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脯氨酸肽酶检测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肝纤检查是一种检查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肝纤检查报告是医生依据检查结果所制作的报告,它包含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指标和术语,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
那么肝纤检查报告具体应该怎么看呢?本文将从检查指标、正常值范围和异常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检查指标肝纤检查常见的指标有:FibroScan、ElastPQ、Fibrosis-4指数(FIB-4指数)和AAR(AST/ALT比值)等。
这些指标都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那么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呢?1. FibroScanFibroScan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超声探头,对肝脏进行超声测量,直接测量肝脏纤维化程度。
FibroScan的结果用kPa作为单位,一般范围在0~25kPa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肝脏纤维化程度越高。
2. ElastPQElastPQ是一种比FibroScan更新的检查方法,它采用了多点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
ElastPQ结果也是用kPa作为单位,数值越大,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3. Fibrosis-4指数(FIB-4指数)FIB-4指数是一种简便的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它可以简单地通过抽血检测后计算而得。
FIB-4指数的正常范围是0.5~1.3,如果FIB-4指数越高,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4. AAR(AST/ALT比值)AST和ALT是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虽然它们不能直接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但是它们的比值(AAR)能够辅助肝纤维化的诊断。
一般来说,AAR的正常范围在0.7~1.5之间,如果AAR越高,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二、正常值范围肝纤检查报告中,不同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是不同的。
在正常情况下,FibroScan和ElastPQ的结果一般都应该在0~7kPa之间;FIB-4指数的正常范围在0.5~1.3之间,AAR的正常范围在0.7~1.5之间。
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验

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验肝纤维化又称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病理组织学上是由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肥大等三者穿插混合而成的病理变化。
随病情发展,使肝脏小叶正常结构逐渐被改建的假小叶和肝细胞再生结节取代,肝脏终于萎缩改变。
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通常用于判定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活跃状态和程度,主要有下列方法:①形态学方法,通过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而定;②组织生化法,用生化法测定肝组织中脯氨酰羟化酶,此酶参与不溶性胶原的形成,在酒精性肝病中随病情进展而增高;③血清中羟脯氨酸、脯氨酰羟化酶、N-乙酰-β-葡萄糖胺酶(NAG)及Ⅲ型前胶原肽(PⅢP)等测定,目前认为PⅢP最有意义。
迄今为止,常规肝功能试验尚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蛋白电泳上β-γ桥的出现对肝硬化具有特异性,但仅于肝硬化后期,且主要为酒精性肝硬化。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间质的结缔组织增生,其成分主要为胶原蛋白,还有各种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测定血清中这些成分和其降解产物,以及参加代谢的酶有助于诊断肝纤维化。
(一)胶原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胶原类型多种,目前认为在肝内至少有Ⅰ、Ⅲ、Ⅳ、Ⅴ和Ⅵ型,以Ⅰ和Ⅲ型为多。
早期肝硬化以Ⅲ型胶原增多为主;晚期以Ⅰ型为主。
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即层板素)等非胶原蛋白,在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血清中亦明显升高。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是前胶原Ⅲ(PCⅢ)在氨基肽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其含量能反映Ⅲ型胶原的代谢情况,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一种检验指标,但其在CPH、CAH、PBC及血色素病、酒精性肝病及其他各种肝病中均有增加。
(1)测定: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参考值为8.9±2.0μg/L。
(2)临床价值1)测定PⅢP不仅可帮助早期诊断肝硬化,并能无损伤地观察病程演变过程,可靠地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和程度,有助于判定慢性肝病的预后及观察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γ干扰素受体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
论 著 ・
慢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肝 组 织 中 干扰 素受 体 与 肝 纤 维 化 指标 的相 关 性
李静 卢建 华 叶 立红 郭 明芳 苏 国权 李 昱晓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乙型肝 炎患者肝组 织中 7 干扰 素受体 与肝 组织病理 学、 清肝 纤维化指标 的关 血
链组成 的原胶原分子形成 。原胶原蛋 白中脯氨 酸和赖氨酸经
过脯氨酸羟化酶 和赖氨 酸羟化 酶的羟 化作用 是使原 胶原 蛋 白
转变为胶原蛋 白的关键步骤【 。H P是 胶原蛋 白的主要成 份 , 8 R ]
ivle n fp nlmmaoyctkn s n ov meto mif a tr yo ie .Am s iCalMo il 9 7, JRepr l lBo,19
1 1 7 1 3. 6: 8 . 9
在胶原蛋 白中占 1 .%, 34 是脯氨酸 羟化作用的产物 。由于 H P Y
在弹性蛋 白中占极 少量 , 其他蛋 白中均不 存在 , 因此 它 能较好 反映早期全肺胶 原增 加及胶 原代 谢 的状况 。测定 肺组 织 中
H P的水平 , Y 可直接反映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 的能力 。 J
维普资讯
1 5 02
河北医药 20 07年 1 0月第 2 卷第 1 9 0期
5 l5 2 6 -6 .
