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月宣传资料

民族团结月宣传资料民族团结月宣传资料导语:民族团结月是我国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而设立的重要节日。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团结月的了解,让更多人参与到维护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中,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族团结月的意义、活动和重要性。
一、民族团结月的概念和起源1. 民族团结月的定义从宏观上看,民族团结月是以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为宗旨的一项全民参与的盛大活动。
它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宣扬民族团结的正面价值观,使各族人民共同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共同繁荣而努力的一个具体载体。
2. 民族团结月的起源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爱国同仁、儿女农夫”之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动民族团结,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设立了“9月民族团结月”。
二、民族团结月的活动和实施1. 宣传活动在民族团结月期间,各级政府、学校、社区等单位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包括大型庆祝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
这些活动旨在向社会传递团结、友爱、互助的正能量,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教育培训民族团结月也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时期。
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以培养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历史文化意识和文明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三、民族团结月的意义和重要性1. 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月的举办,能够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宣传和庆祝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传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
2.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和保障。
民族团结月作为一种宣传活动,能够加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统一的认同和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国家统一,各民族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繁荣。
3. 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团结月的举办,还能够增强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1. 壮族2. 藏族3. 裕固族4. 彝族5. 瑶族6. 锡伯族7. 乌孜别克族8. 维吾尔族9. 佤族10. 土家族11. ___12. 塔塔尔族13. 塔吉克族14. 水族15. 畲族16. 撒拉族17. 羌族18. 普米族19. 怒族20. 纳西族21. 仫佬族22. 苗族23. 蒙古族24. 门巴族25. 毛南族26. 满族27. 珞巴族28. 僳僳族29. 黎族30. 拉祜族31. 柯尔克孜族32. 景颇族33. 京族34. 基诺族35. 回族36. 赫哲族37. 哈萨克族38. 哈尼族39. ___40. 高山族41. 鄂温克族42. 俄罗斯族43. 鄂伦春族44. 独龙族45. 东乡族46. 侗族47. 德昂族48. 傣族49. 达斡尔族50. 朝鲜族51. 布依族52. 布朗族53. 保安族54. 白族55. 阿昌族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 民族区域自治;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研究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惯、宗教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导语:56民族是中国的特色,56民族一直都是非常的团结的,也正因为56民族的团结,国家才更加繁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56民族团结手抄报的资料,欢迎阅读!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篇一:1.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昌吉2.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州3.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州篇章4.民族团结精彩有约,和谐昌吉魅力无限5.民族团结助推跨越发展,繁荣富强给力百姓民生6.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7.众志成城,铸造民族团结不朽丰碑;齐心协力,续写昌吉腾飞崭新篇章8.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各族人民9.民族团结你我同创,美好家园大家共享10.谱写民族团结篇章,争做民族团结楷模11.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2.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13.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14.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15.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是党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政策16.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活力17.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8.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19.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20.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21.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州篇章22.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州23.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昌吉24.众志成城,铸造民族团结不朽丰碑;齐心协力,续写昌吉腾飞崭新篇章25.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全面进步。
26.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27.全面加强党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篇二:1、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关于民族团结的资料

关于民族团结的资料概述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和谐共处。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或地区,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意义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民族团结的几个重要意义:1. 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助于减少民族冲突和社会动荡。
当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时,社会的和谐程度将大大提高,从而降低民族冲突的发生率。
只有在社会稳定的环境下,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2. 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个充满和谐和宽容氛围的社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繁荣。
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共享。
3. 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丰富社会多样性和传承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不仅关乎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交流,更关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交流。
通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包容和尊重,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影响因素民族团结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当社会存在不公平和不正义的现象时,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会加剧。
只有通过建立公正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才能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
2.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
同时,宣传也可以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通过媒体和宣传手段,传递民族团结的理念和价值观。
3. 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民族团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社会经济环境好,就业机会多,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民族团结也将得到加强。
相反,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少,将增加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以下是几个值得尝试的措施:1. 建立平等互助的制度建立平等互助的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班级团结友爱板报资料-名言、标语、口号2、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艾思奇乐厅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7、民齐者强。
--荀况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宣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12、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14、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
孙权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美。
韦伯斯特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英。
莎士比亚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英。
欧文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
