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论语》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论语》课件ppt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 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 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 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 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 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
注: 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之)


矣。”

凭 (这一点) 做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 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为政》)
课文朗诵
诵读课文,划分节奏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 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 而不 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 毅,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读书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表并列,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 而且 当作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停止 [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 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 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共39张)ppt87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共39张)ppt87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 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 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 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 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 《〈论语〉十则》。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 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 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 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 (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 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 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一些 文言小故事,因此在教师的帮助 引导下借助注解能了解文章大意。 但仅仅把重点放在“熟读、牢记” 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师的 恰当引导下,学生从字面意思深 入到文本当中,相信学生有这个 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论语》的有关指示,明确 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 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 用法。 3.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 句意。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 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 要求 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 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 全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件.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改正。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 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 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逝,流逝。 斯,这,指河水。 舍,舍弃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 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 遇到事情不迷惑,五十岁就知道哪 些是不能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 时能广泛听取多种意见,七十岁可 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告诫我们:道德的修养非一朝一夕的事,需长期 学习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枕:做枕头。 之:代词,代胳膊。 乐:乐趣。
如:像……一样。
亦:也,就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 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行:行走。 必:必定。
之:代词。
择:选择。 其:代词,代同行的人。 善:优点。 从:学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 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温故知新(成语):
•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 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 好地认识现在。
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子曰:“见 贤
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 要想着向他看齐
xĭng
见 不贤 而内自省也。”
虽执鞭之士,
即使是低微的官职,
hào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我也尽力去做。 如果不能获得,就从事我爱好的职业。”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 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
yuè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点)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看见 不优秀的人 就要从内心反省自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 有一句话 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
shù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 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任重
而道远”
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向往的, 不凭仁义之道
wù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讲仁义道德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道德。”
子贡问君子。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优秀课件(34页)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优秀课件(34页)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字词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松柏之后凋 择其善者而 ……
其恕乎

不知而不愠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 罕》
松 柏
(君子)
常 青
(保持节操)
岁 寒 (困难)
其他树木
(小人)
凋落
(变节)
译文:
孔子说:“寒冷的冬天,然 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 灵公》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 伯》
重点字词:士、弘毅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译文: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 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 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 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 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迷惑
辨正统一
思考
有害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 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 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 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论语十则PPT课件178人教版共55张PPT

论语十则PPT课件178人教版共55张PPT

孔 子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 圣人 ”,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他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迷惑而无所得
有害而无所得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顺接连词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1、而:
2、乎:
3、朋: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志同道合的人
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一、二、三、四、五则
个人的品德修养
第一、 四、五、六、七、八、九、十则
关于孔子思想“仁”的:第八、十则
谈学习方法的句子: 谈求知态度的句子: 谈修身做人的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课件(共5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课件(共50张PPT)

松柏
(君子)
岁寒
(困难)
其他树木
(小人)
常青
(保持节操)
凋落
(变节)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 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 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 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
“忠”—— 做 “仁”
“恕”——不做
练一练
问答题
通假字 说 —— 悦 女 —— 汝 知 —— 智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却,表示转折 就《论语•为政》
试试自己来翻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同“汝”, 你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 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是每天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 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文言知识
❖ 流传至今的成语 ❖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
四、背诵全文
❖1、作家作品类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成语类

七级语文上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通用)

七级语文上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通用)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p2u0ru2s1. N/5u/ll1a2ia5c/u1lis2/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习:体悟、实践。
不 亦 君 子 乎 ? ﹄
亦 乐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
亦 说 乎 ?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
子 曰 : ﹃ 学 而 时 习 之 ,

可 以 为 师 矣 。
曰 : ﹃ 温 故 而 知
﹄新

不 如 学 也 。 ﹄
终 夜 不 寝 , 以 思 , 无 益 ,
子 曰 : ﹃ 吾 尝 终 日 不 食 ,
不 ﹁文﹂也?﹄亦说乎?有朋自远思而不学则殆。不善者而改之 方﹄﹄ 来 ,
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子曰:﹃学而时习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 论语》
1 关于孔子 2 关于《论语》 关于《论语》
2
3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字词解释,内容理解 字词解释 4练习 练习 5讨论 讨论
6文言文翻译方法
返回
(1,2, 3, 4, 5, 6, 7, 8, 9, 10)
孔子(前 孔子 前551~前479), 前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千古圣人” 思 想家之首。 想家之首。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
下一则
返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数, 虚数,几个人 走 他们的优点 他们的优点 顺从 好的方面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改正不足 虚心求教 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取长补短
返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 悦”愉 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而 不 愠,
按时
了解
不亦君子乎?”

怨恨,恼恨 怨恨 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理解
返回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理解 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讨论学习方法 不断实习,方能牢固 学习之乐 不断实习 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方能牢固 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 人生之乐 远道而来 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切磋促进 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 提高修养 自求长进 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不怨他人 提高修养.
下一则 返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
时光) (时光) 像 这代河水 流逝 不舍昼夜。” 舍弃
理解:讲学习态度 理解 讲学习态度 一寸光阴一寸金,逝者不可追 一寸光阴一寸金 逝者不可追, 逝者不可追 要珍惜宝贵时光。 要珍惜宝贵时光。
下一则 返回
河流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曾经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下一则 返回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 是 教诲 的道理) 你 (的道理)吧 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代词, 代词, 通“智” 这 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也 译作“ 固定句式 是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要老实谦虚 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不懂装懂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思无益, 不如学也. 思无益 不如学也
返回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1.你喜欢哪一则 你喜欢哪一则? 你喜欢哪一则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返回
=于之 于之 在其中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之。”
下一则
返回
子曰:“知


不如 比不上
(对待任何学问和事业)的人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 为乐 爱好喜爱 认为……是乐趣 认为 是乐趣
理解:讲学习态度(要好之、乐之) 理解 讲学习态度(要好之、乐之) 讲学习态度 唯会寻学习乐趣,方能学大成 方能学大成. 唯会寻学习乐趣 方能学大成
下一则
返回
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 =以何,为什么 叫做 以何, 以何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聪明 以……为耻 为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是,因此 以是, 以是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勤奋好学, 勤奋好学,谦虚好问 下一则
返回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记 厌倦,满足 厌倦 满足 不倦,何有于我哉!” =于我有何哉 于我有何哉 疲倦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睡觉
用来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返回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三人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论语》 语录体散文,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儒家的重要经典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新, 可
旧的(知识) 旧的(知识) 领悟
以 (之) 之 为 师
可以
矣。”
凭 (这一点) 做 这一点)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常复旧课 领悟新知。 领悟新知

下一则 返回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方能有所得。 方能有所得
注:孔子讲的学习 包括礼(礼节 、乐(音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 礼节)、 音乐) 孔子讲的学习 包括礼 礼节 音乐 射箭)、 驾车 驾车)、 射(射箭 、御(驾车 、诗、书。既要学书本 射箭 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下一则 返回
子曰:“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