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试题
《论语十则》复习题

《论语》十则1.填空:(19分)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⑷《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⑸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⑹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⑺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⑻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⑼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⑽《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⑾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⑿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⒀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
⒁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⒂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出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诲女知之乎(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6)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练习题

《论语十那么》测试题一填空:(10分)1. 孔子名 , 字 ,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 _________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
《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22分)1.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2。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是 , ,。
3 。
谈“学”和“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5.阐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三、解释以下句中词语的含义:(30分)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 )说:(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和朋友交而不信乎?忠:( ) 信:(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为:( )⑤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罔:()殆:( )⑥由,诲女知之乎!女:( )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 )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 ) 施:( )四、翻译句子:(21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和朋友交而不信乎?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按要求做题:(17分)1.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10分)2.“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2分)3.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分)答案:一、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大成至圣儒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二、1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2 为人谋而不忠乎和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四、⑴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⑶在复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缺点。
《论语》十则练习题

《论语》练习题《论语》十则练习题导语: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练习题。
希望能帮到你!1、填空:(19分)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吾日三省吾身⑶诲女知之乎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6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论语十则课后训练题

论语十则课后训练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人不知而不 yun()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⑴温故知新()。
⑵见贤思齐()。
⑶任重道远()。
⑷三人行,必有我师()。
⑸学而不思则罔()。
⑹思而不学则殆()。
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学而时习之()⑵人不知而不愠()⑶思而不学则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⑴⑵⑶/⑷B、⑵⑶/⑴⑷C、⑵⑶/⑴⑷D、⑴⑶/⑵⑷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⑵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训练二训练二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这本书是记录的书。
论语十则练习题

《论语》十则班级姓名学号1.填空:(19分)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吾日三省吾身⑶诲女知之乎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6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4分)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龙文真题答案5.玷污功勋诅咒6.pátuì7.(1)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总有些人丢弃理想,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有理想,庸庸碌碌醉死梦生。
《论语》十则 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则一、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在呼唤诚信的今天,我们如何评价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按提示,用《论语》中的句子填空。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2)如何提高自身修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以及等多方面,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3)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4.下面对课文《《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
B.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五、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6.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九年级(1)班准备举办“走近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
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一、填空:1、孔子名, 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着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
5、“四书”分别指: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5.在大连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我们由衷地欢迎大家来大连!”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三、解释加点的词: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乎温故.罔.殆.诲女.是知.也弘毅.四、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2、阐述学习态度的句子:3、阐述品德修养的句子:4、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论语十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8、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论语十则练习题一填空:1、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2、《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着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四书”分别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试题及答案《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翻译下面句子。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什么?1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那句话来说明?16.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什么?17.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什么?1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什么?19.阅读下列《论语》中的句子,把序号填入空格内。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学而时习之。
④默而识之。
⑤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过关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1.填空:(43分)
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
名,字,时期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4)《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
是:,;
(5)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是:,。
(6)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8)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
话:,。
(9)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是:,。
(10)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11)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
说:,。
(12)《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是:,,。
(1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诲女知之乎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
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于:)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2分)
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请写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6分)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4分)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4分)
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
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丘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Lún yùn xǐnɡ wǎnɡ dài
3.⑴“说”通“悦”, yuè愉快。
⑵无
⑶“女”通“汝”,rǔ你⑷“知”通“智”,zhì智慧
4.⑴生气、发怒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⑷听从,采纳⑸年⑹大概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
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