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3.2.1规格木材和半成品均经过干燥处理、脱脂处理或熏蒸处理等,所用的木质材料均应无活虫、病害等,相应的树皮、杂质在加工过程中应得到相应处理,确保后道工序,即制作成品的成品完全符合植物检疫要求;
3.2.2加工规格材不得使用带关注的有害生物及迹相的材料,发现树皮、虫孔、霉变及杂质等要及时处置;
3.2.3生产半成品的每一个部件必须符合检验检疫要求,无树皮、虫孔、霉变、泥土、杂质等,不合格品决不使用;
3.3.4包装好的产品应及时运往成品仓库存放,防止产品二次污染。
3.5已消毒木料的有效期为21天,超过21天有效期限的木质材料搬出存放库重新进行消毒处理。
盛东综合厂
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WI-GD-004
版本号
A/0
页 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制定
批准
生效日期
2008.03.18
3.6生产车间把消毒处理合格的木质品领去车间进行成品生产,包装检验合格成品到木质专用成品仓贮存,成品堆放下垫卡板,定期对成品库喷洒药剂杀虫,通常一个月进行2次。
四、装箱环境和条件的检验
装箱场地硬化、清洁,尽可能避免在夜间装箱(如若夜间装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检验集装箱状况,同时防止装运过程中带入泥土、杂质等重复感染情况的发生。
五、检验后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应进行有效区分,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3.3成品及包装检验
3.3.1保证成品组成部件、包装全部合格,所有部件不得带有树皮、虫孔、霉变、泥土等杂质、不分符合要求等,及符合合同/订单要求;
3.3.2发现不合格成品及时处理或退回相应生产环节处置,并记录、上报;
3.3.3检验合格的成品(已包装)准予入库及出货,并按洋行、品种、规格等分别堆放,实行批次管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2023年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2023年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2023年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1.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包括质量指标、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等。

2.建立供应商合作机制: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求供应商提供可靠的原材料质量和检验报告。

3.安全保障:加强对原材料的来源、生产环境、储存条件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4.质量检验: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和流程,对重要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质量跟踪:建立原材料质量跟踪制度,追溯原材料的生产和流通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质量标准制定:制定成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指标。

2.全面检验:对重要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抽样检验:对大批量的成品进行抽样检验,提高检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售后服务:加强对成品的售后服务监管,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过程控制:建立半成品的过程控制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稳定。

2.标准设定:制定半成品的质量标准,明确各项指标要求。

3.中间检验:对半成品进行中间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质量记录:建立半成品的质量记录制度,做好质量档案的管理,为质量溯源提供支持。

5.验收流程:建立半成品的验收流程,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总结2023年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应着重强调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通过建立合理的采购标准、供应商合作机制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跟踪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用户的权益。

半成品成品入库出厂检验管理规定

半成品成品入库出厂检验管理规定
半成品成品入库出厂检验管理规定
1.总则:
对半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及出厂;
2.半成品检验:
生产车间应对装配过程、密封条焊接过程、撞角过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过程参数及半成品和成品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检验并做好质量记录;
当装配结束后应对铝合金门窗进行检验;
对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应按规பைடு நூலகம்进行处理;
在产品检验过程中,不准对产品进行调整或修理;
仓库管理员凭质检员的入库通知单入库;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
日期
日期
3.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应按GB/T8479 — 2003铝合金门窗及本公司成品检验规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检验;
质检员应校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检验是否齐全,对缺少检验项目的产品,质检员不得进行出厂检验,并退回缺少检验项目的工序重新检验;
出厂检验后,根据成品检验规程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在检验单上注明,并签质检员姓名,生产日期和编号,方可进行包装,在产品包装塑料薄膜上贴合格证、加盖出厂日期,标识产品颜色等方可入库;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二)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采购、生产和质检环节。

二、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份模板,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措施。

一、目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该检查和验收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货和生产过程。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和转化为成品的物质。

2. 成品:指完成加工和装配的最终产品。

3. 半成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部分加工和转化,但仍需进一步处理才能成为最终产品。

四、检查和验收程序1. 原材料检查和验收程序4.1.1 进货前检查:对每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重量测量等,并检查随货提供的检验证书和合格证书。

