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优秀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优秀读后感•相关推荐《人类群星闪耀时》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群星闪耀时》优秀读后感1《人类群星闪耀时·决定人类命运的十个瞬间》是由奥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本历史传记,这里面讲述了(他认为的)对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是个时刻,包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太平洋的发现、韩德尔的复活、鲁热的《马赛曲》、黄金国的发现、争夺南极、列宁回到俄国、歌德的《玛丽恩巴德悲歌》、飞跃大洋的第一次电报和滑铁卢战役这十个瞬间。
作者用一种幽默但客观的方式叙述了这些对历史演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是“太平洋的发现”。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传奇冒险家巴尔沃亚的故事。
首先,巴尔沃亚作为一个偷渡客藏在一个大木箱中混到了船上,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放逐了原来的船长,成为了拉丁美洲的一位殖民者。
接着,他因为想当总督而放逐了西班牙皇室派来的继任总督,闯下大祸。
他知道西班牙皇室会来追捕他,于是他就先报告了黄金国的传闻,然后加紧步伐要去找到它,这是他第一次“在不朽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
几个星期之后,他成功地发现了“黄金国”和新大洋——太平洋,可是西班牙的皇室派来了一位法官——要把他就地处决,于是他带上兵马,要去征服黄金国,第二次“在不朽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
但是这个计划却被皇室派来的他的继任者,也是“黄金国”秘鲁的征服者弗朗索瓦叫停,他被“友好地”请回自己的营地,在那里,弗朗索瓦把他当场处决,巴尔沃亚就这样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这一个故事是有两面性的。
巴尔沃亚发现了黄金国,这很伟大,从这个角度讲除掉他应该是不明智的。
可是他如果没有被弗朗索瓦除掉,依据巴尔沃亚的性格,他迟早会除掉弗朗索瓦。
而巴尔沃亚指挥不了弗朗索瓦的军队,也就不可能征服黄金国(即秘鲁),所以这么讲除掉巴尔沃亚又成为一个明智之举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有时一个失败者可能会受到讽刺与嘲笑,但某种情景下会赢得更大的尊重与崇敬。
——题记《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作家茨威格所书写的14个故事,展现了人类社会的闪耀时刻,转折关头。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争夺南极这一篇目。
100年前,挪威国王、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舰长斯科特之间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南极争夺战,看谁先到达南极,当斯科特与队友到了未知的南极后,他们才发现阿蒙森已经到了。
在精神的打击下,失望的斯科特和队友踏上了返程之路,谁知此时死神开始降临,队员一个个离开了,最终斯科特与队友也死在苍茫南极之中。
斯科特虽然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可是他为了国家的荣誉而奉献出了一生,虽然丧身于南极之中,但他的胆识与品质依然在南极上空盘旋闪耀!斯科特的经历与起伏,铸就了他坎坷而又与众不一样的一生。
每个人的呱呱落地,都代表了这一新的独立的个体的产生,有些人虽然不断创新,可是却以成败造就不一样的人生;还有一些人,只谋求便利,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盗版的人生。
捷径有时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原创更是对自我的信任与肯定!壮烈的牺牲,虽死犹荣,无穷的斗志会从中得到激发,轻易的成功只会增长人的虚荣心,在与命运、与现实作斗争时,更能体现人类高尚的灵魂!当人们将国家利益和荣誉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利益而奋斗时,即使被苦难消耗了所有气力,依旧能够闪耀着期望的光芒。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2《人类群星闪耀时刻》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我读了文中的作者介绍中是这样写道:文学大师讲述最不可思议的历史转折。
“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
这本书讲述了不一样时期不一样人物对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
第一篇是讲述了中世纪欧洲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故事,其中的许多令人憎恨而又可笑的荒唐的事情。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9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9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9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只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这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给我最初的记忆。
