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测量标准课件
工程测量第一章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图1-6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至此便完成了椭球面向平面的转换工作。在此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 线经投影面展开成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纵轴,即x轴;赤道是一条与中 央子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O, 就组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图1-6b所示。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如图1-10所示,A、B为地面上的两个点,HA、HB为A、B至大地水准面的铅 垂距离,即为A点和B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高。如图所示,地面点A、B到任 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图中,H'A、H'B为相对高 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hAB为地面点A与B之间 的高差,其计算公式为 hAB=HB-HA=H'B-H'A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三)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小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测区半径小于10km)时,可以将大地水准面当做 水平面看待,即可直接在大地水准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沿铅垂线投 影地面点位。为使坐标系内的点位坐标不出现负值,可在测区的西南角以 外选定坐标原点。过原点的子午线即为x轴;通过原点并与子午线相垂直 的直线即为y轴,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后,可假定测区西南角A点的坐标 值为:xA=1000m,yA=2000m。这样,整个测区的假定坐标均为正值,以便于 使用。
图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任务一 工程测量概述
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是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差来确定的,所以距离测量、 角度和高差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工作。
1.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地物、地貌按其形状和大小均可看做是由一些特征点的位置所决定的,这类特征 点又称为碎部点。 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控制测量,如图1-3所示, 先在测区内选择若干具有控制作用的点A、B、C……,作为控制点,并精确测出这 些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不仅要求测量精度高,而且要经过统一严密的数 据处理,在测量中起着控制误差累积的作用。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1工程测量的任务:测定、测设、变形观测三部分组成。
2重力的作用线又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3假设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把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其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某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和海拔,简称高程H;某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把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某地面上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6当距离为10KM时,以水平面代替球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为0.82CM,相对误差为1/1220000所以在半径为10KM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以水平面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7测量误差的来源:(1)测量仪器(2)观测者(3)外界条件8‘根据测量误差队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不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9系统误差具有:(1)同一性(2)单向性(3)累积性10水准测量时保持前后视距相等的作用:可消除水准管轴或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11偶然误差具有:(1)有界性(2)单峰性(3)对称性(4)抵偿性12精度指示:(1)中误性(2)相对误差(3)容许误差13如果个别误差超过了容许值,就被认为是错误的,此时应舍去相应的观测值并重测或补测14最或是值与每个观测值的差值,称为该观测值的改正数15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
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及高程测量则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16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
即:先在测区范围内建立一系列控制点精度测出这些点的位置,然后再分别根据这些控制点施测碎部测量。
此外,对测量工作的每个过程要坚持“步步检查”,以确保测量可靠。
《道路工程测量测量》PPT课件

G
整理ppt
15
二、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用点在水准面或水 平面上的位置(X,Y)及点到大地水准面的 铅垂距离(H)来确定。 C
如地面点:
A
B
A (X,Y,H) X
c
a
整理ppt
b Y
16
1、地面点的高程
地面点的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方向到 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注:地面点在大地水 准面以上,H为正; 地面点在大地水准 面以下,H为负。 如图:HA= 166.780m HB= - 136.6整8理0pmpt
纬线 N
的子午面NGS 。
起 始
子午线:子午面与地球面的交线,子午 G
线
又叫经线。
O
W
纬 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
球面的交线。
赤道平面:垂直于地轴并通过 起始子午面
地球中心的平面WME。
赤 道:赤道平面与地球面
S
的交线。
整理ppt
赤道平面 E
赤道
21
大地经度:过P点的子午面NPS与首子午面NMS所构
26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高投斯投影影平。面 将椭球面
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赤道
c
赤道
S
整理ppt
27
高斯投影平面
中
央
子
午
赤道
线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
1.高斯投影为正形投影, 即等角投影;
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 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3.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 不变。
简称“高斯投影”。
整理ppt
【测量学课件】第一章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分支

海底地形测量——测定海底起伏、沉积物结构和地物的 测量工作
海洋专题测量——以海洋区域的地理专题要素为对象的 测量工作
海图编制——设计、编绘、整饰和印刷海图的工作
三、测绘学的现代发展
测绘学中的3S技术
◆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 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 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
我国地心坐标系参考框架
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国家高程基准
我国采用 1985 黄 海 高 程系统,基准 是青岛水准原 点及其高程值。 国家一、二等 水准网则为此 高程系统的参 考框架。
任务:
• 测绘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 及地面、地下和空间中各物体的几何形态及其空
间位置的科学,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 动的改造自然服务。
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 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 ⑴ 测量(精确测定点的位置,物的形状、大小) • ⑵ 标定(将图纸上设计好的位置标定在实地) • ⑶ 绘图(将所测数据根据需要展绘到图上)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程竣工后为监视工程状 况,保证安全,进行周期 性的重复测量,观测其变 形情况
高精度工程测量——采用非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使其测量的绝对精度达到毫米 以上要求的测量工作
4 地图制图学(地图学)
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 编绘、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应用的学科 。
地图投影——依据数学原理将地球椭球面上的 经纬度线网描绘在平面上相应的 经纬线网
《工程测量课件》PPT课件

