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环率定系数自动计算
第四节测力环系数自动计算表

第四节测力环系数自动计算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四节路基潮湿情况与干湿类型一、路基潮湿来源路基湿度变化的水源(见图1-2):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路面、路肩和边沟渗入路基;2、地面水——边沟的流水、地表迳流水因排水不良,形成积水,渗入路基。
3、地下水——中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浸入中基。
4、毛细水——路基下的地下水,在毛细管作用下,上升到路基。
5、水蒸气及其凝结水——在土的空隙中流动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水。
6、薄膜移动的水——通过水膜从含水量较高处向较低处或从温度较高处向低处移动而来的水分。
水在土中不论呈液态或汽态移动。
均是由高压处向低压处、由高温处向低温处、由高含水量处向低含水量处移动。
当水由下向上移动时,溶解盐类也随之移动,因而在干燥地点或干旱地区将积聚于地面而成盐渍土。
上述各种路基湿度变化的水源,其相对值随自然地理分区、当地自然条件与特点,以及工程技术措施等而不同。
路基的潮湿程度,即影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也影响排水结构物的布置、类型、构造、娄量和尺寸。
因此,对不同的水温情况,路基设计应有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地下水位较低地面的路段,就要适当提高路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最小填土高度,避免毛细水上升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距地面较深的路段,就可以设计成矮路堤或与地面相平甚至低于地面(浅路堑)。
二、土的相对含水量及其形态土的相对含水量和土的类别、密度等,都是影响土基强度的重要因素。
对于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和重性土,可用相对含水量(为土的含水量,为土的液限)将各种形态的过渡边界准确地表示之。
1、液态——土对于荷载完全没有抵抗力,相对含水量大于1.00。
2、塑态a.软塑——土对于荷载具有很小的抵抗力,相对含水量为1.00~0.75。
b.硬塑——土对于荷载具有相当抵抗力,相对含水量为0.75~0.50。
3、固态——土在压实度状态下,强度很大,相对含水量小于0.50。
三轴剪切试验

实验十 三轴剪切试验一、概述三轴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围压下施加轴向压力对试样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 。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和固结排水剪(CD)三种试验方法。
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σ3和轴向偏应力(σ1-σ3),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固结,即不让孔隙水压力消散。
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时,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在施加偏应力时,不允许排水至试样剪坏。
固结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和轴向偏应力,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使试样充分排水固结。
这里只介绍饱和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二、试验原理三轴试验采用圆柱形试样,对试样在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施加压力。
试验时先通过压力室有压液体,使试样在三个轴向受到相同的周围压力σ3,并维持整个试验过程不变。
然后通过活塞杆向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到试样剪坏。
若由活塞杆所加的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强度为q =σ1-σ3,小主应力是周围压力σ3。
由一个试样所得的σ1和σ3,可以绘制一个极限应力圆。
若干个试样,可得在不同周围压力作用下,试样剪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从而可绘制若干个极限应力圆,作这些应力圆的公切线,便是土的抗剪强度包线,由此包线可求得强度指标c 和φ,附图10.1所示。
三、仪器设备 1、常用的三轴剪切仪,按施加轴向压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2、应变控制式三轴仪见附图10.9所示。
包括压力室、轴向加压设备、施加周围压力系统、体积变化和孔隙压力量测系统等。
3、附属设备:击实筒、饱和器、切土盘、切土器和切土架、分样器、承膜筒、天平、量表、橡皮膜等。
附图10.1 抗剪强度包线附图10.2 原状土分样器 1.钢丝架;2一滑杆;3一底座附图10.3 对开圆膜 1.压力室底座;2.透水石;3.制样圆模;4.圆箍;5.橡皮膜;6.橡皮圈附图10.4 承膜筒 1.压力室底座;2.透水石;3.试样;4.承膜筒;5.橡皮膜;6.上帽附图10.5 击实器1.环;2.位螺丝;3.杆;4.击锤;5.底板附图10.6 饱和器1.土样筒;2.紧箍;3.夹板;4一拉杆;5.透水石1.轴2.上盘3.下盘附图10.8 切土器1.土样2.切土器3.支架四、试验步骤1、使用前三轴剪切仪应进行检查(1)周围压力的精度要求达到最大压力的土1%,测读分值一般应为5kPa ,根据试样强度的大小,选择不同量程的量力环,使最大轴向压力的精度不小于1%。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等专业)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实验室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一、土样制备概述二、仪器设备三、扰动土样制备步骤(二)、含水量试验(烘干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含水量试验记录表(烘干法)2、计算含水量(要有公式、步骤等)(三)、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记录表格及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2(四)、比重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记录表格及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2、计算比重(要有公式、步骤等)(五)、固结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记录表格及成果整理。
1、记录表格2、绘制p-e曲线3、绘制p=400kPa时的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t-h)4、计算原始孔隙比e0、α1-2的压缩系数、α1-2的压缩模量(要有公式、步骤等)(六)、直接剪切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3.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3)直剪试验记录表23、绘制剪应力τ与垂直压应力P的关系曲线图(自己用坐标纸画好,贴在下面的空白处,注意纵横坐标要一致,然后根据图解求出内摩擦角φ、粘聚力c)4、绘制剪应力τ与剪切位移L关系曲线(自己用坐标纸画好,贴在下面的空白处)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思考题1、每个实验项目所要求的最大粒径是多少?2、如果分层制样,如何消除土样制备过程中的层间薄弱现象?3、比重、密度、含水量有哪些实验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5、直剪试验中,如何判断土体已破坏?针对“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无凝聚性土的筛分法)五、成果整理12、绘制筛分曲线图2、计算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要有公式、步骤等)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3.1搓条法及平衡锥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2、计算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要有公式、步骤等),并对土样定名:3.2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记录表格液塑限联合测定表2、绘制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并确定其液限和塑限3、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要有公式、步骤等),并对土样定名实验四渗透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 、记录表格常水头滲透试验记录表测压孔间距L= 10 cm;试样高度h= cm;土粒比重G s=试样断面积A= cm3;试样风干总质量m= g;孔隙比e=2、计算试样干质量、干密度、孔隙比、平均渗透系数(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实验四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 、记录表格23、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基本值和地基变形模量(要有依据和计算式)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四、试验步骤五、成果整理1 、记录表格3、根据击实曲线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量力环率定系数

