以采用双环的方式,
建立存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多条通路。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建立虚 拟专用网络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在SAN中也可以通过 建立双机容错,多机集群,实现RAID校验等方式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 性和作业的连续性。
SAN的特点
• (3)灵活的存储设备配置要求 • 主机和存储设备的分离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存
储容量的不断扩大,存储设备已不再是某个计算机的外设,而是很多计 算机的共享设备。采用SAN技术传输距离可达10千米。通过FC-AL的Hub 和Switch可以建立星型连接。在SAN上的设备、主机、存储设备和磁带设 备,不但在物理位置安排上十分灵活,而且可以将不同用途的设备划分 为不同的区,分别建立虚拟专用网。使得主机访问SAN上的存储设备十 分方便。 • (4)快速数据备份 • 数据备份对于大型存储设备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重要的数据都在存储设 备中,数据的丢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数据库等的应用中, 进行数据备份是必要的日常维护工作。传统的数据备份有两种方式,一 种数据备份是通过数据镜像的方法,将一个存储设备通过LAN/WAN镜像 到另一个存储设备,在一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修改要及时传输到另一个 存储设备上。极大地增加了LAN的负担。另一种数据备份是通过磁带, 备份时占用了大量的LAN资源,而且需要进行多个小时才能完成。存储 量越大备份的时间就越长。SAN提供了理想的快速备份工具,如果两个 存储设备(如一台磁盘阵列,一台磁带库)都在SAN上,进行数据备份 式镜像十分理想,可以不占用LAN/WAN的带宽,直接通过SAN存储网络 进行备份。如果进行磁带备份,还可以将要备份的设备隔离开来,不受 其它设备干扰。完全实现LAN free Back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