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Unit 1: 音乐、舞蹈和绘画Lesson 1: 听音乐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as a form of art.2.To differentiate different genres of music.3.To appreciate different genres of music.Key Vocabulary:1.音乐(yīn yuè) - music2.古典音乐(gǔdiǎn yīn yuè) - classical music3.流行音乐(liú xíng yīn yuè) - popular music4.民族音乐(mín zú yīn yuè) - folk music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as a form of art. Discuss how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make individuals feel.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Play different genres of music (classical, pop, and folk) and have the students differentiate the genres and describe how each genre makes them feel.4.Have the students draw a picture of how each genre of music makes them feel.5.Have a class discussion and share pictures with each other.Lesson 2: 跳舞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how dance is a form of art.2.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styles of dance.3.To appreciate different dance styles.Key Vocabulary:1.舞蹈(wǔ dǎo) - dance2.古典舞(gǔ diǎn wǔ) - classical dance3.现代舞(xiàn dài wǔ) - modern dance4.民间舞蹈(mín jiān wǔ dǎo) - folk dance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how dance is a form of art and how it tells a story.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Watch videos of different styles of dance (classical, modern, and folk) and have the students differentiate the styles and describe how each style makes them feel.4.Have the students draw a picture of how each style of dance makes them feel.5.Have a class discussion and share pictures with each other.Lesson 3: 画画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how drawing is a form of art.2.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drawing techniques.3.To appreciate different forms of drawing.Key Vocabulary:1.画画(huà huà) - drawing2.过程(guò chéng) - process3.色彩(sè cǎi) - color4.画笔(huà bǐ) - brush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drawing as a form of art and how it expresses one’s creativity.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Watch videos of different drawing techniques (watercolor, acrylic, and charcoal) and have the students differentiate the techniques and describe how each technique makes them feel.4.Have the students draw a picture using one of the drawing techniques.5.Have a class discussion and share pictures with each other.Unit 2: 生活、自然与创意Lesson 4: 生活中的艺术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how art is found in everyday life.2.To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art found in everyday life.3.To appreciate the art found in everyday life.Key Vocabulary:1.生活(shēng huó) - life2.手工艺术(shǒu gōng yì shù) - handicrafts3.民间艺术(mín jiān yì shù) - folk art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how art is found in everyday life.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Show pic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andicrafts (knitting, embroidery, and weaving) and folk art (paper cutting, shadow puppetry, and porcelain art).4.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what type of art each student likes and why.5.Have the students draw a picture of their favorite type of art found in everyday life.Lesson 5: 自然的美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how nature is a form of art.2.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art found in nature.3.To appreciate the art found in nature.Key Vocabulary:1.自然(zì rán) - nature2.风景画(fēng jǐng huà) - landscape painting3.植物艺术(zhí wù yì shù) - botanical art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how nature is a form of art.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Show pic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cape paintings (mountains, lakes, and gardens) and botanical art (flowers and trees).4.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what type of nature art each student likes and why.5.Have the students draw a picture of their favorite type of nature art.Lesson 6: 我的创意世界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how creativity is important in art.2.To identify ways to express creativity.3.To exercise creativity.Key Vocabulary:1.创意(chuàng yì) - creativity2.设计(shè jì) - design3.手工制作(shǒu gōng zhì zuò) - handmade craftsTeaching Procedures:1.Have a class discussion on how creativity is important in art.2.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words.3.Show pic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signs (fashion, interior,and graphic) and handmade crafts (dolls, jewelry, and paper crafts).4.Have the students design their own creative project (furniture, clothing, or a craft).5.Have a class discussion and share pictures with each other.。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感受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感受音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感受音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感受音乐》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让学生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各种美术表现手法,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和美术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表现能力。

然而,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美术的表现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引导,才能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并能够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以及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方式,体验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使用美术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首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听觉上的感受,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分析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3.实践与体验:教师提供各种美术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运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表达。

4.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创作过程,相互交流和学习。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技巧,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堂课,旨在引导学生研究有关绘画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研究使用不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3. 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2. 颜色的基本认知和运用;3. 艺术品鉴赏。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绘画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简单示范,向学生介绍绘画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轮廓等;2. 引导学生练基本线条绘画技巧,并提供相关练题。