斜率 斜率标准差 2 y相关性(R ) F值 回归平方和
11.20384322 0.03842151 0.999929444 85032.54648 825.9417205
-33.5379353 截距 0.165028471 截距标准差 0.098555782 y估计值的标准差 6 自由度 0.058279453 残差平方和
量力环检测结果(30KN量程)
加载次序 第一次加载 第二次加载 第三次加载 第四次加载 第五次加载 第六次加载 第七次加载 第八次加载 测力计百分表读数 百分表读数 贯入深度(mm) 3.000 0.000 3.268 0.268 3.440 0.440 3.878 0.878 4.322 1.322 4.775 1.775 5.221 2.221 5.684 2.684 荷载/kN 0 3 5 10 15 20 25 30
选择要计算的荷载单元格(1列,D55:D68),输入下列公式: TREND(D17:D24,C17:C24,C55:C69,TRUE) Ctrl+Shift+Enter 在所选的单元格中得出结果如下: 荷载/kN 3.8.0832 33.6851 39.2870 44.8890 50.4909 56.0928 61.6947 67.2967 78.5005 89.7043
下列公式:
荷载/kN 3.4347 5.6755 11.2774 16.8794 22.4813 28.0832 33.6851 39.2870 44.8890 50.4909 56.0928 61.6947 67.2967 78.5005 89.7043
量程)
选择连续的十个单元格(5行2列,C14:C18,B14:B18),输入下列公式: LINEST(D17:D24,B17:B24,TRUE,TRUE) Ctrl+Shift+Enter 在所选的单元格中得出结果如下: 11.20384 0.038422 0.999929 85032.55 825.9417 -33.5379 0.165028 0.098556 6 0.058279
自动检测有关计算公式

有关误差的计算公式测量误差的表示例题1:某温度表准确度等级为1.5,量程为0~500℃,求:①引用误差,②最大绝对误差,③测量值为400℃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解:①γm =±1.5%②最大绝对误差△m = γm ×Am =±1.5%×500=±7.5℃③ γx =△m ÷400×100%=±1.87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步骤①将读数列表;②计算测量列xi 的算术平均值;③在每个读数旁边列出残差Vi ;④检查Vi 之和是否为0,不为0则检查错误;⑤每个残差旁列出平方值,求出方均根误差σ⑥有Vi 大于3σ的,认为有粗大误差,去掉,重复②⑦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σ⑧得到测量结果x=x ±3σ测量系统静态误差的合成一个系统由多个环节组成,整个系统的静态误差等于每一个环节的误差综合,称为误差合成。
误差合成方法:某测量系统由4个0.5%和±1.5%,求测量系统的总误差。
解:①用绝对值合成法: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误差分别为±1%,±2.5%,±γm =±(1+2.5+0.5+1.5)%=±5.5%②用方均根合成法:2n 222121...)...(γγγγγγγγγ+++=②方均根合成法的绝对值之和误差合成误差等于各个环节①绝对值合成法:总的m n i m +++±==∑ 3.1%75.95.15.05.212222±≈±=+++±%%=γ绝对误差△X =测量值X -真值A0相对误差,分为实际相对误差和示值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是仪器仪表绝对误差△X 与仪表满度值XFS 的百分比。
流量计算有关公式:节流式流量传感器由节流装置、压差测量装置和仪表组成A X X 100A X 100X δδ⨯=⨯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约定真值绝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仪器示值F FS X 100X δ∆⨯引用误差=%)真值测量值(分贝误差=lg 20⨯vS vT vS m SvS m T vT Q AvQ Q dt Avdt Q Q Av Q Q Av dtρρρρ=======⎰⎰⎰瞬时体积流量:累积体积流量:瞬时质量流量:累积质量流量:f b0p p p Q v S S p αεαε=-=节流装置前后压差△则流体体积流量为::流量系数,由实验确定:流体膨胀修正系数:节流装置收缩最厉害的截面积测得节流装置前后的静压差△即可测得流体体积流量。
土力学六种常见试验实验目的步骤等介绍

