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练习题

《论语》练习题《论语》十则练习题导语: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练习题。
希望能帮到你!1、填空:(19分)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吾日三省吾身⑶诲女知之乎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6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论语十则课后训练题

论语十则课后训练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人不知而不 yun()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⑴温故知新()。
⑵见贤思齐()。
⑶任重道远()。
⑷三人行,必有我师()。
⑸学而不思则罔()。
⑹思而不学则殆()。
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学而时习之()⑵人不知而不愠()⑶思而不学则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⑴⑵⑶/⑷B、⑵⑶/⑴⑷C、⑵⑶/⑴⑷D、⑴⑶/⑵⑷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⑵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训练二训练二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这本书是记录的书。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1一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三按原文填空:1 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 ,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_____.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四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 解释加点的字: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2 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评估测试练习

《论语》十则·评估测试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传不习乎()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
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 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一)语段点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论语》十则 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则一、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在呼唤诚信的今天,我们如何评价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按提示,用《论语》中的句子填空。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2)如何提高自身修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以及等多方面,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3)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4.下面对课文《《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
B.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五、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6.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九年级(1)班准备举办“走近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
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一填空:1、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5.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四、解释加点的词: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五、翻译句子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4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十则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论语十则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知识掌握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默而识之()(5)诲人不倦()(6)敏而好学()2.解释句子加粗的字。
(1)人不知而不愠()(2)学而不思则罔()(3)思而不学则殆()(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厌()(6)不耻下问()3.请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释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2)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4)默而识之。
________4.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句话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是[ ] A.不要倚仗聪明,而要勤奋学习。
B.不要爱面子,要不懂就问。
C.既要勤奋学习,也要虚心求教。
D.不要摆架子,而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2)“人不知而不愠。
”正确的译文是[ ] A.别人不知道,可我不生气。
B.别人不了解(我),可我并不怨恨。
C.别人无知,可我不恼恨。
D.别人无知,可不知恼恨。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学习好的,不要学坏的。
B.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够做我老师的人。
C.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D.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正确的译文是[ ] A.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自己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哪一样我能有呢?B.默默地识字、不厌烦地学习,不疲倦地教人,这几种我怎能有呢?C.不做声地记录,学习永不满足,教人感到愉快,哪一样我能有呢!D.默默地识字,永不厌烦学习,乐于助人,对于我,能有哪样呢?5.填空。
《论语》,是记录________的言行的书,共________篇。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论语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一、字词知识1、给下面画线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默而识之( )不亦乐乎( ) 诲人不倦( )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2、解释下列画线词: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⑶ 温故而知新⑷ 学而不厌⑸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 吾尝终日不食。
二、句子翻译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已成为人们习惯用的成语,请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达下列成语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2、诲人不倦3、不耻下问4、学而不厌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内容理解下列各句是谈学习态度的,还是谈学习方法的?将序号填入答案中: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学而不厌4、温故而知新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谈学习态度的有。
谈学习方法的有。
四、文学常识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2、《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5、《论语》中所说的子贡是孔子的同学。
( )【参考答案】一、字词知识1、略2、⑴ 同“悦”,愉快。
⑵ 道德高尚的人。
⑶ 温习旧的。
⑷ 因过多而不喜欢。
⑸ 舍弃。
⑹ 曾经。
二、句子翻译1、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2、教别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3、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4、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
形容好学。
5、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三、内容理解学习态度:1、3.5 学习方法:2、4、6四、文学常识1、/2、/3、X4、/5、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
人不知而不yun()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 __ (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 _ (3)任重道远()____________ 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________ 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_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_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 ___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三、阅读题。
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这本书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书。
这本
书是 ____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与《》、《》、《》
合称“四书”。
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考”二
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条语
录的观点相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
自己优秀,那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 ____ ____
5、以上五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礼记.
檀弓》)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
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
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4)昔者吾舅死于.虎()
(5)何为不去.也((6)小子识之()
8、“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_________
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A、顺接 B、转接)
10、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
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___________
12、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__ 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请翻译这句话。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略)
二、选择题。
3、A 4、ABBA 5、D 6、(1)B (2) D、
三、阅读题
A、1、论语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儒孟子大学中庸 2、不断学习、复习相
辅相承辩证统一的。
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4、学习他优点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
5、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6、略
B、7、(1)经过(2)它,指哭声(3)是的(4)在(5)离开(6)记住 8、zhi
9、(A)10、孔子11、丈夫的父亲 12、老虎很凶猛 13、妇人14、苛政猛于虎也。
苛
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