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试题
论语试题——精选推荐

论语试题《论语》阅读试题⼀、填空。
1、孔⼦,名,字,是我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的创始⼈。
2、孔⼦思想的核⼼是。
3、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他被誉为。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意思是。
5、《论语》第六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中的⼀个成语是,常⽤义是。
6、《论语⼗则》中学习⽅法的句⼦有:。
学习态度有:。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
8、“⼈不知⽽不愠”的“愠”意思是。
读⾳。
9、孔⼦在⽂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是:。
10、匹夫不可夺志也”上⾯⼀句是。
11、孔⼦认为⽣活的最⾼原则是。
12、孔⼦提倡哪两种学习⽅法:。
13、“君⼦成⼈之美”后⼀句是。
14、孔⼦的政治主张是。
15、孔⼦的消极思想是什么。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意思是:;“悱”意思是。
17、请默写《论语》中孔⼦“教”与“学”理念的句⼦不少于五句:(1)(2)。
(3)(4)。
(5)(6)。
18、“孝悌为仁之本。
”“悌”是什么意思?19、世纪之交时,75诺贝尔获奖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如果⼈类要在21世纪⽣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的智慧。
20、“君⼦成⼈之美”中成是的意思。
⼆、选择题。
1、孔⼦的弟⼦约有多少⼈?()A、⼆千B、三千C、四千D、五千2、孔⼦弟⼦中贤达者多少?()A 、70 B、60 C、50 D、723、孔⼦被封为什么王?()A、⽂惠王4、孔鲤是孔⼦的第⼏个⼉⼦?()A、第⼀个B、第⼆个C、第三个D、第四个5、孔⼦⾸创了什么教育?()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6、孔⼦最得意的弟⼦是下列哪⼀位?()A、⼦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7、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B、20C、25D、288、从何时起,《论语》被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A、宋B、元C、明D、清9、《论语》“论”字作何解?()A、说B、议论C、选择语录D、通“伦”10、《论语》中每篇的题⽬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A、每篇的主题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C、每篇第⼀章的主题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11、下⾯哪句话不是出⾃《论语》?()A、四海之内皆兄弟B、吾善养吾浩然之⽓C、已所不欲,勿施于⼈ D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下列不是出⾃《论语》的成语是哪⼀个?( )B、杯⽔车薪C、祸起萧墙D、⼀匡天下13、《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应做如何翻译?()A、遇到贤能的⼈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就要⾃我反省。
论语对比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对比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的是()。
A. 学习的重要性B. 复习的必要性C.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D. 学习的乐趣2. 下列哪句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是指()。
A. 个人品德的完美B. 对他人的爱C. 社会和谐的基石D. 所有上述选项二、填空题4.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________的重视。
5.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与小人在________上的不同。
三、简答题6. 解释《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7. 根据《论语》中的教导,阐述孔子对于“礼”的理解。
四、论述题8. 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解,并说明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五、对比分析题9. 比较《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描述,并分析这两种人格特征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10. 将《论语》中的某些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点。
答案:1. D2. C3. D4. 学习5. 心态6. 孔子在这里强调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从而能够教导他人,这是成为老师的条件。
例如,通过复习历史,我们不仅能够记住事件,还能够从中得到对未来的启示。
7.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外在的礼节,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
8.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主张避免极端,寻求事物的平衡点。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寻求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测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只有老师研究过去,学生才能学到新知识。
B. 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研究过去的知识。
C. 学生应该专心听老师讲解以前学过的知识。
D. 只有通过研究过去的知识,才能掌握新的知识。
答案:D2.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研究虽然辛苦,但是学到新知识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B. 研究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地坚持下去。
C. 懂得研究,可以让人变得快乐。
D. 研究虽然辛苦,但是经过不断的练,会变得简单愉快。
答案:B3.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只有学问广博,并且坚定地追求,反复思考并且用心向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仁慈。
B. 研究虽然重要,但是最关键的是要有仁慈之心。
C. 只有博学和细心之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D. 只有一心追求知识,并且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仁人。
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是提醒我们要善待他人,尽量不去伤害别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是理所应当的。
2. 请简述“事实说话”的意思。
答案:“事实说话”指的是真实的陈述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解释或歪曲。
只有以事实为基础的分析才是有利于真正了解问题的。
第三部分:论文题请以“孟子的人性观”为题,撰写一篇800-1000字的论文。
(此处省略)答案:(此处省略)。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四)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四)16.(2020年丰台期末)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任选一组,回答问题。
A组:①子曰:“,鲜矣仁。
”(《论语·学而》)②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B组: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子曰:“君子,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③子曰:“君子,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横线处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其填写完整,并说明该组句子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解析:这道题大家背下来就可以,是最基础的内容。
答案:A组:⑴①巧言令色②志士仁人⑵关于“仁”学思想。
“仁”是一种高尚道德,为人正直、表里如一;“仁”是坚守正义的品格,为了实现正义的目的,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B组:⑴①文质彬彬②和而不同③成人之美⑵关于“君子”理想。
君子应具有中庸的品行,要内外兼修,文与质统一、表与里统一;君子坚守行事原则,与人和谐相处,却不盲目附和;君子能律己达人,成就美好事业。
17.(2020年石景山期末)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①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 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3分)②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
(2分)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试题解读:①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论语十二章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论语十二章阅读【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乙】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与寒霜,其得岁华深。
何能生羽毛,小枝撑大荫。
我有初栽植,瘦根埋瓦盆。
一为春风摇,叶茂渐精神。
倘舍以异日,滋培以丹铅①。
昼夜勤照管,青青子衿②存。
志士固千载,吾生亦何艰。
有树一丈长,便充百年攀。
不识风云③气,勿为贵人颜。
愿子常自计,勿为人所谩④。
(节选自朱权《栽植》)
【注释】①丹铅:指绘画用的红黑颜料。
②子衿:比喻学生。
③风云:比喻风云气,即志气。
④勿为人所谩:不要被别人的言语所欺骗。
论语试题