我被震撼了,被茨威格笔下的历史,被茨威格笔下的群星闪耀时,对!我要去买这本书,把她紧紧抱住,感受书中的每一次惊心动魄,汲取书中的每一份历史养料。
我要深深地,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献上我的膝盖,我要深深地,为茨威格,与他笔下的十四星辰献上我的膝盖。
看历史,最吸引人的,是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而茨威格是一个神奇的”史官“,他会把这些神奇的时刻像放电影一样,放在我们眼前。
而这些时刻中最吸引我的一个,便是敞开的凯尔卡门所呈现的。
攻克拜占庭!如此伟大的事件,决定性的因素,竟是一扇敞开的凯尔卡门。
由于“无法理解的疏忽”,这扇门的景象却是像”礼拜天似的一片和平”,好了,胜局已定,就像茨威格所写:“在历史上就像在人的一生中一样,瞬间的错误会筑成千古之恨,耽误一个小时所造成的损失,用千年时间也难以赎回。
”是的我会为我想说的,这个神奇的时刻献上我的膝盖,因为他教会我,千万不要疏忽任何一个潜在的错误!茨威格精彩地重视着平庸之辈的平庸:“这一分钟掌握在被格鲁希神经质的揉碎了的写着皇帝命令的那张纸的双手之中”每一次读《滑铁卢的一分钟》,我都会感叹并想象,若是格鲁希不在固守那张纸上的命令,世界又会怎样?拿破仑会统治整个欧洲吗?格鲁希会出名吗?而讲述者茨威格只是对我们说:"命运始终只需要天才,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人物。
命运鄙视地将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那我在这要把膝盖献给命运女神诺恩斯了,茨威格把它的话传达的刚刚好抓住那个机会,不要畏首畏尾。
读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看着封皮上闪耀的群星,我久久不能自拔,满怀理想主义的威尔逊,敞开的凯尔卡门,平庸的格鲁希,复活的亨德尔,大师西塞罗,英雄的瞬间,一切的一切,闪耀的群星,让我禁不住地赞叹。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精选6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著名的事件。
这些事发生的那一时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这些永恒的时刻会给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也会让人类从中得到许多经验。
阿蒙森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
他们的实力相当,却是斯科特的计划有误。
他们的“竞争”中,出现困难,面临困难,并解决困难。
“人员过多”“天气寒冷”“环境恶劣”。
斯科特的团队都闯过了,而他们却输给了另一只队伍。
这场胜败不是一般的胜败,而是关系到两个国家。
关系到英国与挪威!这张国旗代表了很多:荣誉,喜悦,胜利……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
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
团结、坚持、勇敢。
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
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不是大众所具有的!跟随斯科特探险的人也各个都是英雄,他们其中有的不愿拖累同伴们,直接坦然的走向风雪中,走向死亡;有的冻伤了脚趾,却还靠自己的力气背着十六公斤的岩石,想着让大家来做实验观察。
在这本书中,类似斯科特这样的英雄人物有许多,韩德尔、列宁、托尔斯泰……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许多伟大的精神。
这些精神无一不对后人十分重要,他们会引导人们再度前进,他们会蕴藏在这些永恒的时刻之中,永远闪耀下去。
在人类的未来,必定也会出现这些永恒的时刻,它们会像群星一样,在黑暗中闪耀,让人类前进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2暑假我阅读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收获了很多。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总共包含了十四篇历史特写,其中也有上学期的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原版:《南极争夺战》。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五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五篇1《人类群星闪耀时》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戏剧性的故事。
原本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我,却被斯蒂芬茨威格生动有趣的描写和独特的文体深深吸引了,这些我从未得知的历史故事更是震撼了我的心灵。
正如茨威格所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历史本身。
”创作源自于生活,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
《滑铁卢的一分钟》是全书我最喜欢的。
1815年6月17日,滑铁卢战役的前一天,一个毁掉拿破仑千秋功业的人――格鲁希钻进了历史的大幕,他奉命追击普鲁士军队,而拿破仑自己则是向英军发动总攻。
当滑铁卢战役开始时,副司令热拉尔恳求格鲁希去支援拿破仑,但习惯于唯命是从的格鲁希犹豫了,不过他只犹豫了一分钟,但这一分钟便注定了拿破仑的失败,他最后的选择依然是遵守命令――追击普军。