测物体的信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 位置的的理论和技术。
◆海洋测量学: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
准面、海底和海洋地形、海洋重力、磁力及 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
◆工程测量学:为某项工程项目所进行的专门测
量,包括勘探阶段、设计阶段、 施工阶 段、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地形测 绘、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确定地球表面 (包括空中、地表、地下和海洋)物体空间位置, 以及对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管理 的科学。
2.测量学科的分类 ◆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
及其变化。解决大范围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 力场问题。(分常规大地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 学、卫星大地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研究各种地图的制作理论、方法
及应用的科学。如地图编绘、投影、整饰、 印刷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等。
储运工程测量属工程测量学范畴。面向储运 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主要任务:
◆测绘地形图(勘探阶段)
◆使用地形图(设计阶段)
◆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 (施工阶段)
1、大地坐标系
(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准面):经度L、维度B、高程H 1954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原点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天文台中心) 1980西安坐标系(IUGG-75椭球) (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34°32′27.00″N108°55′25.00″E
2.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L N INT [ 60 1]
n
INT
[
L
1030 30
1]
6 0
6N-3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课件 第01章绪论

中 南 大 学
二、测量坐标系
Dept. of RE, CSU
1、大地坐标系(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
大地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它的基准是法线和参考椭 球面,它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 A点大地经度:过A点的大地子午面和首子午面所夹的两面角。 A点大地纬度:过A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球自转轴相重合。地面点的空间
x
中 南 大 学
位置用三维直角坐标xA 、 yA 、
zA表示。全球定位系统(GPS)
采用的就是地心坐标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
Dept. of RE, CSU 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小,将水准面看作水平面。
中 南 大 学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异同:
Dept. of RE, CSU
5. 高程系统 5、地面点的高程
Dept. of RE, CSU 地面点的高程系统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 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在下图中地面点A、B的绝对高 程分别为Ha、Hb。
中 南 大 学
Dept. of RE, CSU
当在局部地区进行
高程测量时,也可以假 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
课程特点
Dept. of RE, CSU
1、实用性强,属专业基础课
测量基本功:测、绘、算 2、实践性强:
中 南 大 学
Dept. of RE, CSU
第一章 绪论
§1.1 测量学与土木工程 §1.2 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1.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中 南 大 学
§1.4 测量工作概述
§1.1 测量学与土木工程
测(measurement)和解译(interpretation)
广东交通学院工程测量课件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 2500 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 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 1708 年至 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 RS (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 3S 技术的结合 , 和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的概念。
建筑工程测量(第3版)第一章