4.1.2 规格和要求比对: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与规格和要求比对,包括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

4.1.3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供货商,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4.1.4 验收:验收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入库,并标示清晰的批次信息和关键参数。

2. 成品检查和验收程序4.2.1 检查样品:从每批成品中随机选取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重量测量等。

4.2.2 功能性测试: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和要求。

4.2.3 抽样检验:通过抽样检验方法,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2.4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生产负责人,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4.2.5 验收:验收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和发货,确保产品不受损坏。

3. 半成品检查和验收程序4.3.1 过程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各个工序符合规格和要求。

4.3.2 抽样检验:通过抽样检验方法,对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3.3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生产负责人,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引言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紧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查、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成品质量和半成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牢靠性。

本文将认真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原材料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检查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生产厂家供给的合格证书等;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2. 检查、验收内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内容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无裂纹、污渍等; - 尺寸和重量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厚度等; - 材质检查:检查原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如材质成分、硬度等; - 包装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受潮、变形等; - 相关检测:依据需要,进行原材料的相关检测,如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3. 检查、验收方法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可以实行以下几种方法: - 目视检查:通过目视察看,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尺寸等; - 仪器检测: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对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 抽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

4. 检查、验收记录企业应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原材料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 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 检查和验收的结果; - 检查和验收的日期和人员。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生产成品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成品的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半成品、成品检验及出厂检验制度

半成品、成品检验及出厂检验制度

半成品、成品检验及出厂检验制度
1、半成品的检验项目和要求依照本企业内控标准进行,半成品的抽检基数为一定货合同中的不同规格数量;抽检比例依照批量的大小分为3%-10%。

大批量实行小比例,小批量实行大比例;半成品检验必须件件合格,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产品检验;
2、半成品的检验在技检部指导下,由车间质检员进行。

检验表一式二份,一份技检部,一份车间存档,半成品检验单如表,应严格按表填写。

3、成品检验既是企业对每批产品的质量检验,也是对用户提供产品质量保证的保证书;成品检验由技检部按工程或按批量随机抽检原则,当其中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加倍抽检,复检合格后方可出厂。

4、产品出厂或入库时应附带合格证书;产品检验记录一式三份,一份技检部存档,一份交车间,一份交用户;技检部以产品检验记录为准,填写产品质量月、季、年度质量报表、产品检验记录表。

5、工艺变化、原辅料的批次厂家改变时,由总经理或技检部制定产品检验规范,并指定质检员进行产品质量首检工作,首检合格,经技检部确认后,进行封样存档。

6、班组质检员根据封样,按照《产品检验规程》进行产品过程检验工作;质检员负责产品抽检和巡回检查工作,对产品质量负总责,班组质检员对当班产品质量负责;出现质量问题,逐级查找原因,找出最终责任者进行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成品就是在全部加工完成后未作最后全检的产品;
4.2.原则
4.2.1.半成品(工序质量)检验中,一般项目由QA人员抽样,检验人员现场检查,现场无检验条件检验的项目由QA人员取样后交中心实验室检验;成品检验应由质保员取样后交检验室进行全项检查。
4.2.2.做好检验记录,做到操作、计算分析、报告、结论准确无误,检验者、复核者均有签名,检验报告单发出时,应由中心实验室主任复核、签名、并盖章才生效;
样抽查制度和取样SOP进行;
4.3.半成品由中间控制室或中心实验室检验合格后,经质量保证员确认同意后可流转入下道工序。
4.4.成品经全检合格后,经质量部审核批记录后才可放行。
4.2.3.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单按要求整理归档,并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
4.2.4.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应通知工序操作人和车间主任(工段长)立即停止作业;由生产技术部、质量部共同商讨,采取生产补救措施或按不合格品处理;
4.2.5.半成品的取样实行现场取样,检验结束,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检查(如外观等)样品应归还生产线,其它一律作废品处理;成品取样应按照取(抽)
题 目
半成品、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制订半成品、成品检验管理制度,更好地控制成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司半成品、成品检验的管理
3.职责
QA人员和QC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定义
4.1.1.半成品就是物料在工序加工过程中未作最后成品检验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