这便是循规蹈矩,不懂变通的后果,一分钟,看似无比简短的时间,却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人类历史的走向。
生活中我们总在说“随机应变”,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还是大多数都选择更稳妥的一项。
而《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引我深思的并不是故事本身,也不是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坚持不懈的品质,而是整个故事中“群众”的反应。
当那条跨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个大洲的巨大电缆连通,美洲收到第一封来自英国的电报时,群众欢呼雀跃,把菲尔德捧成了英雄,可当再也没收到来自另一个大洲的讯息时,发现电缆出现了故障时,群众又把所有矛头指向了菲尔德这个无辜的人,甚至开始造谣英国发来的第一封电报是伪造的、菲尔德早就知道故障却没有告诉群众等。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部关于网络暴力的日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现实里还是网络上,人们总喜欢捕风捉影,把一些事无限放大,不管是真是假,总是随波逐流去散布信息,用自以为“正义”的语言和行为,去伤害一个又一个心灵,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像菲尔德一样去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我们说出一些恶意的语言时,能否三思而后行,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人的感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范文(通用24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范文〔通用24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范文〔通用24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心得篇1《人类群星闪耀时》写了十四篇历史人物画像,其中比拟打动我的是《南极争夺战》。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南极争夺战》里开篇描写:20世纪俯望下的世界没有机密,所有陆地都已经被探究过了,最遥远的海洋也有船只在破浪航行。
一代人以前还默默无闻的自由欢乐的地区,如今已奴颜婢膝地为欧洲的需要效劳,轮船开足马力驶向了寻找了许久的尼罗河的头;第一个欧洲人半个世纪前才看见的维多利亚大瀑布顺从的用它的水利发电,亚马孙河两岸最后的原始森林被砍伐的稀疏了;唯一的处女地——,也已被敲开大门。
专家描写古代地图和地球仪上那“人迹未到的地区”未免夸大。
然而直到本世纪,地球还有那么一个最后的迷,在世人目光之前隐藏她的羞涩,这就是她那被肢解,被折磨的躯体上两个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到人类的贪欲荼毒的地方———南极和北极。
这两个几乎没有生物,没有知觉的小点是地球躯体的脊梁骨,千万年来,地球以它们为轴线旋转着,并守护着它们,使之保持纯洁,未被亵渎。
她在这最后的机密之前筑起坚冰的壁垒,召唤永久的冬天充当卫士防范贪心之徒。
严寒和暴风雪有如不可逾越的城墙封锁进入的通道,死亡的恐惧和危险迫令勇士却步。
甚至太阳也只许匆匆看一眼这封闭的地区,从来没有人见过那里的情景。
虽然在各种大片里我们都看到过南极的描绘,比方《美国队长》驾驶的飞船坠毁在南极,《变形金刚》头也是在南极发现钢铁巨人,但是那都是杜撰的。
茨威格在这里要描绘探险家在南极的英勇探究。
最终主角———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企图第一个踏上南极极点的梦想失败了,因为挪威人先他一步。
大自然的残酷,让我们意识到人的所谓主观能动性很有限。
斯科特上校在归途中牺牲,他和队友后来被发现冻死在帐篷里,茨威格很动情的写了斯科特上校留给世人的信件,死亡前的斯科特恳请社会善待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但是他把妻子划掉,改为遗孀,因为他自己知道,生命之火即将陨落,那种绝望中的坚毅,让我看过久久难忘。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7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7篇优秀的读后感让人感受到书籍给予的启迪和感悟,优秀的读后感让我对作品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有了更为细致的品味,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篇1有很多人喜爱拿破仑,我不太了解欧洲历史,但我知道在军事上,少有人比得上他,至少当时没有,但是他失败了。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把原因归结为格鲁希元帅,他奉命追击普军,在决战时不敢抗命回援,错失时机。
我很奇怪既然如此,拿破仑为什么要用他,书中说拿破仑的元帅们半数去世,剩下的也不愿征战,原来,拿破仑是因为无人可用而败的。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班,一个人终究难以成大事。
我想到了项羽,同样是军事天才,同样曾经天下无敌,但最后都失败了。
拿破仑的元帅战死的战死,归隐的归隐。
项羽的大将有很多投降了刘邦。
韩信、黥布、彭越等等,刘邦手下将领有一半出自项羽手下,也正是他们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