安全使用.
•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测量工作, 并且测量的精
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测量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极为复
杂, 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河流和海洋等高低起伏的形
基准是法线和参考椭球面,它用大地经度L 和大地纬度B 表示.
• 地面点P 的经度是指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用L 表示.
经度从首子午线起算,往东自0°至180°称为东经;往西自0°至
180°称为西经.地面点P 的纬度是指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之间
的夹角, 用B 表示. 经度从赤道面起算, 往北自0°至90°称为北纬;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 第三节
测量工作的实施
• 第四节
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 一、测量学
• (一)测量学发展概况
• 测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 早在几千年前, 我国、埃及等世界文明
古国的人们, 就把测量技术应用于土地划分、河道整治及地域图测绘
午面.
• P 点天文经度λ 的定义是:过P 点的天文子午面 NPKS与首子午面
NGMS 的两面角. 从首子午线向东或向西计算, 取值范围为0°~18
0°. 在首子午线以东者为东经; 以西者为西经.同一子午线上各点的
经度相同.过P 点垂直于地球旋转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P
点的纬线,其所在平面过球心O 的纬线称为赤道.
上一页 下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工程测量 主讲:城市建设学院 主讲:
鲁 云仿 联系方式 www.luyunfang888@ tel:13006106303
office: 88426240
2012-5-14
(topographic map) 。 如图所示 , map)。 如图所示,
测区内有山丘、 房屋、 河流、 小桥、公路等, 测区内有山丘 、 房屋 、 河流 、 小桥 、 公路等 , 测绘地形图的过程是先测量出这些地物、 测绘地形图的过程是先测量出这些地物 、 地 貌特征点的坐标, 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尺、 貌特征点的坐标 , 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尺 、 规 定的符号缩小展绘在图纸上。 定的符号缩小展绘在图纸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5
例如要在图纸上绘出一幢房屋, 例如要在图纸上绘出一幢房屋,就需要在这幢 房屋附近、与房屋通视且坐标已知的点( 房屋附近 、 与房屋通视且坐标已知的点 ( 如图 中的A 上安置测量仪器, 中的A点)上安置测量仪器,选择另一个坐标已 知的点(如图中的F点或B 作为定向方向, 知的点(如图中的F点或B点)作为定向方向,才 能测量出这幢房屋角点的坐标。 能测量出这幢房屋角点的坐标。
重力、重力场: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 (重力、重力场: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在此空间中每一点所 受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只同该点位置有关) 受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只同该点位置有关)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7
我们的家园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8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10
工程测量学:研究测量和制图的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建设 工程测量学 研究测量和制图的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建设 中的应用。( 。(测绘学 工程测量) 中的应用。(测绘学 工程测量)
测量仪器学: 测量仪器学: 地形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 海洋测绘学: 海洋测绘学: 近年来, 近年来,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科学技 术的发展, 术的发展,大地测量学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 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
9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测量学? 什么是测量学? 如何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测量学是 如何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测绘地球表面 的自然形态与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图形和确定地球 行状与大小的科学 测量学科的组成 天文测量学: 天文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4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5
应用
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 国防建设:现代化诸兵种协同作战 (GPS) 科学研究:空间技术,地壳形变,地 震预报,地球动力学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6
§1-2 测绘基准线和基准面
地球自然表面: 8844.43m(最新的成 地球自然表面:高 8844.43m(最新的成 ),低11022m,海洋71% 陆地29 71%, 果),低11022m,海洋71%,陆地29 % 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 投影面 铅垂线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9
分带方式对比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0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1
坐标系
1、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看P5) 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看P5) )( 2、平面坐标系 (1)高斯平面坐标系 (2)独立平面坐标系 3、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1
发展简史
公元2世纪,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 公元2世纪,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记 载:大禹治水
左准绳,右规矩( 左准绳,右规矩(最早的工程测 量) 行山表木(最早的地形测量) 行山表木(最早的地形测量)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 。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9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30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31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2
坐标原点
高程基准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3
高程系统的确定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4
§1.4 测量工作概述
测定和测设。 测量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 是将地物和地貌按一定的比 例 尺 缩 小 绘 制 成 地 形 图
12
现代测绘科技及发展与应用
数字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建立,传统的纸质二维地 数字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建立, 形图发展为计算机描述的二维或三维数字地形图。 形图发展为计算机描述的二维或三维数字地形图。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 数字栅格图形( 数字栅格图形( Digital Raster GraphsDRG) 数字矢量化图形( 数字矢量化图形(Digital Line Graphs-DLG)
测设 是将在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
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6
我们的校园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测量三个基本要素:
高差、水平角、水平距离 高差、水平角、
测量基本原则 布局上 测量规范规定, 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必须由高级 向低级分级布设 次序上 先控制后碎部 成果处理 步步有检核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3
学习«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 学习 工程测量 的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
学习用具准备, 学习用具准备,保护仪器 认真听讲,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认真听讲,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细心谨慎操作,熟练掌握(测、算、绘)基本技能 细心谨慎操作,熟练掌握( 独立完成作业 测验 考试 了解相关测绘知识, 了解相关测绘知识,丰富与提高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主编,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主编,鲁云仿副主编 测绘学概论》 《测绘学概论》五院士编写 测量学原理》中国林业出版, 《测量学原理》中国林业出版,冯仲科主编 城市测量手册》 《城市测量手册》本书编写组 测量学》 《测量学》同济清华 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 《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刘基余 中国测绘报 湖北测绘等刊物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4
测量实验室 测量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5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6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7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8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13
现代测绘科技及发展与应用
流行说法4D 流行说法4D 流行说法3S(GPS GIS RS) 流行说法3S( 3S RS)
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区域、数字 城市等不同层面的建设,是国家发展信息 产业和进行国际竟争的重要战略决策。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012-5-14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鲁云仿 28
测量工作过程
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又称碎部点(detail point), 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又称碎部点(detail point),测 量 碎 部 点 坐 标 的 方 法 与 过 程 称 为 碎 部 测 量 (detail survey)。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