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课件

合集下载

多囊肾PPT课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

多囊肾PPT课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


临床表现
• 1.肾脏体积增大 两侧肾病变进展不对称,大小有 差异,至晚期两肾可占满整个腹腔,肾表面布有 很多囊肿,使肾形不规则,凹凸不平,质地较 硬。 • 2.肾区疼痛 为其重要症状,常为腰背部压迫感或 钝痛,也有剧痛,有时为腹痛。疼痛可因体力活 动、行走时间过长、久坐等而加剧,卧床后可减 轻。肾内出血、结石移动或感染也是突发剧痛的 原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ADPKD) 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遗传病,发病率约 为1/1000-1/40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 多囊肾除累及肾脏外,常伴肾外囊肿, 如肝囊肿、胰腺囊肿、脾囊肿等。
多囊肾术后实体病理
发病机制
• 目前已经发现2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致病基因, 即adpkd1和adpkd2.分别定位于16号染色体的短臂 (16p13.3)和4号染色体的短臂(4q21-23),其编码蛋 白产物为多囊蛋白-1(PC-1)和多囊蛋白-2(PC-2)。 其中adpkd1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患者 占85%,而其余大多为adpkd2突变所致。adpkd2所致多 囊肾病较adpkd1起病晚,发生终末期肾衰竭迟,但两者 病理改变相似,因此有学者提出PC-1和PC-2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此外约40%患者无明确家族遗传史,提示其基因 突变可能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辅助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肾功、 血糖、血脂、电解质、C反应蛋白、凝血五 项、内生肌酐清除率、心电图、胸部正位 片、肝脏肾脏彩超 • 肾损十项、肾脏CT、肾脏ECT、淋巴细胞 亚群、免疫五项、自身抗体系列
• 成年型多囊肾一般在成年早期出现症状, 常以血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发病,腹 部触诊可发现较大的多囊肾。肾功能多呈 缓慢进行性减退,高血压、梗阻或肾盂肾 炎,是加速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 期,临床较罕见,多在婴儿期死亡,极少 数轻症者可活到成年。本病贫血程度常较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毒症贫血轻,其原因是 肾脏的囊肿一般能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课件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课件

多基因性状往往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类性状或 疾病也称为复杂性状或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28
多基因病
质量性状
在单基因遗传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直截 了 当,因此这一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往往是不连续的,可以 明显地分为几个群体,所以单基因遗传的性状也称质量性状
Aa 杂合子表现 AA 显性纯合子
例:短指(趾)症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5
短指症患者(杂合子)与正常人婚配图解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6
一个短指症家族的系谱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7
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
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即男女患病的机会
均等。
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
20
XD遗传病系谱特点
① 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 连续遗传 ③ 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21
(二)X连锁隐性遗传病
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 其遗传方式为XR。
例:红绿色盲患者。 设:色盲基因—Xb 正常基因—XB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正常 携带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33
(二)Holzinger公式
Holzinger公式(Holzinger formula)(1929)是根据遗传 度越高的疾病,一卵双生的患病一致率与二卵双生患病一 致率相差越大而建立的。
一卵双生(monozygotic twin,MZ)是由一个受精卵形成 的两个双生子,他们的遗传基础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其 个体差异主要由环境决定;二卵双生(dizygotic twin,DZ) 是由两个受精卵形成的两个双生子,相当于同胞,因此他 们的个体差异由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遗传学第5章第1节单基因遗传课件

遗传学第5章第1节单基因遗传课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
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
19:46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 AA 正常
a基因—致病基因 Aa aa 患者
表型正常 (携带者)
带有隐性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个体
白化病患者
19:46
19:46
白化病
19:46
白化病
19:46
两个杂合子携带者(Aa)婚配,所生子女发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Aa aa 正常
基因型
AA
表现型 患者
患者
19:46
短指症: 较常见的手(足)部畸形。由于 指骨短或缺如,或掌骨变短致使 手指或足趾变短。
19:46
常见婚配方式: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
(aa)婚配。
亲代 短指症 × 正常人
Aa
配子
aa
A
a
a
Aa 子代 短指症 1/2
aa 正常 1/2
19:46
(四) 不规则显性
不规则显性:杂合子(Aa)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可 以表现为显性,即表达出相应的表型,而且表现
为显性的程度也可不同,也可以不表达出相应的
表型,导致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不规则,这种遗
传方式称为不规则显性遗传,或称为外显不全。
19:46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A基因—致病基因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控制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
19:46
性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19:4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缺陷基因出现显性表达,导致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疾病发生。

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

如果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在子女身上发生疾病,即为显性表达,则称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一般来说,常染色显性遗传呈现代代发生的特点,只要双亲有一方携带致病的显性基因,子女就有50%可能发生相应的显性遗传疾病。

