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大全

一、数与式(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o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o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1.数轴o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o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1.相反数o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0。
o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 0。
1.绝对值o定义: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 | a|。
o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1.有理数的运算o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o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o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o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 不能做除数)。
o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二)实数1.无理数o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如,等。
1.实数的分类o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1.实数的运算o实数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相同,运算律也相同。
o实数的开方运算:如果(),那么叫做的平方根,记作;如果,那么叫做的立方根,记作。
(三)代数式1.代数式的定义o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1.代数式的值o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四)整式1.整式的概念o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o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最完整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最完整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整数和有理数-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取共同的符号,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乘法规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除法规则:除数不为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取共同的符号,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乘法规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除法规则:除数不为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2.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的一半。
3.线的关系与方程-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平行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垂直线具有互为倒数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一般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截距式方程、点斜式方程。
4.相似与全等-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条件: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角。
5.几何作图-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各种形状:平分线、垂直线、平行线、三等分线等。
6.算式计算-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分、约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7.比例与百分数-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延长线、反比例。
-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百分数之间的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
8.数据与概率-数据整理与分析:表格、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概率的计算: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次数除以总次数。
9.代数基础知识-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同类项的加减法、乘法运算法则、除法运算法则。
-代数式的值:给定变量值计算代数式的值。
10.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等式的等价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不等式的性质。
11.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二次根式的化简:完全平方、配方法。
-二次方程的解: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
12.几何证明-各种定理的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圆的性质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的概念- 正数、负数、零-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2. 整数的性质- 素数和合数- 奇数和偶数- 整数的因数和倍数-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4.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方程的解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和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6.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 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表格、图像、解析式- 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应用题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邻角、对角、同位角-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圆的性质和圆周角2.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 - 周长的计算:三角形、四边形、圆- 体积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3. 几何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几何变换的性质和应用4. 解析几何-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点的坐标和几何图形的坐标表示- 直线和曲线的解析表达式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 -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概率- 概率的基本概念-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加法和乘法法则- 简单事件和复合事件的概率计算四、综合应用题1. 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数列的求和2. 应用题- 利用初中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综合题- 结合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 - 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培养以上总结了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数的概念与运算1.自然数:正整数,包括0和正数。
2.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集合。
3.分数:约分、通分、四则运算、化为整数、化为带分数。
4.小数:百分制数、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应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5.整式与分式:字母的代数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约分、倒数、整式的应用。
6.乘方与开方:幂的概念与运算,方根的概念与运算。
7.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关系,实数集的完备性,视数的大小比较。
二、代数1.代数式与多项式:常数、变量、系数、次数、多项式的加减乘除。
2.等式与不等式:等式的性质,方程与解,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
3.图示法与坐标方程:带有几何意义的代数式,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线、曲线、正比例关系及代数图象。
4.一次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线性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5.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化简,含有二次根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几何1.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它们的性质与判定,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空间图形: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圆柱、圆锥、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
3.相似与全等:相似的概念与性质,全等的概念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4.角与三角形:角的概念与性质,角的度量、角的平分线、角的比较大小,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圆与圆的运动:圆的性质与计算,正多边形与圆的内接外接,圆的切线与切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函数与方程1.线性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多元一次方程组。
2.二次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的判别式,根的性质。