H bi dclora,c 20 ,o 2 , o 1 ee Mei unlO t 07 V l 9 N .0 aJ
伤及纤维化过程 中发挥作用 。 J
4 3—4 4. 0 — 0 4 4 5 5 5 6. 4 S lh D,F r k wa K,T a ae uu a s o MS,e 1 lv td e p e soio n oh l 一 t a .E e a e x rs ir fe d t ei 1 n a d e d t ei -o v rig el l e 1 i d o ah cp l n r b o i:p s il n n oh l c n e t l yl - n iip t i u mo ay f r ss o s e n n z l i b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组织发生了异常的纤维化过程,可导致肝功能受损以及其他严重的肝病。
肝纤检查报告是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肝纤检查报告。
一、检查项目及结果肝纤检查报告通常包含多个项目,如肝脏超声、肝功能指标、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等。
首先,仔细查看每个项目的检查结果。
肝脏超声一般标注肝脏大小、肝囊肿、肝实质回声、血流情况等内容。
而肝功能指标则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
此外,还需要留意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其他相关指标。
二、判断纤维化程度根据肝纤检查报告中的各项指标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一般来说,肝纤维化程度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F0至F4。
F0代表无纤维化,F4代表肝硬化。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METAVIR评分、Ishak评分等,这些评分体系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三、纤维化标志物的分析除了常规检查项目外,肝纤检查报告还可能包含一些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例如血清肝透明胶原二十分之三(HA)、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GP)等。
这些标志物的改变可以帮助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对于这些指标的具体解读和建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四、与临床表现的关联肝纤检查报告的结果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与纤维化有关的症状可能包括肝脏胀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同时,还应考虑是否伴随有其他肝病,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脂肪肝等。
只有结合临床表现,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五、随访和治疗建议根据肝纤检查报告的结果,医生会对患者提出相应的随访和治疗建议。
一些轻度和中度的纤维化患者可能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而对于重度肝纤维化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六、注意事项在阅读肝纤检查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每个指标的参考范围,以了解结果是否正常。
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

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肝脏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产生于肝脏损伤和炎症的情况下,导致肝脏损伤区域的瘢痕化和纤维化。
长期的纤维化会导致肝脏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肝硬化。
肝脏纤维化过程中,许多酶类和分子借助其特殊机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酶物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的健康及纤维化程度。
这些酶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是否有肝脏纤维化,还可以用来估计肝脏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因此,在了解几种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的同时,也更应该认识到其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丙氨酸转移酶,简称 ALTALT 是肝脏细胞中最重要的酶之一,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当肝细胞损伤或死亡时,ALT 就会释放出来。
ALT 表示肝脏细胞的损伤程度,其测定值与肝脏细胞的损伤成正比。
ALT 的测定值升高表明肝脏受到了损伤,但肝脏纤维化的病情比较严重时,ALT 有时会降低,这是因为ALT的释放来自活细胞,但肝纤维化时,肝细胞数量减少,因此ALT也会降低。
随着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肝细胞损伤的程度逐渐加重, ALT 值也逐渐增高。
2.天冬氨酸转移酶,简称 ASTAST 是全身性分布的一种酶,但肝脏中 AST 的含量相对较高。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AST 可以释放出来,因此AST 的测定值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在肝脏正常情况下,AST 和 ALT 的比值接近1:1,但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AST/ALT 比值通常大于1.0。