步骤二:颜色的基本认知和运用(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颜色的基本认知,如红、黄、蓝等;2. 呈现不同颜色的图片和物体,帮助学生理解颜色的表现和运用;3.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颜色进行简单绘画创作,例如绘制一个简单的风景画。

步骤三:艺术品鉴赏(15分钟)1. 呈现一幅艺术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2. 提出问题,让学生表达对该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3.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2. 评价学生对绘画基本概念和技巧的理解;3. 评价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和运用能力;4. 评价学生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其他艺术作品;2. 鼓励学生多进行绘画创作,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2. 绘画工具和纸张。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的概要内容。

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4课立体的画面》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物体立体形态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立体画面,培养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养成细致观察、耐心描绘的良好习惯。
4.增进学生对生活中立体物体的认识,提高现实情境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细致观察、耐心描绘的能力。
-例如:在绘画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了解其结构、比例、光影等特征,并在绘画过程中保持耐心。
2.教学难点
(1)透视法的运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透视法表现物体远近、大小关系。
-例如:以教室中的课桌为例,讲解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原理,并让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实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画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立体画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运用透视法和光影技巧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及时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主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作为引导者,我尽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在成果分享环节,各小组的代表能够清晰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成长。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式来作业? 你准备表现什么?怎样表 现?
感受音乐
welcome
听一听 看一看
轻音乐 镜中的安娜 变幻线
劲爆 迪士高
康定斯基(俄)作品之一
康定斯基(俄)作品之二
康定斯基(俄)作品之三
马 列 维 奇 (俄) 作 品
人物动态线与中线
作品欣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快乐的节日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8355501_182406824000_2.jpg
作画步骤
•构 思 •构 图 •涂 色 •完 善
作画要求:





用墨口诀
点线面,真淘气, 大小粗细疏与密。 浓破淡,淡破浓, 画面效果各不同。
画家 齐白石 《虾》
画家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林佳怡同学——水墨创作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用中锋、侧锋,表现点、线、面 的不同墨色变化。
较高要求:能通过联想,创作一幅具有墨色变 化的水墨画。
提高要求:能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 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 如:家乡小景、家乡山水……
笔墨热身小游戏
毛笔公公蘸点墨,竖起来,走一走, 按一按,提一提, 画个圈圈转一转。
毛笔公公蘸点水,斜着走,按一按, 提一提,走一走, 画个圈圈转一转。
笔法——中锋、侧锋
中锋 侧锋
笔锋在中间 笔锋在一侧
用笔口诀
水墨水墨真神奇, 中锋直,侧锋斜。 线条粗细靠按提, 墨色浓淡水分离。
找“墨色”
墨分五彩,墨即是色
世 界 博 览 会 中 国 馆
2008
年 奥 运 会 水 立 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6《多彩的梦》课件(13张PPT)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6《多彩的梦》课件(13张PPT)

术源于生活,生活又因美而更精彩,也希望我们同学靠自
己的双手实现美好的梦!
谢谢您的观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
《多彩的梦》
Colorful dream
梦的解说
梦是人的一生中正常的生理现象, 是睡眠中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人类每天晚 上都会做梦,做梦的时间大约占睡眠总量 的四分之一。

我与我的村庄(油画) 【现代】 夏加尔(俄罗斯)
记忆的永恒(油画) 【现代】达利(西班牙)

学生作品欣赏

《我是女巫》
刮画纸的底色丰富且明亮,适 合表现闪烁的梦境。
“《神奇的火柴》 水彩笔的色彩润泽,适合表现清新绘制一幅你印象深 刻的梦。
要求: 1. 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创作梦境精彩片段。 2. 合理构图,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个场景或者多个场景组合)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多彩的梦,美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过程方法: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情感态度: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第一课奇妙的效果课时:2课时课业类别:造型·表现课教学目标: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了解油水分离的作品的特点,发挥创造力,巧妙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造。

