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资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那么我们一起阅读与学习下面的民族团结内容资料吧。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资料篇1:民族团结的:挺起民族脊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天山摇地动,血雨哀风,是天灾人寰的国难。
天之殇,地之殇,民之殇!汶川地区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城乡建筑成为一片废墟。
一座座楼房倒塌,一排排校园变为平地,一个个孩子的生命化为乌有……当母亲在撕心裂肺地痛哭,当冰冷的尸体陆续抬出,当虚弱的生命还在断垣瓦砾里呼叫,当医护人员忙碌谨慎地抢救,当武警消防官兵奋不顾身地挖掘……还有谁,能够忍得住悲伤?还有谁,能够忍得住脚步?还有谁,能够忍得住退缩?大灾难就是大政治!共和国总理来了,他马不停蹄地走访受灾地区。
“早一分钟,就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抢救人民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理铿锵言语即为灾难下的国家表达。
国民诉求,就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天,我们都是汶川人!这一天,所有受灾的同胞就是我们的兄弟姊妹!这一天,我们理应挺起民族的坚强脊梁!武警消防官兵日以继夜地展开救援,医生护士废寝忘食地抢救伤员,解放军战士万余人一天内集结抵达灾区,还有普通的志愿者,市民们排起长龙义务献血,全国各地掀起了赈灾义捐活动……“5。
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巨大黑纱,紧紧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左臂上。
在这一刻,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就是长江黄河的巨大动力,我们心连心,手挽手,凝成一股响切天宇的力量。
“第一时间”,是中华民族在此刻发出的最强的集结号。
灾区无辜死难的同胞们,安息吧;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同胞们,请再坚持;我们“第一时间”与你们血脉相连!总书记的第一时间指示,温总理的第一时间亲临,解放军的第一时间空降,救援物资的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医生、武警消防官兵的第一时间抢救,普普通通志愿者的第一时间参与,还有全国各地、大洋彼岸的第一时间赈灾义演义捐……。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1. 壮族2. 藏族3. 裕固族4. 彝族5. 瑶族6. 锡伯族7. 乌孜别克族8. 维吾尔族9. 佤族10. 土家族11. ___12. 塔塔尔族13. 塔吉克族14. 水族15. 畲族16. 撒拉族17. 羌族18. 普米族19. 怒族20. 纳西族21. 仫佬族22. 苗族23. 蒙古族24. 门巴族25. 毛南族26. 满族27. 珞巴族28. 僳僳族29. 黎族30. 拉祜族31. 柯尔克孜族32. 景颇族33. 京族34. 基诺族35. 回族36. 赫哲族37. 哈萨克族38. 哈尼族39. ___40. 高山族41. 鄂温克族42. 俄罗斯族43. 鄂伦春族44. 独龙族45. 东乡族46. 侗族47. 德昂族48. 傣族49. 达斡尔族50. 朝鲜族51. 布依族52. 布朗族53. 保安族54. 白族55. 阿昌族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 民族区域自治;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研究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惯、宗教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导语:56民族是中国的特色,56民族一直都是非常的团结的,也正因为56民族的团结,国家才更加繁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56民族团结手抄报的资料,欢迎阅读!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篇一:1.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昌吉2.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州3.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州篇章4.民族团结精彩有约,和谐昌吉魅力无限5.民族团结助推跨越发展,繁荣富强给力百姓民生6.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7.众志成城,铸造民族团结不朽丰碑;齐心协力,续写昌吉腾飞崭新篇章8.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各族人民9.民族团结你我同创,美好家园大家共享10.谱写民族团结篇章,争做民族团结楷模11.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2.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13.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14.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15.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是党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政策16.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活力17.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8.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19.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20.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21.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州篇章22.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州23.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昌吉24.众志成城,铸造民族团结不朽丰碑;齐心协力,续写昌吉腾飞崭新篇章25.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全面进步。
26.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27.全面加强党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56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篇二:1、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关于民族团结的资料

关于民族团结的资料概述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和谐共处。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或地区,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意义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民族团结的几个重要意义:1. 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助于减少民族冲突和社会动荡。
当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时,社会的和谐程度将大大提高,从而降低民族冲突的发生率。
只有在社会稳定的环境下,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2. 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个充满和谐和宽容氛围的社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繁荣。
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共享。
3. 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丰富社会多样性和传承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不仅关乎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交流,更关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交流。
通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包容和尊重,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影响因素民族团结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当社会存在不公平和不正义的现象时,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会加剧。
只有通过建立公正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才能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
2.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
同时,宣传也可以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通过媒体和宣传手段,传递民族团结的理念和价值观。
3. 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民族团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社会经济环境好,就业机会多,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民族团结也将得到加强。
相反,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少,将增加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以下是几个值得尝试的措施:1. 建立平等互助的制度建立平等互助的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
民族团结基础常识

民族团结能够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 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民族团结的意义
80%
加强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认 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文化 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100%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得以加强,有助 于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80%
保障人权
民族团结体现了对各民族平等权 利的尊重和保护,确保了各民族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02
我国民族概况与政策
我国民族概况
民族构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 族,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地理分布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 杂居的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人口迁 徙和民族融合形成的。
03
民族文化与交流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 征,包括语言、服饰、饮食、艺 术、节日等方面,这些特征构成 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差异
在民族交流中,应尊重不同民族 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促 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 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
05
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
民族间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这 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宗教信仰冲突
某些民族或地区可能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异,处理 不当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一种和谐关系。
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民族团结是保持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团结一体化发展的追求。
一、民族团结的意义1.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只有各民族和谐共处,国家才能保持稳定。
2. 促进经济繁荣:各个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 丰富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相互交流与学习可以丰富各民族的文化。
4. 增强国家凝聚力:民族团结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使国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1. 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加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 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互助合作:各民族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交流。
4. 公平就业:保障各民族平等就业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
5.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6. 建立多元参与的平台: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环境,使各个民族都能够参与社会事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7. 民族宗教政策:制定宗教政策,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三、促进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
例如:1. 在中国西部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2.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各民族共同居住、学习和工作,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展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3. 在中国的各级政府中,不同民族的代表都能够参与决策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个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 增强自身意识:学习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习俗,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和特点。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的资料1.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2. “根根相望敬如宾,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团结才有太平音。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3. “民族加强团结,齐心有所作为。
百家争艳更争奇,革命红旗高举。
”——茅盾《西江月-其三》4.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5. “人心齐,泰山移。
”——《增广贤文》6.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孔子《易经》7.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古诗十九首》8. “平和华夏合一家,万族齐心塑繁华。
同心共筑团结坝,一方春色染祥瑞。
”——现代诗句9. “深情团结如春水,万民心手入同围。
政通人和荣光耀,国泰民安展繁荣。
”——现代诗句10. “千葩群叶簇,万籽一心连。
叶叶皆同脉,丹心代代传。
”——韩沛然《五律·题石榴兼咏民族团结》11. “弟兄不和外人欺,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连年混战,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现代诗句12.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出塞作》13.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14.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岑参《赵将军歌》15.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先秦·佚名《秦风·无衣》16.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17. “万绿丛中蕊放容,花红叶茂共葱茏。
科普民族团结知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它是各民族之间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形成的和睦、友好、合作、联合的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在共同利益和目标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1.民族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才能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
3.民族团结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其中,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民族团结的体现:民族团结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等方面。
各民族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互相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互相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5.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参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积极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之,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基本内涵
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民族团结的主要范围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如何使各民族共同发展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怎样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重要意义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
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
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
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
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
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
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60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战斗。
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
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靠各
民族团结友爱。
今天,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
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