所以,AST/ALT 比值是判断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3.碱性磷酸酶,简称 ALPALP 是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中产生的一个酶。
当胆道遭受破坏或者阻塞时,胆汁难以流动,即可造成胆酸积聚,进而促使ALP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因此,ALP 的测定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的损害和梗阻情况,但ALP 的升高不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特异性指标。
4.γ谷氨酰转移酶,简称 GGTGGT 是肝脏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的一种酶,肝脏细胞受损时,会导致 GGT 的升高。
肝纤维化的检测项目及其临床价值

肝 豆状 核变性 、药物性 肝病 、慢 性胆 道感 染 、原发性 硬 化 性胆管炎 、慢性 心力衰竭 等 。其 中 ,在我 国最 常见 的是慢 性 乙型肝 炎。在各种致病 因素 的作用下 ,肝细胞发生 变性 、 坏死 ,杂 的病理 生理过程 ,大量 的细胞外 基质 在肝 内沉积 ,纤 维组 织增生 ,导致肝纤维 化 。肝纤 维化 的病理 特点 为汇管 区 和
它可受肝脏炎症 活动 指数的影 响 ,在急性肝炎时亦可升 高。 由于血清 P P水平 与 P ⅢN cⅢ呈正相关 ,故临床上较常进行 操作较为简单 的 P cⅢ检测 。R A检 测 P I cⅢ水 平等 于或 大 于 1 g L时 ,提示存在肝纤维化 。 8 / 2 3 血清 Ⅳ型胶原 的检测 . 因Ⅳ型胶原在合成 代谢过 程 中无 需去 除端肽而 沉积 于 细胞外基质 ,故血清 中Ⅳ型胶 原 的含量升 高反映 了肝血 窦 基 底膜的更新率加快 。基础 和临 床研 究 均发 现 ,血清 Ⅳ型 胶 原水平和肝纤维 化 、门静 脉高压 程度 密切 相关 ,而与肝 脏 炎症 活动指数关 系较小 。RA检 测肝纤 维 化时 Ⅳ型 胶原 I 水平大于 10 / 。研究表 明,血清 Ⅳ型胶 原的检 测对判 4 异 L 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均具 有较 高的敏感 度和特异度 。 2 4 血清层粘连 蛋白的检 测 . 层粘连蛋 白 (a ii,L m) 和 Ⅳ型胶 原 是基 底膜 的 1mnn a 主要成分 ,它们对于 细胞 的生 长 、分化 及 运动具有 调节 作 用。血清 中 L m水平与肝纤维化 程度及 门静脉 压升高程 度 a 密切相关。RA检测 L m水平大于 10 / I a 8 g L时 ,提示存 在
肝纤维化指标四项

肝纤维化指标四项肝纤维化是一种伴随多种慢性肝病的肝脏病变,是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然过程。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主要用来检查肝病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是衡量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那么?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分别是:1.PCⅢ(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容量与肝纤程度相同,并同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有很大关系。
Ⅲ型前胶原与肝脏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没有特异性,另外器官纤维化时,Ⅲ型前胶原也上升。
连续PCⅢ上升的慢活肝,提示病情也许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Ⅲ型前胶原降至正常可预示病状舒缓,说明Ⅲ型前胶原不仅在肝脏纤维化初期诊断上有价值,肝纤维化四项在慢性肝病的预后断定上也有意义。
正常范围<18ng/mL。
2.IV-C(IV型胶原):为组成基底膜主要要素,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容量提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肝纤维化四项是肝纤的前期标志其中一个。
正常范围30-140ng/mL。
3.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独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脏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有很大关系,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显著提高,LN也能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显著。
肝纤维化四项正常范围50-180ng/mL。
4.HA(透明质酸酶):是基质成份其中一个,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正确灵敏地反应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脏细胞损伤情况,有认为本标准相对肝脏组织活检更可以完全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标准。
肝脏纤维化四项正常范围<120ng/mL。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肝病专家提醒,乙肝患者必须要定期做检查,并及时做治疗,只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很好的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肝纤维化指标不正常是否一定是肝硬化?