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油画棒和水彩的巧妙结合。

学生准备:纸张、油画棒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1水墨游戏 2 重重复复 3 曲曲直直 4 平平稳稳 5 感受声音6迷彩服7彩色玻璃窗8我的同学9家乡的桥和塔10我设计的一本书11绒线绕绕12 甜蜜的梦13金色的浮雕14变幻无穷的形象15我们的节日16二十二世纪的建筑17电脑美术18会飞的玩具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20民间玩具第1课水墨游戏(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2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变化3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变化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灵活用笔用墨,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2认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毛笔:笔锋柔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毫,软的有羊毫,软硬适中的叫兼毫墨汁: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宣纸: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宣熟宣和夹宣,古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砚台: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墨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墨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方便,用墨汁代替砚台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们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二发展阶段: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能?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墨色的变化,认识: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4请学生思考: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现用笔的变化小结: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5学生结合笔锋墨色变化再练习三小结: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它们2拓展:回去用学到的笔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第2课重重复复(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叫重复,并理解图形重复排列的美感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变化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顺序排列出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课前准备: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状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观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请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师提示:如图形的方向顺序数量等3小结:图形在排列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复复二发展阶段:1回忆:在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3要求: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一幅作品辅导: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三拓展: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许多大的物体重复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2启发学生讨论,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复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四整理,下课第3课曲曲直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曲和直的概念,能区别自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2感受曲线和直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3说说曲线和直线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教学难点:创作时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课前准备: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知识点3思考问题: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别的样子?(师提示:折线漩涡线等)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二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2启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互相变化,互相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3学生实践: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直线和曲线的作品教师指导4评价作品三拓展利用直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四小结下课第4课平平稳稳(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课前准备: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复习对称知识:左右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2介绍新知:看书中的知识窗,认识多种形式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点对称3赏析书中的对称范例,再请学生找找对称的例子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活动贴图,在中心线或点的一边摆放一个造型,请生选择合适的造型放在另一边,形成对称形式2师将其中一边另换一造型,引导学生认识均衡3赏析书中或师收集的均衡形式图例,师再以纹样骨格的方法演示对称与均衡4生说说生活中的均衡现象5小结对称与均衡的特点: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三学生创作:1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幅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2教师辅导:强调对称是两边或四周一样,而均衡是视觉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四拓展:回家用立体材料进行对称或均衡的创作五小结第5课感受声音(1课时)教学目标:1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3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你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教学重点:师播放不同类型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用点线面及各种色彩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课前准备: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准备一些抽象画装饰画作品生准备绘画工具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播放剪辑好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轻音乐交响乐流行音乐迪斯科等,播放时说明是什么类型请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感受,同时可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动作2请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音乐中给自己感受深刻的一段,让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二发展阶段:1师课件出示收集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和线条,思考:它们使你联想到哪一类的音乐2随着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教师点击画面播放相应的音乐,共同讨论音乐给人的联想:A 轻柔的音乐象无垠的大海也象湛蓝的天空B 欢快的音乐象在公园里玩C 节奏强烈的象在开运动会D 