因此,如果男女双方有一方患有遗传疾病的,在生育前就应该做好遗传咨询,确定为显性遗传疾病的,可考虑是否生育,确有生育需要且适宜的,应遵医嘱进行生育,如选择试管婴儿。

第十六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第十六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二)外显率和表现度
1、外显率(penetrance) 是指一群具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中, 出现相应病理表现型的人数百分率。
例如:单纯性尺侧多指(趾)畸形(AD),共调 查了115个家庭,子代中均有此种多指(趾) 畸形,理论上115家中亲代应有115个患者, 但实际上这115个家庭中,91对的婚配类型 为受累者x正常;24对为正常x正常,他(她) 们是不外显者,占20.87%。其外显率为 91/115=0.79或79%。
(3)XhX x XhY 女性(携) 男性患者
正常亲代(携带者) XhX
子代基因: XhX
患者亲代 XhY
Xh
XhY
XhXhY
Xh X XhXh XhX
XXhYY XY
表现型:女性(携)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
概率: 1/4
1/4
1/4
1/4
概率比: 1 : 1 : 1 : 1
每胎出生患者的机会是1/2,男、女机会均等。
返回
1、典型婚配类型
患者亲代
(1)Dd x dd
Dd
患者 正常
Dd
正常亲代 dd
d
Dd
dd
d Dd dd
子代基因型:Dd dd
表现型:患者 正常
概率: 1/2 1/2
概率比: 1 : 1
返回
概率与概率比之间的关系:
可以相互转换,分母相同时,分 子之比即为概率比;分母不相同 时,则通分后的分子之比则为概 率比
139
2
0
2023
suspected
mendelian basis
Total
18443 1112
59
63
19677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共显性
A I • 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 原A;IB决定红细胞表 面有抗原B;i决定红细 胞表面无抗原A和抗原B。 IA和IB对i是显性基因, IA和IB为共显性。这样, 这组复等位基因就可形 成六种基因型、四种表 现型(见右图)。
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原理,已知双亲的血型 可以估计子女中可能出现什么血型或不可能出现什 么血型,这在法医学的亲子鉴定上有一定作用。
aa
Aa Aa
Aa
aa
Aa
上图是一个多指的系谱,假定Ⅲ2一定是杂合体患者, 其父母表型均正常,那么Ⅲ2的致病基因到底来自父亲 还是来自母亲? 从系谱特点可知,Ⅲ2的致病基因是来 自父亲(Ⅱ3),这可从Ⅲ2的二伯父为多指患者得到旁证。 Ⅱ3带有的致病基因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表达,所以 未发病。但该基因有1/2的可能性向下一代传递,下一 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可表现出多指症状。
(二)几种不同形式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出现几种不同形式,主要包括: 1.完全显性遗传 2.不完全显性遗传 3.不规则显性遗传 4.共显性遗传 5.延迟显性遗传
1.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 现出与显性纯合子(AA)患者完全相同 的表型。
隐性基因a的作用完全被掩盖。用A表 示致病基因,则a表示正常的等位基因。
(纯合子) AA 患者 (杂合子) Aa 患者/ 有的个体表现正常/ 有的个体发病, 但病情程度有差异 aa 正常
3.不规则显性
带有显性致病基 因的某些个体,本 身虽然不表现出显 性性状,但他们却 可以生出具有该性 状的后代。多指 (见右图)是不规 则显性的典型实例。
不 规 则 显 性 实 例 分 析
知识回顾(孟德尔定律章节)
表型:可观察到的遗传 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 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 在的。 因此,决定表型的基因 组成(基因型)表示为 DD,Dd,dd。

病理生理学《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与疾病》课件

病理生理学《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与疾病》课件

碱基替换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m)
(substitution)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
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ion codon
mutation)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碱基的插入和缺失
(insertion and deletion)
整码突变(codon m电离辐射
环境因素 紫外线
烷化剂
遗传因素
四、基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单基因病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AR)
X-伴性显性遗传病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XD)

性连锁遗传病

X-伴性隐性遗传病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XR)
多基因病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本章内容
1、基因突变和基因病 2、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病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
遗传物质的各种遗传性改变称突 变(mutation),其实质是核苷酸的 增添、缺失、替代、颠倒和转位。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同义突变(samesense mutation )