目的
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固结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待试样排水固结稳定后,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慢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及水平剪应力的过程中,均使试样排水固结。
计算含水量:
确定液限、塑限
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目的
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等。
快速固结法:规定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小时,仅在最后一级压力下除测记1小时的量表读数外,还应测读达压缩稳定时的量表读数。
土工试验 Soil experiments
土的固结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直剪试验
土的含水量试验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1 土的密度试验 density test 目的 objectives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仪器设备 apparatus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 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 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1
2
3
4
5
操作步骤
首先装好试样,再安装量表。在装量表的过程中,小指针需调至整数位,大指针调至零,量表杆头要有一定的伸缩范围,固定在量表架上。
加荷时,应按顺序加砝码;试验中不要震动实验台,以免指针产生移动。
注意事项
成果整理
按下式计算土的初始孔隙比 计算试样的颗粒(骨架)净高hs 式中:h0 — 试样初始高度(mm)
(完整版)水泥土搅拌桩规范

1 总则1.0.1 为确保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统一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使之达到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科学配置,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加固软弱土的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1.0.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土样情况,结合水泥、水源、外加剂、掺合料的各项参数指标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的用量。
1.0.4 在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水泥土 Soil mixed with cement待加固的软弱土中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干粉)并经搅拌处理后形成的拌合物。
2.1.2 水泥掺入比 Ratio of cement usage to soil掺入的水泥质量与湿土的质量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试件在无侧向压力的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2.1.4 水灰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用于拌合湿土的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2.1.5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Mixed proportion design for soil mixed with cement根据土样、水泥等原材料情况,在试验室内进行计算、试配、调整、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的全过程。
2.1.6 水泥土含水率 Rate of water content in soil mixed with cement在水泥土中水的质量与拌合物干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2 符 号0,cs f ——水泥土试配强度(MPa )d cs f 90,——水泥土90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σ ——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机械,人员操作及管理等)系数α ——水泥掺入比0s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0c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0w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s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c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w m ——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cs ρ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 3)C ——水泥浆水灰比cs w ——水泥土含水率(%)L w ——土的液限(%)P w ——土的塑限(%)w ——土的天然含水率(%)t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3) c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3)δ ——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数3 材料要求3.0.1 土样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层,分别取样。
测力环说明书

测力环说明书,测力环测力计测力环 测力环说明书 测力环测力计测力环 量程范围:1.2-300kN 功能:测力环结构公道、操纵方便,适用于各种型号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承载比试验仪、电动应变无侧限压力仪、土基试验仪等公路仪器标准力值的试验。
测力环(1级精度压式测力环2-100KN) 测力环(0.3级精度测力环0.1-1.5KN) 测力环(0.3级精度拉压式测力环3-10KN) 测力环(0.3级精度拉压式测力环30-300KN) 测力环(0.3级精度压式测力环600-5000KN) 数字测力环(0.1级精度拉压式100N-5000KN) 技术参数: 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不大于0.3% 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不大于1.5% 示值长期稳定度(三个月)不大于0.3% 回零偏差不大于0.2个分度灵敏度所不大于0.2个分度对应的力值 测力环说明书 测力环技术参数: 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不大于0.3%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不大于1.5%示值长期稳定度(三个月)不大于0.3%回零偏差不大于0.2个分度灵敏度所不大于0.2个分度对应的力值。
标准测力仪,测力环,测力计,标准测力环 技术参数1、本测力仪精度为常用的0.3和0.1级标准测力仪。
2、本测力仪的有效丈量范围为最大量程的10%至最大量程。
技术特点1、本测力仪表与传感器可以组成0.1级、0.2级、0.3级、0.5级的标准测力仪。
2、3000型多通道专业仪表在使用时,可智能判定传感器量程,插上即用,不需要切换通道,操纵简单、使用方便。
3、采用∑-△24位A/D转,有可编程增益放大、输出滤波、偏移寄存器调零功能。
4、本测力仪具有稳定的16位分辨率,内部分度数为传感器满量程的1/65000。
5、本测力仪丈量正确度:0.005%FS 6、本测力仪供电电源:220vAC±10%, 50HZ, 7、本测力仪传感器激励电压:5vDC 8、显示:六位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 9、测力仪标定方法:用键盘标定(有两种方法): 测力环说明书 ①传感器线性段修正. 该仪表具有对传感器满量程的线性修正有以下四种: A.10%、20%、50%、100%四段线性修正. B.10%、20%、40%、60%、80%、100%六段线性修正; C.10%、20%、30%、40%、50%、60%、70%、80%、100%九段线性修正; D.5%、10%、20%、30%、40%、50%、60%、70%、80%、100%十段线性修正能力,进步了系统的丈量正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