沉重的节奏像可怕的噩梦3学生创作:根据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加上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和点线面,画出音乐给你的感受:分析音乐与色彩线条的关系师提示:A 鲜艳的色彩可以表现欢快热闹音乐B 接近的颜色可表现轻柔的音乐C 恐怖的音乐用黑色蓝色紫色等表现三作品展示交流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四拓展:用各种材料拼贴表现回家可再尝试其它的音乐第6课迷彩服(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动物身上的美丽斑纹,能用语言描述花纹的组成2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花纹,并将动物外形套画在图案上3说说自己对保护动物的想法教学重点: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的斑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画准备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课前准备:生收集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准备绘画工具,师准备数幅动物斑纹的范画和各种动物外形的镂空造型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部分动物花纹范画,请学生判断属于什么动物身上的花纹2请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图片,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身上的斑纹,3请生台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斑纹二发展阶段:1师生分析小结:动物身上的斑纹可用点线面画出2欣赏书中范例:这些斑纹就像动物身上的迷彩服,请生说说斑纹对动物的保护作用:可以躲避敌人的追捕3师将镂空的动物外形套在斑纹上生猜出动物的名字,提示:可以针对动物的特征选择外形,也可选择其它动物的外形4学生创作:画或剪贴出动物的斑纹,然后剪出外形三展示作品将学生剪出的动物外形贴在教师的大幅纸上,组合成动物联欢会四小结下课第7课彩色玻璃窗(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各种图案的彩色玻璃纸及彩色画报纸2用学过的对称二方连续重复等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玻璃窗3用彩色玻璃纸拼贴出彩色玻璃窗教学重点:了解彩色玻璃窗的特点,复习学过的对称及二方连续知识,尝试如何剪出镂空的图形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贴或画的方法表现彩色玻璃窗课前准备:师收集国外教堂彩色玻璃窗的知识和图片,用幻灯片制作相应的范例;生准备彩色卡纸和收集彩色玻璃纸塑料包装纸腊光纸等,准备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用幻灯片制作的彩色玻璃,学生欣赏,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看到彩色玻璃2师介绍彩色玻璃的特点和制作程序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彩色纸制作的范例,组织学生欣赏书中作品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对称二方连续重复等知识3有窗才能有玻璃,启发学生尝试用白纸剪出连续的对称的窗户分析,怎样能使窗户连续不断4创作要求:用彩色卡纸剪出窗户,再用彩色玻璃纸拼贴出窗户5师辅导:可使每扇窗户的颜色都不一样可同桌合作三展示作品将制作好的玻璃窗对着光线看,感受彩色玻璃窗外的世界四拓展:将卡纸窗户折叠成立体造型做成立体窗户第8课我的同学(1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站立的同学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并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结构及观察人物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尝试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进行人物写生课前准备:师准备一些学生作业,生收集一些站立的人物照片和人物速写的作品,准备水笔等绘画工具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 请学生拿出收集的人物照片和速写图片,小组内欣赏交流2 师提出要求:观察人物站立时的姿态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发言3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姿态,发现站姿不同时人的重心位置也不同(解释什么叫重心)二发展阶段:1 师带领学生以不同姿势站立或蹲坐,亲身感受人的重心变化A 直立时:重心在两条腿上B 单脚站立时:重心在支撑身体的腿上C 坐着时:重心在臀部部位2 请两位同学到全班面前,变换站姿,请全班判断他们的重心在哪里3 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重心位置4 师示范写生方法用线条来描画站立的人物5 学生创作:以一名同学为模特,用线描的方法写生出站立的姿态三展评作业:生生互评自评教会学生感谢为全班做模特的同学第9课家乡的桥和塔(1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桥和塔的特点,并通过画或剪贴表现出来教学难点:使画面达到饱满丰富的效果课前准备:生收集桥和塔的图片,准备绘画工具和彩色纸剪贴工具师准备当地桥和塔的图片及资料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学生交流欣赏收集到的桥和塔的图片资料,说说广西境内都有哪些桥和塔2说说这些桥和塔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二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看书,共同分析古代的塔桥与现代的塔桥的不同之处2学生讨论,说说可用什么方法来画桥和塔3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的桥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4 学生创作:可独立或合作选择一座桥或塔进行绘画,并在桥和塔的周围想象,添加景物三展示作品,集体欣赏交流四拓展:利用一些立体材料制作立体的桥或塔课后小结:在教师引导及提示下,学生能回忆起自己见过的各种塔和桥,而且对桥的印象相对比塔要清晰深刻,但对于塔和桥的造型特点没能详细描述,在创作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大部分画现代的水面钢筋水泥桥,在造型上没能突破,后来经过教师提示,有部分学生的作品效果较好第10课我设计的一本书(1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书籍封面装帧的知识2启发学生掌握各种装饰方法设计书籍封面3培养学生设计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编排设计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用各种学过的方法设计书籍的封面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些有彩色图文的书,带好彩色卡纸彩色纸制作工具;师准备示范作品及一些折叠的立体的书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卡纸尝试折叠成一本书2小组总结自己的做法3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一本书,展示不同的折法二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分析一本书的部分:封面书脊封底,理解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封面2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书,互相交流介绍书籍封面的组成内容:文字图片,封底:标价条形码3欣赏书中作品,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设计书籍的封面和内容:剪贴绘画书写等5 学生创作:用各色纸张折叠成书,并装饰书的封面三展示作品欣赏五拓展:尝试做立体的装饰第11课绒线绕绕(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绒线贴画的基本制作技能,运用绒线贴画方法创作出丰富的感受绒线贴画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纸布等辅助材料丰富画面效果学习用具: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学生准备彩色绒线彩色纸布上色工具及创作的材料等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出示收集到的绒线,师生交流,共同感受绒线的特点,并仔细观察不同绒线的质感2师将绒线在底稿上绕贴,然后出示完成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二发展阶段:1学生尝试用绒线在色纸上粘贴,同时感受遇到了什么困难2学生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3师出示不同方法制作的范画,总结:绘画和贴绒线结合贴纸和贴绒线相结合全部用绒线贴画4学生在色卡纸上设计样稿,并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完成5学生创作完成作品6 展示作品,请学生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提出看法四拓展:用绒线装饰立体的造型如布娃娃或相框等第12课甜蜜的梦(1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刮蜡画的表现特点2启发学生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3引导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大胆想象离奇的梦境,积极与同学交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运用有变化的线条把梦境画出来课前准备:师准备刮蜡纸及作品,生准备梦境的草图及制作好的刮蜡纸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谈话:我们在睡眠中常常作梦,梦境有什么特点?