军队对他们狂热崇拜,将领却不愿追随,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对于士兵来说,只希望在战争中活下来,打几场胜仗最好,而对将领来说,他们追求名利,想要青史留名。
而拿破仑的光芒太过耀眼,人们只能看到他,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将领。
还有一个细节,滑铁卢战败后,格鲁希在五倍兵力的包围下突围,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一门大炮,可见他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统帅,可是之前为什么显得那么平庸呢?我想,原因还是拿破仑他太强大了,所以格鲁希无条件信任他,他在拿破仑面前完全丧失信心,而这正是一个统帅所必须的,所以他没有自己的判断,或者有却不敢相信。
拿破仑的崛起,是因为它的强大的军事能力,他的失败,也是因为他强大的军事能力,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真正的强者绝不是孤身奋战,他应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包揽所有事,结果分身乏力时无人可用。
纵观古今中外,不光是开国的帝王,还有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们不见得有多么高超的才能,但他们会用人,能用人,他们能实现双赢多赢,提供名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享受。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通用8篇)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通用8篇)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通用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1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这些选择通常只会带来一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影响。
这些感觉常会让我们觉得,我们只是历史的尘埃,宇宙中的蚂蚁。
而事实真是这样吗?不是的。
不知各位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蝴蝶,足以引起一场灾难。
但这龙卷风并不是蝴蝶引起的,它是千万道气流经过无数个像蝴蝶这样的传递者,最终在一个地方交汇形成的。
在这过程中,少了任何一道气流或传递者,都会改变龙卷风的形式、级别、位置和移向。
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举措,都会经由他人之手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式发展。
在这过程中,少了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历史的发展。
就像君士坦丁堡的保卫战,所有城门都要关闭,才能守住这罗马帝国的余晖。
而就因那渺小的凯尔卡门敞开着,苏丹禁卫军得以进入,千年拜占庭也就陷落了。
鲁日上尉在谱写《马赛曲》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这首曲子日后会成为共和国的国歌,帮助他们抵御外敌,击溃反法联盟。
斯科特队长在他的“南极温暖之家”里享受生活的时候,亦不会想到挪威的阿蒙德森已经出发,自己的英国国旗只能斜着插在挪威国旗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改变历史的能力,而想把它发挥出来并不难,只需认真作出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如果我们能保证,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问心无愧的,那么历史也一定会像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2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原本以为这本书只是讲述历史上一个个成功人士的故事,读完之后才发现茨威格写这本书并不是这个意思,“闪耀”的那一瞬间是指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行走方向,成功与否不论,但确是一个个决定命运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失败
——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我是自始至终怀着敬意把这本书读完的。
每个人小的时候一定都有一个英雄梦,我也不例外。
总想着自己某一天获得非凡的能力,然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留名万世。
但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也明白这些只可能存在于自己的梦里,于是就把它渐渐封存起来,放在某个地方,然后日复一日,最终变得斑驳不堪。
可改变世界的那些人,却是真的存在过的。
他们来这世上走了一遭,却像星辰一样照亮了人间。
茨威格在这本书中描绘的,不是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而是在一个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做出了影响深远的举动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都是伟大的——即使大部分的结局都是失败。
也许真正决定历史的那个瞬间,从来都不会出现在人马喧嚣、群情激昂的时候,它只会由一个或极少的伟大的灵魂来造就,在几乎无人问津的孤独中上演。