3.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4.平面向量:向量与点、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向量的线性运算。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一、线段的比※1、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注意点:①a:b=k,说明a是b的k倍;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④除了a=b之外,a:b≠b:a,与互为倒数;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则ad=bc;若ad=bc,则二、黄金分割※1、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四、相似多边形¤1、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五、相似三角形※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5、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6、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①两角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③三边对应成比例.①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②两条边对应成比例:a.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b.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八、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3.位似变换: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转化思维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一、数与式的计算1.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分数、小数的概念及其运算;3.乘方的概念及其性质;4.根号的概念及其运算;5.比例与比例的性质。
二、代数式与简单方程1.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运算;2.同类项的概念及其运算;3.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4.平方差公式。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1.平面图形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质;2.直角三角形及其性质;3.全等图形的概念及其判定条件;4.相似图形的概念及其判定条件;5.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四、空间几何体1.空间图形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质;2.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球体的性质与计算;3.截矩体、正多面体。
五、数据和概率1.统计与统计图表的制作;2.频数、频率和众数的概念;3.概率的概念和计算。
六、函数初步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函数的特征值与图象。
七、平面向量1.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2.向量的共线、共面、平行、垂直的判定;3.向量的夹角及其性质。
八、三角函数1.角度的概念及其计算;2.三角函数的概念、计算及其性质;3.特殊角的计算;4.三角函数的图象。
九、立体几何初步1.点、线、面的概念及其关系;2.立体角的概念及其计算;3.多面体及其性质。
总结:初中数学知识点在数与式的计算、代数式与简单方程、平面图形的认识、空间几何体、数据和概率、函数初步、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学习。
学生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1.基础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四则运算法则。
2.整数与有理数:整数、正负数的概念、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等。
3.小数与分数:小数的表示与运算、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四则运算、约分与通分等。
4.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百分数的四则运算、比例的概念与比例式的运用等。
5.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概念与计算等。
6.代数基础: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字母表示法与未知数的应用等。
7.线性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
8.图形的基本认识:点、线、面的概念、图形的分类与性质等。
9.直线与平面图形的性质:直线的性质、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多边形的性质与分类等。
10.长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性质与计算、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等。
11.圆与圆的计算:圆的性质与计算、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
12.相似与全等:相似与全等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等。
13.倍数与约数:倍数的概念、约数的概念与性质等。
14.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与性质等。
15.统计学与概率: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简单概率与事件的发生等。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它们包括了数的运算、代数、几何、函数、方程、概率等各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解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有理数的运算: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得0。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0不能作除数。
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实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知识大全初中数学知识:数与式
①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定义与应用
3、相反数
4、倒数
5、绝对值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7、有理数的运算
②实数
8、实数的分类
9、实数的运算
10、科学记数法
11、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2、平方根与算术根和立方根
13、非负数
14、零指数次幂、负指数次幂
③代数式
15、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16、列代数式
④整式
17、整式的分类
18、整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
19、幂的有关运算性质
20、乘法公式
21、因式分解
⑤分式
22、分式的定义
23、分式的基本性质
24、分式的运算
⑥二次根式
25、二次根式的意义
26、根式的基本性质
27、根式的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方程和不等式
①一元一次方程
28、方程、方程的解的有关定义
29、一元一次的定义
30、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②二元一次方程
32、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③一元二次方程
36、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38、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
39、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④分式方程
40、分式方程的定义
41、分式方程的解法(转化为整式方程、检验)
42、分式方程的增根的定义
43、分式方程的应用
⑤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44、不等式(组)的有关定义
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函数
①位置的确定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49、位置的确定
50、坐标变换
5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5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符号与点的象限位置
53、对称问题:P(x,y)→Q(x,- y)关于x轴对称
P(x,y)→Q(- x,y)关于y轴对称 P(x,y)→Q(- x,- y)关于原点对称
54、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的定义
55、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图象法) 56、函数的图象:变量的变化趋势描述
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57、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58、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画法
59、一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
60、一次函数y=kx+b(k≠0)中k、b符号与图象位置
6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设二列三解四回)
62、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6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图象法)
64、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65、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一次函数与方程综合 (2)
一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 (3)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4)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③反比例函数
66、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67、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6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
69、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增减性质)
70、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71、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四个方面、面积问题)
④二次函数
72、二次函数的定义
73、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
74、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75、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画法(五点法)
76、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的描述以对称轴为分界)
77、二次函数y=ax2+bx+c(a≠0)中a、b、c、△与特殊式子的符号与图象位置关系
78、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79、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80、二次函数的对称问题
81、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实际应用)
82、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8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84、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二次函数与方程综合
(2)二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
(3)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4)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