与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同?2生发言,师小结:梦境常常是离奇的,神秘的,甚至有时是混乱的,你作过什么样的梦?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梦境,大胆说说梦里的情景二发展阶段:1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刮蜡画的方法2在自己的蜡纸上把梦境的情景用线条表现出来3师提示:要突出梦境的主体形象,画面饱满线条要有变化,长短粗细点线面对比4展示作业,大家互相评出优点和缺点三拓展:画画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噩梦第13课金色的浮雕(1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考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锡纸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将锡纸加工成立体变化的浮雕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锡纸的特点及质感,并认识浮雕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生活中废弃的锡纸进行想象创作,启发学生利用锡纸的特点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烟盒中的金银色的锡纸或包装食物的锡纸,师准备示范作品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欣赏教师出示的浮雕作品或学生自带的浮雕作品,生观察讨论,发现浮雕的艺术特点,及它与平面作品有什么不同2师示出示收集到的锡纸材料,生触摸感受锡纸的质感和特点3生发言,师小结二发展阶段:1欣赏书中作品,可用锡纸制作怎样的浮雕2尝试:生用一张小的锡纸尝试,用什么方法或工具能让锡纸固定成形3师提示:可用笔橡皮尺子等工具定形,也可与彩纸线材料等相结合4生创作: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锡纸为材料的浮雕作品5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用的是什么工具,结合什么材料三拓展:尝试用锡纸制作立体的雕塑作品第14课变幻无穷的形象(1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同时观察中国京剧中人物脸谱变化特点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大胆想象,将人物的五官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替换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找到的各种物品和材料表现人物的面部造型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生活中的种小物品如瓶盖钮扣别针小珠子等材料师准备一些艺术大师如毕加索的人物作品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欣赏大师的美术作品及中国京剧脸谱的作品,观察感受,说说作品中人物的五官是怎样表现的,色彩与造型与真实的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分析书中作品的人物形象,找找作品中的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二发展阶段:1学生想象,把真实的人物形象进行改变,加工,突出人物五官的变化2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材料,结合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替代五官进行表现,如:用梳子表现眉毛,耳朵,用酒杯酒瓶来表现鼻子等3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处理,用鲜艳的色彩和大小变化的色块来表现各种形象4学生创作:用拼贴绘画的方法排列组合形象三课后拓展:运用色卡纸废旧材料等种种材料,通过剪剪贴贴拼搭组合重叠排列的方法塑造各种平面和立体造型第15课我们的节日(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收集描写节日场景的图片,课前去商场等地方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布置2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出富有新意的节日景象3为学生自己的节日设计制作新颖的头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节日喜庆场面的特征,并积极进行交流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并有创意地表现出节日的场面,做到色彩漂亮,构图新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杂志上有关节日声景的图片,观察公共场所装饰美术布置,生准备绘画工具和装饰材料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各种节日的欢乐喜庆的情景,人物的特点背景的特点,以及喜庆场景中所用的汽球彩旗装饰带等装饰物的特点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创设新颖欢快的节日场景,如庆祝会上的物理学表演节目,快乐的游戏节目等二发展阶段:1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了解到的节日场面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现,如:舞台上的表演情景,游戏欢乐的情景,富有创意的喜庆情景2欣赏课本,学习多种角度构图的方法,可以人物欢庆为主,也可以背景烘托为主,注意加上背景热烈的气氛作陪衬3色彩处理:判断比较哪种方法更能突出节日的气氛,可采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表现三课后拓展:运用色卡纸皱纸彩带废旧材料等材料制作多种形式的头饰,运用绘制剪贴镂空等方法制作出花环形,动物型植物抽象等多种新颖头饰第16课二十二世纪的建筑(1课时)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对未来建筑造型展开想象2想象未来建筑可以建筑在哪里3指导学生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用各种学过的美术手法进行造型表现课前准备:师生准备各种关于未来建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准备学习用具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并各自想象未来世界的建筑造型是怎样的2学生发言,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造型3师组织学生欣赏书中作品:注意观察作品中建筑物建造在哪里,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关系,色彩及形状方面是怎样的二发展阶段:1学生再次表达自己的想象:未来建筑年建的空间位置在哪里,如地下海底星空轨道行星上等等2回忆以前认识的各种几何形和线条,教师示范各种线与形的组合3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手法表现未来建筑,通过大胆想象与构思,进行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多有少的形的组合,表现出一幅有个性的未来建筑的作品4学生创作师提示:可将未来建筑的造型与海洋生物星球的形状大胆地创造和表现新颖独特的造型色彩新颖统一,对比强烈5展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表现的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三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建筑造型,尝试用各种立体材料进行立体建筑模型的制作四小结,下课第17课电脑美术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图形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对图案进行复制粘贴缩放和旋转,组成一幅装饰画指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Windows程序中的复制粘贴旋转等功能绘制装饰画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的技能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构思课前准备:师准备电脑演示范画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电脑2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及色彩运用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3师出示准备的电脑范画,引导学生欣赏二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变幻无穷的形象》教案
峄城区坛山街道刘村张店联合小学孙慧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变幻无穷的形象》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节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趣的形象创造,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艺术创造的原材料,拉近了生活与绘画的距离,使学生备感亲切。