《论语》阅读试题一、填空。
1、孔子,名,字,是我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的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意思是。
5、《论语》第六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中的一个成语是,常用义是。
6、《论语十则》中学习方法的句子有:。
学习态度有:。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
8、“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意思是。
读音。
9、孔子在文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0、匹夫不可夺志也”上面一句是。
11、孔子认为生活的最高原则是。
12、孔子提倡哪两种学习方法:。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
1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15、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意思是:;“悱”意思是。
17、请默写《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五句:(1)(2)。
(3)(4)。
(5)(6)。
18、“孝悌为仁之本。
”“悌”是什么意思?19、世纪之交时,75诺贝尔获奖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的智慧。
20、“君子成人之美”中成是的意思。
二、选择题。
1、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A、二千B、三千C、四千D、五千2、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A 、70 B、60 C、50 D、723、孔子被封为什么王?()A、文惠王B、文宣王4、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5、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6、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A、子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7、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B、20C、25D、288、从何时起,《论语》被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A、宋B、元C、明D、清9、《论语》“论”字作何解?()A、说B、议论C、选择语录D、通“伦”10、《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A、每篇的主题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11、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A、四海之内皆兄弟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13、《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如何翻译?()A、遇到贤能的人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论语》阅读附答案(集合6篇)

《论语》阅读附答案(集合6篇)《论语》阅读附答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填写完整。
(写在原文上)【小题4】选文中的有些词句现在已成为成语保留了下来,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小题1】(1)生气、发怒。
(2)真诚、诚实。
(3)迷惑。
(4)凋谢【小题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小题3】人不知而不愠其不善者而改之【小题4】温故知新见贤思齐【小题5】略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愠”,动词,生气、发怒。
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复习的重要性C. 学习与复习的结合D. 学习的快乐答案:D3.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什么思想?A. 谦虚好学B. 尊师重道C. 团结协作D. 个人主义答案:A4.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5.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A. 知识的重要性B.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C. 学习要有乐趣D. 学习要持之以恒答案:C二、填空题6.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道德标准。
答案:仁7. 《论语》中孔子说:“________,不亦君子乎?”表达了对君子的期望。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中的“里仁篇”,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 “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弟子的教诲,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答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理解。
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克己、宽容、诚信等多重含义。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不仅要关心家人,还要关心社会和国家。
同时,仁也要求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论语》中孔子如何论述“礼”的重要性?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礼”,他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
孔子强调,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在社会中能够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阅读训练系列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x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认为孔子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一种迂腐。
B.孔子认为用词不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
C.孔子认为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D.孔子认为刑治是礼治的基础,是礼治的保证。
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1)。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
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
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1分)(2)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3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4分)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3.(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韩愈《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思想相通的一句。
(1分)(2)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
(3分)乙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孔子说“过犹不及”,他不赞成偏激行为,就是让我们不讲原则,四面讨好。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阅读下面《论语》四则,完成第14-17题。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A. 君子义以为质B.士不可以不弘毅C.仁以为己任D.何以文为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A.士不可不弘毅(意志坚定)B.何以文为(文采)C.驷不及舌(四匹马拉的车)D.恭而安(安详)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3分)⑵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3分)17、据上文的相关内容,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3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4分)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___________。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哀公问:“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后人说“咬得菜羹香,寻出孔颜乐”,用一个成语概括“孔颜乐”的核心内涵(1分)(2)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大加赞赏呢请结合上述语段回答。
(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2分)(2)你认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
(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甲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3.(1)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
(2分)(2)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
(2分)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24.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2分)(2)你认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
(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
(6分)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3.(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1分)(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
(2分)乙24.《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
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
(3分)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4.(1)从上述文字中分别找出表达儒家“忠恕”思想的句子。
(2分)忠:恕:(2)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吟咏了许多《论语》中的名句,从中不难窥知《论语》之精义,不难感悟中华文化之精深。
其中有这样一则: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材料二:《礼记·中庸》也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3.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举出实例评价孔子其人。
(4分)《论语》对后代文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诗句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一种重义崇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他们认为富贵如同浮云,聚散不定(或为时短暂,或于己无关),如果明白这一点,自然不会受富贵的诱惑,不会迷失自我,能坚守自己的独立人格。
(写出名句1分,具体分析3分。
如答“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亦可,主要视具体分析给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分)(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3-24题。
(4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课外选文)23.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2分)24.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2分)阅读《论语》中的这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