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论语十则》word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10课《论语》十则随堂练习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论语》十则随堂练习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论语》十则随堂练习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第一部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6分〕论.语〔〕不亦讲.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5分〕«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讲明以下词语的意思:〔8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讲乎〔讲:〕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⑷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新:〕⑸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罔:殆:〕⑹不知①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⑺见贤思齐焉〔齐:〕⑻士不能够不弘毅〔弘毅:〕4.翻译以下句子:〔4分〕⑴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请分不就三个方面各举一那么。

〔5分〕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6.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三例,并加以讲明。

〔3分〕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讲:〝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存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4分〕第二部分: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讲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⑶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⑷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为政»〕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一、积累与巩固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吾日三省.吾身()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为人谋而不忠.乎()④见贤思齐.焉()3.填空。

①《论语》的“论”字读,《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字,是时鲁国陬邑人,我们古代伟大的家、家。

③子曰:“,可以为师矣。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二、探究与体验(一)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加解释。

通,意思是:通,意思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士不可以..不弘毅B.仁以.为.己任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把文中的成语摘抄在下面。

ABCD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宋濂苦学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嗜.()走.()以是..()假.()7.翻译句子。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8.谈谈你读本文后的感受。

答案一、积累与巩固1.略 2.按一定的时间快乐;每天泛指多次;尽心竭力;相同。

3.lún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家;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探究与体验(一)1.女汝你知智智慧 2.B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无;死而后已。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亦说.乎(4)、温故.知新(5)、思而不学则殆.(6)、是不可以不弘毅..2、下列加点词读音和解释不通的是()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自省.也C、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4、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人不知/而不愠C、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7、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8、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四个:9、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10、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11、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1、(1)、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满足(3)、通“悦”,愉快,高兴(4)、旧(知识)(5)、有害(6)、刚强,勇敢2、D3、B4、A5、(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3)、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6、A7、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9、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自己也有)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1一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三按原文填空:1 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 ,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_____.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四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 解释加点的字: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2 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十则word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十则word同步练习

《论语》十则练习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就有道而正.焉正:正确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了解,知道C.愿无伐善,无施.劳施:表白D.知者动.,仁者静动:活动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可谓好学也已B.知之者不如好知者C.饭疏食、饮水D.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就有道..克己复礼..D.一日..矣C.敝之而无憾..而正焉B.乐亦在其中4.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______,____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是____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保存在__________一书中。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

(2)《论语》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其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愿:愿意。

B.敝.之而无憾敝:破,坏。

C.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

D.颜渊、季路侍.侍:侍奉。

7.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A.少者怀之B.愿闻子之志C.敝之而无憾D.择其善者而从之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论语十则试题(含答案)

论语十则试题(含答案)

论语十则试题一、基础驿站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愠( )罔( )殆( )诲( )弘( )凋( )恕( )勿( )施(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为人谋而不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见贤思齐焉(4)吾与点也(5)富而可求也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2)诲女知之乎(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下列对课文句子翻译错误的有一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D、“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体散文,是记录的书,共。

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2)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二、综合园地6、选择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

忠,尽心。

)B、传不习乎(习,复习)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即省自,检查自己)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宽恕)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孔子用于实践的思想的句子是。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人教版语文七上《〈论语〉十则》word同步测试

人教版语文七上《〈论语〉十则》word同步测试

第10课《论语》十则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

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并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1、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文化的魅力。

2、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__________和的言行的一部书,共篇。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 ,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愠.()三省.()罔.()殆.()凋.()诲女..()()恕.()焉.()是知.也()弘.毅()3、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之C、士∕不可以∕不弘毅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背诵全文,积累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做好读书笔记。

二、课内探究1、“学而”章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

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

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2、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3、《论语》“诲汝”章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

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勿施于人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____篇,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春秋末期_____国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热情的上海大学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

而奥巴马也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论语》经典名言来概述中美外交关系的继往和开来。

5.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诠释这份情怀。

6.《〈论语〉十则》中认为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8.《〈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自贡及后人待人接物和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11.孔子认为人是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学而.
时习之
.善者而从之
而恕乎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之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_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
2.诲女知之乎(“女”通“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_”)
3.是知也(“知”通“_______”,可译为“__________”)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 人不知而不愠.愠:
2.吾日三省.吾身省:
3.学而不思则罔.罔:
4.思而不学则殆.殆:
5.见贤思齐.焉齐
6.士不可以不弘.毅弘:
7.死而后已.已:
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
9.其恕.乎恕:10.温故而知.新故:11.诲.女知之乎诲:12.交而不信.乎信:
六、古今异义
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尊称
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朋古义:指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好的人
是古义:这,这样今义:表示判断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七、问答题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的是什么道理?对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你怎样看到这一观点?
3.“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5.文中的“朋”、“君子”、“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样的人?
6. 《论语》一书可说是字字珠玑。

请你多加积累玩味,摘录其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写在下面。

7.读了《〈论语〉十则》后,你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七.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

A.学而不厌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
E.诲人不倦
F.学而不思则罔
1.“____”,这句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

这是不正确的。

2.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______________”,对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该持有这种态度。

3.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

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

所谓“________”,这话一点也不假。

4.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____。

《论语》十则练习答案
一、1.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0 儒《大学》《中庸》《孟子》 2.丘仲尼鲁思想教育儒二、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 5.同4 6.同3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同7
三、而:①并且②却其:①他们的②大概之:①学习的知识②助词,不译③的知:①了解②知道③明白④通“智”,聪明,智慧五、1.生气,发怒 2.自我检查,反省 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4.危险,有害 5.看齐 6.刚强7.停止8.凋谢9.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0学过的知识11.教诲,教导12.真诚,诚实
六、1.这一句借物喻理,讲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感受:人要像松柏一样坚韧刚强,遇到困难不畏缩,要愈挫愈勇。

2.这一观点是儒家“仁”的思想的重要部分,由己推人,凡事不强人所难,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设身处地的去想,就会感到它的可贵。

3.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4.①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②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5.“朋”指代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君子”指代的是道德高尚的人“士”指代的有政治抱负的人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

孔子桌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谦逊的态度。

7.在学习中一定要谦虚,多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实事求是。

这样才会进步。

七、1.C 2.A F 3.B 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