龙源期刊网
肝纤维化指标不正常是否一定是肝硬化?
作者:毛远丽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0期
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因此,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中间阶段,实验室肝纤维化指标的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患了肝硬化。
为了做好肝硬化的防治,实验室进行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除用病理肝穿、B超、CT、MRI等诊断肝纤维化外,实验室诊断主要是血清学检查。
其主要指标有以下几类:
1. 胶原或其末端多肽:包括Ⅲ型原氨基端肽(PⅢP)、Ⅳ型胶原(PCⅣ)、Ⅳ型胶原C 端原肽(CⅣ/PC)等。
2. 胶原相关酶,包括脯氨酸羟化酶(PH)、脯氨酸肽酶、单胺氧化酶。
3. 糖蛋白:主要是层黏蛋白(LN)。
4. 蛋白聚糖,又称糖胺多糖,主要是透明质酸(HA)。
测定它们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储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
如果它们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以上这些血标志物分析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某一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不能完全确定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在肝内含量仅仅是整体含量的一小部分,同时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能造成某一指标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脯氨酸肽酶检测
发表时间:2011-07-12T11:31:02.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秦忠琦[导读] 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特别强调各临床实验室应根据ROC曲线确定诊断某类疾病适当的临界值[7]。
秦忠琦(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辽宁沈阳 110016)【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031-02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脯氨酸肽酶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使用灵敏的、特异的指标早期预测肝纤维化是预防肝纤维化的关键。
肝脏穿刺活检一直是重要依据[1],但是由于它的创伤性和局限性,常规检查尚存在困难,因此非侵入性的间接诊断指标更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有研究认为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过程中PLD的变化情况,来确定PLD的检测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我们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沈阳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实验检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沈阳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91例,其中男124例,女67例,年龄12~66岁。
按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期,S0-1期(无明显肝纤维化)101例,S2-4期(明显肝纤维化)9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入院前无其他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3)排除肝癌和器官移植;(4)排除脂肪肝和酒精肝。
以上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肝炎诊断标准[2],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方面均有可比性。
1.2方法静脉真空采血2ml,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血常规检查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美国贝克曼公司);静脉真空采血5ml,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生化指标,用717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日本日立公司)。
PLD(脯氨酸肽酶)活性测定采用脯氨酸肽酶ELISA试剂盒(上海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说明操作。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描述结果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
连续性变量用Mann-Whitney U Test分析;分类性变量用x2检验。
利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确定最优截断点,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ROC)和各截断点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Youden指数等。
2 结果
2.1 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患者各指标比较(表1)在S0-1和S2-4不同分期中,除了性别、Hb、TP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2.2 血清ALT,AST,AST/ALT和PLD活性的ROC曲线面积和最优截断点 ALT、AST、AST/ALT比值和PL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4,0.648,0.655和0.807。
PLD的AUROC最大,其95%的可信区间为0.739~0.874。
最优截断点约为1250 U/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6%和75.2%。
2.3 不同截断点PLD特征(表2)列出PLD在不同截断点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
如果以PLD≤1250 U/L作为无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PLD≤1250 U/L的99中有77人诊断正确(77.8%);PLD≥1250U/L 的92人中有68人具有明显肝纤维化(7
3.9%)。
当PLD≤1300 U/L的Youden指数为0.5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0.2%,当PLD≥1400 U/L的Youden 指数为0.5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
4.4%和91.1%,与最优截断点为1250U/L时比较,灵敏度降低,但是特异度增加。
表2 血清PLD在不同截断点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