最新心肌病新的定义和分类PPT课件

最新心肌病新的定义和分类PPT课件

2、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 心肌病(ARVC/D)
人群发病率: 0.02%-0.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脏病,常呈不完全 外显,8号染色体4个基因突变所致
主要特征: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 性置换,导致右室局部或全部受累,约 75%患者左室亦可受累 临床表现: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及右室大
ARVC主要心电图特征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5)
FHCM占HCM病例65%以上,有报道认为达到85%。 FHCM诊断依据如下:
(1)依据临床表现、超声诊断的HCM患者,除本人以外, 三代直系亲属中有两个或以上被确定为HCM或HCM致猝死患 者。 (2)HCM 患者家族中,两个或以上的成员发现同一基因, 同一位点突变,室间隔或左室壁超过13mm,青少年成员 11-14mm。 (3)HCM患者及三代亲属中有与先证者相同基因突变位点, 伴或不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者。 符合三条中任何一条均诊断为FHCM,该家族为FHCM家系。
(2)次要危险因素: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 房颤动;FHCM恶性基因型。
肥厚型心肌病(4)
心尖HCM的诊断:肥厚病变集中在室间隔 和左室近心尖部,心电图Ⅰ,aVL,V4-6 深对称性倒置T波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确定 诊断依靠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磁共 振等影像检查。
梗阻性HCM 应该包括在HCM大类中,其特 点为左室与主动脉流出道压差超过 30mmHg。该类患者呼吸困难、胸痛明显, 是发生晕厥和猝死的HCM高危人群。
2、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首先是由日本人报道的一种心肌病,由于心尖部 呈气球样隆起,心底部运动增强,整体形态与章 鱼篓相似而得名 常见于老年妇女,多由精神、情绪或身体应激状 态诱发 表现为一过性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心尖部收缩 减弱,基底部运动增强,无明显的冠脉病变,临 床表现类似ST抬高性心肌梗死 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原理,已知双亲的血型可 以估计子女中可能出现什么血型或不可能出现什么 血型,这在法医学的亲子鉴定上有一定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5、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现出与显性纯合
子(AA)患者完全相同的表型。
• 隐性基因a的作用完全被掩盖。用A表示致病基因,则a表 示正常的等位基因。
患者(纯合子) 患者(杂合子) 正常人
AA
Aa
a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遗传病。
• (一)患者的基基因 ,a表示相对应的隐性正常基因。
• 患者(纯合子) 患者(杂合子) 正常人

AA
Aa
a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不完全显性
杂合子(Aa)患者在表型上介于纯合(AA)患者和正常人( aa)之间。
隐性基因a作用有一定表达,对显性基因A的表达有削弱作 用。
患者(纯合子) 患者(杂合子) 正常
AA
Aa
aa
病情重
病情轻
正常
多在胎儿期死亡 出生时体态异常
2.不完全显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纯合子) AA (杂合子) Aa
aa

患者
患者/ 正常
有的个体表现正常/ 有的个体发病, 但病情程度有差 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带有显性致病基因 的某些个体,本身 虽然不表现出显性 性状,但他们却可 以生出具有该性状 的后代。多指(见 右图)是不规则显 性的典型实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目 Contents 录
01 常显遗传病 02 常显遗传病分类
03 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 04 个人实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常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显性

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是指某些带有显性
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在生命的早期不表现出相应性状,当
发育到一定年龄时,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 遗传性舞蹈病就是一种延迟显性遗传的疾病,致病基因 位于4号染色体上(4p16)。杂合体(Aa)青春期无任何 临床表现,多在40岁以后才发病,多数以舞蹈动作为首发 症状,开始不自主运动较轻,以后症状不断进展,一般在 舞蹈动作发生后潜隐出现智能衰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上图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系谱
并 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Aa
aa
*患者的双亲中有一方患病。
Aa × aa
*患者同胞中1/2将会发病,而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A a
a
*患者子女中,约有1/2的个体将患病。
Aa aa
*在一个家系中连续几代都有发病患者,即连续传递。 1 ︰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有耳垂 无耳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谢谢观看
杂合子(Aa)患者 :软骨发育不全
出生时体态异常:身体矮 小,四肢短小,躯干长等。
主要影响长骨,临床表现 为特殊类型的侏儒-短肢型 侏儒。智力及体力发育良好, 病人常从事剧团或马戏团的 杂技小丑职业。
3.不规则显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有的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个体因 受某些遗传或环境因素影响并不发病,或即使发 病表现程度个体间有差异,导致显性遗传规律出 现不规则。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不 规 则 显 性 实 例 分 析
上图是一个多指的系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4.共显性
• 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彼此没有显性和隐性 的区别,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 都完全表现出来。
• 人类ABO血型中AB血型的遗传就属于共显 性遗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ABO血型决定于一组 复等位基因,也就是 群体中一对同源染色 体的某一特定位点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基 因。 ABO血型基因 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3 区4带,它们是IA、IB 和i。对每个人来讲, 只能具有其中任何两 个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