一个因躲避债务而藏进行李箱的西班牙男人,却成为了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
这片海洋本身也许并不能使他变得富有,可却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埋下了新的可能。
泥沙之中的黄金,曾让发现加州金矿的瑞士男人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也因为这座金矿,他最后落得一贫如洗,只能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以乞讨的方式度过余生——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在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才得以实现。
屡次的失败,带来的不仅是对菲尔德自信的打击,也包括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对他的抨击——菲尔德选择了沉默。
但失败之所以显得极其伟大,正是因为它往往昭示着成功的到来:六年后,菲尔德利用更加成熟的技术成功地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架起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新的沟通桥梁,也让人类,看到了蕴藏在不久的将来中无限的可能。
我在想,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来自生活的残酷无情,才能为了躲避债务而去“在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一个人要接受怎样的身家处境的巨大落差,但还能努力着活下去并用尽余生去寻找公正;一个人又要忍受怎样的孤独和煎熬,才能在失败的打击和铺天盖地的质疑中坚持下去,直到用成功来证明自己,为自己重新赢得荣耀。
历史往往也是极具讽刺的。
一个庸人与一位天才之间通常都有着云泥之别,可也许正因为英雄人物们所造就的时代的风暴太过剧烈,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些庸人也卷入了时代的舞台——拿破仑的结局就是这样。
滑铁卢一役,拿破仑这样一位天才所建立的伟大事业,就葬送在了一个平庸甚至可以说软弱无能的副将手中。
对人类的历史走向起到决定作用的一代伟人,最终却没能避免如此悲惨的结局。
托尔斯泰亦如是。
他有着像普照世界的圣光一样伟大的思想,却一生都生活在精神枷锁之下,过着与思想相背的生活——“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
他出逃了,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小的段落。
可就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段落,才让他的人生变得完整,变得更加高尚。
不止是这些。
英雄是什么?原以为英雄就是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改变世界的强者,他们没有弱点,没有错误,只会用一次又一次伟大的举动将世界变得更好,然后受着万人敬仰,千古流芳。
但其实都不是。
英雄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同样会面对失败,面对死亡,也同样害怕失败,害怕死亡。
但历史往往就是那些敢于用性命做赌注的人所造就的——一场又一场的赌博。
既然是赌博,那就一定有人胜利,有人出局。
可即便是那些失败出局的人,也比总是眷恋着家中温暖而柔软的沙发的,安于现状但从未挣扎过的人要活得精彩。
这些活在热血和眼泪之中的伟大的人,用生命哪怕只在历史的巨著中写下过短短一行的人,也是绝不会被历史所遗忘的。
而所有历史的华章,也正是由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之中的梦呓者和冒险家所创造的。
如果说一个人会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成长转向日趋衰老,那我想一定是他的思想开始变得安静。
柴静说,一些人是流淌的。
在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坚硬的成
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
是的,当我们不再去想着如何改变世界,或者说当我们决定将自己的英雄梦掩埋的时候,就是我们开始老去的时候。
那并不仅仅是肉体的老去,而是一个年轻的灵魂开始失去了成长的源动力,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解决温饱,平庸而卑微地活着。
而我们,总是将其称之为“成熟”。
可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这也大概是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缘故。
而英雄的失败之所以也同样伟大,是因为他们正如探险路上的先驱者,以一己之力开启人类纪元的新篇章,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茨威格说:“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
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
”但是,当这个时刻真正降临之后,他们将“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
是的,即使英雄死去,他们的精神还将如繁星一般,在人类的天空中,永世闪耀。
而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着那一点小小的思想的根,在现实而平静的生活中,认真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