叔本华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一、引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信,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团结的良好状态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社会和谐、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社会持续和平稳定的基础,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能够增强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3. 强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民族团结的建设需要经验总结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 1. 平等与公正 - 打破民族歧视:消除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确保所有民族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 实行公正法律: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维护民族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公正地解决民族间争议。
2. 促进交流与了解•丰富文化交流: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实施教育政策:加强多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3. 加强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民族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均衡发展。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构建法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保障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法治化。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民族团结方面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四、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民族团结建设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1. 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需要通过加强交流和教育来缩小差距。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3. 民族宗教问题:宗教信仰有时会成为民族团结的障碍,需要加强宗教政策的引导和管理。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一种和谐关系。
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民族团结是保持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团结一体化发展的追求。
一、民族团结的意义1.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只有各民族和谐共处,国家才能保持稳定。
2. 促进经济繁荣:各个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 丰富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相互交流与学习可以丰富各民族的文化。
4. 增强国家凝聚力:民族团结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使国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1. 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加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 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互助合作:各民族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交流。
4. 公平就业:保障各民族平等就业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
5.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6. 建立多元参与的平台: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环境,使各个民族都能够参与社会事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7. 民族宗教政策:制定宗教政策,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三、促进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
例如:1. 在中国西部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2.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各民族共同居住、学习和工作,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展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3. 在中国的各级政府中,不同民族的代表都能够参与决策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个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 增强自身意识:学习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习俗,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和特点。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同利益。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繁荣的基础。
本篇手抄报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只有各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支持,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和稳定,消除内部矛盾。
2. 促进社会发展与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在民族团结的环境中,各个民族都能够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3.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有助于各个民族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学习,能够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4. 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增加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认同感。
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追求民族共同利益。
二、如何加强民族团结1. 坚持平等和协商原则:不同民族之间应该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尊重各个民族的权益和习俗。
同时,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有利于各个民族发展和团结的政策。
2. 加强教育和宣传: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关键。
要加强对民族团结的教育宣传,培养民族团结的意识,传承和弘扬各个民族的文化,减少民族歧视和偏见。
3. 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对于加强民族团结至关重要。
要加强法治建设,打击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仇恨言论,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和利益平等。
4. 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加强跨民族地区的合作,推动共同繁荣和发展。
政府可制定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投资和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各个民族共同发展。
5. 加强民族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友谊和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的诗歌
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
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
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着。
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
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
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
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的故事:
走进地震灾区,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真像秋天收获的葡萄,一提就是一大串。
3月8日早晨,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在圆满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后就要撤离了,记者在黎明前赶到部队驻地,走遍了几十处临时营地,竟没有见到一张乱丢的废纸条或星点生活垃圾。
盖副团长对记者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关系就是民族关系,军民团结就是民族团结。
十多天的抗震救灾,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对老百姓只能是百分之百地付出,绝无一针一线的索取,更不能留下丝毫不利于团结的后患。
”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同政协民族、宗教界的委员畅谈,他们说,去年国际上风云多变,一些地区动荡不安,而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许多都与民族问题有关。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
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并付诸实践。
应该说,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一些少数民族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各民族委员在民主氛围中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这本身就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友爱。
蒙古族委员阿拉坦敖其尔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描绘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哈萨克族委员瓦哈甫?苏来曼告诉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新疆已有132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区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达斡尔族委员孟苏荣则讲起了她所认识的几位外国朋友羡慕中国的安定而不愿离开的小故事。
委员们说,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民族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指出,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文明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
世纪之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不仅为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丰富着民族团结的内涵。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一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扞卫了国家的统一。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