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论语十二章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整理2021

53篇理解性默写整理一、《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十二章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十二章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论语十则》十二章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二、《鱼我所欲也》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五、出师表(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1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复习第一篇:论语十则复习《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的言行。
全书共()篇,是()体散文。
它与()()()()是合称“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人物。
2.结实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⑪学而不思则罔()⑫思而不学则殆()..⑬温故而之新()⑭择其善者而从之()......⑮学而时习之()⑯不亦君子乎()....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⑱人不知而不愠()⑲其恕乎()..⑳不亦说乎()⑴吾日三省吾身().....⑵见贤思齐焉()⑶是知也()...⑷松柏之后凋也()⑸勿施于人()..⑹吾日三省()⑺必有我师焉()..3.找出文总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⑪()通(),()⑫()通(),()4.用原文语句回答;⑪孔子讲述求学能获得乐趣的句子是:⑫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句子是:⑬讲述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⑭讲述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君子之风的句子是:⑮讲述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才能增长才干,得到快乐的句子是:⑯指出只要虚心学习,到处有老师的句子是:⑰文中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⑱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十则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则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XXX,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XXX,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XXX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1、XXX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学而》里XXX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3、XXX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4XXX说:“温学过的知识,能够取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能够凭借这一点去当(他人的)老师了。
”5、XXX说:“只研究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研究,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XXX说:“何等贤德啊,XXX!”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他人都不克不及忍受这种穷困贫苦,XXX却不改变他(爱好研究)的乐趣。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1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加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5.子曰:“由,诲女(rǔ,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呀!教给你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翻译:
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
4、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
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
9、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
10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12、“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1]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翻译:
1、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
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
3、孔子说:“回顾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经验。
因此,你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
5、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美德的人,你就想和他一样好;当你看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就要反省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
7、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
8、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
9、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枯萎的。
”
10、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