通过对不同物品的形象观察、感受联想、添画获得生动有趣的人物、动物和某种物品新形象,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变化的方法和多种的变化形式。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体验、思考中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审美趣味。

教学中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是本课的重点,想象添画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善于观察、思考,初步具备了应用美术语言和应用各种生活素材来创造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表现心中的想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容易被激发,老师稍作启发就能有丰富的创意。

而《变幻无穷的形象》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情境教学法与戏剧表演法相结合,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与互动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根据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2.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生活的美,体验美术对生活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描画出物体的外型特征,创作出较生动的艺术形象。

2.教学难点:想像添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生活用品、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
2.学具准备: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同学们,看完了这些作品,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与以前所见过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一样?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对了!神奇艺术宫展出的这些作品,都是根据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
写生想象添画出来的,你们说,这些作品有趣吗?那你们想来试一试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变幻无穷的
看老师又把台灯变成了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背景上的海草来判断把台灯变成了海洋动物。

这时把美术知识点告
想象的力量可真了不起。

这是什么呀?你认识它吗?这是咱们中国的传统乐器琵琶。

(课件出示图片《帆船》)
教师:这是【一艘小船】它竟然是用拖鞋变成的,你们没有想到(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创造新
奇的形象.
友情提示:
1.按照物品形状画出外形轮廓,使形象生动。

2.根据所画轮廓添画适当内容,涂上漂亮
的颜色,使形象奇特、美观。

3.添加与形象相关的画面背景,使形象突
出。

比一比,哪个同学的作品最美、最有新意?(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⑴对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指导。

⑵适当展示设计有创意的,构图合理的作业
试着做一做。

下节课带来给大家欣赏一下,(请同学们收拾一下桌面)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桌子地上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